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家庭文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3: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家庭文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每个家庭的历史演变、经济状况,尤其是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性格特征、思维品质、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个家庭独特的文化氛围,其优劣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作为孩子生活、学习的最初学校——家庭,文化氛围主发是以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和熏陶的方式给孩子成长以巨大影响,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品质的导向

让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究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当孩子年幼无知时,不是靠说教所能济事的,而是在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所致。

列宁的父亲伊里亚·尼古拉耶维奇曾是省教育总督,为了发展国民教育,他经常坐着大板车离家四处奔走,一去就是几个星期。他这种对事业的热爱之情,为了事业可以牺牲一切的执着精神,深深打动了他自己的孩子。列宁和他的兄弟姐妹在父亲事业心的感染下,先后走上革命道理。

德国著名法学家卡尔·威特,从小就在父亲指导下背道德诗,并学以致用做善事,事毕记在一本“行为录”上,留作永久纪念。由于父亲这样的鼓励,幼小的威特为了一辈子做好事而奋斗不止。

反观有的家庭,由于父母思想道德不良,诱使孩子走上邪路。湖南宜章县一李姓妇女,自己偷东摸西,她的三个孩子上行下效,结果成了惯窃。类似例子,难以枚举,家长成了道地的教唉犯。

孩子在行为习惯从小就是家庭文化中习得。作家老舍的母亲一生爱清洁,老舍在母亲的榜样影响下,养成经常清扫屋舍,办事井然有序的好习惯。一些孩子出口成“脏”,懒散怠惰,堆物无序,办事拖拉,起居无律等坏习惯的形成,虽然原因多种,然家庭文化氛围之不良,也是一个重要因由。部分家庭搓麻将,赌博成风,家长口不离“混”,孩子耳濡目染,沾在赌博恶习,变得浑浑噩噩,也就不足为奇了。“父母的思想品德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句话真实也反映了父母的世界观,道德标准,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导向和影响。

2、兴趣爱好的诱发

孩子正当兴趣、爱好形成的源泉多种多样,但不少孩子的兴趣、爱好形成,得益于家庭文化的诱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家庭文化是孩子兴趣爱好形成极好的温床。

被称之为“血液学和免疫学之父”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保尔·埃尔利希,他的医学兴趣是受父亲——

一位德国著名医生的影响。父亲作医学实验时,他站在一旁好奇地观察,丰富的医学藏书为他探求一个个未知数提供了答案,做小助手使他对医道欲罢不能。这样,他被引发上医

学科学研究之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贝克勒尔揭开放射线奥秘,与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物理研究人员,这样一个物理世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诚然,家庭主要成员兴趣爱好对孩子的暗示固然重要,但也有一些孩子兴趣的形成,得益于家庭的其他文化因素。上海有一朱姓女孩,父母都是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但她在初中时,就发表多篇小说。她对文学的兴趣与她父亲经常为她借阅、购买文学作品,带领她外出参观、访问、浏览等有关。有位初中生,本来认为邮票无非是一些五颜六色的花纸。父亲有意识带他到一位集邮爱好者家中,请友人展示自己珍藏的邮品,讲解邮票上的知识,谈集邮的乐趣。一次次串门,一次次大开眼界。从此他与邮票结下了不解之缘,还多次在校内外举办过个人邮展,类似例子不少。医学世家、教育世家,诸如此类的书香门第,是一种文化传承。藏书,故事讲述,信息交流评价,观察,实践等文化氛围的间接暗示,常常把孩子的好奇心诱发上兴趣、志趣之路。

3、创造能力的激扬

潜在禀赋。要使这种潜在的禀赋成为现实的能力,就家庭而言,家庭成员和谐平等的人际氛围,家长的思维品质,家庭的文化环境等,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大发明家爱迪生,幼时家境贫寒,留过有,被小学教师骂为“糊涂”学生,但他母亲南希并不认为爱迪生是个没出息

的笨蛋。爱迪生好问,南希深知这是求知欲强的表现,总是耐心地给予深入浅出的回答;爱迪生对理化知识有兴趣,南希为他买了一本当时很有名的《派克科学读本》;实验能引出孩子兴趣,南希和独生子一起做成。小爱迪生为了做摩擦生电实验,结果被猫抓破了手;在火车上做实验,引起了火灾,险酿大祸。这些都曾引起南希忧虑,但她没因噎废食,还说服丈夫腾出小阁楼给孩子做实验室。正是南希懂得儿童心理,善于引导激扬,使爱迪生走上科学发明道理。上海和田路小学11岁的颜永芳和她的弟弟颜永明,获得过上海青少年科技发明奖20多项,其中8项已获专利,她的防触电灯泡获首届亿利达发明奖。颜永芳的父亲是位文化不高的普通工人,面对孩子众多的问题,他与孩子一起进行平等讨论,有时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就会查阅资料,寻找满意的答案。他还为孩子买了大量科普读物和常用电器工具,为孩子创造提供了条件。颜永芳姐弟俩在这样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中,创造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事例:家长在烧菜是急需酱油,提起油瓶一看瓶塞已与瓶口相齐。孩子急中生智,把瓶塞往里一推,酱油顺流而出。然孩子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遭到一顿咒骂。至于一些孩子拆弄门锁、钟表而挨骂受训的情况时有所闻。家里看似文化气息浓厚,书籍不少,但除了习题集,学习参考资料外并无“闲书”可读。缺少创造所需的理解支持,

没有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鲜有科普文化的气息,孩子创造的潜能怎么会被激扬?

4、良好性格的塑造

孩子的性格特征,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有,它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家长的举手投足,嬉笑怒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对孩子起无形的塑造作用。

福建有一山村居民都是一族,村中屋舍户户相连相通,居住在这里的长幼,个个敦厚、善良,相传至少已有五代人世居于此,从无争吵,相安无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质朴、善良的性格。教育家于漪老师的独生子待人极其热情豪爽,又不失儒雅风度,是于漪老师表率作用潜移默化的结果。中国古代创造发明家鲁班,让儿子磨三把新斧,直到刃磨艺成,以训练孩子的意志。与此相反,现在有些家长,性格暴躁,动辄打骂,致使孩子要么变得胆小怕事,要么变得粗野固执。家长还指责孩子的性格不良,殊不知这是自己不良性格在孩子身上投下的阴影。

5、审美情趣的培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讲究家庭环境布置,重视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各个家庭文化建设的议事日程。如何布置居室,追求怎样的生活方式,家长的审美情趣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庭质朴无华、格调高雅的装饰,家长端庄、优美、大方的仪表,以及谦恭文雅的言谈,豁达大茺的风格,会给人以充实、稳重、自然向上的感觉,孩子经长期熏陶,形成高尚情趣。它虽然默不作声,但却时时在陶冶孩子美好的心灵。家庭文化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被提到议程上来。值得一提的是,为数不少的家长,只要言及文化建设,于是就进行书报、乐器、电脑等物化精神产品的投入。诚然。这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应注意心理投入。倘若忽视了后者,仅注重前者,那么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效果不显著,甚至是零效应、负效应。正确、全面地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孩子的健康成长将是确定无疑的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成长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论孩子对家庭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离婚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事例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父爱、母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全文]

家庭文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文化对孩子成长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