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巧用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教学轻松高效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3: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巧用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教学轻松高效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电脑绘画”已不是新名词。电脑是一套奇妙无比的视觉艺术创作工具,具有卓越的表现力。除了传统的笔、橡皮、剪刀、尺子、喷枪、调色板等等以外,还有许多电脑独有的设计工具。电脑美术设计软件能产生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它不仅能达到传统绘画工具(如毛笔、铅笔、喷笔、麦克笔、油画笔、水笔、木炭笔等)所具有的效果,同时创造了一大批神奇无比的新工具;在电脑上进行图片的拼贴、剪辑和蒙片合成,不仅效果十分理想,操作也相当方便;而且各种各样的特殊滤镜效果则令人耳目一新。并且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着新课程的改革,因此,把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相整合是当今教育所迫切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通常比较感兴趣,课件、网络、教学软件等具有独有的画面展示方式和独特的音响效果,可以马上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让其精神高度集中起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电脑的课件、网络、教学软件等可以使平常见惯的范画、情景、实物,与声音、文字、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讲授过程由此变得亲切可爱,学生们觉得新奇好玩,学习气氛就变得轻松。学习就由好玩和为什么开始,学习的积极性就在这种氛围下浓烈起来,学习动机自然形成,教学效果就会变得更加理想。那么如何巧用信息技术,让小学美术课堂上老师高效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美术欣赏课,枯燥?网络使其变得“津津有味”。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是“教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所学的某些欣赏知识往往不容易消化。电脑网络的运用,使美术课欣赏课变成“老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给枯燥无味的欣赏课注入了活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使枯燥的欣赏课变得“津津有味”。例如美术课本第九册《非洲雕刻》,传统美术课最多只拥有几幅挂图,学生往往不专心,而且一节课很难讲完。而我课前先上网搜寻有关非洲雕刻的素材,再布置学生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素材收集,课上我提供相应的素材与学生收集的素材相比较,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学生对非洲雕刻知识很快得以理解消化,学生个个学得“津津有味”。

再如美术教材第十二册《现代雕塑》,传统美术课最多只拥有几幅挂图,学生往往不专心,而我课前先用摄像机去市中心摄一些城市雕塑或公园中的一些现代雕塑或找一些有关现代雕塑的录像上传到校园网上,课上让学生自己来上网“求知”,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学生对现代雕塑知识很快得以理解消化,学生个个学得“津津有味”,而且大大节约了上课时间。

二、美术手工课,操作繁琐?课件使其变得“轻松”。

传统的小学美术手工课,老师一般要向学生介绍预先做好的手工(模型),然后通过图解或直接分步制作来传授技能,过程中鼓励学生联想创作,这是一个很费唇舌的过程。如果引入了美术课件一切就变得简单化。如《爸爸妈妈

(二)》,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人物的特征、动态难以理解,而且是用黏土来制作自己的爸爸妈妈,按照传统的方法学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做了美术课件就变得轻松多了。课件内容包括导入、人物的组成、重要组成构件的制作成游戏和动画、人物的制作步骤演播、人物的动态变化,使课程有条理地进行。在这个课例中,一开始就引导学生利用课件学习,不到十分钟学生便可以自行制作和创作人物的造型,并在制作过程中参考课件给予的提示,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模仿、提问,顺利地完成人物的制作。课中,老师不仅脱离了烦琐的讲解和示范制作过程,还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位置,使手工课变得非常“轻松”。再如册《十二生肖》,传统上法就是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具,很烦琐,而且课上学生不感兴趣,学生学得也不“轻松”。如果引入课件,一切变得简单,课前教师只要在网上收集一些资料,和剪纸知识做成课件(如动物的真实面貌和剪纸作品相比教),课上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

三、工艺设计课,烦?“迷你画板”使其变得“方便与快捷”。

传统工艺设计教学中,教师在备课和教具的准备上颇费心思,教师既要准备大量的图例,又要考虑在有限的课时内解决难点问题,学生练习、反馈的时间明显不足,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则明显降低,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编制中,我们紧抓重点、难点,将原来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主动探讨为主,学生间协作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与学的形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迷你画板”中提供了大量的绘图工具,比如:直线、圆形、矩形等等。学生们借助这些工具,只需要点击、拖拽鼠标即可绘制出美丽的图案。在图案的修改这方面,使用电脑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比如《适合纹样》一课,要求学生利用线条的组合来产生美丽的图案,学生按照传统的方法只是使用铅笔、颜料工具徒手来画,这种方法学生普遍感到很吃力,很难画出一个标准的适合纹样。使用迷你画板来进行辅助设计就是设计的过程变得方便多了。我就把“印章”这个工具介绍给他们,并且介绍了复制、粘贴等操作技巧。学生在试过这些新工具、新方法之后,立刻感受到了电脑绘画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对绘画的兴趣,在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主题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使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再如《重复的形》要学生徒手画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图形来组成重复的形,学生很难完成(要知道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既浪费时间,学生又不感兴趣。如果学生利用了电脑中的“迷你画板”软件,课上教师只要准备一些基本形,学生只要利用剪切、粘贴、复制、“印章”,作业很快就能完成,而且作业效果非常好。

四、美术技法课,难?画图工具使其变得“简单”。

传统的技法课认为,一幅画画得好不好的标准是其画得像不像。一堂课下来,如果学生的作品画得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的。而且在画水彩、水粉、国画时,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颜料往往在不经意时弄到衣物上或其它地方,且效果并不理想。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旧观念,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我们如果引入了信息技术的画图工具就方便多了,而且效果更加理想。如在教《秋风瑟瑟》一课时,本来学生要准备颜料、水、毛笔等材料,课前准备很烦琐,而且很难把秋风瑟瑟的感觉表现出来。如果引入了画图工具就简单多了,学生可以利用画图中的剪切、粘贴、复制等工具就可以把这幅画顺利完成,特别是利用画图中的喷笔工具很容易的画出秋风瑟瑟的感觉。再如教《冷色和暖色》一课时,本来学生需要准备颜料、水粉笔、笔洗等材料,学生工具很难带全,而且作业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水份的把握)。如果引入了电脑中的画图软件,学生很快就能区分色彩的冷暖,而且用冷暖色来作画很快就能熟练掌握。

由此可见,从小学阶段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而且在全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长远发展趋势来看,从小培养学生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美术设计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电脑来进行绘画,无非又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好办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实现课堂上老师高效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是难事。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必将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今日的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美术界、设计界、广告界、摄影界、出版界和印刷界也不断受到冲击,业内人士纷纷把电脑搬进了工作室。寻找恰当的途径,合理整合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巧妙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巧可以解决小学美术老师课堂教学中烦、难、枯燥等等一系列问题,高效达成目标,又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达到新课标中着重对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培养。

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提升美术课堂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巧用“游戏”

巧用方法 轻松识字

巧用信息技术打造高效生物课堂_2

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劳技教学

巧用班班通 让英语高效课堂更轻松

语文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

巧用信息技术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白板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教学轻松高效
《巧用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教学轻松高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