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02:1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杨村中学

李丽霞

一.教学理念:

1.简约教学。2侧重于激活学生思维。3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多元对话。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精读文段,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写景,掌握写景方法。 3.

合作学习,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 学习用美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美的语言表现美的事物,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方法:读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

简约教学 四. 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第一板块:读一读(走进文本)。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第二板块:说一说(读懂文本)。 活动方式:师生对话。

对话预设: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章共展现呢哪些景物?重点介绍了哪些景物?各在第几段?从哪些角度来写山的?你怎样看出的?从哪些角度来写水的?水有哪些特点?济南的冬天给你怎样的印象?请你在第一段找出一个词语来说出。你能在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吗?

你还有何问题提出? 教师小结。

第三板块:做一做(读懂作者)

选第三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 主问题设计:作者是怎样把济南美景展现出来的? 1给本段文章分层。

2找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

3划出表示写景顺序的几个词,并说出本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4议一议:本段文章语言表达十分精妙,请你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至两句进行赏析。

预设:前三个题应该能做出来。第四题修辞手法应该没问题。 难点预设:(让学生批在书上)写景方法:“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穿字,把静态的山写活了,叫以动景写静景。山那么大,穿衣服,叫以小景写大景。

“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得山的肌肤。”这句话是作者的联想,不是真的,也可以叫虚写。

“镶”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山尖与蓝天相接,白色与蓝色相互映衬的美景。这种写法叫色彩互衬。

总结写景方法。

第四板块:背一背。(丰富自我) 背诵要求:用联想法,按顺序背。

作业:学着文章写景的方法,写《校园的冬天》。 教学后的反思:

上周,在礼义中学参加了陵川县教育局举办的“名师送课下乡同课异构”活动,上午第一二节课分别听了平城中学赵老师和礼义中学的郭老师讲的《曹刿论战》。这两节课,形式上不同,赵老师采取了对话式训练教学方式,注重讲人物的形象,郭老师采用了导学案的形式,注重讲战争的过程。在第三节课上,参加听课的各校的语文老师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赵老师的课容量虽大,但是传统的生问师答,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郭老师的课虽是使用了导学案,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也没表现出来,小组的作用也没发挥出来。

结合我近两年来使用导学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我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不也是要么自己就成了节课的演员,要么就成了全练习了吗。如何驾驭好语文课堂?成了我的困惑。

反思教学理论:

翻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我重新阅读了语文课的培养目标“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 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又一次阅读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我又认真读了语文教学的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之后,我又回忆了国培王荣生教授说的“讲学生部知道的东西,学生会的不讲”,阅读了余映朝老师的板块教学法,在继续教育时与辅导老师苗满红老师进行了交流。我对《济南的冬天》进行了精心设计。

反思学情:

在我校,学生基础太差,经过摸索,我感觉,语文学案既不能搬抄城里棋源中学的,也不能干脆照搬二中三中的,必须有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简约教学。因而,经过摸索我探索出了三读分层教学模式,我认为该模式还是适用于我们的学生的。三读,既指朗读,略读和精读,又指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出自我。分层是既指教师在教学中分步教学,由难而易,一步步为学生化解难点,又指将学生分层次来教,让他们做作业时分层来做,还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分层设计。

反思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是一种多元的对话。是文本(文本作者)教材编写者,教材使用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元对话。所以我设计了“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背一背”四个环节,来体现这种不同层次的对话。要求学生能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自我积累。

我精心设计的对话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经历对话的过程。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第一个板块中,我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让学生进入文本,让他们的思维与文本碰撞,从而体验成功。

阅读教学是通过自主阅读和交流对话,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生成学生的言语智慧,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个板块,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归纳概括能力,这个板块是是一种训练,是一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训练时,我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分层次理解文本,当然,本环节是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本课是在学习了《春》与《夏》之后进行的,所以在预习时,组长能够按照学习前两课的方法去组织预习,读懂文本应该不是难点。

第三个板块是练习,题目设计分层次,由简单到复杂,题目都是在前两课以及期中考试时出过的类型,做题时也分层做,一二三小题自主完成,四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前四个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最后一个培养综合能力,最后一题,从学生情况看,赏析修辞手法和动词的运用应该问题不大。我先强调方法,先读再想象再说,然后动笔做。写作手法有难度,需老师进行讲解。 练习本题学生可以学到写写景散文的方法:以小景写大景,情景交融,合理安排顺序多角度写景,以动写静,色彩互衬,合理运用想象和联想。

反思自我:

在以往,我老是对学生不放心,生怕他们在课堂回答出非我所愿的答案,说出非我所愿的见解。实际上,当我把《夏》当成范文讲了之后,再加上各小组的有效预习,学生们对写景散文的读法掌握很好,因而在上《济南的冬天》时与他们的回答也不是非常吃力。他们提问的问题也令我惊讶,有的东西连我也没想到。记得国培时华东师大王荣生教授说过“教师要讲学生们不懂得知识,别把教材挖掘的支离破碎”,“要受之以渔,不要授之以鱼”真的,语文教育就是要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只要你教给了他们读书方法,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学生们潜力无穷。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的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