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魏文娟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3: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重庆市云阳县青龙小学:魏文娟

【论文摘要】

“开口能说普通话,提笔就写规范字” 是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活动的宣传口号,虽然只有14个字,但是对我校师生普及国家通用文字,促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是提升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主要途径,这也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是实现我校“语言文字规范标 准” 活动提出的全面普及普通话、进一步规范汉字书写,推进我校园文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贯彻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

语文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学生学会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都要靠规范、准确、鲜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结合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活动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放在学校的重要位置上,统一思想认识,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通过对《教育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要求,更是开展学校德育及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需要。为此,我校建立健全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成立了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少队部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规划;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学校不仅具有语言文字的专门工作计划和总结,而且各学科的工作计划也都含有其内容,尤其是语文教研组的活动记录,更能体现出各年级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视程度。各个年级语文教研组都制定了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和培养,并要求其他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育。

二、注重环境熏陶,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宣传

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能够产生宣传、教育和改变孩子们行为习惯的效果。为此,我校在教学楼墙壁上设置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的标语牌;每年推普周来临,我校都会在教学楼前悬挂“全国第×届推广普通话宣传系列活动”的横幅。在教学楼楼梯转角处设置了常年使用的“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横式标语牌;教学楼增挂了每日都能见到的“请讲普通话”的提示牌;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们则佩戴着“请讲普通话”的绶带值勤,随时提醒师生使用校园规范语言;校园广播也增设了普通话专项栏目,选播推普文章,努力使普通话成为回荡校园的最美旋律。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表达水平。组织学生开展语言文字用字情况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找出不规范用字,清除了班级不规范用字,净化了校园语言文字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营造出了良好的语言规范化氛围,增强学生的规范化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语言规范化的认识。

三、加强普通话朗读训练

语文课是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训练学生使之具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会普通话,包括普通话的口语和书面语。当今时代,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有声媒体高度发达,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会说流畅标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就没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样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知识时代,就缺乏必需的竞争能力。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程的语文课,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还需更加侧重一些。好在,正在试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将“口语交际能力”与“识字”、“阅读”、“写作”并列起来,并且提出了基本的教学要求。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教委、广电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这不仅是对老师普通话水平的测试,也可用于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普通话的朗读训练,要从音量、音准、音色、感情方面一步步培养。为了使普通话朗读“音准调正”。就要抓好汉语拼音的学习。可坚持给每一课的生字生词及特别容易读错的字词注音的方法,天长日久,学生们对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必能心领神会,驾轻就熟了。再就是搞好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的规律研究工作,尤其是自己所处方言区的方言语音和自身所操方言语音与普通话标准音的对应规律,可作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画表列出,对照认读。只要我们能认真钻研,摸索规律,勤查字典,刻苦练习,我们是能纠正的。经过努力,朗读“音准调正”了,我们就能在感情的大河中纵情遨游了。

四、认真抓好规范的书写方式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道路上缺一不可。书写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实际上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按理说,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要读九年的书,读完大学,十几年下来,他们的汉字书写能力应该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不仅书写纯熟,而且字体美观大方端正,具有硬笔书法的品位。然而,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个班级里,书写较好的能过半的已不错。尤其男生,要么书写尚可,要么连看懂都显吃力,绝大部分的学生书写仅能让人看明白。而20%左右的学生是让人无法认读的,书写真正达到要求的顶多10%。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1)坚持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练字活动,通过写规范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由此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

(3)开展演讲、诗朗诵等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感悟到学习普通话的快乐,培养了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这些做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自觉地维护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五、增强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语文教师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才能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榜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这样既培养了自己严谨的教风,又养成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学风。

第一,要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我们要培养学生读准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的语文老师,更应当责无旁贷,意识到自身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性,加强自身这方面的素养。

其次,要严格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有些老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不够标准,但只要勤翻字典,随时纠正自己读音、书写毛病,有诚心,有恒心,有毅力,是会不断进步的。

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每一位语言文字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推广有重要意义。每一位语文教师能以身作则,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并认真传授给每一位学生。那么,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全民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语文专业知识整体素质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林治金.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m].济南:山东教诲出书社,2006.[2]夏丏尊.夏丏尊文集文心之辑[m].杭州:浙江文艺出书社,2005.248.

浅谈如何做到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

魏丽娟论文《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刘娟《在语文教学中育人》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教学

江雪。教学设计 魏娟

江雪。教学设计 魏娟

论当前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情况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

出版物中的语言文字规范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魏文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规范语言文字——魏文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