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3 02:44: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201203225484(学号)姜玉翠(姓名) 指导教师 刘海燕

摘要: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后,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理所当然的充当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的主要角色。何谓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而作文教学就是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意义是深远而又独特的,也唯有创新思维才能够使写作教学出现“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美好局面。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记录,是学生对包罗万象的生活进行创造升华的美丽过程。学生汇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寄笔于文字,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没有新意的作文就很难成为一篇好作文,因此写作教学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机。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已经指明了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方向;只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走向创新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开创写作教学的创新思维新天地!

关键词:写作教学

创新思维

作文

材料

正文:

本人在农村乡镇任教,而在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令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难题,尤其是一些写作能力差一些的学生真的是“谈文色变”。每次写作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会人云亦云,交上的文章也只是勉勉强强东拼西凑,毫无新意与深度。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写作基础薄弱、对写作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中学生,处于相同的年龄段,所处社会环境、

1 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内容也大致相同,这些也就构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大都相似。所以,如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开拓思维空间,无疑有助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写作教学的新出路唯有创新思维。

写作中的创新从何说起呢?写作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扎根于生活,精选写作素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多角度引发创新思维,给学生写作注入生机和活力。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精心选材、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多角度引发创新思维、润色语言诸多方面多下功夫、下巧功夫!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热情。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动力,学生有兴趣就能发挥作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出巨大的作文潜能。反之,作文没有兴趣,将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缺乏生气,变得机沉闷。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负担。尤其是对于刚开始要求写完整的文章,有了字数的要求,学生很为难。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积极鼓励,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能增加作文的内容,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也是增进学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玩“贴人”游戏,通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这样,写出来的习作,言之有物,感情真实。在教学中,也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大为重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

2 强烈的好奇心,引起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观察——生活中精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

我们总是说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写作素材的积累是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的观察的,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学生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丰厚的生活基础,这也是作文创作不竭的源泉。

我们都非常了解,现在的学生学习生活也单调;尤其是我们广大的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很多的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每天的生活可以说是三点一线,又没有什么图书可读,甚至连最普通的电视都不能经常看到,这使本来应该朝气蓬勃的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甚至有点老气横秋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让学生写出有创新意识的文章呢?因此,只有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才能为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来?一方面来自阅读,另一方面则来自生活。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感受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在写作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

3 样的形式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成立读书活动小组,让同学们把好书搜集到一起交流,这样就扩大了阅读范围。抓住热点问题,感悟社会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在写作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点问题,有了热门话题学生的激情可想而知,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会与现实碰撞,创造性灵感的火花就会产生。同时,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多媒体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全校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写作大比拼、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不但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神,而且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从而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 “谈文色变”了。这就是写作中创新思维的源泉,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加强想像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想像是创造力的翅膀,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像。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过去的事物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组合、再创造。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前提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训练学生想象过去的生活,想象生活背景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也可以想象未来的生活,这样借助想象、联想,发挥灵感的创新思维,以超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思考问题,挖掘新的主题,写出好的文章。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

4 训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增长。如编写童话迎合了儿童的幻想,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去塑造故事的主人公,构思有趣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几个看起来互不相干的词语揉合在一段话中,这是在生活基础上进一步的创造,使课内所学和课外知识融会贯通,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这样的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典型化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特有的感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加工,并尽力创造出新的作品;这些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创新也就是在广泛搜集素材的基础上“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在写作中让学生借鉴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综合、使得新的艺术形象更有创新思维的光芒!

针对教材中的名篇练习,开发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这可先培养学生的推测能力,依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如《穷人》一文,我布置续写《西蒙的孩子有了新家》。让学生去思考西蒙的孩子命运究竟如何。批改时发现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烘托了一个主题,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穷人过着悲惨的生活,但他们依然纯朴善良,宁可自己苦些累些,也要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共渡难关。通过续写,既让学生感悟到做人的准则,。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推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使创新思维在学生的写作中放射光芒!比如:科学幻想作文,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幻想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在命题上给学生以启示,如:《我到了月球上》、《我和外星人交朋友》、《28年后的我》„„想象力像一匹骏马,聪明的人能够驯服这匹骏马,让他按自己的意志去奔驰,放得开,收得住。这样常常使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充满了创造精神。

5 相信经过这样长期不懈的引导,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写作水平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鼓励学生多角度审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多角度审题,即在指导学生作文审题时,提出审题要素,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深入而灵活地审视题目的内容、要求,审清题目的范围、体裁,提示题目的意义、重点等。做到多放少收,“放”即写放胆文,就是不受章法的束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收”就是按照章法予以指导,从立义谋篇到遣词造句。推敲凿磨,精益求精。

“多收少放”是就整个小学作文教学过程而言,是要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想所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作文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实现作文教学中学生“要我写”到“我要写”质的转变。

虽然学生的人生感悟不够丰富和深刻,但是一旦引入创新思维,立刻便能爆发出新的火花!比如:同一素材,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也会得出不同或者相反的立意来。比如,小草这一事物,从它生长的特点看,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风吹雨打,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可以说哪里有水、空气和土,哪里就有小草的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小草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写照。所以,人们往往用它来比喻人类所具有顽强品格。另一方面,从小草的生存价值来看,小草危害庄稼的生长,它对人们又是个不利的因素。同样,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往往有这样的内容出现:路旁有被撞倒的自行车,公共场所有未关的水龙头……对这些见惯了的内容,很多小朋友常常是不加思索

6 地把它作为自己学习雷锋、做好事的素材,他们是否还能想出这里边包含着其它什么道理呢?实际上,只要教师稍加的引导,或者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就不难得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立意来:自行车为什么随便摆放,撞倒自行车的人哪里去了?自来水为什么没关?人们为什么对流淌的自来水龙头视而不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多向思维。逐渐地,有些印象特别深的内容,会在头脑中不断重现;通过审题,可以全面了解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把握选材重点,大致确定题材。然后进入立意和选材的阶段。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必定能给学生写作带来生机和活力,也让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的实践中绽放异彩!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已经指明了写作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的方向;只有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思维一定会在写作教学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63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195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163页,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4]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192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语文论文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创新写作教学中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创新思维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