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2:36: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新农村。所谓的新农村包含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概括的说,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具体的解释又分为:

1、新房舍

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

\"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

2、新设施

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

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3、新环境

就是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像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规划和建设。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

4、新农民

就是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5、新风尚

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取得的成绩: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解决全国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十一五”前四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28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

2、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面覆盖,参合人数达8.33亿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成功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一系列文化下乡工程顺利实施。 具体体现:

(1)固本强基,“村村通”工程

为了使山区可以有效、持续的发展,在上级市政府的指导下政府实行固本强基,“村村通”工程,修建了连接各个自然村的水泥路。 (2)取消农业税,发放种田补助

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政策,国家从2006年开始逐步取消农业税,农民以后种田只要交少量的水利等费用就行了。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超过95% 的被访人对政府的这项政策感到非常满意。 (3)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各个省政府在全省农村开始减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并逐步实现全免。在上级政府的指示下,并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全镇农村户口的学生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并对困难学生实行补助,使他们可以完成学业。 (4)实行农村合作医疗 与城市医疗保障体系相比,农村医疗则是一片空白,“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广大农民的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政府根据上级政府指示,根据本镇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条新方式、新路子。现在,村民只要交上30块钱一年,就可以享受最多可以报销70%的医药费的待遇,而且,30块钱还可以直接拿去指定的药店消费。这样一来,减轻了农民看病的负担,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起来了。

存在的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致富困难

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单一,这样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低,常常是增产不增收。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仍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2.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3.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4.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级组织是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 5.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为:(1)村容村貌改善难。受经济发展和传统观念的制约,农村村庄分布散乱,镇村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配套,农村“露天厕、泥水路、压水井、鸡鸭院”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户居住零散,住房简陋,长期烟薰火燎,人畜混居。

(2)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大兴小水电站建设,不仅使农村生态遭受巨大破坏,而且直接影响了下游的农田灌溉和农民饮用水的水源来源。 6.农业投入缺乏保障,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

一是一些农业项目难以立项。目前资金投入以项目为主,内地县市尤其是贫困山区在争取项目上缺乏优势;二是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相当多地方财政困难,投入能力十分有限;四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农民收入偏低,自身积累主要用于住房改造和子女教育、婚嫁,真正用于农业投入的资金不多。 7.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欠缺,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基层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在群众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很多工作需要他们去引导。但是,目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由于缺乏培训“充电”等种种原因,自身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发挥不了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

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国政府行政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