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河南省嵩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3-03 00:16: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河南省嵩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摘要:嵩山最核心的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其主要的原因是嵩山及周边是中华民族兴起的地方,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再到周秦汉唐宋,中原地区始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核心区域。所以,嵩山成为了五岳之一,历朝历代祭祀或封禅,从古代文化地域发展序列中证实佛道儒三教都源于嵩山文化圈,成为中华宗教圣山。但作为该景区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生态旅游证面临严峻的挑战,本论文分析了嵩山景区目前的现状,并提出了必要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嵩山生态旅游发展

素有“众山之祖、天下之中、三水之源、五岳之宗”美誉的中岳嵩山文化厚重,散落在大嵩山地区的文化景点多达数十处。然而,多年来受体制机制所困,拥有世界一流文化资源的大嵩山旅游却步履迟滞。为此,业内人士疾呼,应尽快整合资源,突破瓶颈,重塑中华文化圣山,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一、嵩山景区简介

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期称“崇高”、“崇山”,西周时始称“中岳嵩山”,横跨河南荥阳、新密、巩义、登封、偃师、伊川、洛阳等市县,全长60多公里。据考证,嵩山的形成有35亿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以古嵩山为核心,西起伊河、东至贾鲁河、南抵汝河、北到古黄河的大嵩山地区,是古老的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嵩山地区已经是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孕育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此外,嵩山地区还是夏、商、周三代的建都之地、立国中心。此后,汉武帝、武则天、乾隆等历代帝王将相封禅、祭祀、巡礼于嵩山,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文人墨客及李聃、达摩、玄奘等高僧名师研文习武、吟诗题字、传经布道于嵩山„„

绵延不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给嵩山地区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物古迹:禅宗祖庭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程朱理学发祥地嵩阳书院、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元代古观星台、玄奘故里、杜甫故里、大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统计数据显示,仅嵩山主体所在地登封市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3处。国家文物局命名的001至004号文物均在嵩山脚下,可以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都可以在嵩山找到佐证。

大嵩山以其居中而冠五岳,以其久远而奥妙无穷,基于此,中国科学院专家周昆叔于2002年提出了“大嵩山文化圈”的概念,并称之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在2009嵩山文化研究会年会上,周昆叔和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杨焕成、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等一批长期致力于嵩山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提出“嵩山文化甲天下”的观点,认为素有“众山之祖、天下之中、三水之源、五岳之宗”美誉的中岳嵩山完全具备中华文化圣山的资格。

周昆叔更是认为,重塑中华文化圣山应该是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家工程,是追本溯源、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大问题。知名旅游专家杨乃济教授则认为,珍藏着无数文化瑰宝的大嵩山理应打造成为展示东方文化神韵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

二、嵩山景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五岳当中,嵩山文化的古老丰富有目共睹,然而受体制机制所困,嵩山旅游却走在了同是五岳的泰山之后。2008年泰山旅游总人数达306万人次,而嵩山的整体旅游人数远低于此。作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少林寺景区,游客接待量虽然每年不断攀升,却仍敌不过新兴景区焦作云台山。位于嵩山脚下的嵩阳书院、中岳庙、观星台、杜甫故里、玄奘故里等景区更是乏人问津。

中国文化中极具传奇魅力的西游文化诞生在嵩山脚下休水河畔的玄奘故里。而如今,玄奘故里所在地洛阳偃师市却到处乌烟瘴气,随处可见挖山采石的不和谐场景,以前清澈的休水河现已难觅踪迹。记者不止一次到玄奘故里探访,仅见过寥寥几个游客。据景区看门的老人介绍,现在景区每年连员工工资都难以下发。而同样是主打西游文化的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景区,去年旅游人数超过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亿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令人感叹。被尊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出生在嵩山脚下的巩义市。几年前,记者到杜甫故里采访时看到的是个又脏又臭的垃圾场,只有两块石碑矗立于此,一派凄惨荒凉。直到去年,当地政府才开始了对杜甫故里的大规模修缮。而与此同时,远在中国西南的成都市杜甫草堂景区,每年的旅游接待人数早已突破百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在2007年就已达到3300万元。记者不久前在位于登封市的元代古观星台采访时看到,这里没有几个游人参观,只有工作人员无聊地打着瞌睡。早在1991年,这里就已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天文博物院”,但一直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利用。即便在全世界太空探索热的今天,这个世界最古老的“探月基地”,仍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一年的参观人数只有区区几千人。

三、嵩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1 )旅游发展定位

嵩山风景区在今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着重突出其旅游资源价值,尤其是游憩观赏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其规模与组合状况,积极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提高景区资源的愉悦价值;加强对景区资源的研究力度,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历史文化科学内涵; 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和各类专题旅游,优化各类旅游资源组合状况;加大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创造知名品牌,把嵩山建设成为一个集知识性、娱乐性、体验性、享受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国际化旅游景区。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未来开发中,景区应加强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食宿、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风景区发展大旅游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嵩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嵩山风景区应首先解决景区内部交通不便的问题,开通登封至卢崖瀑布、登封至三皇寨、登封至法王寺的旅游专线,加快卢崖瀑布与八龙潭的步道建设;其次应重点解决景区安全状况,改善景

区内部治安状况,在太室山、少室山景区建立通讯设施,保证游客旅游安全;再次应尽快解决游客在风景区内食宿、娱乐不便的问题,加大登封市区内住宿、餐饮和娱乐等设施方面的建设, 彻底结束游客“游在登封,住在郑洛” 的尴尬现状。

3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

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导游、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生态道德及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是改进当地环境教育的必要措施。对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研讨会、专题讲座、考察学习等形式强化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于地陪导游,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或要求在导游讲解中,增加对生物多样性和地貌特征的介绍,强调当地环境资源的宝贵,并要求导游自己做到维护生态环境,如主动捡起游客废弃的垃圾、烟头等,以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对当地居民要在参与的形式上不断探索,当地社区居民一定要真正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如住宿接待、特色交通、旅游购物以及参与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等,让当地居民通过短期学习培训和真正的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来提高其环保意识。

对旅游者则主要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导游的讲解和以身作则,帮助他们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做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倡导者和实践者,自觉实现旅游行为的生态化。

4 )强化整体旅游形象

嵩山8个次一级景区中, 除少林寺景区知名度较高外,其他景区知名度分值都相对较低” , 因此在今后旅游营销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各种营销手段, 重点加大对除少林景区外其他景区的宣传力度,努力塑造嵩山风景区整体旅游形象, 提高旅游者对嵩山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地质科普和宗教氛围的整体感知度,并充分利用嵩山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淡季闲置的旅游设施,推出淡季优惠价格,吸引游客,缩小景区游客季节差距,着力打造一个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和不同季节的既有局部优势、又有整体优势的优秀旅游景区。

同时,围绕嵩山建一条环形旅游观光通道,把玄奘故里、杜甫故里、龙门石窟、少林寺等文化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环绕大嵩山的旅游圈,不仅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更能促进整个嵩山地区文化旅游事业的保护与发展。大嵩山旅游圈的建立,首先应该以建设专用旅游观光通道为纽带,打破地区行政限制,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使周边各市形成良性互动。同时,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特别是尽早制定出“大嵩山旅游圈”发展的相应规划,以规划为指导,真正将大嵩山旅游圈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白娜:《中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

[2] 王占河:《嵩山旅游的资源转型与文化转型》

[3] 张明灿:《世界一流资源大嵩山旅游圈 何日破茧成蝶》中国旅游报2009年12月

[4] 姜英朝:《河南省嵩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资源与产业2009年4月

蒙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嵩山景区导游词

河南省休闲生态旅游景区品牌定位[优秀]

太行山生态旅游景区

生态旅游景区森林防火责任书

白水河景区生态旅游综合开发

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功能定位

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七里峪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建议书

河南省嵩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
《河南省嵩山景区生态旅游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