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大法学考研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20-03-02 04:39: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北大法学考研心路历程

【题解】毛主席诗词《菩萨蛮•大柏地》(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背景:1929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3次“会剿”井冈山。1月14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直至2月11日,得以在大柏地歼赣军2个团,才打破危局。这是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创建之始。这首词是毛泽东重经大柏地时所作。

在我动笔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我是否会最终被录取,管他呢,毕竟,对于考研,我付出了这么多,因此,无论结果怎样,我都是有资格回忆的。就谨以这篇小文章,献给我那单纯而充实的考研生活,当作告别考研,走向新的生活的里程碑吧。(呵呵,写到这里就停笔了,直到05年5月16日)

这些天终于写完了毕业论文,又可以松口气了。先说说我个人的情况吧,我是北大法学院01级应届本科毕业生,05年考入北大法学院读研,专业是经济法,初试分数是354,分别是英语65,政治82,综合A102,综合B105,经济法专业第14(计划录15个人,后实际录取16个),复试发挥不错,最后总成绩是经济法专业第7。我这篇小文章一方面会讲一讲有关北大法学院考研的事,另外也是对整个大学生活做个回忆,大家挑着看吧。

我的大学经历和为什么考研

对于我这样一个应试教育培养的高手来说,考试并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01年高考,我以省文科第3名的成绩(本好汉再提一次当年勇,大家勿怪)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当时我对法律的理解也就是法律是个热门专业,还有,与经济学、管理学相比,它不用我学数学。 刚上大一,我倒并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沉浸在QQ聊天和网游之中,而是马上开始研究下一步的去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1,出国。学文科的出国难,学法律的出国更难,JD我是读不起的,去读个LLM吧,又觉得LLM现在国内满大街跑了,投入产出比太低,不值。2,考研。大一时我就被告知,就算是北大法学院的本科生,考研也是十分困难的。北大,一个吸引人眼球的牌子,跟这两个汉字一沾边,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能炒热。法学,虽然从我同学找工作的角度来看,学法律的找工作可能还不如一个学英语的或者学国际政治的,一个小律师每个月也就是2000元的工资,但大家都相信“前途是光明的”,看到的都是腰缠万贯的大律师。再说,全国那么多学法律的,哪个有点实力(此处有实力的人,我认为包括:第一,高考离北大等名校就差几分又不甘心堕落的;第二,高考时虽然成绩一般,但适应大学的学习,在大学里学得很好的;第三,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等教育大省,高考时出不来,一直打算用考研的方式出来的;第四,已经毕业了好几年,但觉得确实有读个研究生的必要或者实在在原单位混不下去,只有通过上研开辟新天地的人,对他们而言已没有退路,因此也很有竞争力;第五,已经考了好几年,具备成为考研界“风清扬”水平的人;第六,其他,比如虽然大学学得并不好,但就是对法学、对北大感兴趣,并能持之以恒的)不对北大、人大几个名校动心。因此,每年愿为法律竞折腰的英雄是不少的。因此,这三个 第1页共1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因素合在一起,使北大法学院成了考研的大热门。因此,只有在大学里也要学得很刻苦才可能考上,而这对刚上大一又不愿重新塌塌实实坐在书桌前的我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3,就业。按理说,本科毕业出去工作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因此,我最早选择的是出去工作。我当时的打算是:大二开始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习经济学双学位项目,并积极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这样下来,应该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 按照这个计划,我大一时参加了北大的校学生会。但随着我在校学生会的工作的深度的增加,我却对大学的社团活动产生了质疑。学生会按理说是学生们自发地为全体同学工作的地方,而我却发现,学生会一群学生干部基本上都是在一个个通过关系建立小圈子里活动,彼此争名夺利、勾心斗角,进入这个圈子的人,即使只会吃吃喝喝,只会打CS,即使学得一塌糊涂,但各种称号什么的好处也少不了他;没进入这个圈子的人,即使整天去干一些民工干的活,也不会被他们记住。(这些我现在看得麻木了,也不觉得恶心了,不过,大家记注,当时我可才大一,接受的一直都是书本上的教育,书本上可没说这些事)。大一下学期,我被拉入一个竞选班子,要帮一个人竞选校学生会的副主席,到这里面,我才真正发现学生会是多么能暴露一个人的劣根性(我不是什么圣人,但基本的道德水准还是有的),虽然我帮的那个人成功当选了副主席,还给了我一个副部长的位置,但我只干了几周,就以大二要学习双学位,学习压力大为由下岗回家了。

这样,我在大二,断绝了社团活动,开始了同时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双学位的任务中(还是与书本打交道省心)。上了经济学双学位之后,面对让我头疼的经济数学,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曾经是一个文科生,就是为了逃避数学的折磨才学习法律的(经济中心的经济学双学位对数学的要求,客观来讲,并不高,但我的数学天赋有限,又只能利用边边角角的时间学习——毕竟是辅修的学科嘛,因此觉得它很难)。最后,我把经济学双学位改为经济学辅修(双学位要求48学分,辅修只要求32学分,而且很难的计量经济学不用学,当然,在我考上研之后,我又把辅修转为双学位了,上研究生的时候再慢慢学吧)。与此同时,老爸来北京开会,顺便来学校看看我,动员我读个研。本孝子向来以不让父母失望为做人原则。(周总理读书是“为中华之崛起”,我就只能是“为家父”了,惭愧啊)这样,我决定,还是用心读法学院的书,上法学院的研吧。

法学院以前一直是保15个人读研的,今年一下子保送了20个,还有外校保送也有20个左右。不过这些对我都没有什么用,因为我的成绩跟前20根本就不沾边。法学院里比较盛行的是上课认真做笔记,考前突击背笔记的学习方法。这些我全都不在行:我经常逃课,在寝室里过滋润日子,“躲进寝室成一统,管它债权与刑诉”;上课也经常因为200人左右(法学院本科生150多人,含体育、文艺特长生20余人,还有留学生30人左右,还有数量不定的旁听的人)挤在一个教室里热得睡觉,教材经常被口水泡变形(对不起,有点恶心);就算记了笔记,又因为字迹潦草,连自己都看不懂;考试前,好不容易从一位学习认真又心地善良又PP(在我接触的北大本科同学里,这三样能合在一起的可不多)的女同学那里借来复印,但又因为不是自己劳动成果而使记忆、理解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保研对我来说,真是水中月,镜中花„„,算了,还是考研吧(对于我这样的男生而言,比较适合打一场考研持久战。我认为,在短期记忆方面,男生确实不如女生,我们01级保研20人,其中19人是女生,就是最好的证明)。下面谈谈我为什么考研。

第一,我的性格使然。我这个人并不是一个不爱说话只爱看书的人。但是,还是与书本打交道更让我觉得舒服,即使与人打交道,我也是喜欢与老师(我认为真正有学问有人品的老师)和同学(不是那些学生官僚)打交道。我喜欢一种清闲单纯的生活方式,对大学期间懒散而自由的生活十分喜欢,因此,我还是想通过读研、读博,一致争取一个在一个大学当老师来实现这个梦想。

2页共2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二,我的人生定位。上面刚刚提了,我的人生定位是一个学者,也就是大学教师。当大学教师有不少好处,一是清闲,每周只有几堂课,每年还有假期;二是待遇好,即使不出去兼职,也可以保证基本生活;三是,当法律系的老师,想兼职的话,很容易找到案源,赚些钱补贴家用;四是风险小,大学教师没有律师那样的商业风险,也不用天天费力挖案源,也不像公务员那样整天要合计自己下一步要当什么官(比起当官,当教授可是一个非竞争性职务了,一个处长只有一个人当,这次没当上就要再等5年了,两次机会错过,这辈子就别想当什么了,而大学教授每年都可以评,不是你当上我就当不上了)。因此,我是想在学校里继续读书的。

第三,发挥我的考试能力,扬长避短。管理学上有个“晕轮效应”,是说看到一个人(包括自己)一方面好,往往推论这个人各方面都好。很多北大本科生都因此觉得自己高考成功就觉得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强,因此很狂。但我知道,我真正的强项只在读书、考试,别的都不行。要我出去工作,可能会是一个蹩脚的律师或者是一个吃共产党白饭的小公务员,可我了解自己,我是能在现在这个整体很浮躁的社会里,安下心来读书的人,而与很多安下心来读书又考不上北大的人相比,我又有很强的应试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低级的能力,大家对它都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但缺了它,在现在的中国还真没办法混。很幸运,我既能安下心来读书,又具备很好的应试能力。(看书和考试有很大部分重合,但也不完全一样,考研既然是考试,考试能力自然很关键,很多天天看书不研究考试的人就在这方面吃了亏,下面我会论及这方面)。 顺便提一下,虽然我自己是北大的本科生,但我十分看不惯一种在北大本科生中流行的说法,说是外面考进来的研究生素质比不上本科生。我认为,这种说法就算在理工科研究生里适用,对文科硕士是不适用的。首先,高考检验的是高中时的学习成果,考研检验的是大学的学习成果,两种考试检验的阶段不同。一个人不能总拿自己曾经的辉煌来过生活,不能因为自己的祖上是阔过的就论证自己是个贵族。如果一个北大本科生考不上本校的研,只能证明他在大学堕落了。第二,考研要求的应试能力很高了,可再高,也比不上高考。高考才是全国范围内对应试能力最大的检测。一个北大本科生,只不过证明其应试能力已经高到全省前几名了,不代表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就优秀,就应当是个“成功人士”。因此,一个北大本科生认为外校考进来的文科研究生只是应试能力强,素质就是比自己低的,不是无知,就是无耻,只是“百步笑五十步”。当然,对理工科而言,由于很多学得好的人已经出国了,这话还可以再讨论。

第四,家里的希望。因为高考考得很好,父母都很自豪。而现在,很多大学生都上研来提高自己,父母自然也希望我更上一层楼。而家里也确实也不用我毕业就工作来补贴家用,因此,作儿子的我也就准备满足父母这个愿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呵呵)。

第五,当然,也有和别人攀比的想法。我的高中同学很多也都读了研,虽然我也明白高中时学得比他们好不一定这辈子就比他们好的道理,可我还是觉得得上个研究生,这样回学校也好意思见老师。

下面我想谈谈几种常见的考研目的,批判一下。

有的人,自己没有什么目标,只是跟风,看别人考研也准备考研。考研的人,至少也应有20岁了,是成年人了,必须清楚自己的半斤八两。如果只是跟风考研,一方面很可能半途而废,耽误自己找工作的时间,一方面,也平白给自己增添了很大的痛苦,即使坚持到了最后,也有很大的可能去给别人当分母。尤其是一些家里条件不太好的同学,完全可以先工作,等积累一定条件后,确实觉得有必要考的再考。

有的人考研,就是为了上北大。北大人,这个牌子确实很诱人,我高考时就是梦想成为北大学生而不断鞭策自己,考研时又是梦想成为北大研究生而不断努力。但是,单纯的为考北大 3页共3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而考北大,是不切实际的。首先,亚里士多德(是他吧,要么就是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得到自己应得的才是正义。而每个人对读书的兴趣、应试能力、肯付出的努力各有不同,大家一定不能生活在幻想中,要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各方面,只有觉得自己愿意为考研作出巨大的牺牲,甚至考好几年的准备才可以开始。其次,北大竞争激烈,每年都有大批的人吊死在这棵树上,但如果你考其他一些名牌大学,则可能一举成功,而这些大学在社会看来,其法学可能不比北大差,找起工作来不起北大难,甚至更容易。再次,说实话,在中国这种大环境下,北大也不再是大家都仰慕的、在蔡元培先生当校长时的北大了。当然,在北大,肯埋头作学问、塌实肯干的人永远不会没有。

有的人,上研的目的就是能找个更好的工作。一方面,研究生就业也困难,甚至可能还不如本科生,早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了。另一方面,即使为了找工作考研,也最好能换个地方。大多数需要研究生的工作岗位就需要是一个研究生的文凭就可以,不一定非得是北大的。 还有的人,只因为去年考北大或某名牌大学差了一点分,就一定再考一年,认为上一年自己只是练练兵,没当回事都能只差这么一点,这回自己认真来一年还不轻松吗?错了,我见过不少人这样又复习了一年,可考试无常,第二年考的分可能比第一年还低。这样的原因,一方面,可以说是考试无常,因为法律考试是纯文科考试,北大法学院的题全是简答、论述或者案例,你答的究竟符合老师的标准与否只有上帝和老师自己知道,一个人是没有办法把握的。因此,即使你第一年随便看了几本书,也能考330,不代表你聪明,只不过代表你运气好;而第二年,你努力了一年也只考了300多一点,并不是你不努力或者变笨,只能说你运气背。另一方面,就是可能你因为觉得自己有了一些基础,不再像第一年那样投入了,而文科的东西是进难退快,几个月不看,当时记得倒背如流的知识也可能忘光(我从考上到现在两个月没看书,全忘了,真应了张三丰的名言:学就是为了忘。)还有一点,对复习第二年的朋友很有杀伤力,这就是:每个人复习都有自己的局限,也就是,第一遍看书时看的范围,第二遍,乃至第n遍都会再看,而当时忽略的东西,很可能再也不看了。因此,有的人,基本只看自己第一年复习的东西,很少补充新材料。因此,除非有信心打破复习的这种局限性,千万不要比照自己第一年差的几分,认为自己只要第二年再学这几分就够了。当然,确实因为临场发挥不好而没有考上或者差在10分以内的同学,他们是具备冲刺北大的实力的,应该再试一次。

4页共4页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谈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谈2

考北大法学考研须知

北大经济法学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考研经验:北大法学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北大法学院专业课试题、北大法学考研

北大法学考研心得(长)ok

北大法学考研法理学复试真题

北京大学法学考研大纲及北大法学院

北大法学考研经验过来人谈1

北大法学考研心路历程
《北大法学考研心路历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