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失根的兰花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跟进式指导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9: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失根的兰花

蓬莱市实验中学

赵欣南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文中精美句段 教学重点:

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读品结合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时候读过的许多诗词名句,经过时间的沉淀,反而分外清晰地刻印在脑海里,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这些诗句将游子们的思乡之情,绵绵愁绪抒发地淋漓尽致,的确,故乡是根,故乡是岸,故乡是游子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牵念。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作家,海外游子陈之藩的散文《失根的兰花》,一起解读作者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作者) 交代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品味文中精彩句段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准生字词读音 2. 读一读以下字词

一幢小楼 来今雨轩 谐趣园 坍塌 群山万壑 晨曦 有水流可藉 3. 研讨问题

(1)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2) 介绍一下有关郑思肖的资料。 (3) 题目“失根的兰花”含义是什么? (4) 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教师总结: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之下,此时留学海外的作者,由看花引起身居异国的伤感,接着回忆往事,慨叹飘泊异国之苦,又联系郑思肖画兰的故事,表达对家乡的思恋,对祖国的热爱。

5.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

过渡: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我们了解到作者的真实所想,也体会到他的感慨忧伤,同时我们发现,他的文字清新雅致,行文流水且折衷中外,融汇古今,意蕴丰富。

1. 提出问题:

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句子意蕴丰富?哪些句段言辞优美?

用自己的话对文章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加以探究,对文章的美点加以评析。

2. 提出要求:

(1) 表述完整,如第几段中„„含义丰富,体现在„„ 第几段中„„句语言优美,好在„„

(2) 从以下角度进行赏识: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思想感情;深层含义。

(3) 教师范例:

我认为:第4段与在祖国经历一部分意蕴丰富,“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我只感觉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我也曾在蜀中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并未因此而想起过家„„”

a.采用排比修辞,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

b.这段话选择“渭水滨,咸阳城,秦岭香山,蜀中太庙”这些地点横跨大江南北,且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作者借此写出了炎黄子孙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

c.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为什么不想家。

3. 激励学生,营造氛围

下面同学们四人一组,根据老师的问题和要求,找出句子,小组研讨。

4.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点拨、评价

四、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同学们在赏析的过程中,是否有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研讨,帮你解决。 点拨提示: 1.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

含义:这些花本来是中国的,因为对它们怀着深厚的感情,看到它们栽到了异国,心里产生伤感,所以觉得它们的颜色也不那么艳丽了,对它们的喜爱之情也没有了。

2.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家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含义:对故乡的东西怀有感情,对异国的东西没有感情。因为思乡,所以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看了与故乡相同的东西,又会引起伤感,所以又不感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3. 在夜里在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的白了。

含义:象征祖国的风雨飘摇,也传达出海外游子时刻牵挂祖国。 4. 几组比喻句的含义

蚕未离开桑叶。把自己比作蚕,把国土比作桑叶。

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将海外游子比成柳絮。 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将没有国的人比作没有根的草。 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海外游子与祖国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国外的飘零状态。

同学们思考:人生如萍,人生如絮,想象一下,人生还可以比作什么?为什么?

人生如烟,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人生如棋,人生如歌,人生如过眼烟云,人生如昙花一现。

5. 9段:列出许多中国化的东西,它们深深打上了“中华民族”这一印记。

以“牛郎织女的故事,竹篱茅舍,拙重的老牛,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儿童的喧哗笑语,祖宗的静肃墓庐”等意象展现故土的诗意盎然,渲染祖国的可爱。表达作者对祖国的挚爱。

6. 国就是根,国不可亡。把国之兴亡凌驾于个人、家庭之上正是“没有国哪有家”;“国不可亡”令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振奋为之心潮澎湃;表达刻苦铭心的爱国之情。

„„

教师总结过渡:

同学们,通过上一环节的品评、鉴赏、质疑,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字字珠玑,文美情真,思乡爱国之情贯穿始终,读罢确有一种满口余香的感觉。(板书:思乡爱国,文美情真) 指出优美段落,全体同学齐读。

五、拓展

老师这里有一篇文章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六、结束语,布置作业。

同学们,学了《失根的兰花》,朗读了余光中的《乡愁》,我们仿佛看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那颗拳拳赤子之心,祖国是神圣的,顾炎武早就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在一方蓝天下,同在一块热土上,同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今天的我们又该怎样填写人生的答卷,弹奏人生的交响曲呢?

请同学们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想写在周记本上。

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跟进式指导

失根的兰花

失根的兰花

《失根的兰花》教学反思

《失根的兰花》课堂实录

失根的兰花的阅读答案

17失根的兰花教案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

三五三跟进式教学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失根的兰花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跟进式指导
《失根的兰花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跟进式指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