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课件

课件在语文教学中作用(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11 08:32:43 来源:教学课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当前,以多媒体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并成为课堂教学创新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之所以备受人们的青睐,就在于它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但众所周知,任何一项技术的采用,都要以适中为主,为此才令您的教学锦上添花,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语文,兴趣

回顾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的。这样课堂的容量小,形式单调,因此,传统教学方法是陈旧的,效率是低下的。它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这里所指的“淘汰”并非指全部被替代。)放眼世界,多媒体的使用,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多媒体手段的最大特质是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且交互呈现,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一般都限制于课本和教师积累的课外知识。学生的可读量十分有限,但多媒体却可以补足传统教学的这一缺陷,它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快而准呈现我们所需的信息或资料。但是多媒体教学课件也不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不是应用了多媒体课件的课就是妙笔生花、美不胜收,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面双刃剑,在教学中它的一些弊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记得《心理学》一书中对兴趣进行如下描述: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及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由于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它不仅能使学生领略到“蜂蝶飞过花丛”,也能让学生欣赏到“泉水流过山谷”,还可观望世界屋脊的雄姿,同时也能看清地球的伤疤——东非大裂谷。以前,人们把读书生活比作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那么,今天这个比喻已变成了现实。学生在欣赏课文的同时,不仅能饱览一幅幅与之相适应的画面,还能听到一曲曲与之相谐调的乐章,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以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课为例,按过去的教学方式是:感受“文本”(读书)------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而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课前告知学生“明天我们学习《绿色蝈蝈》一课,让我们一同去寻找蝈蝈,看谁找的那只最漂亮。”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大有和老师一比高低的架势。看见孩子们如此举动,我也不敢怠慢。回到家里,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去研究。花了好长时间在网上寻找蝈蝈,并在大量的图片中筛选出一只翠绿,有着鼓溜溜大眼睛的帅气蝈蝈。和一只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冰糖蝈蝈”。课堂上,孩子们拿出自己寻找的蝈蝈------图片、标本、玩具等等。而我却出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鲜艳、清新、翠色欲滴的蝈蝈在优美的大自然音乐的映衬下显的更加可爱,迷人。课件好似给学生们注射了“兴奋剂”,大家注意力集中仔细观看。教室一片宁静之后,不知是谁情不自禁的喊起来“太棒了!”霎时赢得孩子们的一片喝彩。学生们还戏称“大眼睛”为蝈蝈王。实际上,授课前师生就已经共同走近了“文本”,探究了“文本”。兴趣导学,自然课上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

(二)、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重点、难点,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充分、最有效的传达授课者所要传输的信息,传达出授课者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本相,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例如在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其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是老斑羚和青壮年斑羚分成两队,老少斑羚先后起跳,在老斑羚将要下落的一瞬,小斑羚踩在老斑羚的背上,借力跳到对岸的悬崖上,而老斑羚却坠入万丈深渊。对于没有学过力学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也很难领会斑羚为了种族的延续而甘愿牺牲的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心,突破难点,用动画形式将这一场面展现,当老斑羚被小斑羚一踩,像树叶一样坠下悬崖,这一场景极具震撼力,增添了悲壮的色彩。学生沉浸在这种悲哀的氛围中 为老斑羚惋惜,为小斑庆幸,也为捕猎者惭愧,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文体知识的梳理中,学生对一些分类往往记不清楚。运用多媒体课件以树状结构在学生大脑中构建知识网络。把文体做成树的主杆,用动画形式长出四根枝杆,分别是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小说”又分别长出三个小枝条,分别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在“人物”这个枝条上又分别长出四个小叶片,分别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依次类推,用动画的动态效果表现其发展与分类,将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记忆。

(三)、多媒体教学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实现课堂教学开放

教育家弟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形成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直观思维的积极性,加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祖国现代桥梁事业取得的成就,我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录像。通过一组动画,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不同历史年代桥梁建设的成就。桥的种类很多,有石桥、铁桥、高架桥、立交桥、吊桥等,让学生领略到了千姿百态的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卢沟桥柱头上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以往教学,任教师有十八般武艺也不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今天利用课件展示,学生便对“交头接耳”、“倾听水声”、“母子相抱”的千姿百态的狮姿有了形象的认识。

(四)、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对语言信息输入(听、读)和输出(读、写)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本教科书。情景单一,老师授课的基本方式是讲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视野必然受到影响。听读的机会少了,读写的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多媒体课件能贮存大量的信息资料,能根据需要及时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快速呈现,快速反馈。学生听的看的多了,就必然有利于说和写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课件创造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使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灵通方便的交互界面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一)、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教师大量时间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学教师放松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在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课件的设计付出太多,教师往往就无力再去钻研教材教法了。

(二)固定模式,束缚思维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的进行,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朝着课件指示的思路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时间一长,什么思考、创新都没有了,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思维有新的亮点,电脑就无法发挥作用,一旦发现问题有偏离也无法及时纠正。

(三)、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

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加入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综上所述,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强大的优势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多媒体网络这一教学新模式中,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多媒体网络只是辅助教学。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混肴三者之间的关系。若不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挖掘知识的内涵,而是迷信多媒体网络,整课堂被它所左右,利用它来演示教学内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这里想说,这只不过将往日教育中的“人灌”变成美丽的“机灌”。

【参考文献】:

1、陶波

《浅谈多媒体教学利弊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6.10

2、刘铁芳 《关于教育可说的与不可说的》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7.1

13、上官子木《我的教育生涯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与:2007.12

推荐第2篇: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现代化教学中,利用课件教学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从而更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以下从三方面来浅谈它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利用电化教学的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使学生感兴趣、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尽管文中对小狮子练习捕食的动作作了生动的描绘,但只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说教,有的学生还是难以感知的。那么,学生就会感到乏味,不愿意学,这样便无法理解小狮子的勤学苦练。倘若我们利用电教媒体把撕、抓、滚、爬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情形就大不相同。此时,同学们会感到有趣,从而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很直观地就把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出来了。

二、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课文

电教媒体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优越性。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所使用的课件一般都是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课文。例如:《小雨点》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白“飘落”的意思,我特意在教学这段时,让学生观看,小雨飘落的片段,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词。效果很好。

三、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拓展延伸,全面提高学生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语文教学,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大胆向网络资料延伸和拓展,促使学生把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时空,亲自经历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又给学生播放了有关乌鸦反哺的故事,不仅让学生学习乌鸦的聪明,还要学习乌鸦的孝顺。通过教学,不仅掌握的课本中的知识,又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更高的认识。

因此我们语文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推荐第3篇: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信息教育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是语文教师们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受时空限制,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直接对学生形象、逼真地传授知识,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行动情,尤为重要。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境界中去,使之与文中的“我们”产生共鸣,可以利用CAI课件展示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丰富表象,以形激情。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或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或托物喻人。但是由于很多课文与现实生活年代相隔久远,因而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时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境。而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根据课文内容选配合适的音乐,选取相关的图片和视像,视听结合,声形并茂,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氛围。

例如,在导入新课《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先用计算机播放配有低沉哀乐的有关周总理挂像的画面,在这样的情景氛围中抓住开头第一句:“天灰蒙蒙蒙的,又阴又冷。”同时,结合“送总理”的时代背景,用CAI课件配音概述首都人民悼念周总理,惨遭“四人帮”迫害的情况,同时同步播放画面。最后让学生思考:人们当时送总理,心情除了悲痛至极,还有什么?这样,学生对文章开头一句看似简单的天气描写所蕴含的深意――暗示当时“四人帮”不准人们悼念总理的政治气氛就心领神会,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怀念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再如,《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课文,我在教学该篇文章结尾时,就注意到要用多媒体淋漓尽致的展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时依依不舍、泪水涟涟的生动画面。在展示过程中,辅助解说,“多么可敬的大嫂啊,多么慈祥的大娘啊,还有那天真可爱的小金花,她们在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战斗中,付出了多少心血和代价!他们是多么伟大的女性啊!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还洒下了志愿军战士的鲜血。八年来,志愿军和朝鲜人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可是在分别的时刻,面对亲人,他们怎么忍心分别呢?”最后佩上汽笛鸣声和火车启动声。顿时,学生如临其境,记得当时学生个个热泪盈眶,真正的激起了感情的共鸣,师生与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情感已融为一体了,达到了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地。

2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再现,激发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在直观的形象再现中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表象会得到丰富,课堂的氛围也就更活了,也就会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也必将会大大提高,如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我在讲授第一小节课文内容时,先利用CAI出示一幅有关燕子的图片,对于课文中“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的描述,利用课件在燕子“羽毛”上打圈闪烁;对于“那剪刀似的尾巴”的描述,我先用鼠标点击“尾巴”一词,这时燕子的尾巴就动起来。然后再把“尾巴”点击放大,并且在放大部位的旁边相应出示一把剪刀的形状,这样使学生清楚认识到燕子的尾巴很像一把剪刀,同时也清晰的知道了这个比喻的含义。

3利用多媒体课件,欣赏体味,激发情感

以声动情,视听结合,作为多媒体课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声、视技术在激发学生情感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我发现: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意境和表现他内心的思想感情的联系是理解这篇课文内容的难点。因此,我在设计制作课件时特别注意到表现出这一点。视频画面上:清幽幽的月光洒进茅屋,贝多芬看着身旁这两个相依为命、相互体贴的穷兄妹俩,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于是他只能用他那灵巧充满智慧的双手在琴键上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他琴声中的内容:在大海水天相接的天边,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CAI课件逼真的画面再配以这种意境的钢琴声,很快使学生也进入这种意境之中。学生在这种音乐、画面的欣赏过程中,正是在耳闻目睹心灵的感应中,终于领悟到贝多芬当时内心的情感,也是他通过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准确的把握住课文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突破了难点。

4利用多媒体课件,移花接木,激发情感

小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文教学要与作文教学密切配合。在课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方法。”例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最后一课时时,可利用后20分钟进行仿写训练《我爱故乡的桃树》,将屏幕上显示的杨梅树变成桃树,显示风吹叶子的动景,枝干、花变果实的过程及果实颜色、形状、果农在秋天摘桃的繁忙景象等。让学生根据他们所观察到的,各尽所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这样便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对比感观,学生从图、文中找到读写的结合点,很快提高了自己的阅读、作文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多媒体CAI课件只能是作为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地位。应合理利用课件,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推荐第4篇: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摘要】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给课堂增添无限的乐趣,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语文,学得扎实,学得有趣,课堂教学也富有感染力。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多媒体课件用得恰到好处,让学生不得不喜欢这样的课堂,从而真正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兴趣;理解;想象;体验;感悟;热情;突破;感染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以其生动的画面和强大的交互功能,不但给广大的师生带来了更多的方便,是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而且还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节省了很多时间,深受广大师生欢迎。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多媒体课件导入,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用教学挂图、课文中的插图和自绘的水彩画及粉笔简笔画导入新课,比较形象直观,深受学生喜欢。其实,如果把这些素材做成课件,用多媒体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则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课时,我设计了一段动画小朋友们去旅行,可没想到,三三两两结伴游玩时,这几组小伙伴忘记了时间,也找不到集合点了,这时他们该怎么办?让学生体会他们迷路时的着急心情,并设身处地为他们想一些解决的办法。学生迫切地想知道课文里介绍了哪几种走出困境的办法,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展示,便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节省很多时间,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例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文中提到桂林山的奇、秀、险;桂林水的静、清、绿。我们把这些特征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可是究竟怎样的山“奇、秀、险”,怎样的水“静、清、绿”呢?若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在学生面前呈现如下情景:河中的流水清澈见底,远处的高山耸立在水面上。可以看到,山的倒影让学生一看就产生了美感,认为景象特别的美。这样就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并有利于引起他们的想象。另外,在学习山的“奇、秀、险”时,出示一些桂林形态各异的山,让学生想象一下身在此山的感觉。让学生体验到,尽管山是那样的奇和那样的险,可是在心境中还是那样的秀,不知不觉把学生引入有动有静和壮丽雄伟的画面,领略到山河的壮美,受到美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化静为动,突破难点

学生学习中常常因为表象、经验不足,致使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验、感悟有障碍。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回声》时,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他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有一圈圈地荡回来”是一个重点句,是理解回声现象的基础,在这句话中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在理解过程中光靠学生想象是不够的。于是我制作了一个形象的动画――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只听见“扑通一声,水面上立刻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漾回来。这――“投石激波”的动作效果有声有形,生动清晰,文中“捡”、“扔”、“激”、“碰”、“荡”几个动词的意思就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不需要做过多的解释,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地认识了水的波纹,为突破课文难点部分打下坚定的基础。此外,为了突破课文难点部分,我还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在一间空旷的房子里,一个小朋友正站在电话机旁,电话铃声的波纹扩散开来,传到小朋友的耳朵里,同时有一部分声音的波纹碰到天花板又返回来,返回来的声音再一次传到小朋友的耳朵里。这样学生对回声理解起来就更容易了。

四、多媒体课件运用可以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实现课内外沟通,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知识,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美丽的大自然图片,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么迷人,激发学生了解地球的兴趣。通过学习课文,学生知道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然后播放录像,看看目前我国严重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可怕现实,激发学生“应该好好珍惜”的强烈欲望。最后,学生讨论收集到的地球污染现状资料,教师再补充许多目前地球严重受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组讨论,想想办法,“我们应该怎样做”?此时,教师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让学生课后自己去看有关书籍,围绕“如何保护地球”,设计一份宣传小报和一则公益宣传广告,或写读后感和倡仪书。这样,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给课堂增添无限的乐趣,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语文,学得扎实,学得有趣,课堂教学也富有感染力。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多媒体课件用得恰到好处,让学生不得不喜欢这样的课堂,从而真正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推荐第5篇:浅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文摘 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情绪,主动积极求知,可以在课文刚导入时利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发儿童的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

一、利用课件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情绪,主动积极求知,可以在课文刚导入时利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导入新课时,就可先播放一段小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动画中有哪几种动物?它们都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壁虎在捉蚊子,蛇咬住了壁虎尾巴。接着教师追问:“小壁虎尾巴断了,那它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借尾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声,渐显课题《小壁虎借尾巴》。这样揭题,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急于想知道,小壁虎到底有没有借到尾巴呢?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雷雨》这一课时,运用课件将大自然的景象通过屏幕逼真地显示出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为学生创设一种电闪雷鸣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雷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课件动情

首先,以形激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境界中去,使他们与文中的“我们”产生共鸣,可以展示形象、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从而丰富表象,以形激情。还以《小壁虎借尾巴》为例,一年级小朋友的理解力还比较弱,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这一课课文内容时,我利用课件将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做成一个动画,一边演示动画,一边相应出示课文每小节的内容。如第一小节可做成小壁虎在墙角里捉蚊子,被蛇咬断了尾巴的动画,依次下去各小节可分别做成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燕子借尾巴的动画。这样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受到了直观感受,丰富了表象,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讲授第一小节课文内容的时候,可先出示一副有关燕子的图片,对于课文中“一身乌黑发亮的羽毛”的描述,利用课件可在燕子羽毛上打圈闪烁。对于“那剪刀似的尾巴”描述,可先在图片的尾巴部分打圈闪烁,然后把尾巴部分局部放大,并且在放大部分的旁边相应出示一把剪刀的形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燕子的尾巴很像一把剪刀,同时也清楚地知道了这个比喻的含义。这样的教学,自然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以声动情。作为多媒体课件重要组成部分的声音技术在激发学生感情时有着不可低估地作用。如在教学《翠鸟》这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利用课件先播放一段翠鸟的鸣叫声.然后教师提出“这是什么叫声”学生回答后,电脑屏幕渐现“翠鸟”两字,并伴随翠鸟的鸣叫声。这样营造了生动学习的良好气氛。在教学《月光曲》这一课时,教师可利用课件播放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月光曲》歌声中欣赏课文录音,使学生与课文融合在一起。

三、运用课件排难

多媒体使用贵在得法。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 这一课时,由于是低年级课文,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上有困难,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利用课件演示使学生突破难关。 例如,“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依赖于种子上的小毛”学生对这一句话可能不怎么理解,教师利用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整株蒲公英让学生有全面的认识,然后一颗蒲公英种子飞扬出去,随即种子放大,蓬蓬松松的毛儿清晰可见。那蒲公英又靠什么飞翔呢?屏幕上刮起一阵微风,并带有风声,风儿一吹,蒲公英种子随着悠扬的音乐声一颗一颗出发,重点词“纷纷出发”在屏幕上出现。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化静止为动态,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形近字的区别和汉字的笔画顺序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如“亭”与“停”读音相同字形相似,如何区分呢?可利用课件先出示一座六角亭,打出生字“亭”再将一小人移至亭旁停止,打出生字“停”。简单的两幅图片将两个字的形义加以区分了。在教学汉字的笔画顺序时,低年级学生往往不知先写哪一笔,这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件来演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掌握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类型字的书写规律、书写过程、一笔一划,清清楚楚,使学生看得清楚,直观感受,自然学得牢固,记忆深刻。

四、利用课件审美

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例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这一课时,播放课件,让学生眼看北大荒辽阔、迷人的秀丽风光,耳听牧羊人悠扬清脆的歌唱。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置身此景,萌发了热爱伟大祖国之情。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当讲到烈火烧身,邱少云纹丝不动,我适时播放一段录像——“熊熊烈火烧到邱少云身上,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下来,他却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一感人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甚至有人失声痛哭。这样,邱少云的人格美就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鼓舞和鞭策同学们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学习。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我将课文的插图制成动画。一开始,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得意洋洋站在水边,的确是一个很美的形象,学生们由此萌发了美的意识。随着故事发展,相继出现了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屡屡得到教育的画面,逐步把学生们美的意识升华到老马说的那句话的境界——“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学生对图文的观察、学习思考,不仅知道了什么是美,而且也从连续画面中训练了自己分析美、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美的真正含义。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艺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手段。教师应合理利用课件,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运用多媒体进行愉快教学

为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改革,以适应和贴近当代学生。最近所倡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进行愉快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愉快教学是要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只有在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实践中,我从愉快教学的四要素“爱、美、愉快、创造”方面探索了多媒体教学与愉快教学的相结合的方法。

一、图文并茂,演奏爱的心曲

愉快教学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而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爱是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达到的。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

如在教《麻雀》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这样的一段画面:,在阴暗的林阴路上,一只猎狗在跑着,在被风猛烈摇撼的路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的拍打着小翅膀。在猎狗快要吃小麻雀时,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奋不顾身的落在猎狗的面前,并发出绝望的尖叫,因为紧张它全身发抖了,它扑打的翅膀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愣住了,它慢慢地向后退。整个过程让学生亲自感悟老麻雀那种热爱幼小的高尚品质。再以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领悟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的力量。

教师对多媒体的正确运用,贯彻在从设计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当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恰当地展示画面时,其高尚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爱无疑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爱、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麻雀的爱。爱的真谛是爱周围的事物。被爱只是一个起点,它需要扩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拨动了学生“爱”的心弦,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爱”而且也学会了“爱”,即施爱于人。一个人能施爱才能显出人格的内涵意义,才能显出生活的充实,也只有在被爱和施爱中,完美的人格才能真正显现。

二、动静结合,领略美的意境 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美育是愉快教学四要素之一,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艺术地表现教学内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的、充满美感的教学环境中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情操。

如教《春天》一课让学生欣赏,在配合优美的春之交响曲中,让学生领略冰雪融化,果树开花,种子发芽的动画片段,在视觉、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里学生不仅领略到了一个柔和、充满生机的、热情向上的春天景象,也从课文的意境中体会到了语言美。

儿童如能沐浴在美的环境中,他们的精神世界就十分愉悦。小学语文教材是装满美的宝库,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宝库去感受美、创造美,多媒体教学具有其优越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不仅可以把课文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往往比课文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多媒体教学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不仅可以使学生辨别出客观事物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同时也使他们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

三、视听融合,趣化教学过程

兴趣是儿童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愉快教学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是否贯彻愉快教学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愉快教学就是兴趣教学。多媒体教学根据自身声象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的情绪

教师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先让学生闭目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逼真、生动、优美的声音,使学生仿佛来到了西沙群岛,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一边看活动投影片上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讲解启发 。这样,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生长着奇特树木的海岛和鸥鸟翩飞、嬉戏、孵卵、多种鸟蛋堆放于鸟巢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儿童的面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教学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它们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我们说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手段。

四、动画操作,开发创造潜力

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要能在将来成为跨世纪的四有新人,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

如《捞铁牛》一课中,通过让学生利用动画亲自参与捞铁牛的经过,使学生明白水的浮力的原理,在不沾水的情况下完美的完成实验活动,通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演示,难点突破了。多媒体教学焕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使他们领略到了一种最高层次的愉快——创造的愉快。

实践证多媒体教学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美感、兴趣与创造力,是实施愉快教学的有效途径。

推荐第6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集贤县第二中学

单长春

社会不断的进步,教学手段不断得更新,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适用性也很强。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功能越来越明显,在我们的实践和研究中,信息技术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要求越来越显示出来了。而身居一线的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懂得反思的技术。在阐述多媒体课件作用的同时,也强调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课件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听课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习惯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即主要以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的讲解为主,这种单纯的口头讲解有时连最起码的板书和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也不存在,使教学内容又比较枯燥和抽象,显然学生的听课兴趣难以被调动。利用课件教学,则改变了这一状况。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课件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互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也就调动起来。

二、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产生巨大的阻碍,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的需要,就成了一项紧迫的任务。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提高学生认知技能。展示过程,启发思维。运用课件课件动态演示,可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利用课件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式更为生动活泼。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比较单

一、呆板,一定程度而言已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特别是在一些直观性、现场性比较强、要求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的学科教学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力不从心。课件教学则通过多种现代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以声音(包括解说、音乐、模拟语音、合成效果等)和图象(包括静态图片、动态录像、效果图、过程演示等)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外在张力。

四、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替代教师主导性的作用,更不能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许多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偏离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制约了多媒体课件功能优势的发挥,甚至起了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如: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不注重实效;一味追求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全盘托出,全然不顾学生的思维锻炼,也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体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对很多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又哪里谈得上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五、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使课堂生活化

生活化是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新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也不难看出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色彩。正可谓: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事物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再现生活情景,为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有利于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购物情景”,演示大头儿子去买本子,每个本子3角钱,他带了两元钱,最多能买几个本子,指导学生思考讨论。引出钱的用途,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过钱。这样及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使从小热爱数学,喜欢数学,对知识充满兴趣。

总的说来,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应该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多地采用这种方式。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我想,现在这个要求似乎太高,但是,只要我们大家都应用起来,时间长了,积累多了,每一堂课都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是很快就会实现的。因为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教师制作出来课件积累起来,共享出来,用集体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太难。我想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的这种“每一堂课都是这样上”的愿望就会实现的。

推荐第7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急迫和复杂的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进行形象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为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如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其对教学既有促进作用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下面谈一下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趋势、课件制作要点及其多媒体使用的利弊。 关键词:多媒体 课件教学

一、研究目的

多媒体技术在给教学带来新的理念的同时,也暴露了相当大的弊端。本文就当前普遍开展的多媒体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深入分析多媒体教学的存在的优缺点,以便于扬长避短;总结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心得,以便于合理运用,能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中。

二、多媒体教学现状分析

1、传统教育手段及优势

就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以及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会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传统教育也有以下优势:简单方便、经济快速、可以应付考试。

2、传统教育手段存在问题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教”,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基本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是什么”的知识,对“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

3、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产生巨大的阻碍,如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的需要,就成了一项紧迫的任务。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口、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多媒体教学主要形式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多媒体组合教学为主,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逐渐取代了以前的多种媒体的组合教学,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它还没有完全脱离单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目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多媒体教室中应用。另一种使用形式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室,开展多媒体教学,投资少、普及率高,适合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现状,是一种更有发展前景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模式。

四、多媒体课件及课件发展概况

何克抗教授对多媒体课件下过定义:它是用于辅助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程序化的教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有这样的困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之后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多少?学生对课件内容的感知度有多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课件?对全体学生的错误知识的整体分布又是怎样的情况?以上这些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课件本身反映出来?

多媒体课件应该倾向于能够直接的反映出这些问题,这就是课件的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可以设想根据学生认知模型提供的信息,通过智能化的运算与推理,动态生成因人而异的教学的内容与策略;通过智能诊断机制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向学生提出更改建议,以及下一步学习内容的建议;通过对全体学生出现的错误分布统计,智能诊断机制将向教师提供教学重点、方式,测试重点、题型的建议等。相信这样的设想不是空想,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 , 加之正确按照课件制作原则、熟练使用制作软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论,智能型的人性化的多媒体课件必将成为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的最有效的好帮手。

五、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点:

1、课件设计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必须服务于教学,其目的是改革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质量。还应该切实地贯彻其设计原则,并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通用性、可控性、科学性、容错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2、课件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所指出,教学活动应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每一名学生的知识、生活认知层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那么在做课件设计时才能突出重点,因材施教。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去寻找学习主题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有效的结合,用最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完成对多媒体课件建构。例如:我们在对学生讲解《春晓》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突出的是形象记忆,课件制作时,要有鲜明的形象,将“落花”、“流水”、“啼鸟”等意境元素加上,形成一幅淡雅的中国画,将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课件制作尽可能真实、简洁。

真实不仅拥有认知上的价值,只有在真实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才最具有挑战性与针对性,对问题的解决也才更能显出它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每一种媒体的效果、情境展开的过程、细节的运用以及问题情境的出现都应力求真切与真实,即使是对一些特殊内容的,也应尽可能地接近真实。

对真实情境的创设,计算机技术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尽可能运用那些真实的媒体,减少对这些媒体的技术处理与修饰,因为真理、定律从来都是朴素的,简洁的。

4、课件制作要突出整体性。

多媒体课件在结构上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的非线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课件的设计时要有整体的意识,既要考虑到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的协调,不同界面和模块的统一,还要保证在非线性的结构中总体的协调与完整。

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5、课件制作要把握“度”。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教师在一堂课里,仅使用了5分钟的多媒体手段,然而,听课的老师几乎都认为那是一节最成功的多媒体教学课。可见媒体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可用可不用则不用,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学习的对象和主体。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6、课件设计必须注意交互性。

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些教师所理解就是制作几张幻灯片,其实质就是将黑板板书换成幻灯片。如果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由教师操作、计算机演示、学生“洗耳恭听”的新的“填鸭式”模式,这样多媒体的优越性根本毫无体现。

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提高自由度。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做出正确的响应,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点。

1、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以其本身的直观形象性特点而具备了最佳的视听觉效果,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提供的许多可能性往往是我们普通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它会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使课堂生动活泼,并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特有情境之中,让学生通过直接的视听感官作用,产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很自然的步入到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在一些课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把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课堂上,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我在上《行道树》插了几幅图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如果让学生从文本去找,需花很多时间,我从网上下载了两幅图片,学生一看就明白,非常形象,学生便感同身受。

一堂课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也不可能都集中于老师的讲解上,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这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有关,他们对单一的语言文字讲授理解上比较困难,因此注意力会不自觉的分散,而在此刻适时适度地插入涉及重点内容的相关图片、录像、音乐,既可起到解释或归纳作用,又再度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知兴趣,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2、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化解教学难点。

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以赏析文言文《观潮》为例,在初步理解意思后,显示几张钱塘江潮的图片或是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江潮的气势,那么“仅如银线”“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再加上潮水来时的轰鸣声,学生进入了意境,,心理上的或舒缓或紧张,形成了课堂情绪的起伏。

七、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缺点及对策。

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这一点勿庸置疑,但是难道所有的课时用多媒体都是好事吗?学生思维培养了吗?我认为如果不能很好地遵行我在第五章所讲的要点和原则,课堂多媒体教学就会出现很大的弊端。

教学是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数学逻辑等各方面的魅力,就必须要重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激活学生思想的火花,形成情感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而教师的妙语连珠、行云流水般的语言,精彩别致的板书设计、抑扬顿挫的教学,师生间探讨互悟的快感等,都是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可课堂上只要点点鼠标就什么都有,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少得可怜,甚至越变越少,本应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课堂就会变成人与机器技术设备间冷冰冰的对话。试想一堂优质课,黑板上只字全无,教师忙着操作电脑,所讲语言枯燥乏味,学生只是盯着画面看,课堂上本应融融的氛围荡然无存,这还称得上优质课吗?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 对策: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 讲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这种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向影响,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机械、单纯的操纵电脑,应适当走动,尽量多的关注学生的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面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优秀的课件应该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多媒体技术的巧妙结合。不能只考虑知识的呈现和多媒体能否运行,更要注意学生的感受。

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但在使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仅仅是“教师+电脑”,这样只不过是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就与我们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

教师的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连贯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力。但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不是自己板书,而是用多媒体展示笔画及书写过程,教读课文不是自己范读而是跟读课件录音。长此以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如同一个放映员,其威信将大为下降,其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应牢牢把握课堂节奏,重视学生表情、语言等信息的反馈,有张有弛的调整教学进度,注意课堂互动,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还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

任何教学的媒体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多媒体与其他的常规媒体有机配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随时调整、修改板书的内容,而且教师的板书过程就呈现了知识的生成动态过程。如果用了多媒体来代替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整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

3、极有可能偏离教学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上的问题一直大量而广泛地存在着,最突出的问题是: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视、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也不足,这样的教学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弊大于利。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展现思维过程不可过于具体,要给学生适度留白,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和动手操作、形象性和抽象性有机结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利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和创造想象能力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喧宾夺主只能适得其反,无法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有的魅力,教师始终是教学的灵魂,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师的一种基本技能,不管将来的多媒体科技繁荣到何种地步,教师的光芒在讲台上应该永远不会被淹没。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 2.走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师教学用书 4.给教师的建议

推荐第8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研究

四川省兴文县共乐镇初中

黄亚平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上也就不得不作更多的考虑和作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我们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有更为丰富的选择。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功能越来越明显,在我们的实践和研究中,信息技术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要求越来越显示出来了。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出来了,在现代教育中,它是很值得推广和普及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手段。所以,我们在多媒体教育这个现代教育手段上作了一些研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现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我们多次的实践,已尝到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教学中甜头。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准备很丰富的资料,要设计很有效的教学方案。这一个过程,也是我们教师在不断地丰富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知识含量大、生动、富有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激情等功用,同时也引发学生学习电脑制作的愿望。对于这样一种有着许多优点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当然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应新课程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我们要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的培养。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更容易实现“三维目标”。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学会操作,而我们教师的制作会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了要“自己制作”的愿望和创造的激情。那么,他们在学习了知识后,会自觉地去动手实践,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处理。同时,我们教师这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会让学生深受感动,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更能激发他们用所学知识和已有技能去创造美的激情。

三、促进教学相长,增强学习欲望。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培训,我校许多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广泛的兴趣,对多媒体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应用。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认真地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准备和演示,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为我校师生普遍认可和接受。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上,有了更大的热情和更深厚的学习兴趣,也有了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值得和应该推广的,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它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相长,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研科研水平。

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备课量和知识技能的储备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有力地推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学生的涉足面广了,知道的东西多了,也在客观上推动教师学习更广泛的知识,培养更先进更有效的教学技能。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和发展,使教学技术、教学课堂的精彩程度、课堂的“含金量”等不断得到的高,在教学中出现了更多的更有个性的教学设计。这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力地促进了教研和科研的开展,提高了教研和科研的水平。特别是在新课程教学中,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手段最有效,什么样的方法最有用,这是很值得认真研究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为我们的教研和科研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提供了更能展现个性和绩效的舞台。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同时,也要处理好一些关系,在更多方面作出一些努力,以期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更能展现其效。

一、我们在实践中感觉到,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学会制作的。课堂教学的准备、设计和实施,都是与上课的教师分不开的。教师的教学目的、要求,以及对整个教学课程的理解,都得在教学课件中体现出来。而制作课件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在教师自己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才会收到这样的效果。同时,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才会很熟练地进行操作,做到得心应手,才能根据没有估计到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反应和处理。

二、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是很普遍的了,但是目前由于很多原因,我们有的教师还不能熟练运用这一技术,不能充分发挥这一技术带来的巨大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是得心应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降低了这一技术的作用。有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制作出来的课件质量还不太好,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都会受到一定的扼制,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打击。困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做到得心应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巨大作用。

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应该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目前,在多媒体教学中还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只要有了多媒体课件,就一定会把课上好,而且用得越多越好。这种观念值得更新,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应该用得巧而精。如果一味应用多媒体课件,而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如何最有效地发挥多媒体课件最大作用,如何让课件与课堂有机结合,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得注意的问题。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只有做到“巧而精”,才能真正发挥这种现代教学手段的最大作用。

四、还得重视教师基本技能的提高。

我们有了新的教学手段,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并不等于教师的其他技能就可以不重视了。教师的普通话、书写、组织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永远也不能忽视的。因为教师还得用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如果厚此而薄彼,教师会在学生的心中渐渐失去威信,那就更谈不上感化作用了。我们在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时,大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的同时,还得努力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重视基本技能的提高。

总的说来,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应该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多地采用这种方式。曾有很多学生这样说:假如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这样上,那我们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更突出,更成功。我想,现在这个要求似乎太高,但是,只要我们大家都应用起来,时间长了,积累多了,每一堂课都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是很快就会实现的。因为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教师制作出来课件积累起来,共享出来,用集体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也不是太难。我想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们的这种“每一堂课都是这样上”的愿望就会实现的。

推荐第9篇: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高中开展课件辅助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和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本文仅就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辅助教学中的模式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以简要探讨。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多媒体课件 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了课件教学,把多媒体课程资源来辅助物理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使物理中的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特别是物理教学中的声、光、色、形、像、动画等功能,还有一些物理实验可利用多媒体(flash)进行展示,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物理画面,促进物理学科的教与学。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的掌握。利用课件教学,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在课堂上的体现。但使用不当,也会有不少的问题。 下面,我分三部分谈谈近年来课件使用的一些体会。

一、课件教学概况

1.课件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投影片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课堂教学时,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机连接起来,演示所组织的资料进行教学。 例如,对平抛运动的学习,我们可以把飞机投弹的情形用多媒体模拟出来,对文字动画进行设置(飞入、空投、溶解、打字机等),配以飞机投弹的声音,并把炸弹飞行的路线也模拟出来,这样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充分的表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物理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出现,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把更形象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2.课件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新的教学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好相反。笔者认为,好的教育,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才是较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一方面,多媒体的使用已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习信息的反馈,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已经为学生设计好了最为合理、科学的学习方略,多媒体的制作过程,其实质便是教师在为学生的学制订策略,为学生的学创设特定的问题情景,辅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课前,课上则主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很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理念。现代物理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课件有力支持。

例如,静电平衡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静电实验本身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很高,另外静电平衡的实际过程瞬息即逝,学生往往感到对此知识没有一点感性认识,只能生吞活剥地

接受,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模拟,能形象生动地把电荷移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的这样一个过程给予展示,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什么是静电平衡?为什么处于静电平衡下的导体有那么多条规律?

这样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模拟,探索物理学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形象的演示,师生的交流、讨论,最终使学生形成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这种探究指导中,教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突出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3.便捷的复习和测试

在复习课上,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这种课件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同时提供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文、图并茂。

测试时可以利用一些智能题库,教师先调节好题型、题量、难度等,就相关知识点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为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和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供了方便。

4.促进情感教育,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通过实际生活实例展示,能够引领学生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实际生活实例,模拟实际生活场景,从而提高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其从生活走向物理。

开展情感教学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课件的使用是开展情感教学的最佳手段。在课堂上教师依托课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将课本上的知识寓于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在课堂外使学生愿意亲近物理、谈论物理,对物理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让学生经常用物理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将“物理眼光”转向更为宽阔的生活情境,存在哪些物理现象,有什么样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乐于了解物理、应用物理的态度。

例如:笔者在讲授“多普勒效应”时,预先录制了生活中的多种多普勒效应的声音:放礼花、飞机(汽车)急驰而过、火车鸣笛呼啸而过??,让学生亲身领略声音频率的改变,大大地增加了多善勒效应的直观性,可读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是那么的贴近,只要你有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你会发现物理就在你身边。又如,笔者在组织教学“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节内容时,一方面通过课件模拟当年牛顿在高山顶上以不同速度平抛物体的场景,速度越大,落地点离抛出点越远;另一方面把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真实录象放给学生看,还播放了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运行模拟图,使学生对很抽象的天体的运动倍感亲切,拉近了与学生学习心理间的距离。

二、课件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课件不断广泛地用于课堂,这一教学的辅助手段有由“配角”取代“主角”地位的趋势,这样下去,单纯课件教学占领中学课堂,实质上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也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应引起了老师们的反思。

1.课件限制老师个性的发挥,削弱了教师教学基本功

完全由中学老师独立完成每一节课的课件制作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许多课件是直接来自于开发商和网络。因此就出现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统一面对基本一致的课件,老师的个性难以展现。一节课下来老师常只有几个字的板书,优美的课堂形式下掩盖了老师的个性。课件限制老师个性的发挥,当然也就影响老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的锻炼与提高,更有甚者,一盘课件在手,再也不需精心备课了,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2.课堂变成“看片会”

有些老师相当于解说员,课堂也就好比是“看片会”,老师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集中在课件的使用上,学生的注意力也始终在屏幕上,师生之间交流减少,课堂失去互动,失去沟通。在一位物理教师的观摩课中,用大量的例题来进行复习,教学设想很好,他把近二十题的典型例题制作在课件中,以文本的形式不断展现在屏幕上。课堂上只见教师操纵鼠标使一个个红色的答案飞入题目中,有一些同学快速阅读题目,报出自已的答案,有的对也有的不对,但很快又到下一个片了,还有部分同学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一节课在观看中结束了。观察下,没有一个同学能做好笔记,课后学生拿什么来复习呢?大量的课堂时间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有效的师生交流与沟通,没有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课件为中心。这种缺乏互动的课堂,其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有可能导致教学虚浮、花哨、不扎实

所有的课件都不能完全涵盖教学的本质内容,不能替代活生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否则学校为什么要分班教学呢?统一播放课件就行了。有的课件制作太注重观赏性,把太多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浪费。学生情绪激昂之余理论学习的时间已所剩无几,老师也只能草草结束。所有学科的教学都必须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的虚浮,否则都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师的责任重大,虚浮、花哨、不扎实教学必须杜绝。

4、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物理实验,弱化了教师的示范作用。

对于一些受时间、空间影响而不能在课堂演示的实验来说,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可以让学生观察的更清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什么实验都用课件来模拟,课件即使模拟得再逼真,但它毕竟是假的,这样就会使学生不尊重客观事实,不理解物理学本质。因为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是探索物理知识的源泉,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探索与验证,都离不开实验.它是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的基本途径。

三、几点建议

1.充分认识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课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没有必要把课堂变成娱乐场所,引入课件教学也不是为了娱乐学生,而是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活跃思维,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教师对现成的课件要大胆取舍,留下本质的东西,摒弃花哨、可有可无的部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能以课件作为教学的核心,本末倒置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2.不能过分抬高了课件的价值

一堂好课并不能唯课件是从,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课本身,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课件只能是一个辅助手段,是为了让教学效果得到更好发挥的一个桥梁。我们的课堂不能过分抬高了课件的价值,就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即不要过于关注课件的效果,而忽视了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挥。

3.正确使用课件

所采取的图片和音频资料不宜过多,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采用的文字史料也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疲劳。

在处理对课件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合理的过渡语句来连接课件页与页之间的间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保持教学内容在他们头脑中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留恰当的时间让学生做好笔记。

课件信息含量很大,很容易形成无重点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不同的形象来展示重点,并且要加以强调,让学生明白。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应认识到:采用课件教学,能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这对进一步贯彻

新课程基本理念,为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新型人才有重要的价值。课件既省去了教师在课堂上绘图和书写的时间,又使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加速感知、理解进程,化解了难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能缩短教学时间,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复担,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掌握学习的技巧以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但在掌握课件教学的同时,也不能放松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不能过度依赖课件。

推荐第10篇: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

石门小学

张波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辅助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计算机将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像人的大脑一样进行了综合处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各种信息不再只是简单的叠摞,而是建立了一种有机的、逻辑的连接,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加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来增强教学效果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许多学校借之率先走上教改之路,他们的实践活动证明其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也有很多人对此拍手称赞。但是,是不是所有的课堂采用课件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根据我们的实践来看,并不是这样,有些课文采用课件进行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而有的课文就不适合运用课件,如果用了反而会削弱课堂的质量。即使是可以运用课件的课节如果用得课件不好,也不行,它也会对课堂造成坏的影响,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我们在讲授课文时,应该深入分析课文,看它是否适用课件,在确定了之后,再认真制作或者搜索一些有价值的课件来使用。使自己的课堂真正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那么我们应该选取什么样的课文来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呢?我们要制作或者选择怎样的课件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呢?

首先,我想谈谈选择课文的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通过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制作和使用课件的情况,我觉得这样的内容适合运用多媒体课件:

一、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设备的功能非常强大,这一点可谓是众所周知。它集图、文、声、光、动画、影视于一体,传达出形象具体、声情并茂的画面,能够跨越时空、重复演示,能再现历史的真实、自然的原貌、事物的内在规律。它比说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如果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形或动画演示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把复杂事物简单化,就一定能够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比如在讲授《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就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这篇课文虽然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有美”的特点,而且教材的前面也有彩图,但对于从来都没有见过石拱桥的模样的学生来说,文章的讲解依然难以理解,如果在讲课过程中能将“赵州桥”“卢沟桥”的图片以及一些世界著名石拱桥的图片适时地穿插的讲课的过程中,或者能用一些动画演示石拱桥泻洪的情形,学生就会很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课文文本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这样授课的效果很不错,同时也拓展了知识面。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说明文类的文章都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来授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在讲授历史久远、时间跨度很大的教学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课件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古文讲授时运用多媒体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讲授《论语十则》以及孟子的文章时,由于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知之不多,如果仅从口头上去给同学们介绍孔子的有关知识,我们传达的知识很有限的内容,而且这样得知识给人一种没有依托的比较虚空的感觉,学生对这些历史名人的认识也是表层的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如果我们借助了多媒体课件,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你可以穿插一些有关的图片、动漫等,并与一定的文字介绍相配合,再设置一些网站的链接,这样的课堂就一定会声情并茂,不但吸引学生,而且还拓展了知识面,使他们能够多侧面立体的深层次的了解这些历史名人,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辩证的认识历史人物及其人生的方法,使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对于古文知识的讲解,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来强化重点,加深学生的记忆和掌握。

三、对于那些距离我们身边较远的内容,也适合运用多媒体.比如像《安塞腰鼓》《云南的歌会》《旅鼠》《消失的罗布泊》等文章,如果能够将具体的情景或者事物播放出来,让学生亲自感受以下,我想如同身临其境的学生是不会轻易忘记的.

四、微观世界的内容比如“克隆”等科技方面的知识的文章,往往更能使我们得心应手的运用多媒体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丰富多彩的图片、精美的动画,往往能使很难讲清楚的知识一目了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对来讲,我觉的一些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戏剧等如果有视频片段的话,播放出来的效果和讲授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学生对人物的把握和感受会更到位,但我不主张多用,因为学生读图的时间多了,读字的时候就少了,不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有时会阻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对于散文或记实性的文章我不主张过多采用课件,那样会削弱文章的美感,是学生丧失语言感悟能力的机会。。

其次语文课件使用的益处

第一、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 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第二、易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

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再次语文课件使用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是把双刃剑,恰当的使用能优化教学,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甚至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陷阱。现阶段,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1、滥用多媒体课件削弱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

课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适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不用课件就不足以体现出新来,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也在课件中显示。还有,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教师则成了放映员和技术员,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文本研读淡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冲淡了,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

2多媒体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遮蔽

多媒体教学最大问题,是用多媒体取代语言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比如教师用图片来替代语言文字,学生的想象力可能是丰富了,但学生对语言的体会能力、想象能力可能反而减弱了。语文教学不能离开语言这个根本的东西,否则就不是语文课了。

另外,我还想说,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但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这是因为:第一,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一项很花时间,很费精力的事情,这势必会影响我们去钻研教材和教法。第二,多媒体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毕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用过多,我担心不仅我们的学生会对它产生依赖,我们的老师也会依赖它来吸引学生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第三,有些课件本身还有可能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如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用课件来营造文学作品的意境,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等等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我们不仅应该在制作时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在使用时应该努力寻找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1篇: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兴奋好学的状态,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而利用课件教学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同时也能更好地传递出书本所中不能表达的信息,促进学生构建学习,并能把知识更好地整理加工。在平常教学中课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的体会如下:

一、课件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利用课件教学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不仅仅增强了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而且增强了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课件教学可以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

利用课件教学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听课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习惯于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即主要以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的讲解为主,这种单纯的口头讲解有时连最起码的板书和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也不存在,使教学内容又比较枯燥和抽象,显然学生的听课兴趣难以被调动。利用课件教学,则改变了这一状况。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课件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可以更好地互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也就调动起来。

三、利用课件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

利用课件动态演示,提高学生认知技能。展示过程,启发思维。运用课件课件动态演示,可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利用课件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形式更为生动活泼。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比较单

一、呆板,一定程度而言已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预期效果,特别是在一些直观性、现场性比较强、要求学生增强感性认识的学科教学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力不从心。课件教学则通过多种现代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以声音(包括解说、音乐、模拟语音、合成效果等)和图象(包括静态图片、动态录像、效果图、过程演示等)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外在张力。

四、利用课件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有着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课堂教学记录局限于教师的备课教案和学生的课堂笔记,一旦离开了“课堂”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活动也就不复存在。而利用课件教学后,教师通过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音像资料,可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反复温习课堂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利用课件可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并对一些在课堂上还没有完全吃透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提高。课件教学也就打破了传统教学很多的局限,而且课件等课堂资料可通过专门的教学网站、校园网或教育网交流与传播,相互之间也可以通过媒介软件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样也就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领域,为课堂教学开辟了美好的远景。

五、课件制作及运行的局限也很大

课件在教学活动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采用,对课堂教学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课件教学不仅对教学环境中的硬件有较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来说,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它迫使每一位教师不断的去学习、探索这种教学手段,并大胆的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艺术和效果。

总而言之,课件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走入了课堂教学中,课件教学省时、多变优势,加大课堂容量,增强信息反馈,提高了练习技能,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了学生。上课时教师轻松,容易控制上课进程,教师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题型多样,趣味性强,由浅入深的基本训练题、目标达成题、能力拓展题,层层递进,达到了因材施教,适用个别化教学需要。当然,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每一位老师也要有理性的思考,不能盲目跟风,而是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工作精神去探求、摸索,实实在在地做出一些成果。

第12篇:多媒体课件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2016年11月电教培训材料

多媒体课件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也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为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依据,赋予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和更丰富的创作空间。那么,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在教学中又有着怎样的作用?论文就此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一、多媒体与多媒体教学

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就是多种传递信息的媒介和载体的有机组合。某种信息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人们的视觉去感知,也可以通过声音的传播,让人们由听觉去获取,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把各种信息以符号、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媒介,通过计算机的综合处理和控制,适时地传递出去,从而使人们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正是人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通过相关软件创作和使用图文声像并茂、生动逼真的课件,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知通道去学习、探究和理解教学内容。

二、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

多媒体课件就是教师用以辅助教学的工具,是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素材融为一体的教学软件。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有别于以粉笔和黑板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教学,其凭借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和极大的共享性等特点,为教学活动增添了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和思考,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情境创设,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但是兴趣并非天生固有,它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因此,《新课标》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媒体单一,手段单一,而学生的有意注意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上课时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往往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有时教师不得不停下课来进行组织教学,不时提醒学生“请注意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往往事倍功半,效率较低。

学生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适时的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兼备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那些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有趣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三年级《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中,教者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孙悟空和猪八戒春日郊游,争论平分2瓶矿泉水、4个苹果、1块蛋糕”的童话故事,进行情境导入。生动活泼的语言配以形象逼真的动画效果,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使一些兴奋点仍停留在课间活动的学生迅速转移并集中到课堂上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重点演示一块蛋糕的平分效果,并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数来表示半块蛋糕呢?”借此造成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在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时,教者又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平移、旋转和重叠等动画演示,化抽象为直观,引导学生突破难点,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者还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道道“闯关游戏式”练习,让学生享受“闯关”成功后的愉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情景再现,引领学生去感悟文本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其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活记忆,激起情绪,激发思维,开启心智,产生情感,促进发展,使其更好地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同化”、“顺化”和“迁移”,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也是《新课标》的精神之一。

以静态形式存在的文本,不利于学生有效地感知和理解,因此,活化文本,实现情景再现,是引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传统教学中,情景再现主要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挂图和组织学生游戏、表演等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至今都不失为是比较好的再现情景的方法。但是这些手段和方法往往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实现深化、优化和超越教学。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媒体信息同步进行。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这一优点,综合运用声形兼备的课件实现情景再现,较大限度地挖掘文本资源,活化文本,丰富文本,提升文本,不仅使学生接触抽象的语言符号,而且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形象的世界,从而引领学生去感悟文本,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刻的理解。

3、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国数学家张广厚指出:“抽象思维如果脱离直观,一般是很有限度的,同样,在抽象中如果看不出直观,一般说明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直观动态刺激远大于抽象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的。现在的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这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及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索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以抽象的图形、符号为表现形式的教学材料,抽象性、逻辑性的知识体系,仅凭静态的挂图和教师的讲解,更难取得一个好的教学效果。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通过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逼真的音响,不仅能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

如在教学“图案的欣赏和设计”时,教者把一幅由美丽的蝴蝶平移、旋转而构成的图案,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平移、旋转、闪烁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的演示,不仅使学生直观的看到这幅美丽图案的形成过程和感受图案本身的美,而且感受到对称、平移、旋转在其中的应用,从而产生自主设计图案的欲望。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让学生理解1时=60分,也就是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中用最简单的教具——钟面来演示,显得太小,学生看不清,而用实物演示干扰因素太多且很难操作。借助多媒体课件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课件演示的钟面上分针和时针同时从12开始出发,分针走过的一圈用红色表示,时针走过的一大格用绿色表示,通过直观动态的演示,使学生很快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了时分的关系。

4、多媒体课件有利于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⑴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现宏观与微观世界 宏观世界的自然现象,微观世界的神秘复杂,这些利用语言表述、模型、挂图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讲解清楚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让这些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电流的流向、花粉的形态等这些宏观及微观世界现象,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并配以解说,便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效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⑵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事物的变化过程

许多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感知,如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胚胎发育的过程等,短时间内无法实施有效观察,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不仅可以形象地向学生演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而且可快可慢,随意调节。如教学《蝴蝶和毛毛虫》时,如果只凭借老师讲解和图片,没有课件的展示,很难把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这一过程讲述清楚。利用多媒体制作毛毛虫转变成蝴蝶这一过程的课件,通过快慢镜头、特写等手段,从卵——虫——结茧——咬破茧飞出变成蛾子——蝴蝶逐步演示出来。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解说,不仅牢牢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全过程。

⑶借助多媒体课件多角度展示实物影像

实际教学中,有许多要让学生通过感官去观察的物体很难以实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各种岩石、物理器械等。如果把需要让学生观察而又难以实物展示的物体摄像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从各个角度展示三维立体图形,并配上文字说明,便可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地观察和认识。

5、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加大练习容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新知的掌握情况也从课堂练习中体现出来。教师对课堂练习精心设计,不但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绘图和重复讲解而浪费时间,使学生课上练习少,课外作业负担重。多媒体的应用节约了授课时间,加大了练习容量,并由于其快速反应力强的特点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强化,真正达到“减负提素”的目的。每次新授知识过后,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大容量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在练习中获得信息反馈,在练习中培养学生思维,在练习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现状

目前,多媒体课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教者个体创作、教参配送、网络下载。

虽然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中,但由于受个体制作水平、学校物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特别是农村学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率还很低,主要在一些评比课、公开课中才能应用。另外,由于人们对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认识不足,定位不当,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⑴以课件代替板书,忽略传统教学中板书的作用。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短暂性,只能是一种视觉斩留,所以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传统板书能完整地展示某种规律或知识点形成过程,易于学生领会和掌握,并留下深刻印象。可是,一些教者常常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来替代板书,忽略了传统教学中板书的重要作用。

⑵追求形式,忽略实际效果。多媒体信息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因而,有些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一味追求形式,忽略教学的实际效果。彩色背景、立体文字、三维动画、优美音乐、影视录像尽可能用上。凡字必“飞”,任意使用特殊效果。看起来课堂热闹非凡,可实际教学效果一般。

⑶游离教学目标,忽略教学重点。有些公开课、评比课,教者为了用上多媒体课件,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课件设计游离教学目标,忽略教学重点。如“认识温度计”教学,其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温度计并准确读写温度,可教者教学中却投影多幅“冰雪景观”、“夏日风景”,不但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也无益于重难点突破。

⑷盲目“克隆”,忽略教学实际。由于个体创作多媒体课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有些教者忽略教学实际,要用课件便上网搜索下载,盲目“克隆”,或七拼八凑。

2、关于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几点思考

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作为多媒体课件的创作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传统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其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使用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要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前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诸多教学要素进行分析,并事先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紧扣教学目标选取最适合表现主题的信息素材。第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要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应用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或关键处使用,及时点拨和调控学生的思维。第四,虽然多媒体的特殊效果有利于创设情境和增强吸引力,但是把握一个“度”十分重要,不可以为追求花俏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此外,作为多媒体课件的个体创作者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提升自己的制作水平和技能。

总之,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然而,无论采用何种工具和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适度适时地引入高质的专业性多媒体教学课件,并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教学活动真正有效、高效,才能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相互作用的和谐统一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全面的发展。

第13篇:浅谈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优势明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非常愉快,容量大,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好。好好利用它,可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

【关键词】:课件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作用

【正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优势明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不仅非常愉快,容量大,形象直观,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好。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利用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把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它能把学习内容在大小、动静、虚实、远近、快慢、局部与整体、外表与内里之间互相转化,加大了教学密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本人从语文教学和自制语文课件过程中,深切感知到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我觉得把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五个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无疑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时根据需要适时的创设情境是很必要的。如:《詹天佑》讲的是清末詹天佑历尽艰险,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的经过。课文一至三自然段交代了历史背景以及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意义。由于时代久远,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当时各地情况,不能理解詹天佑爱国热情。教学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观看一段录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动、毁坏、焚烧的罪恶场

面。看完录象后让他们说说感想,再全班一起交流。在共同的交流中学生明白,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在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侵略的情况下,詹天佑出来主持修筑主张铁路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多媒体课件强烈直观,激发了学生情感,同时对詹天佑有了个初步的印象。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当学生“心无灵犀”,感觉麻木,与文本中所表现的情感绝缘时,而其他传统的传统教学媒体也难以解决此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合理地点一点,激一激,那么调动了学生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相同的情绪体验或类似的情感经历,使其在情感的参与和推动下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如上《詹天佑》一文中,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难点,学生虽然不难讲出詹天佑采用新方法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表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品质和杰出的智慧,然而采用新的开凿隧道的办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火车在“人”字形铁路上是怎么开?却不能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为此在课堂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大屏幕出示“两端向中间开凿法”、“中部开凿法”、“人字形线路”,然后进行超级链接,随着箭头的移动及火车爬坡的活动演示,学生注意力全被吸引住了。书本上的几句抽象的话,变成了学生看得见的具体画面,大家拍手称赞,从心底里佩服詹天佑的聪明过人之处。再如《只有一个地球》第四自然段是教学重点,学生朗读平淡无味。稍加细想便知:学生之所以学得无趣,读得无味,是因为学生装对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熟视无睹,对环境的缓慢变化及其悄悄的灾难性后果浑然不觉;对于人类“自杀性行为”的忧虑、无奈、痛恨之情,对于已经发生和正在不断发生的可怕后果的担心、恐惧之情,无法体会。此时,教师运用课件首先播放录象:茂密的森林,悦耳的鸟鸣,清澈的河水,蓝天、白云„„这些自然使学生心旷神怡,笑容绽放。突然,出现了刺耳的电锯、倒下的大树,继而洪水咆哮,沙尘满天,人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这些又使学生心惊慌,担心不已。当学生再读这一段时,读者与听者都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忧患之情,教学重点得到有效的突破。接下来在学习最后两自然段时,学生交流体会,情动辞发,滔滔不绝;练习朗读,情寓其中,情真意切。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如在语文教学的朗读能力训练中,利用它们,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一方面,朗读示范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作,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乃至其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另一方面,课件中的声音文件还具有可重复调用的特点,因而运用声音教材来进行听说,朗读训练,效果颇好。以二年级《小马过河》为例:我把整篇课文做成一个动画片,把整篇的范读录制成声音文件已导入动画片中,并可分段,可以反复播放任何一个段落,让学生们反复跟着朗读,特别是几个重点小节,反复跟读,能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强化

记忆,有助于识记能力的培养,又能体会朗读大师们对停顿、延长、轻音和重音等方面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在课件中还设有静音按钮,学生可以练习给课文动画配音,再次强化对读的练习。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利用网上的教学信息资源,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创设愉快的、数字化的学习情景。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引发学生到网上探究。如:教学《走进丽江》时,引导学生主动上网探索有关丽江的名胜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等,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对丽江古镇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东巴文化的了解。又如教学《九寨沟》一课时,课文中所介绍的九寨沟的知识毕竟有限,同学们很想了解更多关于九寨沟的知识,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来到电脑房,搜集关于九寨沟的资料,上课时踊跃发言,把一些课文中所没有涉及到的进行了交流、补充,即填补了文本的空白,也开发了教材,更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如在《乌鸦喝水》这课中,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乌鸦衔石子喝到水的全部过程,这个动画的过程学生不但了解了乌鸦喝水非常难,而且很辛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我觉得衔石子太麻烦了,而且不一定能喝到水。我认为可以衔吸管喝水,既方便又能喝到水。他这么一说,其他学生的思维也一下子打开了,许多学生都提出自己的办法。最后我再请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就要归功于多媒体的功劳了,没有它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实贱证明,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觉强得多。这种信息量的保持也大大优于单一刺激获取的信息。多媒体课件正是利用它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所创设的情景,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知识得以感悟和保持,情感得以熏陶。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有这方面的优势,如教学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如下设计:首先配乐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景之中。其次学习和感受大草原的美时,用图片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体会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优美。最后配乐欣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语文课《武松打虎》教学时,教师把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怎样把凶猛的老虎打死的一段精彩片段为学生播放,犹如课文在屏幕上再现。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武松形象地站在同学们面前。继而,教师用铿锵激昂的语调,复述课文中关于武松打虎的精彩片

段,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将书面精彩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学生练习口述课文这个精彩片段,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表现能力的目的。

在进行课堂提问和测验时,可以将事先拟好的问题做成课件,在课前或在授课过程中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内容。这样既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又可以使教师很快地接收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予以调整,以保证知识信息的准确传递,便于正确评估学生的进步,优化教学评比过程。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能延伸学生们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但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迈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日益普及的形势下,语文课应该发挥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黑板、教科书)和常规教学媒体(投影、幻灯、录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把教学媒体合理组合运用,以达到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找准多媒体课件最佳作用点的实践与认识》 陆星梅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作用----实现多媒体网络与语文课堂的整合》 张城娅 《发挥多媒体在化解教学难点中的作用》 刘建群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作用》 窦颖芳

第14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以一种崭新的教学形态加以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进行探讨。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多媒体教学 提高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以异常绚丽的姿态登上了教学舞台,随即产生了一种崭新的教学形态。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结构,使现代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多媒体教学包括幻灯、电脑、投影、录音机等资源,借助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动画的融合把生动有趣的课堂呈现出来,它优点是:可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单调和枯燥的教学过程,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引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凭借他们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的感知、思考、意会和创造。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形象性,结合课文内容,巧

1 设情境,让学生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动静结合,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环节。先播放一段属于清晨大自然的声音:树木里有无数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唱着,有鸟儿梳理羽毛时发出的扑扑声,还有鸟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清晨的树林是多么美妙。接着通过显示屏,放映树林里各种动态鸟儿的图片,把声音和图片融为一体。观看后,我让学生一起对“天堂”进行认识,你觉得鸟儿们的生活快乐吗?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呀?它的天堂会是怎么样的呢?作者是怎样描述鸟的天堂的?通过顺势导入,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带着好奇主动地阅读起课文来。

二、利用多媒体使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多媒体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是辅助教师在课堂上突破难点的一种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能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难题上,还能形象表现出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就以阅读教学为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小学生具有年龄小,缺乏想象力等特点,往往是同一篇课文,有的同学能读能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的同学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情感,加上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所描绘的情感,大都远离学生生活,没有亲身经历,也很少有那样的体验,不易直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课堂朗

2 读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教学软件,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可以把音乐和图片配合进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这一课的朗读我就配着音乐和图片,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音乐中加入了子弹偶尔穿梭树林的“嗖嗖”声,时而紧张,时而高亢,使人感受到战争的激烈,感受到五壮士的顽强不屈,为人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通过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使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可见借助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情境,能使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乃至情感升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使知识练习得到巩固

练习是获取语文知识和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是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利用多媒体编写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好,它能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多媒体练习中可出示各种形式的习题,如在课后练习“我会读”的部分,我采用了Flash,制作了灰太狼被食人鱼咬住屁股的画面,而这些“鱼”就是要求练习的词语,学生每读对一条“鱼”,“鱼”就松口掉回河里;要是读错了,“鱼”会掉下去但又会重新跳上来继续咬住灰太狼的尾巴,直到学生读对为止,老师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这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利用这种方法既

3 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在信息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给教学的各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合理地运用,还要随时留意学生的学习动态,防止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和厌烦情绪,这样才能使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

4

第15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卫玲玲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9人。通过前两年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所进步。我发现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等等。这主要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很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教学内容分析:

在语文园地中安排八次。习作内容分别是:家乡的景物;关于保护环境;自我介绍,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学会一项本领中的趣事和体会;父母的爱;未来的……;自由习作;假如我会变。习作在编排上努力为学生自由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一个内容的范围,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学生把想写的写下来,有题目也行,没有题目也行。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限制内容的作文,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此外,本册专门安排了两次写想象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对想象的合理的要求不必提过高。要求教师在讲评时,注意表扬想象合理的,对不太合理的想象做正面引导,不要批评。

三、教学目标:

1、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计划下册: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四、教学措施:

1、制定激励措施,每次作文都评选出

一、

二、三等奖,利用晨读晨说相互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作文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意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欣赏,使学生在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感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利用好看图写话课本,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4、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听说,教师要加强指导,同学互相评价、学习,让学生学会听说的方法,并且多加练习。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范围,完全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安排。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有些话题,如“说说我自己”,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重视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习作。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多创造一些学生习作交流的机会。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不要瞎编,不要说假话。要注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孙耀先

一、教材分析 一)、结构体系 1.卷首语 2.识字:两个单元 3.课文:五个单元

4.综合性学习:两次(风景名胜展、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5.口语交际:五个话题(做好准备去春游、过生日、向伙伴介绍自己、装扮我们的教室、夸夸我的家里人) 6.积累与运用:七次

7.附录:我认识的字,我会写的字 二)、阶段目标

第四册是低段(1-2年级)的最后一学期,在教学中应该在把握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掌握本册目标,在完成本册目标的基础上达成阶段目标。

低段目标要点 1.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低段重点;认写分流,不加负担;认要记住,写要规范;写字姿势,正确好看;巩固拼音,能查字典;独立识字,方显能干。

2.阅读

喜欢阅读,培养语感;读通读顺,体验情感;学习默读,发展语言;主动提问,大胆发言;积累词句,养成习惯。 3.写话

写有兴趣,乐用词语;学用标点,错了不急。 4.口语交际

学会倾听,了解要点;交谈有礼,自信自然;积极讨论,乐表意见。 5.综合性学习

培养好奇心,提问共讨论;勤看勤活动,表达不拘形;课内外结合,注重探究性。 三.教学建议

(1)把握本册教材的识字类型。 看图识字:图文对应,形象识字。 词串识字:诵读词串,轻松识字。 韵文识字:熟读成诵,自然识字。 谜语识字:猜猜玩玩,趣味识字。 短语识字:品读短语,感悟识字。 课文识字:自读课文,语境识字。 自主识字:运用方法,独立识字。

会认的字:读准字音,认识模样,巧记识记。 会写的字: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工整书写。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新课改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获取知识。我们倡导,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引导学生自己做,包括想、说、写、改等,教师负责任地“懒”一点,学生就会“勤”一点。

教材非常重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每个单元都编排了“自主识字园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些学习资源,着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3)适当运用识字游戏。

争当小老师,开火车,找朋友,猜字,转魔方,名片交朋友,盖楼房,拆字合字,编顺口溜,送信,跨栏,摘果子。 教学中,许多实验教师还挖掘了教材的“渗透”特点,不失时机地创造性地开展“每日一读”“识字快车”“扑克擂台”

(四)阅读 1.教材特点

(1)主题组元,关注生命,视点新颖。

本册教材围绕5个主题精选了琅琅上口的文章共28篇,其视点新颖,风格各异,充溢着鲜活的生命与高尚的情怀,体现了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审美内涵。

二单元:亲近自然 三单元:亲情友情 五单元:儿童天地 六单元:科技创新 七单元:学会做人

(2)内容鲜活,题材新颖,文质兼美。 具体表现如下:

①感受真情关爱:《天蓝色的钮扣》(第61页);《谁住顶楼》(第56页)。 ②凸现地域风情:《看黄果树瀑布》(第23页)。 ③充满童真童趣:《等我也长了胡子》(第92页)。

④感受生命神奇:《谁跟小羚羊去避暑》(第96页);《骑“白马”的苍耳》(第133页)。

⑤歌颂名人伟人:《少年邓小平》(第149页);《歌唱二小放牛郎》(第163页);《装满昆虫的口袋》(第157页)。 ⑥展现科技发明:《玩出来的发明》(第119页);《充气房子》(第138页)。

⑦吟诵古诗脍炙人口:《咏柳》(第40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142页)等古诗。 (3)重视基础,开启思维,激励自主。

每篇课文后设计了开放性的基础练习题和拓展题,其目的在于:

①夯实基础,注重品读积累:每课后练习朗诵,背诵,积累词语,造句,近义词,反义词等,注意勾画、圈点的技能训练。

②根植文本,关注儿童生活:如《天蓝色的纽扣》(第61页)。《等我也长了胡子》(第92页)。

③多维引导,留有创新空间:如《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你想给卖火柴的小女孩送什么?试着写一写。”(第69页) ④方式灵活,体现学科联系。

课后练习题还注意承上启下。朗读、背诵为首项,安排默读先指导,要求不指读不出声,不动唇。重视汉字的规范书字的指导,如描描写写。加强语言训练,抄写句子,为写话打好基础。注意学科融合,体现大语文观。

《湖》读句子,画画面。(美术) 《猜谜语》说自己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自然) 《数水果》为植物编一支歌。(音乐) 《二小放牛郎》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

第16篇: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我们现在的各门课程教学中,语文课堂上德育的契机往往更多,这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以及语文教学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所决定的。正是由于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

在利用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教育时,最重要的是结合课文的丰富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

那么,如何让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呢?

1、利用语言的形象性和事例的生动性,激励感染学生

语文教材语言的形象性与生动性特点,决定了熏陶感染的深刻性。形象生动的语言容易深刻感知,容易引起想象联想,容易激发情感。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正值“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行圆满成功,举国欢庆,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伟大里程碑,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就,全体中华儿女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契机,从而赞颂邓稼先的精神和他所创立的功勋。通过发掘文章中所蕴涵的爱国主义因素,可以有效地教育和激励学生,使他们增进爱国之情,确立报国之志。

2.利用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自信心和责任心。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气势磅礴,风格豪迈。表现了诗人急流勇进,改天换地的伟大胸襟和气魄。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在讲解过程中我注意横向的联系,纵向的深入。主席想在长江上游修建拦河大坝伟大工程,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感受到伟人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所在,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心理共鸣,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深刻的觉悟,构建学生完美的人格。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细心挖掘,语文处处有德育。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语文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教育人、鼓舞人、鞭策人、陶冶人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因为它能给人的启迪往往是从外在精神到灵魂深出的升华,它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完美的人格力量,这正是秉承了语文人文思想的精髓。

第17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已经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我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用音频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过去的语文教学,用录音带给学生放课文朗读录音已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了。可如今与网络相比, 落后的多。我们利用网络可找到多种朗读方法,并有与内容相适应的视频画面,可根据师生的需要有选择的使用。学生爱听,有兴趣,很容易地在听读和自读过程中去把握“读”得要领。另外,我还指导学生用电脑中的录音机录下自己读的课文,然后自己听,找出读的不足的地方,再读再录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为止,学生自己给自己当评委朗读兴趣极浓,就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如《安塞腰鼓》一课,重点就是要读出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读出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我利用多媒体音频朗诵和视频画面相结合的教读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教语文,喜欢读,也非常重视读,愿意在课堂上听到学生流利、清脆地读书声,有了网络,我的教学方便了许多,我经常开展朗读比赛,逐渐地变教师教读为学生自读。每讲一篇课文之前,学生都能自觉地在家找到音频朗读,模仿朗读,到课堂上,个个都是朗读高手。

二、课件制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过去老师只能用粉笔在有限的黑板上写来写去,费时费力,效率极低。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应用已走进课堂,语文教学设计面非常广,要求老师通今博古,多才多艺,既要教师会说,也要会画,还要能歌善舞,这对语文老师来说无疑是个难题。可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这一切已不再是语文教师的难题了,课文中的人、事、物、唱歌、表演等都能利用网络快速地真实地展示给学生。例如,过去我在处理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时我搜集后只能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或利用小黑板挂在前面,学生记起来费劲,所以没有学习兴趣。现在,利用课件让学生看着作者的生活照在去记该记的东西,更直观,易掌握。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可利用课件同时展示多个问题,可从多个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找你能够理解的讲给你的同学,和同学、老师一起探讨那些感到疑惑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堂上个个有事干,他们感到自己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老师的学生,,学生在课堂学习感觉轻松、愉快。网络真有神奇的力量啊!一个鼠标,不仅能满足全班同学的需要,更能把古今中外的知识在瞬间汇聚在屏幕上,传递给每个学生。有了网络,就有了课堂的多元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随之达到多样化,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改变了过去教师累死、学生烦死的灌输性教学模式。因此,利用课件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三、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如果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看课本,预习教师布置的几个死规定的问题,学生会把它当成负担,好学生肤浅的看看,中下等学生基本不看,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看,也不知道对不对。可现在不然,让学生 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帮助预习,他们会把网络当成他们的老师、朋友,可在网络上毫不客气地、大胆地查找任何自己想找到的东西,找到后他有收获感,有成就感,而且对他找到的答案的正确率也很有自信,在课堂上毫无顾虑地讲给学生,这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此同时,学生还可利用网络查找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不懂得问题,他们也会自觉地去网上查找答案,同学们探讨,主动向老师发问,久而久之,学生自主研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

四、利用网络教学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是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在网络环境下,拥有大量信息的互联网成为新的知识来源。

例如:我教《秋天》这一课时,如果仅靠课本上简洁的语言,学生很难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更体会不到诗歌的优美意境,而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秋天组图,并播放音乐,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使学生的情感融入了季节,思想交汇了自然。现在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自然,更谈不上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更何况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城市里,对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劳动人民的感受知道的少之更少。互联网上大量的图片和影音资料,让学生们真正地去听、去看、去亲身体验,并从中感悟出那些东西,我想一定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从而起到很好教学效果。如果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网上查看等多种学习方式去积极获取、整理、加工信息,一定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知识含量。

五、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但是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错漏严重、用词不当、语不成句、书写不规范、条理不清析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教学,因为网络“无限的资源、无限的点击、无限的探索、无限的学习、无限的发展”,可激发每个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优秀作品阅读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扩大视野;利用网络资源的多样性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使学生的写作激情和思维源源不断。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而学生迫于升学的压力,他们长期在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上徘徊。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机会少了,写作文成了无源之水。而网络就是解决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对利用网络资源服务写作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把它应用到了我的作文教学当中。 我改变了过去教师写下水作文、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认真讲解作文的落后做法,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写。从这点出发,我让学生到网络空间去查看适合自己口味的文章,从中汲取他人文章中的营养,补充自己的不足,边写边发现自己词语方面的空缺,仍可利用网络去补充。批改作文我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在学校批不过来,我把我的邮箱地址交给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作文发到我的邮箱里,我可以随时批改,也同样用不同颜色的字体给学生作批注,同时还能在QQ群中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平时有些自卑的学生、胆小的学生不敢把自己的作文拿给老师看,总怕写不好让同学老师见笑。利用邮箱传递,避免了这一现象,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写作积极性。现在,我的邮箱里每天都能收到学生的习作、日记,他们写的作文有的真让我刮目相看。这一切,都归功于网络。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没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就谈不上教育教学改革,更没有教育教学的创新可言,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让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我们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插上网络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第18篇:板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张春旺 邢化玲

黑板是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重要、最直观的教具之一,而板书则是为配合教师教学,以形象的框架结构,简明扼要的文字书写在黑板上的重要的教学信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接收外界信息,90%来源于眼睛。板书正是教师为促进学生接受教学信息而精心设计的视觉代码。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增强记忆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如果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势必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而恰当地利用板书设计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些较有艺术性的板书很可能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例如:

在讲授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则板书:

这个板书以简笔画的形式既形象地体现了本文高潮迭起,一波三折的情节结构,又生动地概括了小说所刻画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忠实走狗的形象。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疏导疑难、化繁为简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事件及人物关系较为复杂的文章。由于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了解较少,导致对其中各种层次关系一时间辨不清、记不准的情况出现。对此如能恰当的利用好板书设计,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以巧破千斤的功效。例如:

在教读《“友邦惊诧”论》时,由于学生对历史背景缺乏了解,对其中的各种关系一时搞不清楚,为此我借助了下面的板书:

(注:在第1课时出示,箭头用笔区分)

学生参照着板书,顺着箭头很顺畅的理清了各方面关系。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再如讲《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可由于条件所限,学生没读过《红楼梦》,对其中的情节及人物关系几乎一无所知,学习本文,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理顺关系及情节,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了如下板书:

配合看板书,学生复读课文,很轻松地理清了人物与情节的关系。由此可见,板书设计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深化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设计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提炼,所以几乎所有精心设计的板书都能辐射出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

总之,一则精心设计的内容准确、形式新颖、条理清楚、字体美观的板书,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增色生辉。

浅析小学语文板书的类型和作用

【作 者】刘邦琨

【作者简介】刘邦琨,四川什邡市白果小学

一个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强烈的思想感染。板书是一种艺术,我们研究教学过程就得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板书,通过板书让学生轻松、愉快、明了、简易地掌握课文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写作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在近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运用板书这种特殊的教学艺术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道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经过不断研究、修改,并使之更加贴切地体现课文内容和符合学生吸收知识的实际,由此总结出了语文板书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及其作用。

一、文字类:此类板书是按照一定的格式,根据课文内容确定出的书写在黑板上的文字,它能表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写作方法、修辞知识等。

1.重点词和中心句型:这是从课文中找出重点字词来书写在黑板上的文字,以体现课文的内容和要交给学生的知识。

例如:《八角楼上》一课的板书内容就是在课文中找出来,书写在黑板上的。 附图

此板书是根据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来设计的,选用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和中心句,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也便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概括意思型:此类板书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段落、写作目的、篇章结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1)关键词句型:这是用关键性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篇章结构的板书形式。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附图

这则板书以火柴为故事的线索,反映了小女孩的苦难生活,在饥寒交迫时所产生一连串的幻想,以及最后悲惨结局的全过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课文的内容用概括性的词语全部反映在这则板书里,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的街接关系,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整洁词句型:这是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用相同字数、整洁词句概括出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并用篇章结构的方式书写出来的板书形式。 例如:《少年润土》。

附图

这则板书抓住了人物描写的特点和主要内容,从外貌特征反映出少年闰土纯朴天真的形象,用“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这几件事集中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机灵和知识丰富这个主题,使得少年闰土的形象栩栩如生。而这几件事又着重从闰土的行动和语言上进行描写,刻划的人物有血有肉,极具个性特征。由此可见,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一目了然。

(3)诗歌型:这是根据具体课文,将文章内容、篇章结构用押韵的诗歌形式总结出来的板书形式。 例如:《可爱的草塘》一文。 附图

《可爱的草塘》一课,本是一篇比较复杂的且非常优美的散文,但要真正将课文内容浓缩在32个字内,的确不容易。这则板书,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用押韵的诗歌形式来表现,且一点也不逊色于课文中对草塘的美丽的描写,易懂易记,读来朗朗上口。从这则板书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容易理解课文内容的。

(4)写作方法型:就是根据课文内容,除介绍主要内容、基础知识、写作目的外,还应把写作方法放在主要位置上去板书的形式。 例如:《鸟的天堂》可作如下板书。 附图

这则板书把由远及近、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以及动态和静态的写作方法总结出来,学生从这则板书中不难掌握写游记的方法:按照参观的顺序,有重点地把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还灵活地运用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对比着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从这则板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文章结构清楚、线索分明、中心突出。

二、表册类:即是用表册的形式将课文主要内容、人物心理变化、故事情节、文章线索、写作目的等内容列入其中,给人一目了然的效果,学生易学易记。例如:说明文《太阳》一课。

3万万里

太 有关太阳

130万个地球

没有太

的知识

表面:6000度 中心:6000度×3000 阳就没

植物 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有我们

动物 生存、繁殖

这个美

太阳与地球 人类 吃、穿、住关系密切

丽的世

人类的关系 气候 形成:云、雨、雪、风

界 阳

杀菌、防治疾病

这则板书,把课文内容全部表示出来了,这样的板书符合文章结构形式,系统地简便地将课文内容进行了高度浓缩。学生从这则板书中不难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图示类:用图型辅之以文字说明的板书形式,它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篇章结构、写作目的等,更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课本知识。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板书设计如下: 附图

该板书用图示法表示,既形象,又条理清楚,集中体现了课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在诱敌上山的几个环节上的动词,较好地表现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箭头图示形象地表现出了五壮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故事情节,因此板书按课后的五个小标题,用精炼的词语并配上箭头示意。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发生,交代五壮士接受掩护任务。第二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自然段写壮士们把敌人引上绝路。第

四、第五自然段描写了五壮士跳下悬崖的动人情景。又如:《飞夺泸定桥》一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附图

这则图示板书巧妙地突出了文章的重点,又突破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抢时间、攻天险是全文的重点,抢时间突出一个“飞”字,攻天险突出一个“夺”字。红军北上抗日向大渡河抢进,为什么必须夺取泸定桥?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图示将这一难点化难为易,把红四团和敌人抢时间以及泸定桥为什么是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都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样图文结合能达到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总之,采取何种方式板书,应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吸收知识状况的程度、教师的喜好等众多因素而定,切不可千篇1律。研究板书艺术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又便于学生记忆的板书,在形式上具有美感的效果,才能达到实现教学目的的要求。

浅谈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几种实用形式

安徽省宿松县实验小学 李思迪

【摘 要】

板书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内容的活动。它又被称为教师的微型教案。精心设计的板书,应该是教材的编路、教者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三位一体的完美结合,是实现课堂教学结构最优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板书设计历来为语文教师所重视。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课例,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板书。 【关键词】板书设计 教学手段 教学行为 【正文】

板书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再现和突出教学主要内容的活动。它又被称为教师的微型教案。板书设计,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板书设计要力求简明实用、形象直观、构思精巧,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力。

具体说来板书有以下几点作用:(1)浓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力;(2)彰显文章思路,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3)浓缩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感知与理解;(4)升华文章主题,有利于学生领悟课文中心;(5)展示内在联系,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课例,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板书。

1.词语锤炼式

板书首先应该着眼于课文的关键字词。如:人教版一年级课文第二册课文《荷叶圆圆》。从课题《荷叶圆圆》入手,抓住荷叶圆、绿的特点,指导学生读文时,提出中心问题:有谁喜欢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以问题为主线,引出小水珠把荷叶当摇篮,小蜻蜓把荷叶当停机坪,小青蛙把荷叶当歌台,小鱼儿把荷叶当凉伞。这样的板书线条流畅,字迹美观,利于学生复述课文,进而背诵课文,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板书。

2.画龙点睛式:

在板书设计中,我们不仅可以提炼文章中的关键词作为板书内容的主体,还可以编拟一些提示语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点拨。这样的做法很有必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积累运用三口语交际《夸家乡》中的板书设计:

夸家乡

宿松县——我美丽的家乡

山水美

物产美 建设美

人心美 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第一步:教师进入课堂,以客人的身份,正话反说,觉得宿松这地方给人印象,只是三个字:真糟糕。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地向老师介绍,宿松山水美:有著名的长江绝岛小孤山,有南国小长城“白崖寨”,有国家森林公园石莲洞,有古代名胜“太白书台”……教师故弄玄虚,导出主题:宿松县真的有这么美丽吗?那你们就来夸一夸吧!引入课题并板

书:

夸家乡

宿松县——我美丽的家乡

第二步:收集并展示课前让学生准备的材料。有小孤山、石莲洞、白崖寨等标志的书签、小雕塑甚至游览门票等,把相关绘画作品(课前已布置并提示可以画一画宿松县的风景名胜)贴在黑板上,并出示宿松县风景名胜挂历。

第三步:小组合作,以“导游”和“小客人”的身份互相介绍家乡风景名胜,夸夸家乡的美,然后小组推荐出优秀导游,参加班级擂台赛。集体汇报提到以下几个方面时,教师就适时板书。

山水美

物产美 建设美

人心美

第四步:教师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并提出建议、树立建设好家乡的宏伟目标。

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3.线条连接式:

即在板书设计中借助于各种线条的穿梭和连接,直观而确切地表达出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其中,线条可以表示连接、跳跃、总括、强调等多种含义,直观形象,使人一目了然,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搭桥铺路,降低了坡度。

如六年级第十二册17课《草船借箭》一文的板书设计(如上)。这里借助弧线、曲线、箭头等各种线条,配以精炼的文字,形象直观地再现了“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战况。 这样的板书设计,将作战双方的地理位置、两军对垒的情势(曹操在北,周瑜在南,隔江相对、兵力悬殊),故事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等关系表现得机理清晰、有条不紊,从而让学生明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懂天文、识地理、知人善任、神机妙算。如果不借助这些线条的连接,就不可能使板书设计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就不可能包孕如此众多的信息量。

4.课文脉络式:

板书应该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课文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准确地扣住作者的思路。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十六课《风娃娃》一文的板书可这样设计:

5.简笔画图示式:

遵循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客观规律,可以运用简笔画手段来进行板书。如《田忌赛马》一课的板书设计。

田忌如何设计,使他与齐威王的两次赛马从大败到反败为胜的复杂况,是课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板书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借助于箭头的交叉,简笔画和文字的呈现,清晰地表现了文字叙述的内涵,使学生一目了然,起了重要的助读作用。另一方面,板书设计又充分剖析了教材的重点: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转败为胜?从这幅板书设计中不难看出。如果没有简笔画的图示,而都要靠文字的表述,是不可能达到如此效果,简笔画在直观形象地解析教材多种信息方面,确实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板书设计也不能拘泥成法,一概而论,也应提倡百花齐放,设计形式远不止这么几种,其他如启发导读式、质疑设问式、线索串联式、寓含中心式、情节展示式等等。不管使用哪种方式来设计板书,都要因人而异,不必也不能生搬硬套,一切以便利于教学为前提。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既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能传授知识,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既能陶冶学生情操,又能启迪学生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

量的作用。只要教师精心设计,运用得当,我们完全可以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

第19篇:朗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很重视朗诵(也有称朗读的),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每位老师都会在教学环节上设计学生朗读,要求学生在早读或课堂上朗读课文,更有许多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这是很好的语文教学方法,这对从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都十分有益,同时对学生理解课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可是,随着语文课程的深入,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高中,老师在课文朗诵上的要求就越来越少了,很多地方的教学大纲上也不做要求,这样一来,在初高中语文教学上,大部分老师就把课文分析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很难听到学生的朗诵。到底应不应该在初高中教学上要求朗读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就朗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缺乏课堂朗诵的成因

初、高中语文教学上课文朗诵缺失的现象在全国很普遍,原因有四,首先是教师缺乏必要的朗诵知识,目前中国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师范毕业出来的教师,而很多师范中专或大学根本没有开设语文朗诵这门课,即使开了也只是选修课,其课程的内容也与小学和中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不相关,由于老师不具备朗诵技能和知识,从而导致老师不去传教授和要求朗诵。再说,中小学当中还有很多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的学校,而非师范类根本没有开设朗诵课,所以他们也就无法教授和要求朗诵课文了,这是课文朗诵缺失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在全国实行的语文教师必须达到普通话二甲以上水平,这只是在普通话要求上,而没有在朗诵要求上,虽然不少教师达到二甲以上水平,但朗诵能力不够,加之很多达不到二甲或只是突击考试达到二甲,实际水平没有二甲的教师就更不具备朗诵能力了。原因之三是,由于初、高中课文相对小学课文都难都长,这样一来,很多教师就把分析课文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把教学的全部时间放在讲解课文上,学生朗诵自然就被取消。由于课文朗诵得不到锻炼,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语言表达就无法再提高。原因之四,国家语文教育部门和出版部门对语文课文朗诵重视不够,虽然有人民教育电子音响出版社出版的课文朗诵磁带,但只有小学部分,没有初高中部分,小学朗诵的课文水平也不够高。以上四点导致今天中国语文课文朗诵缺失和落后。

二、朗诵或听朗诵能帮助理解课文

初高中的语文教学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美感意境、创作手法和特点。老师深入分析课文确能起到理解课文的作用,但无法让学生更深入的感受其作品。而通过不断地朗诵,就能很好的感受作品,从而让作品深入学生的心灵。这就如同一道好菜,只让学生看是不够的,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尝,亲自咀嚼。在了解分析了作品的基础上不断地朗诵,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的魅力,感受到作品的内涵。为此,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留出时间让学生朗诵,或者老师朗诵让学生听,也可以让部分语言表达好的学生朗诵,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听朗诵专家的朗诵,因为朗诵专家能够很好的把作品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从而将作品创作成一个更易理解的声音作品,通过朗诵专家的生动表达,加上自己亲自朗诵,这样就能把课文作品牢牢地记在心灵,从而对作品的诸多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朗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最好方法

我们说语文教育的目的,一是增加文学知识,二是提高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三是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学好语文,能有效的从事文学创作、记者、文秘等工作,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的语言表达非常有帮助,人的一生不一定天天写、天天创作,但必须天天说、时时说。为此,早期语言表达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中小学的朗诵、朗读就是开发和训练一个人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不少人很有文采,但不善表达,也有的人一生都拙嘴笨腮,原因就在于早期语言表达训练不够,从而导致成年后语言能力差,不自信。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在将来能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从小,从课堂里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而朗诵课文既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又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帮助,所以在中小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把朗诵、朗读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让朗诵、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小学语文课文有多种多样的文学题材,孩子从小就大量朗诵、朗读各种各样的文章,对其成人后的语言表达一定大有益处。目前我国的很多朗诵家、主持人、播音员,就是从那些早期喜欢朗诵朗读后脱颖而出的尖子。训练孩子语言表达的方法很多,有在课堂上朗读、朗诵,也可以专门举行语文课文朗诵会,或者语文课文朗诵欣赏讲座,请朗诵好的专家或老师来示范。等等都对能提高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四、朗诵本身就是一种高雅艺术

大家知道,艺术学习能提高一个人的品位,能拔高一个人的气质,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丰富一个人的修养。因此,很多家长总希望孩子多学艺术,他们让孩子学乐器、学舞蹈、学唱歌、学表演等,可很少家长让孩子学朗诵的,好像在他们看来朗诵不是艺术,只是说话,只是语言表达,这其实是大大的误解,是认识上的大错误,要知道,朗诵就是一种艺术。说它是艺术是因为:一是朗诵者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文章内容、文学形式,通过朗诵就可以让人接触大量优秀的美文,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艺术境界和素质内涵,其二是朗诵的过程就是朗诵者不断将文字艺术创造成声音艺术的过程,它的二度创作需要朗诵者不断地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技巧来实施,大量的朗诵就能大大提高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而艺术本身就是将思想、境界、情感、技巧综合的表达。其三,朗诵是朗诵者将自身作为载体来创作声音艺术作品,无需借助第二载体,为此,朗诵更直接,更具有感召力,它能把一个真实而具有美学价值的东西直接表达出来。一个好的朗诵所带来的震撼力,绝非其他艺术所能达到的。因此,学好朗诵,就是学好了语言表达艺术。无论什么困难的问题,无论多深奥、难懂的文章,经一个出色的朗诵家的朗诵表达,顷刻就会变得简单、易懂、魅力无穷、美感十足。

五、浅谈如何学习朗诵技巧与方法

朗诵很重要,那么如何学习朗诵呢?这里我简要谈谈一些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学好朗诵,必须要先学好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朗诵的基础,学习普通话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大量模仿名家朗诵的作品,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语音错误和地方方言习惯。之二就是请普通话测试老师找出你的普通话毛病所在,然后针对自己的语音毛病进行大量的纠正训练。这样,在短期内就能使自己的普通话好起来。有了较标准的普通话后,就要先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了,因为,普通话好不能说朗诵就好,普通话只是朗诵的基本要求,为了能在作品朗诵中充分表达文字文学作品,必须对语言表达的几个技巧有所了解并运用自如。如:重音的寻找、高低强弱的设计、节奏快慢的把握、语气语调的分辨、各种人物的声音扮演、特殊状态的语言特点等等。这些技巧的学习都是一个优秀朗诵家所必需的。有的普通话很好,乍听起来好像朗诵不错,其实他对语言表达技巧掌握并不好,也许他能朗诵一些诗歌或主持节目,但遇到散文、小说、古文、戏剧道白等就表现不出作、驾驭不住作品,究其原因就在于语言表达的各种技巧学得不好不实。当然,学好这些语言表达技巧的最好的方法,除了对这些技巧的理论要深入了解,最重要的还是大量的模仿名家的朗诵,如:孙道临、乔榛、张家声、丁建华、瞿弦和等名家的朗诵,模仿好了、熟了,语言技巧自然就会了,模仿不是模仿声音特点和声音味道,而是要模仿名家朗诵的处理方法。有人很反对模仿,是反对片面的模仿声音。其实早期学习朗诵的最好方法还是模仿,只有到了语言表达技巧都熟悉掌握了、能驾轻就熟了,就要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特点。以上谈的如何学习朗诵方法和技巧,只是经验之浅谈,更深入的内容应该去学习专业的朗诵和台词课本。

以上是自己长期从事朗诵教育,尤其是自己亲自参与朗诵中小学语文课文时,所得到的感想和经验,希望通过此篇论文与各中小语文老师和朗诵爱好者共享。论文当中肯定有不少不足,我想,只要对中国语文朗诵有所探讨、敢于直言,就一定对中国语文教育的进步有所帮助。

今天当我们打开互联网,走进音像店,你可以看到许多英文朗诵资源,却很少看到语文朗诵的资源,尤其是初高中语文朗诵,这实在是我们中国语文教育和当代中华文化传播的缺憾和悲哀。作为一代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我有义务去实践、去探索、去创新、去弘扬我们本民族最优美的语言。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黑色的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奔腾的热血,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

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

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

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是中国人,

在我的国土上,

不光有雷电轰不倒的长白雪山、黄山劲松,

还有那风雨不灭的井冈传统、延安精神!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

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 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

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当国歌把五星红旗送上蓝天,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巨大的手臂,

不光把采油机钻杆,

钻进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还把宇宙飞船,

送上祖先们梦里也没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洲倾听杨利伟的声音时,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

让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往。

我们就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第20篇:辩论赛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辩论赛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高二(1) 王金枝

辩论,作为语文课本必修四“表达交流”中的一个知识介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能只是要求学生自己阅读,很少组织相关辩论活动。在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辩论是一种很好的组织语文学习的形式。

本学期刚开始的时候,班主任组织了一场“分层教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邀请我这个语文老师担任评委。通过这次做评委,我看到了学生对辩论赛的热情,但同时,也暴露出,学生应急反应能力不够强,课外知识储备不够丰富。

这让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以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辩论赛,试图让学生在辩论赛中训练思维,拓宽知识面。

如今一个学期结束了,我所教的班,进行了四次辩论赛,通过分析学生的赛后总结以及我的观察,我发现辩论赛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除了我预期的之外,还有很多是我所没有想到的。下面,我从辩论赛的三个阶段总结辩论赛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赛前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有三件事情需要去做。一是,确定辩题;二是人员确定;三是,围绕辩题搜集相关资料。

辩题的确定,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科长组织成员一起讨论,根据他们对生活的了解,确定出一个最佳辩题;然后展示出各小组报上来的辩题,组织学生投票,最终确定比赛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再由学生们自愿报名参赛,确定出正反方辩手,主持人、评委和点评嘉宾。

搜集资料,是以正反方为单位,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上网搜集资料,或是利用上阅读课的时间,在阅览室搜集资料。搜集资料及准备时间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在这期间,我会指导他们正反方内部各进行一次模拟辩论,然后再次补充资料。

据学生总结反映,准备阶段会让他们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拓展视野。

(二)比赛阶段

在这一阶段得到锻炼的,不仅是正反方的辩手,还有主持人和点评嘉宾以及观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要在辩论场上,占得优势,语言的条理性,感染力和幽默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一开始,这一块学生做得可能还不够好,但是随着辩论次数的增多,这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

2.提升思维能力。

辩论时,不仅要陈述己方观点,还要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那么,思维的敏捷性,就很重要。实战比赛会让学生们自己意识到这一点,部分同学还会在赛后有针对地阅读一些杂志书籍,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性。

3.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不仅需要合作意识,更需要合作智慧。经过辩论赛,他们会思考,各自的队员,擅长所在,作为一个辩论团体,他们会尝试取长补短,取得效率的最大化。

4.彰显自我,提升自信。

参加辩论赛的,有一贯胆子比较大、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同学;同时,也有一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在辩论赛中,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往往能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突破自己,取得让同学刮目相看的效果,这对参赛者自身和观看的同学都是一种促进。

随着辩论赛的开展,我发现,他们会把一些重要的角色(如一辩或四辩),让一些平时表现不是很突出的同学担任,让他们能在这个平台得到更好的锻炼。每每碰到这样的情况,我都在赛后不失时机地对此予以表扬,肯定他们更重能力锻炼和整体提升的成熟表现。一些想参加,而又不敢参加的同学,通过观摩比赛,不断的提升自信,给自己打气,争取今后的辩论机会。参加比赛但是表现欠佳的同学也会关注到自己的进步以及与他人的差距,形成良好的竞争心态。

5.思考人生,提升内涵。一些好的辩论题目,不仅带给同学们辩论赛时的激情,也会带给他们辩论赛之后的深层次思考。

在辩论“做人是高调还是低调”的时候,不仅选手们辩论激烈,观众们也非常关注。辩论比赛结束了,他们还意犹未尽,围绕做人是高调还是低调,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次辩论赛只有短短的45分钟,但是辩论赛带给他们的思想冲击,却远远没有结束。

(三)赛后总结阶段。

每次辩论赛之后,我都会要求所有学生,写一篇总结。辩手,总结的时候更多的是着眼于技巧上的得失。观众的总结,更多的是谈自己对辩题的思考,对同学的进一步认识,对自己的反思。如此一来,这一阶段,辩论赛的作用起码有三点:

1.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2.促进自我审视。 3.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这个学期组织的四次辩论赛,每一次比赛,我都看到了学生的进步。这更加坚定了我在语文教学中,借助辩论赛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总结中,还反复提到辩论赛,可以舒缓学习压力,希望老师继续开展,多开展。

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期望的吗!

课件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课件在语文教学中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