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音乐识谱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2:51: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音乐识谱教学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识谱教学又是困扰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据调查,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识谱枯燥乏味。一位学生这样说道:‚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头晕。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多来米’,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就是谋杀!‛看来,传统的、填鸭式的识谱教学是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主要原因。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但‚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学生心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不要把识谱与视唱作为孤立的知识点,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等都在改变。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改变旧的观念,指导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时俱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实施《音乐课程标准》。小学音乐课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识谱兴趣

新课标低年部目标中,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放在首位。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它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倾向,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是以人的主观意愿为驱动力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对识谱的兴趣,学生才能有主动学习识谱的愿望,做到自主学习。低年级音乐课要针对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理解力差的特点,从趣味的、新颖的教学形式入手,培养学生对识谱的兴趣。比如,在教一年级学生认识五线谱时,我让学生伸出小手念儿歌:五线谱像小手,五根线四个间,我们从下往上数,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五线四间五线谱。再如,学习唱名及其位臵时,我又编了首儿歌:下加一线敲敲门do、do、do,门口招手来来来re、re、re,第一线上有猫咪mi、mi、mi,第一房间坐沙发fa、fa、fa,第二线上说说话sol、sol、sol,第二房间手儿拉la、la、la,第三线上笑嘻嘻si、si、si,第三房间歌儿多do、do、do。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爱玩好动的天性得以施展,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学到识谱知识,形成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注意,寓教于乐,使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作为音乐教师就要让学生每节课都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

二、识谱教学应循序渐进 1、先节奏后音准

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音准与节奏,其中,音准是是儿童最难入门的一个要素,而节奏入门要比音准容易。另外,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具有表现力。节奏训练先行,能使视唱教学中的难点得到解决,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可从节奏教学入手。但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因为训练音准难就避开它。一年级的学生可先学习五声音阶,即学习‚do re mi sol la‛的唱名及音准,然后再扩展到七声音阶的学习。 2、先唱词后唱谱

教学中往往学生听了歌曲范唱后就想学着唱词,若这时打断学生的兴趣,而让他们先唱曲谱,后学词,学生肯定很不乐意。教师何不因势利导,让学生先唱词,后唱谱,这样学生既容易感受歌曲形象美,又保持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这就如我们在识字前已学会了说话,熟悉字的发音后再认识字的形状和笔画一样。在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时,经过听范唱、感受歌曲快乐情绪等教学活动后,学生已基本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他们被欢快的歌曲所吸引,有强烈的学唱歌词的愿望,甚至有的学生己经情不自禁地跟着录音唱了起来。这时我没有按照传统的先教谱后教词的做法,而是顺势让学生随着琴声唱词。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只一遍就唱会了歌曲。我觉得他们已经掌握了歌曲的旋律,等学会歌词后,再进行学唱曲谱。通过这样试唱,学生不仅发现他们‚本事‛变大了,而且也会觉得识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从而对学唱曲谱充满了信心。 3、先攻难点,后整体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三年级教材《花喜鹊和小乌鸦》这首歌中的第

二、第三乐句里有一个大跳音程(‚sol1—————低音la‛)节奏也较复杂,还在低音上有颤,音学生不太好把握。我先将这一句曲谱的学唱设计成‚下坡‛的环节,提示学生前面有一个很陡的坡,下去要特别小心。当指导学生会唱这一句以后,再学唱整首歌谱。这样难点先突破了,再识唱整首乐曲就会更容易,也不会出现视唱‚卡壳‛,‚冷场‛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通过游戏促进识谱教学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五线谱是十分困难的。他们面对陌生的音乐符号,感到枯燥乏味深不可测,对单调呆板的教学缺乏兴趣,学习困难信心不足。但如果我们采取游戏教学方法,把音乐教学因素和游戏紧密结合组织教学,做到分散难点,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常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如,在学读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教师按节奏表演‚走‛和‚跑‛的动作,并请学生帮教师同步‚配音‛。学生在教师表演的控制下有节奏地念读‚走 走 跑跑 跑跑‛。当他们感受到‚走‛用的时间长,‚跑‛用的时间短后,再进行教师‚走‛一步学生‚跑‛两步,让学生意识到‚跑‛的时间是‚走‛的一半,最后教师再出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于是,学生在走走、读读的游戏中了解了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时值,掌握了两种音符的读法。又如,在复习二拍子、三拍子节拍时我和学生玩‚摘果子‛游戏:在黑板上有一棵果树,上面有两个一串的果子,也有三个一串的果子。教师即兴弹奏二拍子的乐曲或三拍子的乐曲,学生分小组随着音乐的节拍拍手或跺脚。每首乐曲结束后,各组学生要经讨论尽快确定这首乐曲是几拍子,并派代表到树上摘果子,先摘对了的小组可以将果子保存起来。待全部乐曲弹完后根据各组所摘果子串数的多少评出优胜组。就这样,在妙趣横生的游戏中,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识谱教学

根据科学家实验说明,视觉和听觉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最大。而运用多媒体进行电化教学恰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视听感受,从而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多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并且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识谱教学中,对于突破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二年级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第三至五乐句中出现的附点和切分节奏、十六分音符等都是学生不好掌握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以辅助识谱教学。我将难点乐句的学唱设计成郊游中‚爬山‛的环节:多媒体屏幕上,一片青翠起伏的山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曲谱中的唱名则按音的高低出现在山峰上或山谷间,这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线及音高的变化一目了然。并且唱名按旋律的节奏出现动态变换,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和掌握了旋律的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爬山‛。那些复杂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旋律甚至大跳音程很快就被学生轻松掌握。可见在教学中,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将多媒体课件引入音乐课堂,运用于低年级识谱教学,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我们在识谱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团材施教。 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

音乐识谱教学[定稿]

谈中小学音乐识谱的重要性

小学低段音乐识谱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识谱教学,打开音乐之门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

音乐识谱教学的反思

五六年级音乐识谱教学反思

识谱教学

谈音乐识谱教学
《谈音乐识谱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音乐识谱教学 音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