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课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8: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历程的深刻影响

(一)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文化激扬

毛泽东从小就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他9岁时就通读《三字经》、《论语》、《孟子》等。成年以后他考入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拜在杨昌济的门下,攻读宋明理学、朱熹哲学,熟读《近思录》、《四书集注》、等,以及《左转》、《史记》、《资治通鉴》等,他尤其爱好王夫之、梁启超、曾国藩的著作。基于此,使得毛泽东具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国学基础,为研究新的政治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文化精神中,“民族忧患意识”是中国几千年来爱国知识分子思想中最凝重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先秦诸子百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现实政治的关心和忧患,如孟子发出“忧以天下,忧民之忧”的感慨。古已有之,今亦有之,从少年起,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就有明确的方向 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受国学文化熏陶的毛泽东是无比坚定的爱国者,还在弱冠之年的他,对国家命运尤为关注,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早期政治中的各项主张,无一不是从救国救民出发的。古语有云:“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五四运动使毛泽东的爱国主义上升到理性层面。1919年湖南自治运动,使毛泽东看出了“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涂,可谓绝无希望”,“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这个道路和环境,就是改天换地,武装革命,建立无产阶级。

(二)革命岁月中毛泽东的文化神韵

自从毛泽东毛泽东真正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和共产党的领导人后,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进一步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和继承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论是在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繁忙工作中,他始终如饥似渴的研读中国的古典书籍。抗战时期,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历朝历代典籍史料外,还亲自致电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1938年1月,他又在给艾思奇的信中表达了对研读鲁迅著作的渴望心情。同年8月《鲁迅全集》在上海出版,经过上海地下组织的争取,毛泽东得到了一套。经过全面地阅读鲁迅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的著作,他对鲁迅作品的坚韧性、群众性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在中国革命的贡献和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做了极高的评价,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不仅自己研究和借鉴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还号召大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1924年,他对延安的某些干部不热心生产活动的做法进行批评时说:“这是因为他们中了董仲舒们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些唯心主义的骗人的腐话之毒,还没有去掉得干净。”

(三)晚年时期毛泽东的文化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居住的东南海丰泽园藏书达9万多册,其中包括《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万有文库》等,其中一部线装的的二十四史共850册,每册每页都有他阅读后留下的眉批和勾画。周恩来曾于1949年在《学习毛泽东》一文中写道:“毛泽东开始很喜欢读古书,现在做文章、讲话常常运用历史经验教训,运用得最熟练。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而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总结阐发的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思想其中之一是多谋善断。1959年4月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他将其作为《工作方法十六条》的第一条提出来了,就是多谋善断,引自陈寿写的《三国志﹒郭嘉传》。在1967年同几位哲学工作者谈到物质可分性时,他借用了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动静辩证法,毛泽东在中共第八次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会上发表讲话时说:“《庄子》的《天下篇》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二、毛泽东思想体现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毛泽东借鉴儒家伦理立身和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

毛泽东思想吸收了儒家仁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仁政思想。他认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么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应当放在大仁上”。这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种大仁政毛泽东在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描述的最为清楚,“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这不但与孟子“仁民而爱物”的思想相契合,而且是这种思想的升华和重塑。

为政以德是儒家德治思想的核心,主张以道德感化去教育人们。德治是儒家最根本的治国驭人的有效手段,是法制所不能及的。“德者事业之基”,天下以有德者居之。毛泽东之所以提倡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学习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等英雄人物和事迹,就在于他们有着崇尚的品德,正是在于他们的英雄事迹凝聚和发展了儒家的舍生取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参加了一名炭烧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还发表了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战士就是张思德。他在文中写道“人总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去而死,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提倡的大德与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品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二)毛泽东借鉴儒家知行合

一、躬行实践的治学思想

毛泽东吸取儒家治学的思想,在1930年写出了《反对资本主义》一文,提出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该文在阐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揭露红军中一部分人只求空洞理论,不实事求是,夸夸其谈主义,忽视调查研究的浮夸作风。他说:“调查就像 ‘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这个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确立,指出了实践在进行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用实事求是

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来反对本本主义,在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以反对主观主义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来整顿文风为目的的整风运动,解决了党内教条主义为中心的思想桎梏,确立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作风,在《改造我们学习》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像我党这样一个大政党,虽然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面,我们所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是没有系统的”;“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许多同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似乎并不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所以虽然读了,但是消化不了,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现状和中国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以上所述所论,就是强调了实践对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在毛泽东看来儒家所说的“知”就是认识世界,“行”就是改造世界。事实证明,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与儒家讲究经世致用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重在实践的现实主义观同儒家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是前后一致的。

(三)毛泽东思想借鉴了道家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思想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一个主要级别,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崇尚自然,道家的观点有很强的辩证法思想和无神论的意思渗透其中。

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经常读《老子》。他在《讲堂录》中摘录了大量的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有很多在对老子哲学研究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相反想成的矛盾统一论;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转化论;柔弱胜强的发展规律论。《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纠正党内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该书以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的斗争性以及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在事物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借用老

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子“相反相成”的说法阐述了“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着相反的方向转化。”老子所提出的命题“反者道之动”,深刻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以及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它的对立一方的特点,指出了事物发展中矛盾的作用,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论证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运用了《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辩证思想。在《辩证唯物论教程》的批注中,毛泽东也引用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思想。毛泽东多次引用《庄子》的寓言说明各种认识论问题。例如,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的正确性,引用“逍遥游”来解释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等等。

毛泽东思想不但汲取了儒家、道家思想,还吸收了法家、兵甲、墨家以及佛家的思想。1912年,毛泽东的《商鞅徒木立信论》中指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利民伟大的政治家”,“商鞅之法,,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解放以后,毛泽东对法家思想更多的是肯定,尤其是法家思想中厚今薄古的思想尤为赞赏。在中国现代军事上,从《孙子兵法》及古代各种战例中,毛泽东吸纳了知己知彼、以弱胜强、后发制人、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军事战略战术,形成了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薄弱环节,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宜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不打无准备之杖,不打无把握之杖等十大军事原则。和毛泽东思想中“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近代由于提倡科学、民主和博爱时,墨学渐渐流行起来,《墨子》和《墨经》才慢慢得到世人的关注。尤其是《墨经》中科学与逻辑的到了详细的阐述,毛泽东用《墨经》中无穷无尽的思想,把它和当代的物理学科联系起来。

实践证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并不是简单地套用,不加筛选的吸收,而是站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涌动的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大潮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改造、创新,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全新的内涵。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造、创新最有影响的是发展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主独立的思想。这三种思想也统称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既然称之为灵魂,足以说明了这三种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关键和主导作用。“实事求是”一语出自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转》。书中称赞汉景帝的儿子刘德的治学态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认识方法论和思想路线,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给予实事求是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结合古代民本思想,和军舟民水的关系,发展成为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把它作为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经过27年的艰苦斗争,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初步建设成了具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比较完整的工业化现代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渐崛起、自立自强、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毛泽东正是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改造、创新,才使得毛泽东思想丰富完善。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升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启示

(一)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对中国传统“经世致用”思想超越的当代启示

1.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坚持开拓进取、革故鼎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传承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是与革故鼎新精神,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革新精神,改革开放,国家繁荣昌盛,中国人民从此富

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了起来;江泽民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使中国综合国力、法治文明程度明显增强,东方大国令世界刮目相看。

历经社会主义初期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有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共和国的整个发展史,那就是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从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的“小康”目标,拟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到1985年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再到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直至1992年“南方谈话”,无一不展示了他果敢敏锐、开拓创新的人格魅力,反复实践、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时至今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充分显示了他革新的理论品质和政治智慧。

2.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坚持“科学求是”、以人为本

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跃进”使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致使农业生产不符合实际,无视了科学求是是一味的追求思想解放,致使国力大减民生凋敝。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经济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某些不和谐的音符。经济周期波动性大,经济结构、体制结构的重大变动都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明显,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上学、就业、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凸显。思想解放了,国力增强了,但人们感到生活压力加大了,收入的增长赶不上无价的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中低收入家庭对不可预期的未来充满担忧;思想解放了,国力增强了,但无业、失业的人增多了,相对低收入人群多了,中等收入的人群比例减少了,基尼系数拉大了。思想解放了,国力增强了,环境日益破坏,绿地减少了,荒漠面积扩大了。无情残酷的现实敲打着我们,在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大前提下,应该思考我们发展的方式、途径。科学求是,科学发展、和谐理念的确立无疑会使中国经济发生积极的变化,告别“GDP”崇拜,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更加关注民生。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享受到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收益。

(二)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对中国传统“爱民、重民”思想超越的当代启示

1.坚持执政为民,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

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2.建立和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制度,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 3.把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结合起来,是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一些地区部门和领导干部依然把“发展就是硬道理”简单的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然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热衷“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推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体制,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要抓紧树立对工作绩效的考评新标准,不仅考核GDP的增长,还要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转变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要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了解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三)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对传统“自强不息”精神继承与发展的当代启示

1.捍卫国家主权的根本途径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后,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已经越来越深入走向国际社会与此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式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但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影响和平发展力量依然存在着:新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危及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民族宗教矛盾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领土、边界问题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因此,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是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今国际形势地发展变化,全面理解全球化的含义,增

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强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冲击的承受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的途径

我国所处的这种独特的地缘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安全挑战:新疆、西藏民族分裂势力在境内外从来没有停止过颠覆和分裂活动;朝核问题、台湾问题、南海水域和领土岛屿争端问题以及中印尼边界问题。因此,中国必须把维护国家主权放在首要位置。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不但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真诚愿望。

3.捍卫国家经济安全的途径

在加强对外交流,进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过程中,绝不可以丧失国家经济主权。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勇于和善于参与全球化竞争,既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展壮大自己,又要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我们既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握机遇来发展自己,又要清醒地认识其中的不利影响,扎实稳步地对外开放。尤其在敏感的经济合作领域,进行经济防范,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进行经济风险防范研究,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经济风险防范,是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这项工作主要是从宏观、全局、长远战略高度,观察、分析、预测国家经济发展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对策。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顺利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确保我国经济自主、自立乃至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关系到维护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4.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途径

建设和培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护国家文化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文化认同上,我们应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提倡‘和“字,各国文化应相互借鉴,加强交流,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霸权,中国更不会自己搞文化霸权。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六、结束语

通过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分析,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实事求是思想不但字面上源于毛泽东对中国古文典籍的再造,而且包含的意义也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群众路线,不但反映了毛泽东人民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路线,又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民惟邦本的重民、爱民和利民思想;独立自主,不但是毛泽东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的“自强不息”精神,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实践探索,深入总结出的纲领性准则。

传统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排斥;传统应该得到整理,而不是抛弃。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我们更加自觉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积极地借鉴人类历史上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致 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秦晓华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尤其是在毛概这门课中,置身其间,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要感谢经常一起探讨课后问题的杜耀琴同学,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在此特向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 谢子长.神奇的契合 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D].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 戴知贤.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 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D].人民出版社,1993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D].人民出版社,1986 [5]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D].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D].人民出版社,1994 [7] 论语[D].燕山出版社,2005

12

毛概结课论文

毛概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毛概

毛概课社会实践论文

毛概课论文(读后感)

毛概结课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毛概课论文
《毛概课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毛概课的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