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外政治思想史第一次辅导内容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1: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外政治思想史第一次辅导内容

(2008年3月9日)

上编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 论

本节需要了解内容:

一、政治思想的涵义:

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

一般来说,政治思想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社会性

2.时代性与继承性

3.民族性与交汇性

二、中外两种政治思想体系之比较(不同)

1、思维形态不同。

中国文化表现出很强的务实性,强调知行合一,因而政治思想表现为讲究实际效用。西方的政治思想则重视唯理性。

2、侧重点不同

中国政治思想解决的如何治理国家,为君主提供所谓的“治国之道”。西方政治思想在国家问题上呈现出从认识国家、组织国家到管理国家的顺序。

3、发展轨迹不同

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说是“一贯型”的。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轨迹可以说是“演变型”的。

第一章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古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

二、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发展与特征

了解: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智者的涵义(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出现的一批职业教师,他们自称智者。

2、苏格拉底(掌握其生平及主要政治思想)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

他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名言。 总之,他的思想代表了希腊城邦高度发达的政治成就。

第二节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哲学王思想

了解:柏拉图的生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他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 重点掌握:柏拉图的主要政治思想 他的主要政治思想如下三个方面:

一、理想的国家

在《理想国》著作中,他开始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在他那里,正义的城邦国即理想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他认为,社会分工是

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二、哲学家治国的思想

他认为理想国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就是哲学家执政治国,也是他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哲学家执政就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他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利。

三、政体思想

他认为,正义的政体、惟一正确的政体是贤人政体。在理想王国中,由哲学家执政的政体就是贤人政体。

他把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不当政体分为四种类型: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他对政体类型的划分考虑了执政人数的因素,但他更重视每种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他对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进行了猛烈批判。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思想和政体理论

重点掌握: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影响(他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开创者、是古希腊政治的集大成者,希腊城邦思想的总结者。) 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成就如下:

一、创立政治学学科

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并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城邦思想

1、在探讨城邦的起源时,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题:“人类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他说,人按本性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如此,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

2、他提出,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结果在与家庭与村社的比较中,城邦的本质显现出来。

3、他论述了城邦的本质和性质。他把城邦比成有机的政体,个人是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

4、他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三、政体思想

他为完整的政体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政体理论,提出了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其一是政府的标准,其二是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人数的多寡。

他具体分析了政体变革的原因及其防止的办法。同时,他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应体现最基本的民主原则。在他看来,城邦是平等的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它在本性上就是民主的。 他提出,理想的政体是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 总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城邦高度的政治文明,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节 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

重点掌握:斯多葛派的历史地位(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 重点掌握:斯多葛派的主要政治思想::

一、自然法思想

斯多葛派在使自然法成为完整的理论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源于其自然哲学。他们认为,人也必须受那种弥漫于宇宙之中的普遍法则的支配,构成自然秩序中和谐的

一部分。这个支配人的“理性”就是自然法。他们奠定在西方思想历史上的自然法传统。

二、平等思想

平等思想的提出,是斯多葛派注重人的内心生活,把人的精神特征置于首位的结果。所有的人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是神的儿女。

他们认为,由于所有的人本性相同,精神平等,共同受自然法的支配,因此,人类就构成了一个情同手足的整体,一个世界国家。

平等思想的重要意义:

斯多葛派的平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身份的种种偏见,以新的尺度衡量了人的价值。

第五节 西塞罗的共和国和自然法观念

重点掌握:西塞罗的生平(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 重点掌握其主要政治思想:

一、共和国思想

1、他重新对国家进行了定义。他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即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把国家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从此成为人民集体的事务或共同财产,所以被称为“共和国”。

2、在他的国家概念中,他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他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没有共同遵守的法律,就没有国家。

3、他推崇混合政体。他对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都持批评态度。而由三种单一政体结合而成的适中的“平衡的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这种政体既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又具有稳定性。

二、自然法观念

在西塞罗看来,自然法先于成文法而存在,它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自然法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的理性”。自然法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是判断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

评价: 总之,西塞罗的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他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第六节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重点掌握:奥古斯丁的生平及历史地位(教父学的最高权威)

一、神学思想

1、他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

2、他宣扬人的“原罪”和“恩典”理论,并把这套理论应用于现实,把一切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罪恶都说成是上帝对人惩罚。

二、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理论(双城论)

1、双城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他区分了“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他提出,两种不同的爱创造了两座城,由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造成了地上之城,由爱上帝发展到连自己也轻蔑的爱,造成了上帝之城。

依照他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生活中是混合在一起的。

2、他指出,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与世俗国家相比,他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

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的爱上是对立的,但对于许多低等级和终结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这使两个城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可以达成一致。这样就构成了共同体的一套价值体系,社会正是这个共享受的中间价值领域。

评价:总之,他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来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将政治哲学有机地融合于神学体系中。

他的神学思想,他系统论述的基督教国家理论,以及他依据双城论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威望。

第二章 中世纪西欧神学政治思想

第一节 西欧社会状况政治思想特征

掌握以下内容:

二、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思想以基督教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2、世俗国家观念单薄

3、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4、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第二节 阿奎那的神权思想

重点掌握:阿奎那的生平(他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神学大全》。 重点掌握: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 如下:

一、信仰和理性

1、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 理论基础。他对《圣经》的绝对信仰,是他研究一切问题的基础。在论述神学时,他常常采用神学的、理性的和经验的三重根据。在他看来,这三者并不存在矛盾。

2、他在调和理性和信仰的矛盾时,将信仰置于最高位置。他承认人的理性作用,但同时认为理性最终仍要服从信仰,为信仰服务。

他的目的就是用理性来阐明信仰所指示的真理。他便把人的理性看成人的道德活动的源泉,而道德的基础存在于人性之中。

3、他把人的道德活动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上帝的理性,而道德活动的最终目标所要达到的最高的善,就是上帝。

二、教会与国家

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是他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他认为,国家和教会虽然都是上帝的创造物,但目的各有不同。他承认国家是人的理性的产物,但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理性。因此,从根本内上说,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三、国家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表现在对国家的起源和目的的论述上。

1、在论述国家起源时,他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人天然是个社会或政治的动物”。

2、在国家目的的问题上,他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

3、对国家的作用,他从热门需要一个指导者、照顾公共幸福的需要、社会需要某种控制力量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4、在政体理论上,他也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他首先把政体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两类,然后又根据统治者的人数将前者各分为三种。他主张建立的政体,是一种类似于将君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相结合的混合政体,是受贵族制约的选举君主制度。他认为,这种政体是神法所规定的一种政体,最符合上帝的意志。

四、法的性质与分类

1、关于法的本质。他认为法的本质就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因为他始终把人的理性看成是上帝理性的体现,因此,法的本质归根到底也必然是上帝的意志。

2、法的目的。他认为,法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福利。

3、法的特征。他认为,法的特征在于意志所具有的强制性,法要有强制性。

4、对法的分类。他把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热法和神法。他认为永恒法是上帝的理性,适用于整个宇宙,是一切法律的本原。他更加强调人法与神法的关系。他认为人法必须受神法的指导。

评价: 总之,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被基督教奉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第三节 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

一、但丁的“世界帝国论”

重点掌握:但丁的生平及历史地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代表作(《论世界帝国》) 重点掌握:但丁的政治思想 如下:

1、他的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他认为最大的统一能够得到最大的和平。因此,他主张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由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实行统治,以保障人民所要求的和平。

2、他提出君民利益一致的理论。

3、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他支持王权,反对教权。

4、在王权与教权的关系上,提出二者分工的理论,并以此驳斥了君主权利来自于教皇的观点。

二、马西略对神权统治的否定

重点掌握:马西略的生平及历史地位(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 重点掌握:马西略的政治思想 如下:

1、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中心。

他从维护世俗权利的立场出发,对封建教会和教皇的权利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且探讨了教会的改革问题。

2、他又从世俗和宗教两个方面解释了国家的目的,并肯定了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认为宗教在国家生活中是必要的。他认为人的幸福生活是以和平为保证的。

3、马西略认为,维护国家和平统一的必要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须排除教会对国家生活的干预。应该取消教会中的教皇专制和等级教阶制度。在人法和神法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是毫无关系的两种不同的法。

4、难得可贵的是,他的政治思想,已经表现出摆脱神学束缚的倾向。突出表现在他的人民权利思想上。他认为,不管是君主还是议会制定法律,立法权都属于人民。

评价:总之,马西略反对教会干涉国家事务,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否定教会的封建等阶制度等思想。这些都为以后的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他的政治思想中表现出的摆脱神学束缚的积极倾向,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而且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西欧社会和改革运动

重点掌握:

一、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攻击,在文化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是文艺复兴初期。人文主义新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问题复兴运动的开始。

第二阶段:从15世纪中页到16世纪末页,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

第三阶段: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页,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兴起时期。

评价: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和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世俗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二个重要内容。

2、宗教改革运动

与文艺复兴运动相继发生的是一次来自基督教内部的思想解放潮流,即从

15、16世纪开始,在整个欧洲范围内自西向东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反封建、改革教会为目标,成为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区分理性与信仰,并在世俗领域中承认理性的地位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家们在方法理论上的重要贡献。 第二,建立民族教会是宗教改革的第二个内容。

评价:宗教改革在政治方面的贡献是:进一步区分了信仰和理性,强调了近代的个人精神,不但为民族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辩护,同时还对近代西方思想中自由、平等和民主观念提供了最初的表达,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

重点掌握:马基雅维利的生平及历史地位(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称为“政治学之父”。) 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内容如下:

一、权利政治观

1、他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利的角度理解政治,从而为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国家的本质是权力,政治就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斗争,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利为目的。

3、他对西方政治思想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研究现实政治问题,这也是他权力政治观的基础。

4、他注重从历史和实践经验中寻找政治统治的规律,其历史主义的方法和现实主义的出发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为其权力政治观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

5、在权力政治观的指导下,他又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

第一,主张国家至上论。主张建立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制止封建割据和内讧,抵御外辱和驱逐外国侵略者。

第二,他反对教皇和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

二、共和制理想

1、马基雅维利将政体分为六种。三种好的政体,即君主制、贵族制和平民制。他持一种政体循环论的认识。

2、在他看来,共和国制度最符合平等、自由的要求,能够极大地增进公共福利,保证公民 财富的安全和增长。

3、同时,他又主张君主制,这也是出于其共和主义的理想。

在他看来,共和政体必须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才能实行。实质上,他拥护君主制度,实质上要借助王权的形式,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建立近代的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三、政治统治方法

1、他提出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君主统治之道,被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他认为,为了夺取和维持政权,有良种方法可以利用,一是法律,一是暴力。

2、他十分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以法律来治理国家,实行法治。

3、他又重视在统治的过程中争取民心。

第三节 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重点掌握:路德的生平及历史地位(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

一、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惟信称义 改革教会 教俗权力分离

1、他提出“惟信称义”,不靠事功。强调了个人理性在得救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西方个人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他提出改革教会的主张。

他向罗马教廷的“宗教等级”观点提出了挑战。对罗马教会的权威进行了深刻批判,揭露了其内部的腐败。他认为教徒之间是平等的。主张建立宗教会议。

3、他的教俗权力分离的思想

第一,他进一步发展了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的双城论,从精神和肉体的二元对立出发,提出了“两个世界”的思想。

第二、为世俗的王权做了充分的辩护。教皇的权力不能超过皇权,甚至应当服务于皇权。 第三,将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 评价:他的宗教改革理论当中包含着重要的革命思想,不但有益于破除罗马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束缚,同时还鼓舞了个人与民族精神,为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他的思想并不是彻底的。

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

重点掌握:加尔文的生平及历史地位(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重点掌握:加尔文的政治思想:

1、提出了预定论和新教伦理

他的预定论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均由上帝安排,这种安排是永恒的,人的命运也不例外。同时,他又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他又将世俗的职业赋予神圣的性质,肯定了基督教徒奋斗的重要性。

2、教会改革和民主共和国

加尔文不仅将民主共和的理论应用于教会改革,建立起民主共和的教会,而且他还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共和国,为近代西方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提供了实践经验。

第一,他否定了以君主制的办法治理教会的论调,主张按照民主的原则组织教会。这样,他就以共和制度改造了教会,在精神领域建立了一个不同于世俗封建专制制度的共和国。

第二,他进一步将民主共和的观念应用到政府体制的分析上。 第三,他不但主张政体的合一,还主张政教的合一。

第四节 布丹的国家主权理论

重点掌握:布丹的生平和历史地位(近代西方主权学说的创始人) 重点掌握:布丹的政治思想:

一、国家理论

1、他提出了国家的概念。他认为所谓的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内及共同的财产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它包含以下要素:其一,家庭;第二,共同财产;第三,主权;第四,合法。

2、他提出了公民理论。从家庭、权力、服从等重要概念出发,他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公民概念。他特别强调了家庭中的家长权威。

二、主权理论

主权理论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他继承了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国家理性”概念,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已经存在的主权概念,并最终使“主权”成为近代欧洲政治学理论的主流话语,并成为详尽解释国家主权原则的第一人。

1、他明确地将作为最高权利的主权赋予国家,从而衍生出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国际主权概念。他的主权具备了永恒性、绝对性和独立性等重要特征。

2、他认为主权的具体运用不是无限的,绝对不受限制的权利是不存在的。他详细论证了主权的有限性。

3、他详尽地为主权罗列了立法、行政、司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政体思想

1、他第一次区分了国家的类型和政体。成为他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又一贡献。根据主权的归属,他将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平民政体。

2、他认为,主权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他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

3、他考察了政体的更替及其原因。

评价:无论是国家理论、主权理论还是关于政体的思想,都使布丹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一个关键人物。

第五节 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产生

了解:莫尔和康帕内拉的主要思想内容

一、莫尔的乌托邦思想

1、他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的设想。

2、在政治上,他明确地提出要实行民主政治制度,让普通的公民能够广泛地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3、他的思想有着“哲学王”的特征。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高首脑由威望最高的贤人担任,是一个“哲学家皇帝”。

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社会

1、他将私有制看作是社会弊病的总根源,对私有制进行了猛烈批判。他提出的总的解决方案就是消除私有制,实现公有制。

2、在政治制度上,太阳城实行共和政体,他又将这种共和制度同柏拉图的贤人政治和基督教的某些思想融合起来,提出了政教合一的贤人政治。同时,他也提出最高管理人员应该由具备智慧和才能的哲学家担任。他还主张民主制度的原则。

第四章 17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欧洲大陆的社会政治状况

了解内容:这一时期欧洲大陆的经济和科学的发展状况,英国革命及其影响。

第二节 霍布斯对近代政治观念的阐释

重点掌握:霍布斯的生平及历史地位(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阐发者) 重点掌握:霍布斯的主要政治思想 如下:

从自然状态出发,以社会契约论解释国家权利的产生过程,以自然法和自然权利论证人权正是这一时期 政治思想家所具备的一个共同特征。霍布斯就是这一潮流的创始人。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1、第一,他假设了一个自然状态。

他认为国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自然状中。人们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都是自由的。第二,人们通过自然法的规诫来作为行动的指南。他将这些法则精简为“自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他阐发了自己的关于政治生活的基本构想,建构起政治哲学理论的大厦。

2、他认为国家的本质就在国家本身,也就是主权。

他通过对自然法和国家起源的论证,他不但从自然法中得出了自然权利的观念,同时创造性地将马基雅维利和布丹的国家和主权观念同自然权利的概念联起来,以社会契约论的形式论证了群里产生的过程,以自然法的方式论证个人权利的合理性,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观的基础。

二、主权学说和专制主张

霍布斯进一步发挥了布丹的主权理论,将主权视为国家的本质,并指出了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性质。

1、他认为,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力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他否认任何对主权者的约束。

2、他认为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

3、他批评了民主制的种种弊端,认为君主制是所有国家类型中最佳的。

三、民众的权利与主权者的义务

1、霍布斯是从公民的自由出发来论证臣民的权利的。他认为,作为一个臣民,有两种自由,一种是即使有主权者的命令,人们仍然可以拒绝不做的自由。另一种是在主权者未以条令规定的地方,臣民有自由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或不采取行动。

2、根据人们在国家中的权利,霍布斯又规定了主权者的义务。他认为主权者的根本义务是保卫人民的安全。他将服从自然法作为君主的主要义务。

除此之外,他还为主权者规定了一些具体的义务,具体如下:主权者必须保护好主权;教育人民;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

第三节 洛克的权利主张和分权思想

重点掌握:洛克的生平和和历史地位 (早期自由思想的代表人物) 重点掌握:洛克的政治思想 如下:

一、自然权利理论

他创造性地运用了霍布斯的自然权利理论,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财产权、自由权、生命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自然权利理论的基础。

1、他的自然权利理论建立在自然状态基础之上。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的 。

2、他认为,人们在没有进入人类社会之前就享有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的权利。

3、他以劳动起源论来论证私有财产的合理性。

4、他明确指出,政府的目的就在于保护人们的财产。 从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中,可以看到从古代西方思想传承下来的自由主义的基本要素: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些价值观念及其制度架构构成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二、政府的权力和目的

1、在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中,自由人交出了为执行他的私人判决而处罚违犯自然法的行为的权力,这一权力在国家那里,形成了另一种权力,即在国家对他有此需要时,使用他的力量去执行国家的判决。这样,在自由人交出权利的同时,在国家或是公民社会中形成了立法权和执行权。

2、洛克认为,一个国家的成员是通过立法机关才联合并团结成为一个有机体的。

3、政治社会或全民社会的建立使国家具备了对内或对外两种政治权力。 因此,洛克认为,政治社会的本性就是“保护所有物的权利”。

三、法治与分权理论

(一)法治理论

1、洛克的法治理论是同自由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对自由的界定,他论证了法治的原则,从而在政治制度上为自由提供了保障。

2、他区分了两种自由,一种是“自然自由”,这种自由、既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又超出了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只以自然法作为它的准绳;一种是“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这是一种社会状态下的自由。从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下的两种自由出发,他论证了法律的存在与自由但是共容。

3、洛克将立法权看作是国家中的最高权力。同时,他认为,这一最高权力也需要限制。通过对立法权进行限制性的规定,他提出了立法权的四个原则:即目的原则;方式原则;财产原则;归属原则。

(二)分权理论

为了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实现法治原则,洛克提出了分权学说。他将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他主张立法权与执行权应该分开行使。

总之,洛克清理了霍布斯等人的君主专制理论,改造了霍布斯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并在此基础上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的方式论证了自由、法治、分权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据以建立的的基本原则,为后来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五章 18世纪欧美政治思想

第一节 欧美社会政治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了解内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国家的建立;英国的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第二节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重点掌握:孟德斯鸠的生平及历史地位(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先驱、著名的政治思想家,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 重点掌握: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

一、论法的精神

他探讨了法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法与这些事物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

1、在他看来,法与各种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他注意从一个民族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教育、政治、法律等多个方面考察“法”与其依存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了重要成功。

2、他强调了法的理性精神。

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个根本的理性,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寻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3、根据法律解释对象的不同,他进一步将法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别,即自然法、国际法、政治法和民法。

二、政体理论

1、他将政体分为三种,即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2、他强调了政体划分的法治原则。他认为各类主人能够体都应该遵循最初的基本法律。

3、在区分政体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区分了政体的性质和政体的原则。这成为他的政体理论的两个主要内容。他十分注意与各种政体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特征。这就是他所谓的政体的原则。在他看来,政体原则是政治制度的灵魂,它维系着政体的存在、发展及腐败。政体原则在他的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

4、他还考察了政体的变化。在他看来,政体的变化首先是政体原则的变化,政体的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是人们在生活方式、习惯、风俗等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的结果。

5、他尤其考察了各种政体的腐败。他认为作为政体变化的一种。政体的腐化几乎总是由原则的腐化开始的。政体腐化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法律。

6、在国家的管理形式上,他主张君主立宪政体。在国家的结构形式上,他更倾向于联邦政体。

三、分权学说

1、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分权学说。他的分权学说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即分权,他将政府的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组成部分。第二部分即制衡,他认为三种政府权力之间应该是彼此制约,以到达一种均衡。

2、他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成在于是他

还提出了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重要思想。他认为,行政与立法权之间的制衡尤为重要。他还主张立法机关之间的内部分权。

3、他的分权与制衡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

第三节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重点掌握;卢梭的生平

重点掌握:卢梭的主要政治思想

如下:

一、平等思想

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出了深刻的洞察力和彻底的批判精神,对后来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认为人类走向不平等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不平等是第一阶段。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政治上的不平等是第二阶段;主任和奴隶的状态是第三个阶段。

二、社会契约论

卢梭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主张。

1、为了说明社会契约的发生过程,他假设了自然状态和文明社会两种基本状态。

2、通过社会契约,卢梭希望解决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就是既保证了每个人的力量和自由是他生存的主要手段,又要使他置身于力量的总和,不致忽略对于自己的关怀。这既是他的社会契约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其理论的全部出发点。

三、人民主权学说

1、卢梭创造性地将主权学说同“人民”联系起来,把主权学说由“君主政权”发展到了“人民主权”。他以“人民是主权者”为基点,以“主权在民”、“公意”、人民立法、直接民主等理论为核心,对主权学说做了全心的诠释。

2、他的主权理论是同公意理论联系在一起的。他指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组成的,公意的本质决定了主权的特征。

3、从公意的理论出发,卢梭认为,主权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他强调了人民与主权的同一,认为主权应掌握在议会之中。

4、由于公意具有权威性、政体性,因此,人民主权也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权威性和政体性。

5、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确认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深刻地影响了后来资产阶级国家宪政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美国立宪时期的政治思想

一、杰斐逊的宪政和民主思想

他的宪政思想包含了人民主权原则、民主性原则、多数原则、代议原则以及分权和制衡原则等重要组成部分。

1、人民主权原则。这一原则是他宪政民主理论的基础。他认为,正是人民的意志组成了国家,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和委托,人民在任何他们认为胜任的事情上都可以行使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权利。

2、民主性原则。他将人民视为宪法的基础。因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自然也是宪法的基础。他坚定地认为,人民的权威是宪法的基础,因此,人民有权依其意志改变政治原则和宪法。

3、多数原则。多数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和民主性原则的一个体现。在他看来,服从多数的决定是“每一个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4、代议原则。民主及范围的问题的解决来自对代议制原则的承认。他所主张的代议制通过摒弃直接民主制而将人民的权力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委托给少数人来行使,从而即使人民的意志成为有效的因素,又解决了直接民主下所无法实现的问题。

5、分权与制衡原则。他赞同分权与制衡的理论,这是特同卢梭民主理论相区别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他更注重立法机构在三权分立中的作用,从而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中更多地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二、汉密尔顿的分权理论

1、在政治制思想上,他解决美国现实政治为背景,阐发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他认为共和政体的缺点就在于人民群众的代表控制了国会,而国会的权力过重,从而容易产生腐败;为了达到“非暴政的共和”的目标,就必须使立法、行政与司法三种权力分开来行使,三种权力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从而起到防止暴政的作用。

2、他主张限制立法机关的权力。因为,立法机关是最容易腐败的。而法院的权力则值得信任。因而他 提出了限权宪法的主张,这一主张不但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设定了限制,而且将审查法律的权力交给了最高法院。

3、尽管他主张在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进行严格的分权,但是,他又主张在行政权力上实行集权。为了保证行政权力的强有力,他认为,统

一、稳定、充分的法律支持、足够的权力上行政头脑所必不可少的。

第五节 柏克的政治思想

了解内容:柏克的生平(保守主义的创始人) 重点掌握:柏克的主要政治思想:

一、保守的社会政治发展观

1、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因此,人们有可能透过上一次的失败为下一步指明道路,人们需要传统的指引。人类的历史发展在一代一代人中间组成了一个“长长的链条”,在这一“历史链条”中,所有的物理的和所有的道德都被安放在指定的位置,从而实现了秩序。这就构成了柏克国家观的基本内容。

2、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感情、道德等非理性的因素,强调宗教的重要性。他看到了通过宗教来治理国家的好处。进而主张那种由国教将国家神圣化的做法。

二、民主观念

1、柏克蔑视人民群众,认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对国家进行统治,因此所谓的民主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种政体。

2、他对民主制的另一个批判就是即攻击民主权力的绝对性。他指出,绝对的民主制就像绝对的君主制一样,都不能算做是政府的合法形式;人民的意愿像君主的意愿一样,都不能成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评价:可以说,柏克的政治制思想对英国政治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思想具有浓重的保守色彩,成为保守主义政治思潮的先驱。

第六节 德国的政治思想

]

一、康德的伦理国家观

重点掌握:康德的生平历史地位(近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重点掌握:康德的主要政治思想:

1、自由

如果说道德居于康德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的话,那么,自由这一概念则构成了康德纯粹理性乃至思辩理性体系整个建筑的“拱心石”。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自由与道德则是一体的,自由是道德的存在条件;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条件,自由通过道德实现自身。因此,他更从道德的角度定义自由,在他的逻辑体系中,合乎道德的意志就是自由意志,当人们依据自由意志为自己立下的实践法则来行动时,他就是自由的。康德既反对英国经验论的自由观,又批判法国唯理论的自由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先验自由观的理论框架,这就决定了他的自由观的矛盾。

可以说,通过自由学说,他完成了道德哲学向政治哲学的全面伸展,从而构建了以自由为依据,以权利与法治二元一体为基本架构的政治哲学理论体系。

2、权利

康德的政治哲学是权利的政治哲学。

第一,他依据权利的概念,提出了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法这两对重要的概念,并进一步规定了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构成了他权利理论的大厦。

第二,他进一步提出了权利的普遍法则。他的权利的普遍法则实际上意味着义务。 第三,他区分了两种权利,即“自然的权利和实在规定的权利”或“天赋的权利和获得的权利”。

第四,为保障权利的实现,康德提出了普遍权利的公民社会的目标。

3、共和

第一,康德心目中的共和制度是在民主基础上实现了分权等制度化安排,从而具备了更多法治因素的民主。

第二,普遍法治是康德共和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他强调法律在国家在中的地位。他认为,国家的目的不是公民幸福,而是国家制度和法律原则处于极其和谐一致的状态。

第三,将共和的政体同国际政治秩序联系起来,他提出了永久和平的思想。

二、洪堡的国家作用有限论

掌握:洪堡的生平及历史地位(19世纪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 重点掌握:其主要政治思想:

1、他主张个性自由

他的自由思想是建立在对国家和公民之间关系认识的基础上的。他认为现代国家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考察古代的国家和近代的国家的基础上,他认为,个性自由是任何政治都离不开的基础,是国家的最高原则。

他反对国家干预个人自由,主张将一切非法律形式的对个人自由的限制排除在国家作用的范围之外。

2、国家及其范围

第一,他认为国家的作用可能是双重的,它既可能促进幸福,也可能是仅仅防止出现最坏的情况。由此出发,他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的职能论证了国家作用的领域。这就是国家目的的最高原则。

第二,他主张,政治制度的目的应当是确定国家活动的限度,从而保证公民能够在这一制度下自由、独立地生活。

第三,他认为,保障安全是国家唯一的目的,除此之外的任何国家行为都应当被禁止。因此,为了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一最高原则,国家的唯一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

第四,他反对国家干预公共事务。尽管他主张限制国家,但并不否认政府在促进公民发展负有的责任。在他看来,保障安全的职责只有国家才能提供,只有国家权利才具备对付违法事件的条件。

评价:总之,洪堡的自由主义思想对德国政治在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整个19世纪,他的自由思想一直是被德国乃至欧洲各国的思想界、政治界不断援引和阐述。

中外政治思想史重难点辅导

中外政治思想史11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提纲

中外政治思想史课本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外政治思想史模拟试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课程说明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试题(材料)

中外政治思想史平时作业二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简答题复习题

中外政治思想史第一次辅导内容
《中外政治思想史第一次辅导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