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生本课程

发布时间:2020-03-03 02:26: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泰市小学生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山东省《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精神,改变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建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联动发展的立体课程模式,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也就是我们提出的生本课程。各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探索生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生本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

自主、独立是生本课程的主要特征。教学中以学生自己观察、操作、体验、交流为主,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随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 1

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鼓励标新立异、发明创造,使学生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

2、实践性原则

生本课程应以探究体验为主,把智力活动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鼓励学生自觉进行实践活动,大胆地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并用,广泛接触事物、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综合性原则

生本课程以综合性的学习为主,它的学习内容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是跨学科的、多学科的综合学习。这种学习有助于弥补分科学习的不足,有利于知识的整合运用,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

4、过程性原则

通过开展生本课程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主、综合学习的空间、机会,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

5、开放性原则

生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实际、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使学生的个性有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6、安全性原则

各学校在生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安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充分预估教学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风险预

判和控制能力,严格落实学生活动人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辅导教师等安全内容,确保学生、教师的安全。

三、课程类型

从内容上可将生本课程分成经典诵读类、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其它类。

1、经典诵读类。根据育人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优秀经典诗文(或片段)让学生诵读,目的在于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2、学科类,包括阅读、写字、趣味数学、英语口语训练等,目的在于巩固拓展学科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加强阅读、质疑、提问、查阅、思考等自觉求知能力的培养。

3、科技类,包括小观察、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微机操作等,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4、艺术类,包括泥塑、剪纸、国画、素描、书法、声乐、器乐、舞蹈等,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体育类,包括棋类、球类、体操、武术等,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竞技心智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6、其它类,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开设适合于本校学生的各种个性课程,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特色。

为推动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把上述1定为必修课程,2-6为选修课程,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四、组织形式

1、班级活动班:以原班级为组织形式,要求人人参与。

2、年级活动班:打破原班级界限,按项目进行重新组合,要求全员参与。

3、特长活动班:打破年级界限,要求特长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参加。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以学校为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以业务校长牵头,教导处指导,政教处、年级组齐抓共管的课程管理体制。

2、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制定《校级生本课程实施方案》,明确生本课程的组织管理和奖惩。二是建立“三查一听一看一座谈”管理制度。“三查”指检查计划、备课、教学记录;“一听”指深入课堂听课(或参与活动);“一看”指看生本课程成果(包括平日成果与期末展示成果);“一座谈”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生本课程教师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情况。

3、选配高素质辅导教师。生本课程教师的选聘以兼职为主,专兼职结合,采取双向选择制。目前,由于学校编制受限,不可能有充足的专职生本课程教师。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丰富,且大部分“一专多能”,让他们根据自身的业务水平、兴趣爱好、特长等,积极承担生本课程教学任务,能使学科教学和生本课程教学从内容到方法上均得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合唱、书法、美术、英语、计算机等)要根据教师本人专业特长优先安排课程的辅导,使广大教师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使生本课程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为确保生本课程质量,学校应通过业务讲座、外出学习、教学观摩、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可以采取以自训为主、外培为辅的办法,在广大教师中形成

“强带弱、老带新”的自训风气,既促进广大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又培养教师多种能力,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提出的一专多能的要求。

4、撰写课程计划。撰写《生本课程计划》是教师开发活动课程的主要方面,是活动课实施和评价的主要依据。《生本课程计划》由教师根据所指导学生的课程内容、目标要求撰写,经学校审定后供学生选择。

5、做好“多元化评价”。重视对生本课程的评价,评价的重点是参与度、满意度和提高度,具体评价指标是课程内容、实施过程、学习效果三个方面。各学校要立足课程性质,积极探索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测的途径和方法。可以通过知识辩论赛、作品成果展示、演讲、竞赛以及书面考查等不同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应纳入学生成长档案。同时,加强对教师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评价,将学生在展示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对教师的评价内容。特色课程开展情况要列入各级视导检查内容,成绩计入年度综合考评。

六、实施建议

1、明确“五定”要求

(1)定时间。实行“半天无课日”,由教导处制定出方案,统一安排授课时间,并制定生本课程课程表。积极探索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多学期等课时安排方式。

(2)定地点。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室、各种功能室和室外活动场地,由教导处统一协调,因地制宜地开展,保障生本课程有固定的活动空间。

(3)定辅导老师。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专业特长,把个人负责与集体协作相结合,由教导处确定具体的辅导形式。

(4)定参加人员。学校对开发的生本课程予以整合、审核,将其编入《学生生本课程目录及课程介绍》并予以公布。充分尊重学生的课程自主权,逐步实现“一生一课表”。通过选课超市的形式,根据学生爱好和特长,组织引导学生从中选择,然后依据选课重新编班。

(5)定课程内容。各活动班要根据《生本课程计划》、学科特点、教师特长和场地实际,明确生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2、做好四个“结合”

(1)因校制宜与拓宽渠道相结合。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合理设置生本课程,力所能及地增加和改善活动场所,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活动空间,不搞不切实际的课程项目。有条件的单位,也可拓宽课程渠道,利用社区、驻地企业、文化中心等社会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扩大课程空间。

(2)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要尽量做到学生参与面广,学生可选择项目多,方便师生开展活动。同时,为了做到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必须培植重点项目,形成学校特色。

(3)计划指导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生本课程设置必须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周密计划,形成规范、系统的学校课程开发体系和实施方案。同时,鼓励师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创新,不断丰富、完善活动课程,让师生的自主性得到有效发挥。

(4)培养特长与创建特色相结合。开设生本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广泛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特长,同时,要通过扎实有效的特长培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

3、抓好三个“落实”

(1)落实生本课程管理责任制。学校校长是生本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教师负责各类课程教学班(或小组)的人员编配;学校选聘的辅导教师具体负责课程计划的编写、组织、评价;学校职能处室做好监督检查、指导评价。

(2)落实生本课程教师的工作量。由于生本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模式,要求教师的工作更需要创造性,因此要综合评估辅导教师的工作,按所开课程的实际课时数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按各学习小组取得的成果、成绩进行奖励,提高辅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落实检查制度。生本课程项目要由学校统一制定课程表,按时开展活动。学校分管领导要每天按照课程表进行检查、指导,并把生本课程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果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本

生本课堂

“生本教育

生本课堂

生本心得

生本总结

生本小结

生本教育

生本论文

生本心得

生本课程
《生本课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