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生假期安全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6:27: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学生假期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

育红中学——李明亮

内容摘要:中小学生假期安全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百姓家庭的幸福,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影响中小学生假期人身安全三大安全隐患(交通事故、溺水事故、打斗事故)的典型实例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它既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人对家庭和社会最起码的责任。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父母、建设家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等等,这一切没有生命的安全保证,都无从谈起。我们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身上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的使命和责任,爱护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是对祖国的将来负责。然而,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中小学生因为意外而过早地凋零,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对家庭和国家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此,我们将中小学生的安全假期问题作为本次调研的主题,希望通过对具体意外事件的分析研究,进一步了解当前对中小学生的寒暑假期生命安全影响最大的问题,以及如果去避免和克服。

一、威胁中学生假期安全的几大隐患

当前,威胁中小学生假期人身安全的隐患很多,我们通过走访同龄人、学生家长,上网查询资料,以及自身了解掌

1 握的情况,根据危险发生的场所属性,把影响我县中小学生假期人身安全的几大隐患一一列举:

1、道路交通事故;

2、寒暑假期等阶段性时期发生的因游泳滑冰溺水、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事故;

3、上网聊天、打游戏、看不健康书籍带来的安全问题;

4、社会黄赌毒现象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5、社会不法分子对青少年的引诱、教唆、及侵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上述的安全隐患中,最让老师和家长担心的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交通事故对中小学生假期安全的一贯威胁,二是学生因游泳滑冰不慎造成的溺水事故,三是校园中的矛盾带到假期同学之间打斗引起的事故。前两者主要是因为对中学生的人身伤害最大,往往危及生命,第三方面主要是因为它对中学生人身安全带来的经常性和频繁性。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决定重点围绕这三大普遍关注的重点危险,作为我们这次中小学生假期安全研究课题的重点内容开展调研。

二、具体案例调研及分析

1、交通事故是中学生人身安全的一贯威胁

今年正月十二的我县马铺村7岁小孩被碾死交通事故案,让很多家长心有余悸,可以说在年关之交发生的这起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这起严重交通事故的前因后

2 果,我们做了重点调研。

典型案例:今年2月11日10点20分,岚古线岚县社科乡葛铺村地段,坡上村郭女士带着七岁儿子打车去葛铺村娘家走亲戚,下车后郭女士只顾拿车上的东西,没来得及照看随行的七岁的儿子,结果孩子在横穿马路过程中被从东村方向驶来的河北牌照超速行驶的二拖三拉煤车碾压身亡。一个年仅7岁的小生命就这样悲惨的离开人世。

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因双方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及家长疏忽对孩子教育而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是一起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假使这位的士司机将车停到马路的右侧且要求乘客从右侧车门下车、这位郭女士及时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照看或者河北牌照大车司机在行驶到村庄时能减速慢行,也就是事故双方若有一方遵守了交通规则,这起恶性交通事故就不会发生,起码不会到如此严重的程度。

延伸思考:据交警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主要以骑车学生为主,发生事故的原因具体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横穿马路,二是骑车猛拐,三是闯灯越线,四是骑车逆行,五是骑车带人,六是自行车车闸车铃无效等。其中又以横穿马路和骑车猛拐威胁最大。在骑车上下学时,有些同学无视交通警示灯,无视交通规则,横穿马路,有些同学因与同伴打闹,或是跟人斗气,随意穿行马路,且本能认为机动车不敢撞自己,丝毫不顾忌周围速度极快的机

3 动车。这其中,男生的胆大违规行为又多于女生、所以,如果我们能更多地注意自身安全问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注意一些非常浅显骑车原则,避免交通违法和相关安全隐患,很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县交警大队特别提醒广大中小学生:

1、横过道路时应左右看,骑车的应下车推行,从人行横道通过

2、隧道转弯要在非机动车道骑行

3、不要互相追逐,曲行,互相攀比车技、牵引

4、不违法带人

5、不闯红灯,违反交通标志。

2、溺水事故成为中小学生阶段性时期的第一杀手 从全国各大媒体网站上了解到,溺水死亡事故已经成为阶段性(暑期)危害青少年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从年龄段来讲,溺亡的多是小学4至6年级和初中的学生。从区域来讲,农村的事故发生率又高于城市。

典型案例: 2013年2月25日下午5点多,岚县普明镇大贤村有3名儿童一起离家外出玩耍,晚上家人等的着急后,到处寻找一直未找到。26日早上8时在兴盛养殖场鱼塘发现2名儿童尸体后,县、镇、村三级迅速出动,成立事故处理组,并同时展开四项工作:一是马上组织消防、公安、镇村等相关部门干部全力搜寻另外1名儿童,并于当日下午3点在兴盛养殖场的鱼塘找到另1名儿童的尸体。

案例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发生在寒假期间的,因缺乏安全意识,到河塘冰面滑冰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这个案例

4 中,如果三名小孩中的其中一名有安全意识的话,不会到那么深的鱼塘冰面滑冰玩耍;如果其家人有较强安全意识的话,村子附近有较深的鱼塘、鱼塘有有结冰且冰面并不牢靠就一定会管理自己的孩子不让去这样危险的区域玩耍。

延伸思考:据区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青少年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寒暑期,因为这一时期学校放假,大多数孩子无人看管,便造成了事故。造成大多数溺水事故的主观原因是:中学生往往以大人自居,胆大敢于冒险,却缺乏对危险的估计能力,且安全意识薄弱。客观原因是: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基本没有正规的市民游泳滑冰场所,农村学生只能到水库、河塘、溪流等非正规游泳滑冰场所游泳,一旦发生危险极易造成事故;社会监管体系缺失,特别是长期以来,农村孩子去水库、河塘、溪流等处戏水、游泳、冬天滑冰已司空见惯,没有切实认识到其危险性。为此建议:一是社会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增强其安全意识,经常教育,时常提醒;二是政府要加大文体公共设施的投入,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尽最大可能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正规的游泳场所、滑冰场所;三是职能部门要定期对水库、河塘、溪流等处进行排查,并在危险地段树立起醒目的警示标志,切实做好提醒工作;四是学校要将游泳训练和自救知识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生课程中,努力使每位中学生都具备游泳的技能和自救能力,完善学生

5 的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安全事故多在同学之间玩耍中发生

在充满生机和欢乐的假期生活中,同学们在玩耍中成长渡过了美好的假期。但在玩耍中因为不当心、无所顾忌、缺乏对危险的判断,因玩耍导致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典型案例:2013年2月23日,我校242班同学耿某在和几个同伴玩耍中相互打闹,打闹中耿某不慎摔倒,其他同学由于缺乏安全意识都压在了耿某的身上导致耿某臂骨骨折。后经岚县人民医院初步治疗后紧急转往山西省人民医院进行了接骨手术。

案例分析:这起事件虽然后果并不十分严重,但确是比较典型的,同学之间因相互玩耍,在无恶意的情况下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件。假设骨折的不是臂骨而是肋骨且肋骨骨折后伤及内脏,那么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后果不堪设想。这类事件在学生无人看管时时有发生,也比较容易被忽视,所以需要引起重视。

延伸思考:发生校外安全事故的几大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问题,表现在同学之间因玩耍、打闹、追逐等行为造成的事故,以及使用玩耍的器械玩具不慎引起的事故;二是家庭及学生玩耍场所硬件设施

6 方面如建筑物、体育设施、电器设备等安全问题;三是来自家长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此建议:一是要加强对学生校外安全系列问题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家长要对家中的各类生活用品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标准,相关用品要定期检查、维修;三是要对家长容易忽视的校外安全问题及时提醒或教育。

三、用系统灵活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

通过对威胁中小学生假期人身安全的上述三大隐患的实例分析和深入思考,我们较为系统地了解了假期安全问题。我们认为大多数假期安全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因。而在人为因素中,又以中小学生自身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为主。那么,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上述知识呢?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加强安全教育,为中学生营造安全、文明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具体的,我们提出两大方面的意见。第一,针对当前安全教育比较零散的问题,建议从开展全面系统的安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像新生军训一样,集中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课程,并通过虚拟情境的演示,让学生能够自我实践,在知识上和自我保护能力上得到系统全面的提升。第二,基于中学生处在叛逆期的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引导,机械的、说教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很难奏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如模拟

7 交通事故场面进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如请消防员到学校做现场演示等,通过生动地、直观地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安全只是,加强安全意识。

中学生假期消费调查报告

中学生假期消费调查报告(精)

中学生假期消费优秀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假期打工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假期打工调查报告

中学生假期安全责任书

中学生假期安全保证书

关于中学生假期消费的调查报告

假期调查报告

假期调查报告

中学生假期安全调查报告
《中学生假期安全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