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医疗机构安防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02 22:5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医疗机构安防制度目录: 安全防范系统日常管理制度 财务、药品、危险品存放管理制度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门卫值守、值班巡查制度 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涉医案件防范联动机制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医患纠纷排查制度 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制度 重点岗位、新进员工培训制度 重要部位24小时值班守护制度

安全防范系统日常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卫生院安防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充分发挥安防监控系统实时监视的作用,保障单位总体安全;为进一步明确管理部门职责,规范安防监控系统的管理,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和CK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指单位各区域所装设的视频信息采集(摄像探头)、信号传输、信号处理、显示(监视)设备和信息存储的综合系统。CK报警系统是指安装在重要部门的红外对射探测器等。

三、院办职责:负责联系系统设备、易损易耗品的采购与安装,维护和检修,做好专管员的培训,确保视频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和视频文件有效存储。做好监控室的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室内干燥通风;设备、布线排列整齐;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易挥发物品进入监控室;严禁烟火;严禁用湿手或潮湿物品接触设备。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允许带电进行硬件的热插拔操作(支持热插拔的硬件设施除外);不得无故中断监控。定期对所属区域视频镜头灰尘、蜘蛛丝进行清扫,保持视频图像清晰;定期分析各监视画面场景覆盖情况,及时调整所属各视频点监控区域;定期用刷子对主板、接插件、机箱及机箱风扇等进行除尘。行政执法人员因执法需要调取、查看和复制视频系统图像信息和相关资料的,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和执法单位介绍信函,由专管员上报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提供。其他单位或个人不予提供视频资料。

四、后勤保障科职责:督促门卫加强日常管理,切实保障安防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好视频监控系统所辖区域的实时监控及CK设置。工作人员不得迟到、早退,当班时不得脱岗;不得睡觉或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利用监控室计算机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其他事情;不得随意在监控主机系统中安装无关程序、删除系统中的任一程序、改动系统预先设置的参数;不得故意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财务、药品、危险品存放管理制度

1、财务室是单位的安全重点部位,财务人员应认真执行《会计法》和财务管理制度,各类帐目都必须做到帐册齐全、手续完备,安全保卫责任落实。

2、现金管理必须专人负责,财务室存放现金必须执行银行方面的统一规定,超规定存放现金要报经院领导批准,同时落实防护措施。否则发生事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3、财务室门窗、墙壁要坚固、防盗,报警设施经常检查,确保有效,使用经公安、技监部门检测合格的保险柜,保险柜不得存放过夜现金,保险柜应及时关锁,钥匙由专人随身携带和管理,不准放在办公桌内或转交他人。

4、财务人员应按现金管理制度使用现金,去银行取现金数额较大时,必须由专人护送,不得单身去银行取款。

5、财务室内注意来往人员,非本院财务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财务室。

6、对药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保证药品储存质量。

7、药品与仓库之间地面、墙、顶应有相应的距离或隔离措施。药品与墙、屋顶(房梁)间距不小于30cm;药品与地而的间距不小于10cm。

8、药品应按贮藏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柜。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应设定相应的库房温湿度条件,保证药品的储存质量。各库温湿度要求:冷柜温度为2-10℃;阴凉库温度不超过20℃;常温库温度为10-3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9、库存药品应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药品不得混放。

10、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温湿度调控工作,坚持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观测并记录《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药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药品储存质量。

11、药品存放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品、退货约品区一一黄色;合格品区、待发药品区一一绿色;不合格品区一一红色。

12、药品实行分区、分类管理,特殊药品按规定存放。

13、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性药品,要注意安全,单独存放。

14、保管人员必须熟悉所贮危险品的性质,在贮存中采取适当措施,单独贮存,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贮存,预防事故发生。

15、搬运危险品要避免碰撞、冲击,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摩擦、倾倒。

16、危险品库内严禁烟火和引火物质、禁止明火照明、安装火炉和吸烟;氧气瓶阀门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氧气瓶嘴严禁沾污任何油脂。

17、加强入库验收和定期检查制度,对性质不稳定、易分解、变质、易燃、易爆的危险性药品,应定期进行测温、检验。

18、氧气瓶在高温状态下不得运输,不得受日光爆晒。

19、应保持室内通风,专用消防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为有效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结合单位安全生产发展形势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安全生产定期检查机制,由后勤保障科科长负责,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消防器材自查、门卫防火巡查等。

二、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各类安全生产规定;实现单位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定期检查包括日常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和特定节日安全大检查。

1、日常安全检查包括每月安全隐患排查、每日消防器材自查、每日门卫防火巡查。

2、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包括春、冬两季安全生产大检查、防洪防台安全大检查及火灾隐患大排查。根据季节性特点和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严格按照各项大检查所涵盖内容进行深入检查及整改。

3、特定节日安全大检查包括在每年“五.一”•、“十.一”“春节”等前夕,组织综合安全大检查,以确保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稳定。

四、定期安全检查要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并形成安全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门卫值守、值班巡查制度

1、坚守工作岗位,切实做好安全保卫,维持秩序,如遇紧急事情要立即报告有关科室处理。

2、对来访者、就诊及探视人员,要态度和蔼,热情接待,耐心解释。

3、指引车辆有序停放,加强巡查,防止被盗事件的发生。

4、做好信件收发工作,及时送达相关科室,防止遗漏、遗失。

5、各科值班人员以及门卫等所有一线值班人负责辖区内安全巡视巡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6、巡视巡查时填写«卫生院门卫夜间值班巡查记录表»,巡视中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并登记处理情况。

7、巡视内容:⑴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上锁,安全疏散通道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⑶科室门窗关闭防盗情况;⑷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清晰;⑸安全重点部位(药库、财务等)的情况;⑹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为加强和规范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严格执行国家、上级有关规定,适时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及有关人员的劳动保护待遇,并监督实施情况;

2、所有在岗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教育培训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消防法规、消防知识和灭火逃生能力、岗位操作规程等。

4、新职工要进行岗前教育培训,掌握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基本知识、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演练及防范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内容。

5、经常性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不能一劳永逸,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技能,如果不经常使用,可能会逐渐淡忘;随着生产技术进步,生产状况变化,有新的安全知识,技能需要掌握;已经建立起来的对事故预防工作的深厚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漠;在生产任务紧急情况下,已经树立起来的“安全第一”思想可能发生动摇,安全态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涉医案件防范联动机制

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医疗服务环境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增强对突发事件、特殊事件或重大灾难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与镇派出所建立涉医案件防范联动机制。

以镇卫生院为中心,与镇派出所建立紧密的安全联动机制,平时安全管理与应急安全防范措施相结合,从根本上控制事态的发展;采用多种方法和措施,一旦卫生院有不安全事件的苗头,我院以电话联系,主动防范、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医院在和谐、稳定、平安中发展。

我院保卫科室和保安人员,在派出所的指导下进行常规的管理和培训。实施安全巡检机制,加强与警方的联系。

附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一)在医疗机构内殴打医务人员或者故意伤害医务人员身体、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二)在医疗机构私设灵堂、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悬挂横幅、堵塞大门或者以其他方式扰乱医疗秩序。

(三)以不准离开工作场所等方式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四)公然侮辱、恐吓医务人员。

(五)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或者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医疗机构。

(六)对于故意扩大事态,教唆他人实施针对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以受他人委托处理医疗纠纷为名实施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行为。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预案

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起应急处置长效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全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特制订本预案。

一、目标任务

(一)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严重水灾、火灾,特大车祸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或严重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二)本预案在执行中必须服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挥,无条件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调动和安排。

(三)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四)设立对突发事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急救设施完善,急救人才培训,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设施的储备与完善。

(五)依据国家政策,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医护人员给予造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于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预防与应急组织

(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卫生院院长 副组长:

卫生院副院长

卫生院副院长 成 员:

职 责:

1、全面领导本镇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2、负责医疗救治重大事项的决策、督查落实和指导工作。

3、负责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

4、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应急指挥中心,决定人员疏散或隔离,并依法对疫区封锁。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办公室职责:收集、汇总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并及时向指挥小组报告;负责与县突发事件应急各成员单位和各医疗机构联系;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负责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工作组织

1、医疗救治小组及医疗救护队 (1)医疗救治小组

组 长:

卫生院副院长(业务) 成 员:

职责:负责全院应急医疗救治工作,负责本院应急医疗救治预案制定工作,成立医疗急救、护理、后勤保障等相关组织;负责组建现场医疗救护分队,接受领导小组的派遣;负责本院内的突发事件伤病员情况的信息收集、汇总、报告工作;负责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2、疾病控制组:

组 长:

预防保健部部长

成 员: 各村卫生室(站)负责人

职 责:负责全镇突发事件后疫情防治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灾害区疫情处理方案制定工作;负责疫点消毒和疫区资料信息汇总报告工作;指导相关人员对疫区的消毒、封锁;接受指挥小组的领导,完成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3、卫生监督组:

组 长:

预防保健部部长

成 员: 各村卫生室(站)负责人

职 责:负责全镇疫点水质监测,生活饮用水安全等工作;制定饮用水、生活饮食标准;指导全镇生活用水等管理工作;规范救治小组的质量建设。

4、卫生宣传组:

组 长:

预防保健部部长

成 员: 各村卫生室(站)负责人

职 责:负责救治过程中先进人物事迹报导宣传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防治工作;负责对突发事件评估和对灾民健康教育等工作;负责社会对灾区物资和资金的捐献、收集、宣传、统计、上报和其它工作;完成落实指挥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5、后勤供应组:

组 长: 后勤保障部部长 成 员:

职 责:负责对突发事件的所需物品设备、药品、卫生材料的供应;负责车辆和各种急救物资的调配和应急;负责参加医疗救治的医务人员的生活、饮食等后勤服务;涉医事件安全协调。

三、预案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定突发事件的类型,明确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医疗救治工作程序及措施

1、120接到突发事件急救信息,应迅速派出救护车赶赴现场,同时报告卫生局。

2、在接诊急救病人时,如发现重特大灾害事故信息,应迅速报告市卫生局。

3、院内救治迅速到位,畅通绿色通道,做好救治准备工作,确定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

4、确定专人负责,伤病员救治情况的收集汇总并及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5、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依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在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①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②发生或者发现不同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③发生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的;

④发生重大火灾、水灾、特大爆炸、车祸及其它重大伤害事件。

6、疫情突发时,实行“零报告”制度,严格报告程序。不得漏报和瞒报。

7、发生下列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报警,加强与派出所的联系:

(一)在医疗机构内殴打医务人员或者故意伤害医务人员身体、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二)在医疗机构私设灵堂、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悬挂横幅、堵塞大门或者以其他方式扰乱医疗秩序。

(三)以不准离开工作场所等方式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四)公然侮辱、恐吓医务人员。

(五)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或者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医疗机构。

(六)对于故意扩大事态,教唆他人实施针对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以受他人委托处理医疗纠纷为名实施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行为。

医患纠纷排查制度

排查医患纠纷是正确处理矛盾、预防群体性事件激化和减少犯罪的首要环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群众利益的重要保证。根据有关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排查的内容

对稳定可能产生影响的医患问题;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有引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动态和苗头;已发生集体上访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其他有必要排查的问题。

二、排查的原则

1、矛盾纠纷排查要把握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及时发现问题,掌握真实情况。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2、排查工作必须深入实际,做到范围广、情况明、内容实。要把集中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结合起来,全面掌握情况,尤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应予以高度警惕。

三、具体措施

1、建立医患纠纷排查会议制度。卫生院定期每季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分析全院纠纷情况,会议由院长或副院长主持。

2、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内容:①、汇报本季本院内重大矛盾纠纷苗头及已发生的矛盾纠纷和调处情况;②、本院有哪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或易激化的重大的矛盾纠纷苗头;③、经排查未发现问题的,也要记录在案,及时上报,实行“零”报告制度。

四、成立医患纠纷调处小组

卫生院根据上级文件的有关要求,为及时化解全院范围内的医患矛盾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成立医患纠纷调处小组,负责医患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副院长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医患纠纷调处小组的具体职责有:

1、协调指挥卫生院内的医患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

2、调处院内疑难的医患纠纷;

3、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制度

基层医疗单位是卫生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为做好医务人员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正常的医疗秩序,制定如下制度:

一、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治安、安全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树立和养成防盗窃、防事故等行为规范。

二、门诊办公桌抽屉和柜橱内不要存放现金和有价证券。拎包、手机、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要存放在设备完整的柜橱中,不要随便放在办公桌上。

三、养成人离办公室随手锁门的习惯。

四、不乱拉电线、乱扔烟火和其他火种,防止发生火警。

五、遇到可疑人员,应主动询问事由,有问题及时报告。

六、建立下班时检查制度,做好“三清三关”工作,确保安全。(三清:清垃圾、清通道、清纸屑杂物。三关:关门、关窗、关电源)

七、加强职工的交通安全教育,应当遵守交通规则。

八、重视不安定因素的排摸工作,及时发现因各种矛盾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及时向领导和保卫部门汇报。

九、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置,按照预案进行教育疏导,严防扩大事态。

十、各科室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做好督促落实。

重点岗位、新进员工培训制度

为加强重点岗位、新进员工的培训、考核与管理工作,规范上岗行为,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制定本制度。

一、重点岗位人员、新进员工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培训,重点岗位人员须经考核合格或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二、重点岗位包括领导干部岗位和专业岗位。领导干部岗位包括:中层干部;专业岗位包括:放射、B超、心电图、检验等。

三、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由培训单位发给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四、新进员工报到时由办公室组织进行岗前培训,了解单位规章制度。

五、各科室分别对新进员工进行培训:包括劳动纪律、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员工奖惩、绩效考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

六、培训一般由科室负责人担任。

重要部位24小时值班守护制度

一.24小时值班人员由医生、护士、收费人员和门卫保安担任。 二.值班人员必须按照值班时间安排表积极参加值班,并且要按时交接班。

三.值班人员应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处理和协调解决值班期间的有关问题,保证医疗工作秩序良好。

四.值班人员值班期间,要加强重要部位值守,如药房、财务、收费等部门。

六.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应经常巡视医院各部位、各科室情况,发现各种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加强防火防盗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串岗,不得在工作岗位干私活或与他人进行娱乐等活动。

八.值班人员必须认真记录值班期间的有关情况,并认真向接班人员交待。

安防制度[版]

安防行业公司制度

安防工程售后制度

安防设施管理维护制度

安防设施管理维护制度

小学安防监控室制度

医疗机构核心制度

定点医疗机构制度

18、安防监控系统巡查制度

车辆安防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医疗机构安防制度
《医疗机构安防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