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0: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

(XX瑶族镇人民政府)

改善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民生问题重大战略部署,是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准确把握形势,找准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结症所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问题工作。笔者就以XX瑶族镇为例,就瑶镇地区当前民生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

一、当前农村突出民生问题形势分析

近年来,XX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当前影响民生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基础仍然薄弱。从目前来看,XX的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仍然薄弱,义务教育实现程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通过了 “两基”评估验收,但目标实现仍然是低水平的,巩固任务艰巨。

(二)就业和合理收益保障难。由于全县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束缚,就业和收入增长还存在很多困难。与此同时,农民群众收入增长仍然是影响基本民生实现的重

要因素,虽然近几年来,XX在促进群众增长上下了大功夫,但与其他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比,群众增长的速度上仍落实于经济条件好的乡镇。

(三)医疗卫生条件薄弱。一直以来,XX镇卫生医疗条件和水平都处于一个落后的水平,乡镇政府无财力投入,上级投入又不足,加之边远,条件限制,群众收入不高,全镇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四)养老制度还不够健全。“养儿防老”式的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传统形式。由于家庭结构迅速小型化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加之经济贫困的长期困扰,养老问题将日益成为影响全镇社会稳定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问题。

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破解“上学难”,推进学有所教。一方面,逐步解决城乡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实施“两免一补”,提高“两基”水平和质量。要完善教育助学金制度,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加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师资培训,增强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人口发展能力。

(二)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积极破解“就业难”,确保劳有所得。进一步完善城乡统

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快劳动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农民工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劳动就业扶持,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要重视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引导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群众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强化维权保障机制。抓好农民工维权工作,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取得工资报酬;健全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加大对包括农民工、外来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内的援助力度。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破解“生活难”,推进老有所养。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探索农村老年人口的保障办法。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抓好老年人活动中心、敬老院、五保户和残疾人服务设施等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生活补贴。实施城镇老年居民生活保障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完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积极破解“看病难”,推进病有所医。当前,要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县、乡(镇)、村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积极防治地方病、职业病。大力发展基层卫生事业,增加投入,加强妇幼卫生保健,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实施乡村卫生室建设,合理配置和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医药卫生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和其它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继续做好农村改水改厕

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降低医疗救助“门槛”。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努力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改善民生的能力。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职能,努力提高改善民生的能力,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方面,要强化政府管理职能。要建立健全面向民生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用到社会公共需要领域来,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使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三农”、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组织保障和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从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出发,切实强化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作用,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提纲1)

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静安)

关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材料]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

发展家政 改善民生 促进和谐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专题一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

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
《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