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为正义高歌

发布时间:2020-03-03 17:17: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科:思想品德

主备人:邓桂成

审核人:潘增利

备课日期:

《为正义高歌》教学案设计

【内容标准】

三1.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一、教与学目标

1.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2.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能力。

3.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二、教与学重点:辨别、判断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

三、教与学难点:正义的含义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五、教与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大学生救人事件中折射出的两种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学生共鸣,增强学生强烈的正义感,导入新课)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时勇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部决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当天打捞救人牺牲大学生尸体时,八凌公司人员要价36000元,并索要300元的烟酒和矿泉水费之后再开工,且先交钱后打捞,为索钱曾两度中断打捞;其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行径受到了群众的指责和媒体的批评。事后,荆州八凌打捞公司法人代表将3.6万元遗体打捞费用交到市公安局,并表示悔过之意,现场负责人员已受到处罚。

说一说: 你如何看待材料中三位大学生和打捞公司的行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同一事件,折射出两种不同的行为,三位大学生的行为是一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正义行为,而打捞公司的行为是一种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非正义行为。高尚与卑鄙的对比在这里显得如此鲜明!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正义,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我们为正义高歌。

(二)整体感知 信息搜索

速读课文正文部分,完成以下问题(用铅笔做简单的标画):

1.判断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2.什么是正义制度?怎样理解正义制度?

3.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分别有什么结果?

学科:思想品德

主备人:邓桂成

审核人:潘增利

备课日期:

4.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三)自主探究 交流共享

任务一:知道判断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理解正义制度;知道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结果 活动一:快速联想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列举与正义有关的词汇、事例,形成对正义行为的初步印象。) 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那些词汇、事例? 学生列举。 活动二:明辨是非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图片展示出正义行为和非正义性行为,让同学们说判断的标准,以此引导归纳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含义。) 大屏幕展示图片(边展示边叙述):

第一组:“雷锋传人”郭明义、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军官沈星、最美女孩刁娜……

第二组:文强、药家鑫、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

说一说:这两组图片展示的分别是什么行为?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归纳总结】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 活动三:牛刀小试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加深对两种行为的认识,并规范自身。)

大家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还有哪些?试填写下表: 见课本P11 范围 常见的正义行为

常见的非正义行为

家 庭 互帮 互助,相互尊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家庭暴力,酗酒,男尊女卑,

生 活 勤俭持家,厉行节约,邻里和睦,文明礼貌

不孝敬老人,

学 校 自尊自强, 勤奋好学,尊敬师长,遵守纪律,

凌弱恃强,结伙打架,不尊敬老师,

生 活 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爱护校园,文明待人

不团结同学,不遵守校纪校规,

逃学逃课

社 会 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尊老爱幼,扶弱助残,

小偷小摸,不遵守公共秩序,

生 活 爱护环境,诚信正直,见义勇为,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归纳总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因此,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任务二:知道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损毁公共设施,不遵守交通规则,

学科:思想品德

主备人:邓桂成

审核人:潘增利

备课日期:

活动一:正义宣言

(设计意图:通过几则名人名言,让学生初步感受怎样做有正义感的人。)

教师引领: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让我们不妨再到那些名人、伟人那里去寻求一下答案,看他们是怎样理解和坚持正义的。 感悟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德)康德

根据对以上名言的理解,结合自己的认识,小组讨论:

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活动二:帮帮吕毅

(设计意图:用四则情景材料,展示了吕毅在生活中面临的几种选择,通过帮助吕毅明确做法,总结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吕毅的故事:

情景一:学期末,班里评选“三好学生”,何雯符合“三好学生”的标准,吕毅刚与何雯吵了一架,他应不应该投她一票呢?

情景二:放学了,吕毅骑车回家,走到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没有交警,车辆也不多,他左右瞧瞧车辆不多,真想闯过去。

情景三:吕毅是一个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人,他看到同学小王受欺负了,就想去“教训”对方。

情景四:期中考试正在进行,吕毅发现有同学在互传答案,他不敢告诉老师。

互动交流:

以上是吕毅同学在前不久遇到的一些困惑,结合以下问题请大家帮吕毅想想解决的办法,使他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吕毅该不该投何雯一票呢?为什么?

(2)他想闯红灯对吗?为什么?

(3)吕毅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错了吗?他如果帮助同学教训对方算不算正义行为?为什么?

(4)考试时传答案是一种什么行为?吕毅看到了应该怎样做?

(5)试归纳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学科:思想品德

主备人:邓桂成

审核人:潘增利

备课日期:

【归纳总结】

(1)要为人正直、实事求是。

(2)要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3)坚持正义的标准,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

(4)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5)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的行为,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活动三:正义之星

(设计意图:通过评选正义之星,让学生找到正义的榜样,从而明确自身做法。)

在我们班推选出两名具有较强正义感的同学,并说明理由。

(四)走进生活 学以致用

2009年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学生在荆江宝塔湾河段发现两名少年落水,他们手挽手组成“人梯”下水救人。最终,两名落水少年得救,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生命。教育部决定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英雄群体”荣誉称号。10月28日上午,“10.24”救人英雄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的追悼会在荆州市隆重举行,数万名干部群众闻讯赶来泪别英雄。

1、“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是一种怎样的品质?请简述这一品质对应的原理。

2、请结合思想品德课知识说说“数万名干部群众闻讯赶来泪别英雄”说明了什么?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英雄群体对我们人生成长有什么指导意义?

参考答案:

(1)具有正义感。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

我们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坚持正义的标准,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

(五)达标训练 巩固双基

综合能力训练全部选择题,能力训练部分非选择题5

(六)总结升华 指导践行

教师小结,表达希望: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正义的问题,学习了有关正义的知识,这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坚持正义标准,增强规则意识,实施正义行为,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我们共同祝愿:让正义之剑刺向邪恶,让正义之光驱走黑暗,让正义之歌响彻神州!

【教学反思】

为正义高歌

《为正义高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为煤矿工人高歌

为五月高歌 为劳动者鼓掌

为时代高歌 为改革添彩

为我的中国梦高歌

岁月作证:为和谐铁路高歌

高歌跟党走

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征文作品 为农村现代化生活高歌

为正义高歌
《为正义高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