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农村学生也学会“说话”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6: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农村学生也学会“说话”

——浅谈农村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之妙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中学张起超743306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呈几何级递增、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当代,培养“高分高能”、品学兼优的人才成为了教育者们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地理环境之差别,条件优劣之异同,在人文理念、教育思想等各个方面,地处偏僻山区的农村和发达城市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在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教育的同时,我们作为奋战在教育最前沿的教师也应及时“充电”,大力创新。

就拿农村高中语文课而言,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师唯恐说不透,学生还是不明白。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哈哈大睡。就其深层次原因,除了教师还存在着主宰一切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外,关键更在于:由于农村孩子自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且周围所接触人群大多为“贫下中农”,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意识淡薄——这当然无可厚非,但熏陶出来的孩子视野欠宽、胆子欠大。在学习中,尤其是语文课堂上,常常缄口不言、低头不语。那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不但要转变观念,还要多动脑筋,努力改变这一阻碍学生语文水平提高的现状。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所谓“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在每节语文课前,让学生在提前有所准备的情况下独自或以合作的形式在讲台上不拘形式的进行三分钟的口语训练。下面就其活动方法、注意事项、实施感想浅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活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根据所教学生的整体特点和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活动计划。如:可从简入手,题材上、语言表达要求上、态势语等各个方面均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不可操之过急,一开始就“恨铁不成钢”。

2.演讲顺序可按学号进行,这样安排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出场时间,以做好充分准备,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演讲的成功率,继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避免了乏味单调。

3.演讲内容不限,但要有感而发,不照本宣科,对演讲形式不做过多限制,能使学生自主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然,对水平较高的班级和学生

实际,偶尔来一次命题演讲或即兴演讲,也可以调节气氛,使演讲更加丰富多彩,

引人人胜。

4.灵活掌握时间。一般来说,演讲只需三到五分钟,用时过多则会影响正常

的教学进度。但若出现一些具有很大价值,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应让学生

充分展开讨论,把问题弄懂弄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在大家“说

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把视野开阔到课本之外。

5.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

教师在讲评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既可以

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演讲中把这些闪光点发扬

光大。

6.创造宽松氛围,让学生各显其能。在演讲的内容、形式以及其后的评论方

面,教师都要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允许出错,鼓

励发表不同见解。老师以身作则,带头点评,然后请两位学生点评,使学生不再

有拘束的感觉。

7.可以利用班费购置一些学习用具,开设“周冠军”“月冠军”“学期演讲

优胜者”等奖项,以此激励,鼓舞“先进者”,鼓动“后来者”。使学生把表达

自己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养成为一种自然习惯。

二、效果分析

经过两年探索,课前三分钟演讲取得了始料不及的效果。受到绝大多数学

生的欢迎,是因为它不仅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的知识、能力的提高、人格的

完善方面很有实效性,更在于使学生明白并切身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抒发自己的感情、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原来是如此的趣味横生,是

如此的酣畅淋漓。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太有才了”。

具体来讲,首先,课前三分钟演讲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很高的搜集信息、整理

信息的能力。为了写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演讲稿,演讲者往往要查阅很多资料。

做一些卡片,有的还会请教同学、老师、家长,而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其次, 课前三分钟演讲,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发挥。从标题拟定、

题材翻新、主题升华,到一段小魔术、一个精心编排的小品、一段音乐伴奏,不

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学生们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体裁从议论文逐渐发展到

相声、小说、科幻故事等。为了吸引听众注意,各种各样的小花招更是层出不穷,

魔术、杂耍、“惊堂木”、配乐,等等,令人耳目一新。再次,演讲过程可以成

为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演讲时间虽短,但多样化的题材

为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这里激烈碰撞,一场场不

露声色的人格教育课在这里悄然上演。在悲、喜、爱、恨、怒、骂之后,思想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净化,人格得以进一步完善。而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农村孩子从特有的那种拘束、胆小、自卑、不主动的泥淖中拉了上来,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自我投入到语文课的学习当中去。

三、由演讲引发的思考

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几十年,劲费了不少,成效总不大,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是观念没有彻底更新。语文课堂讲风太盛,很多老师还是热衷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久而久之,学生变成了一架被动接收知识的机器,毫无自主性、创造性,对语文越来越不感兴趣。这种现象在农村尤其突出,对于前面所述的农村孩子的状况而言,无疑于“雪上加霜”。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是的,有时候教育者讲上十句,不如学生说上一句——毕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综上所述,在农村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是农村学生“城市化”的突破口之一。它不但使孩子“活”了起来,“动”了起来,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出来,促进了语文能力的提高,也使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真正发挥了其意义——通过语文课堂的训练,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当然有很大程度的帮助和带动作用。从更高的层面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的建构无一不起到很好作用。从而启迪我们现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创新思路,以便为国家培养出适合构建新社会的栋梁之才。

数学让学生也学会反思

教学中让镜子学会说话

怎样让孩子更快学会说话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让学生学会总结

让学生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做人

让学生学会感恩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让学生学会感恩

让农村学生也学会“说话”
《让农村学生也学会“说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