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设计师陪训感言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1: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设计院实习培训讲座感想与总结

在为期三天的设计院实习培训讲座中,我收获了些许心得。对于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的我们来说,所需要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是多种多样的,设计院的前辈们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下面我就分三个方面谈谈我这几天的收获。

关于设计

在第一天的讲座中,设计师王小工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北京澳际国际学校的实际设计案例,他分别从前期分工,策划管理,设计理念落实,空间与概念的结合,功能关系,近人尺度的细节处理,外观材料考虑,技术考虑等多个方面一一介绍。

在前期分工中,他提到了国外学校的一种管理特色,即策划公司与管理团队的相互配合的运营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外已经运行到了一种很成熟的程度,这种运营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满足有着不同管理理念的不同的学校的个性化设计要求。虽然这是在管理方式上的不同,但它也与日后的建筑设计息息相关。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以这样的策划管理模式为基础,国内外建筑设计公司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了整个设计流程的正常有效进行。我想这样的工作模式国内是可以借鉴的。

北京国际澳际学校的设计理念是“培养创新领袖”,以这个概念为出发点,设计师在建筑语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诠释。首先,建筑师们提出了“创新中心”这一功能核心,其余的功能如音乐,媒体,科学,技术,设计,艺术,工程等围绕着它排布,从流线上来说,这些功能区都应经过“创新中心”。除此之外,功能上进行复合化处理,呼应“创新”的内涵。关于复合化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例如餐厅的多功能的使用,教师的多功能使用,活动区看台与跑道的结合等处。

除了“创新”这个理念,设计师们还想体现“交流随时随地”这个概念,通过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吸引并引发经过者的好奇,想要进入空间并体验空间,进而利用交流增加环境的丰富性,达到弹性的使用空间的目的。在这一点上,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设计者所推崇的“宿舍区应相互交流”的想法。在国内,大部分的学校对于宿舍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尽可能的避免同学之间由于过于自由的交流引发的冲突,总是希望同学们按照既定的规则“和谐相处”。在我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但是缺点就在于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容易形成一种内向的氛围。但是,在这个学校的设计中,设计师们认为交流虽然可以引发冲突,但是冲突被解决之后,带来的是一种成长。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可以互相交流的宿舍空间,达到这一目的。这一点对我很有触动,它充分展现了建筑对于人,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在几轮初步构想方案之后,设计师们才开始细化方案。这一点和国内很不同,这样把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用在前期方案推敲上的设计方式我认为很有借鉴性,这样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步深入,渐渐细化方案,减少了日后不必要的返工,保证了设计质量。

设计师们的细化首先从“功能关系”开始,即学生动线与功能分区,保证使用者不走回头路,同时功能合理,并把设计理念一一体现在设计当中。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近人尺度的细节处理,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考虑外观与材料等方面的细化设计。对于办公区,设计者进行了办公室空间模式的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场地分析,形态与容积率的平衡,商业价值的估算等分析,这一系列的分析使这个方案真正从“图纸”变成了具有可建性的“实体建筑”。

在这个设计案例中,国外的学校设计思路启发了我很多。在我看来,对于一个学校设

计,我们要注意对于交流与沟通空间的营造,拒绝宿舍的“宾馆化设计”,理解细节处理的重要性,同时在前期考虑,总平面规划上要花时间与精力,保证一个设计“骨骼”的健全。这个设计对国内的学校设计有很多启发,国内的学校大多数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设计时容易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而国外通常是将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相结合,在设计之初会对设计者提出要求,因此,设计的学校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我想这些方面还需我们在未来进一步完善。

建筑师的职业要求

在第二天的讲座中,北建院的会展建筑设计师给我们讲了一堂关于“我的大学和我的职业”的讲座,他提到了很多建筑师应具备的职业要求,对我很有启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师的团队精神

设计师提到,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被称为一盘散沙,团队精神相对较弱,往往更注重个人利益。尤其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师作为“自由职业者”,工作有艺术性的一面,比较容易注重个人价值,而忽视团队精神。从行业角度上讲,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复杂分工,使得严密的团队协作成为必需。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起重视这一点。 2.不断学习的态度

建筑行业在飞快的发展之中,无论是从建造技术,表达技术,设计技术还是材料更新上来说都处在一个快速更新的阶段,因此,对于当代的建筑师来说,一定要有不断学习的态度,这样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 3.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

积累是建筑师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建筑技术方面知识的积累、建筑法规规范知识的积累、对于国内外建筑作品的了解以及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设计师提到,建筑师的成熟期都在四五十岁以后,而50岁以下的建筑师都属于“青年建筑师”之列。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设计最著名的朗香教堂时是63岁。建筑师需要充分积累,才能寻求到知识和创造力的平衡点。在我看来,积累的实现来自于对生活点滴事情的关注,据说中国建筑界第一人梁思成先生,去中南海开会还随身携带卷尺,遇见坐着舒服的沙发,他就拿出卷尺来量一量尺寸。对很多建筑师而言,关注生活中的建筑现象和细节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习惯。 4.对城市空间尺度、建筑群空间尺度的把握

创造良好的城市、建筑空间,始终是建筑设计的首要责任。在我看来,空间尺度是建筑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一些建筑师在追求建筑理念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城市和建筑群的空间尺度存在着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一规律,才不会导致建筑创作时的方向性失误。 5.审美素养和造型能力

“坚固、实用、美观”是维特鲁威提出的最早判断建筑优劣的标准。审美素养是成为一个优秀建筑师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在生活中关注美,留心进行有益的思考,一点一滴的培养自己的审美与造型能力。 6.表达和沟通能力

表达和沟通合称“交流”,是说明自身意图,进行讨论,并接受反馈意见的过程。包括建筑和思想两方面内容。建筑师的建筑表达能力,即将自己对空间和形态的设想用图的形式反映为具体的形象,这是建筑师的基本功。 7.方案表现能力

首先是徒手绘图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头功夫”。徒手绘图可以迅速而概括地表达设计意图,也可以用来记录,很适合于面对面的交流。其次是电脑绘图。电脑绘图可以精确的绘制图纸,易于修改,也可以很真实的表达建筑形象和空间氛围,能够缩短图纸和现

实的距离,在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交流中必不可少。我想我们应该在在大学期间,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勤奋练习,努力掌握好这两种基本功。

以上是设计师提到的一些建筑师职业要求,其实对于未来的建筑师,我们需要的能力还有很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我们就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踏实认真的做好每一次设计。

建筑法规与建筑设计 在第三天的讲座中,北建院的毕晓梅建筑师从建筑法规的发展与示例方面为我们做了演讲,从中我收获了以下三点:

什么是建筑法规?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建筑法规的概念,建筑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制定的,旨在调整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和个人之间,在建筑领域中所发生的诸种社会关系中所运用的法律和规范的总称。

2.如何正确的认识建筑法规与优秀建筑的关系?

建筑师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行业,感性在于建筑所具有的充满艺术性的造型以及富有人文气息的内涵,而理性的一面就在于如何将“图纸”变为现实。这就关系到了建筑规范,而在实际中,建筑规范的尺寸源于人体工程学,是一种实际经验的总结。但是,是不是满足建筑规范的建筑就一定是优秀的建筑?答案是否定的。满足规范只是优秀建筑的基本标准,真正的优秀建筑应能满足功能,形式,内涵,建造等方面的多种要求。 3.如何对规范有更深入的要求?

建筑规范的尺寸来源于人体工程学,但是作为建筑师,我们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那么,如何理解?这就要求建筑师要处处留心,在生活中体验建筑,真正从人的使用角度入手,去理解建筑空间的尺度以及各种功能需求,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于这次为期三天的讲座些许心得,对于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我们,除了从理论上了解建筑,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了解建筑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但是,不论身处于何种阶段,我们都应该踏实认真的走好每一步! 2014年6月30日篇二:设计-入职培训感想 入职培训感想

我很荣幸可以参加为期四天的入职培训,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通过行政部的精细安排,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让我们这些新入职的员工对公司的背景、组织架构、领导班子、部门的职能职责人员以及项目的实地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一个了解。

经历了四天的培训以及一周时间的入职工作,深深感受到公司氛围,公司企业文化以及员工的工作态度都是我十分认同的。这也是我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大明宫置业这个集体的基本保证。

新员工是一个公司的新鲜血液,我们会给公司带来一些新的东西,同时我们也要学习老一辈置业人的光荣传统。曲江精神中“敢为人先”正是我们在这个行业,这一代人所需要的,想别人之不敢想,做他人之不善做。这样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有显著地提高。10年前的万达对商业也是一窍不通,但是通过对商业开发模式、运营形式的钻研尝试,形成了现在这种惊人的扩张速度与标准化的商业模式。所以一个公司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式我们曲江人的特长。所以我就要从老一辈曲江人身上去学习,虚心接受,在曲江精神的指引下,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我所在的部门为设计管理部,是在房地产开发环节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我也深感自身的责任。借着参观项目的机会,对目前公司在建的项目概况有了一些了解。目前公司的4个在建项目,1个完工项目,开发规模是有保证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公司为员工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这样随着公司的发展,个人能力同样也会得到显著提升。房地产企业是一个大型的资源整合器。同时它考验一个从业者的综合实力。从几天的培训,以及从各位领导的言传身教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地产企业专业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在专注本专业的同时,也要努力去了解其他专业知识。作为一个电气设计人员,也必须要了解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的相关知识,一个好的设计是做到与其他专业的无缝链接与配合。也不单单是专业层面,设计部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一个合格的房地产设计人员同时也要了解营

销、成本、施工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如今置业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们就应该丰满自己的羽翼,展翅飞翔。

希望自己可以快速的融入到置业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在工作中做出成绩,为公司做出应有的贡献。

设计管理部禹洋

2014年5月12日篇三:培训课程及感言

紧张有序的培训课程

1.于波老师对泸州市历届中考生物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2.彭静宇老师以《初中生命课堂的构建》为题,生动形象真实地为我们展示了天立充满生机的生命课堂。 3.彭霞老师的《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为我们讲述了怎样引导学生提问以及教师应怎样科学设疑,并做了实战演习——小组合作,对一节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设计。 4.李贞树老师的《生物学科命题技巧》,对如何命题和说题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为我们命制出高效优质的试题指明了方向。

5.周军老师的《例谈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我们认识到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再难做的实验也是能开展的。

6.实验观摩及操作,让我们重返实验课堂。 7.全班学员分两组进行成果展示和论文答辩,每位学员对三轮的培训学习进行汇报总结。

培训感言

第二组:

几分期许,几分惆怅,我们又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泸县进修校,考试最后一轮培训。期许,是因为我们又可以吃专业的“营养大餐”了,惆怅,是因为这是我们第二届骨干的最后一轮培训了,以后再这样集中学习的机会就很少了。

专家们的每一堂讲座,都使我们如沐春风。在春风里,小树苗探出了头,渐渐茁壮成长。说题是我们这次见到的最新“菜品”。长期以来,我们很困惑、很迷茫,为什么越是到了复习的后期,学生越没劲。老师除了让学生练题外,就是拼命地讲,生怕有哪一点没讲到。台上老师口若悬河,台下鼾声一片。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这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大难题。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悟”。从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题解开了我们的心结。

每一次集中学习,都是一次蜕变,都是一次升华。慢慢地,我们就要化蛹为蝶了。 第三组:

本轮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于波老师进行了《泸州市历届中考生物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的讲座。他细致地分析了我市生物中考试题特点,给我们高效的中考复习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彭霞老师的《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指出了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的重要环节,详细介绍了问题设计的策略,使我们明确了设计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设计问题的技巧,并当场让小组根据相关教材内容即时设计出本节课问题。李贞树老师的《生物学科命题技巧》规范了我们命题的方式,为我们标准高效地命制试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本次培训印象最深刻的是周军老师的《例谈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周老师的讲座使我们豁然开朗:所谓的无法开展的实验并不是遥不可及,关键看我们用不用心。

第四组:

为期三天的第三轮骨干培训即将结束,通过学习,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各位参与讲座的教师们通过精心准备,为我们注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特别是5月7日下午,来自泸县梁才学校的周军老师的专题讲座《如何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给我们启示很大,在平时的生物教学工作中,我们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一般都是实验室里现成的实验器材或挂图,很少自己制作,做实验成了奖实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且学习效果不佳。通过本次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希望在今后能够多开展实验,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用于实际教学上。 第五组: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

通过培训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泸县进修校的领导、老师们的热情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我们进行讲座的专家和学者、老师们的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让我们钦佩。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为我们作了精辟的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国陪感言

陪训感想

育龄妇女陪训资料

优秀设计师获奖感言

新员工安全知识陪训

学院团校陪训总结

晨训感言

实训感言

实训感言

实训感言

设计师陪训感言
《设计师陪训感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