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淮海战役

发布时间:2020-03-03 06:24: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是一场充满太多让人感叹和不可思议的战役。斯大林元帅在他的日记本中写到:60万打败80万,奇迹,真正的奇迹。事隔38年后,美军陆军参谋指挥学院的高级研究员远涉重洋来到淮海战场考察,试图解开这个难解之谜。纵观整个战役,我认为中共能够胜利主要取决于正确的作战方案和人心所向。

中共的正确作战方案是作战胜利的首要前提。美联社认为在俆埠地区一场主力会战不可避免,可是有断定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淮海战役不可能来的那么快。然而毛泽东却要出其不意发起攻击,让敌人措手不及。邓小平和陈毅建议中野主力摆在徐州帮不以西的机动位置上。粟裕建议整个战役由陈毅和邓小平统一指挥,这样华野、中野就从原来配合作战变成了联合作战。这不止是名义上数量上的相加,应该是一个质的变化。所谓整体大于部分的简单之和,一加一大于二就是这个道理吧。

鉴于全国战局的现实情况,蒋介石调整了中原地区的战略部署,沿铁路线两侧摆了个一字长蛇阵,国民党方面称为常山之蛇,击其头则尾至,击其尾则首到,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看表面上这战略定得很精彩,但其实说白了,不过是把主力收缩于城市里,等待共军前来进攻而已,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将军说国军的决战计划看不到一点积极主动的地方,纵观战场形势来看,也确实如此,国军的作战部署实在没有一点两军决战的样子,一支强大的军队应有的精神面貌。然而,中共在徐州以东围歼黄伯韬兵团只夹住蛇头,牵制从华中来援的黄维兵团是揪住蛇尾,攻取宿县,卡住这个南北要冲之地完全孤立徐州的刘峙集团,此谓拦其腰。

蒋介石为中原战局安排的领导阶层也很成问题,中原方面国民党军集中了相当多的大名鼎鼎的军事将领,如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等等,而主将却是刘峙,此人虽号称是福将,但其实实在难将大任,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却用这样的一个无用之人做主将。虽然后来有杜聿明来主持战局,可是在杜聿明身后有个蒋介石在总揽一切。他不知三军之权而统三军之任,每到重要关节总是直接干预指挥。试想,这样的领导任务和作战方案又怎么会取得胜利呢? 人心所向是中共取得胜利的最大保证。我们都知道战争打了很长时间,后援物资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重要的物资却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来的。支援前线的路一天天在向远方延伸,乡亲们发出了倾家荡产为前线的呼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共有五百四十三万男女民工扑向淮海战场,任凭着八十多万辆太平车和独轮车、七十六玩头黄牛毛驴、二十九万副担架、三十多万根扁担,送上了多少多少米面大饼多少棉衣军鞋多少棺木和裹尸布,很难有准确的计算。陈毅元帅有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独轮小车推出来的。 中共利用从国民党那里俘获的士兵经过教育转化后来和国民党打,很多国民党士兵变成了解放战士,在国民党那里,士兵打仗并不太积极,可是经过中共教育转化后,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打起仗来分外勇猛,连国民党一方都哀叹,我们自己的兵到了共军一方以后,打起我们来打得更狠。中共是正义之师,同国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军被围时,共军还好心地给他们饭吃,而国军那里却有着很多的让人难堪的行为。在陈官庄被围的杜聿明集团日需甚多,靠飞机有限的空投是远远不够的,为抢夺空投物资,空投场往往成为血流之地,无数生命死于自己人的枪下,在包围圈里国军上演了极为丑陋的一幕,当然不止这些,在双堆集,黄维手下竟把死尸垒起来填上土,浇上水筑起了一道道工事,他们竟然对死者都不尊重,这样的部队如何还能让人相信呢。

陈布雷是蒋介石的朋友和顾问,他在劝说蒋要笼络人心时,被蒋拒绝心灰意冷,最终服安眠药自杀而死。他在蒋的信中说: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值此党国艰危之时,自怨身心又毫无可以效命之能力,与其偷生施卫,何如结束此无价值之一生。可见,当时国名党已尽失人心。在淮海战役中,中共的胜利是必然的。这也让我深思作为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如何才能真正的统治好这个国家,人民和谐。

历史就是历史,当我们回顾过去的时候,我们只能对那个悲哀的时代叹息了。但过去无论有怎样的苦难,我们终有理由为那血与火的日子而歌唱,在战火的无情面前,希望并不是一笑而过,而是常留在人们心中。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观后感

淮海战役观后感

论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读后感

淮海战役观后感

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

关于淮海战役
《关于淮海战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