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海原县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9:11: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海原县:

1.拟定题目:长中短结合 林草畜互促 2.内容提要:

一、为什么要走长中短结合,林草畜互促的道路?

结合县情讲认识,讲思路。

二、怎么实现结合、互促?

写做法。

三、成效。

海原县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材料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平均海拔1951.3米,地貌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各种灾害频繁,尤以旱灾为最,年平均降水量300mm左右,蒸发量高达2136mm,为降水量的7.3倍,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区)。

全县辖18个乡镇162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1099个自然村,总人口39.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7.6万人,占70%,农业人口36.1万人,占92%,总土地面积6899平方公里,耕地40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1.7亩。其中水浇地18.4万亩,占4.6%,人工种草留床面积100万亩,占24.8%,是一个以农牧林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家级贫困县。

一、基本情况 自2000年以来,海原县抢抓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机遇,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发展林草间作,调整结构、增加收入,逐步走上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一是在中北部风沙干旱区,重点营造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树草种选择以柠条、沙棘、紫花苜蓿为主的生态经济型灌草树种方式造林。二是在中南部黄土丘陵干旱区,营造以山杏、落叶松、山桃、沙棘、紫花苜蓿为主的林草结合型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采用“88542”、“66431”等隔坡水平沟为主的整地方式进行乔灌混交,林草间作。

二、政策措施及成效

多年来,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型林草业。以林促草、以草促畜,极大地推动了种草养畜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实施林草间作22万亩,达到了以草养畜、以畜养林的目的;通过嫁接改良山杏、山桃增加农民的收入,达到以林养林的目的;积极探索开发利用沙棘、柠条资源,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到了以林保林的目的。

一是开发柠条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柠条是海原优势抗旱树种。据测定,柠条开花至结实期,每公斤鲜枝嫩叶含粗蛋白22-48克,含粗脂肪4.98克,其营养价值高,牲畜适口性好,适合作为饲料加工原料。结合对柠条平茬更新复壮,开发柠条饲料加工业,可以有力地推动地方主导产业——种草养畜业的发展,增加林农的收入。 二是挖掘杏(桃)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海原县山杏的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通过嫁接仁、肉用杏新品种,发展典型户,建立示范园区,达到规模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走“企业+基地+农户” 的经营模式,促进杏(桃)产品的保值增值,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贡献。支持和引导农民进行舍饲养殖,发展设施农业、园艺等多种增收渠道;鼓励农民进城发展

二、三产业,达到以副保林的目的。

三是种植紫花苜蓿,大力发展林草业。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 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发展林下紫花苜蓿,可以促进发展畜牧业。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产业开发和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的客观要求,我县依据县情和资源优势,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在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上做文章,采取典型引路的有效方式,将种草养畜与退耕还林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造林工程到哪里、路就通到哪里、田就修到哪里、草就种到哪里、畜就养到哪里,即林、路、田、草、畜“五个到点”,逐步向山顶退耕、山坡修田、林草间作、养畜增效的综合开发目标迈进。山绿、人富、羊多既是种草养畜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集中体现。

在加大退耕还林的同时,狠抓林下经济发展,选择适宜本地发展的林下经济,充分把生态、社会、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农民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实现退耕还林真正目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今后在坚持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县的自然条件和降水分布情况,坚持走“生态立县”的经济发展路子不动摇,通过狠抓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林下种草,努力实现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四、林下经济典型事例 事例一:树台乡韩庄村

树台乡韩庄行政村位于南华山西部,海拔2060-2300米,年平均气温7.6℃,平均降雨量390mm。现有耕地面积为21875亩,人均耕地7.1亩,人口4327人劳动力1723人。完成林草兼做面积8981.6亩,是我县林草兼做面积较大的行政村,涉及6个自然村的472户2408人。按照因地制宜的治理原则,坡度在5-15度的364.2亩林地采用反坡带子田模式整地,选择以山杏、沙棘、苜蓿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造林方式;对坡度在15-25度的6635.8亩林地,采用“88542”模式整地,选择以山杏、落叶松、柠条、杞柳、紫花苜蓿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造林方式。

通过林草兼作该项目区草木茂盛,主栽树种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林下紫花苜蓿年产干草70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784元上升到现在1253元,同时为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奠定了基础。

事例二:九彩乡马圈村

九彩乡马圈行地处我县南部,属半干旱土石山区,年降雨量较少,植被稀疏,中静公路横穿于其中,辖4个自然村组,全村总土地面积10.2km2,现有耕地0.7万亩,人均耕地7.1亩,人口3214人,劳动力987人。完成林草兼作7078.8亩,涉及退耕户186户,受益940多人,采取“88542”整地模式,设计树种为山杏、沙棘、柠条、紫花苜蓿为主的林草间作经济型配臵模式。

林草兼作取得的成效: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林下紫花苜蓿年产干草34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690元上升到现在1178元,同时为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照山、水、田、林、草、畜综合治理的原则,山顶造林,山坡修田,平地调整产业结构种草,发展舍饲养殖,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事例三:曹洼乡脱烈村

曹洼乡脱烈村地处我县南部,南华山周边,属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山区,与九彩乡马圈相接,中静公路横穿于其中。该村土地总面积19.7km2,耕地2.5万亩,人均耕地6.5亩,辖4个自然村,314户,1780人。整地模式为“88542”水平沟,选择以山杏、沙棘、柠条、紫花苜蓿为主的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走恢复生态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路子,逐步将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的目的,目前已完成林草兼作2523万亩。

林草兼作取得的成效: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林下紫花苜蓿年产干草34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783元上升到现在1192元,为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照山、水、田、林、草、畜综合治理的原则,山顶造林,山坡修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遏制,风少了,平地调整产业结构种草,发展舍饲养殖,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事例四:曹洼乡曹洼村

曹洼乡曹洼村位于我县南部,座落于南华山脚下,属黄土丘陵干旱、半干旱山区,年均降雨300mm左右。该村土地总面积15.7km2,耕地2.5万亩,人均耕地4.5亩,辖5个自然村,314户,1780人,该村有林草兼作6801.4亩,涉及3个自然村受益农户300户,1600人。整地模式为“88542”水平沟、反坡带子田模式,营造以山杏、山桃、杞柳、柠条、紫花苜蓿为主的林草间作型模式,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眼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路子。

林草兼作取得的成效: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年产紫花苜蓿干草50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697元上升到现在1184元,为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奠定了基础。同时按照山、水、田、林、草、畜综合治理的原则,山顶造林,山坡修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遏制,风少了,平地调整产业结构种草,发展舍饲养殖,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事例五:贾塘乡贺川村

贺川村地处我县中北部,属风沙干旱区,年降雨量260mm,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由于滥开山荒,耕地面积虽多,但基本都是广种薄收。该村土地总面积21.9km2,耕地3.5万亩,人均耕地7.8亩,辖11个自然村,321户,1650人,该村目前有林草兼做4387.5亩,涉及4个自然村受益农户300户,1600人。整地模式为“88542”水平沟、反坡带子田模式,营造以山杏、山桃、杞柳、柠条、紫花苜蓿为主的林草间作经济型模式,达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眼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路子。 林草兼作取得的成效:山杏通过嫁接改良为仁用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年产紫花苜蓿干草58万公斤,现在人均收入从过去的542元上升到现在1292元,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本着减少风沙,遏制水土流失按照草、田、水、路、山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山顶造林,村庄四周坡脚机修农田,平地调整产业结构种草发展舍饲养殖。工程实施中,严格技术标准,狠抓工程质量,为工程建设和成果巩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浅谈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厦门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农场林下经济发展思路

樟树市林下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林下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林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林下经济发展 林禽

林下经济发展 林禽

林下经济典型材料

海原县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材料
《海原县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