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等式的性质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5: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等式的性质

授课教师 实验一中耿晓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等式的性质;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探究、归纳、应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能力,获取学习数学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意识和情感,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化为“x=a”的形式。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请问,什么是等式?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三个式子是等式吗? (1)x-2=4 (2)1+2=3 (3)m+n=n+m 像这样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在等式中,等号左(右)边的式子叫做这个等式的左(右)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等式的性质吧!

1、让学生能找出等式,分清等式的左边与右边。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引入新课)

(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观察: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2、结合天平的例子,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初步感知等式的性质。

3、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归纳概括,得出性质。

1、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课本总结规律,得出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的结果仍相等。

2、提出问题:你能用式子的形式表示等式的性质吗?

3、学生观察多媒体演示,说出式子,教师板书: 等式性质1:如果a=b 那么 a±c=b±c 等式性质2:如果a=b 那么 ac=bc 如果a=b(c≠0)那么

ab cc

4、得出等式的性质后,为了加深理解,再用具体的例子验证,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四)解释说明,学以致用。

1、掌握等式的性质后,关键在于运用。因此,出示一组口答题,利用性质进行等式变形。

(1)从x=y能否得到x+5=y+5?为什么? (2)从x=y能否得到

xy = ?为什么? 99(3)从a+2=b+2能否得到a=b?为什么? (4)从-3a=-3b能否得到a=b?为什么?

2、例1,例2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利用性质解方程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可照应开始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体会等式性质的用途。 例

1、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 (1)x+7=26 (2)-4=x-6 解:(1)两边减7,得x+7-7=26-7 于是 x=19 (2)两边同时加上6,得-4+6=x-6+6 于是 x=2 练习

1、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巩固等式的性质1) (1)x-5=6 (2)x+4=9 (3)y+7=-1 例

2、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

y= -1 35x20解:(1)两边同除以-5,得 55(1)-5x=20 (2) 于是 x= -4

y (2)两边同时乘3,得313

3于是 y= -3 练习

2、利用等式性质解下列方程:(巩固等式的性质2) (1)3y=-2 (2)-0.3x=12 (3)-

2y =12 73.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等式的性质的探索过程。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变为 x = a(a为常数)的形式。

3、通过巩固练习,全面检查本节所学的知识。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等式的性质教案

等式性质 教案1

3.2.1等式基本性质教案

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4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等式的性质教案
《等式的性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