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4 01:51: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药用植物的利用研究

摘要:药用植物的保护是世界性的课题,我国在药用植物开发利用领域上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要用植物的保护以及可持续研究和开发利用上存在很大不足。因此,就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上,应根据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开发利用。同时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注意资源的可持续。通过近年来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并指出重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药用植物,存在问题,生态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1.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成果

建国63年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己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的研究和汗发的特点,取得了显著成果。

1.1药用植物的调查和整理

经过40余年的考察,已查明我国高等植物约3万种,居世界第3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包括9933种和1213种下单位),相继出版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著作,如《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年)、《中药大辞典》(1977年)《新华本草纲要》(3卷)(1988年)、《中国本草图录》(12卷)(1988一1997年)、《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年)、《中国中药区划》(1995年)等,使我国在药用植物的调查、整理和总结工作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1.2 药用植物的引种裁培

目前,我国家种的大宗药用植物就有150多种,种植面积已达440多万亩,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组织培养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据初步统计,49年来由野生转为家种的药用植物不下60种,主要的有防风、龙胆、柴胡、甘草、辽细辛、五味子、半夏、山茱萸、何首乌、天麻等,引种国外药用植物约30余种,重要的有颠茄、丁香、毛花洋地黄、古柯、安息香、大风子等。这些药用植物的引种成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了我国人民保健事业用药的需要,促进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丰富了引种驯化理论宝库。

1.3 重要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对全国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整理的基础上,对一些重要的药用植物进行了多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50年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利用植物分类与化学分类原理,找出萝芙木,取代了进口降压药利血平;根据《本草纲目》关于青蒿(黄花蒿治疟记载,从该植物中分离出青蒿素;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野生薯蓣的活性成分,生产了治冠心病药“地奥心血康”,其年产值 1992年近1.3亿元;此外在罗布麻、沙棘、灵芝、绞股蓝、芦基、西洋参、天麻、三

七、千层塔等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从上述可以看到,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家底清查”和“重要资源开发”,这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植物药品和产品提出了“安全、有效、可控、稳定”的更高要求,其核心就是要求提高药用植物资源的质量,这也就必然涉及药用植物资源中的“道地性”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加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构成了当前及今后药用资源开发利用急待解决的问题。

2.药用植物资源当前利用形势

2.1 药用植物资源的破坏

尽管我国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药材种类如此丰富,又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但中药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灵芝、人参等被称为能起死回生的仙药现在已逐步退化。古代有名的“上当人参”主要产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他的发现和利用均早于东北人参,其药用价值也优于东北人参,但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数代人掠夺性的采挖,在明代就已绝迹,现存只有东北人参这一品种。自从发现了红豆杉能提取治癌的药物紫杉醇以后,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的野生紫杉属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上百年的大树被扒

下树皮制成粗提物销到国外,甚至连小树也被锯掉制成碗、茶杯、酒杯或汤勺,而人们只知道能治癌、防癌,根本不知道紫杉醇在树木上不是活性的。20世纪80年代第三次全国重要资源普查的数据说明,中药资源的危机已经来临,有近30多种药材已处于濒临灭绝。

2.2 药材的退化

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以及传说中的中药材,往往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如《白蛇传》中的灵芝、史料记载中的贡品“上当人参”等,都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而为什么古时代的作用明显呢? 一方面是经过加工的夸大疗效,而野生资源的枯竭也是重要原因。中药往往是某种特定的自然环境所产生的野生品种最为有效。随着生态的破坏和人类掠夺性采挖,许多野生品种已经绝迹,往往正品被某些近缘物种所取代,有些取代品种甚至不属于同属同科,只是俗名叫法一样罢了。在中药材五加皮的使用中,习惯上同属的刺五加、无梗五加也做五加皮用,但近代五加皮已经绝迹,到20世纪70年代,市场上的五加皮已被萝藦科的杠柳根皮取代,而正品五加皮从此绝迹。

3.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3.1 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

全国建立了300 多个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五味子、防风和龙胆保护区。保护区内实现了保护和利用的有效结合,对资源紧张的药材采取“轮采轮育、边采边育、封山育药”等措施,加强资源管理,恢复和提高了资源的再生能力。

对一些生长条件特殊、生产力或繁殖力较低的野生濒危物种,产区可就地建立繁育基地,研究其生长习性,模拟其生长条件,逐步实现人工种植。如川贝母、肉苁蓉、绞股蓝、冬虫夏草等野生资源人工繁育已取得一定进展。此外,我国已建成杭州药用植物种质基因库、四川南川药用植物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植物园等,为今后新品种选育和纯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目前大部分的野生药用资源都生长在保护区内,而它们又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要可持续的利用好这些资源,首先离不开当地群众的参与,要改变把村民视为破坏资源的主体的主观意识,认同村民是资源管理的主要力量,与村民一道制定野生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方案,指导村民进行科学采集、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让社区老百姓参与进去,打破社区和保护区的二元结构,共建和谐、可持续、共赢的局面。二是要积极想办法帮助社区群众开拓经济发展新路子,帮助社区群众提高收入,使群众从“靠山吃山”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通过一系列的社区扶助活动可以缓和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矛盾,改善双方的关系,社区也在长期的宣传教育下接受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野生药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方面需要协调、配套。野生药用资源既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又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是整个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开整个自然资源而独立存在,它也是中药工业和中药商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基础,要改变目前野生资源源头管理与发、利用、加工和产品销售管理脱节的问题,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机制,一是涉及到的相关部门、特别是林业和保护机构都要纳入到这一管理系统中; 二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避免政出多门所出现的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三是要制定对野生药用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的规划和制度,使野生资源的保护者受到奖励、野生资源的破坏者受到制裁、野生资源的使用者受到约束。

通过对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达到人工再生性优质种源,并形成社会生产力后,可有效地保护我国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实现对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栽培药材仅占常用中药材品种的30% 左右,因此,中药材引种驯化和人工种植还有相当大的潜力,要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使一些濒危、稀有的野生中药资源实现人工替代,以满足中药产业发展对原料的需求,缓解野生中药资源保护工作的压力,缓解市场供需矛盾。由于人工种植的适宜区主要是贫困山区和生态脆弱区,因此,在这些地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人工种植基地、人工抚育基地和规范化示范基地时,要结合山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的种植一定要注意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2 发展规范化栽培和药用植物综合研究

实现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大力发展规范化栽培是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

出路人类将来的生存和健康一大部分依赖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为切实保护好药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做好如下工作: 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实行植物的就地或迁地活体保存;利用现有的种质资源库或新建专用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进行种质的低温保存;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有效控制对野生药材资源的采挖;开展致危因子、繁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但很多濒危稀缺药用植物的野生资源蕴藏量已经很少,其资源的自我再生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每一种来源于野生资源,大量开发使用的药用植物,研究它们成熟的栽培技术,建立产业化生产基地,是保证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最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面对当前天然产物开发的热潮,我们不能再走开发→资源破坏→濒危→保护→栽培的老路,对每一种正在开发利用的野生药用植物,都应未雨绸缪,研究它们的栽培技术,建立起相应的人工生产基地。目前这两种植物已开始大量种植,缓解了药源危机。一些重要的产自国外的药用植物也已在中国引种成功,如西洋参、白豆蔻、马钱子、丁香、番泻叶及非洲萝芙木等。 目前中国的药用植物栽培正在经历一场革命。GAP即将颁布实施,近100种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已启动。栽培药用植物正在走向规范化和产业化,将为国内外的天然药物及相关产品提供大量的标准化绿色原料。美国的植物药产业指南,欧洲的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GAP,日本的药用植物栽培指针和汉方药GMP也都高度重视药用植物的规范化种植和质量控制,所有这些都将保证全世界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药用植物研究所是中国唯一从事药用植物综合研究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隶属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目前已形成了三个相辅相成,相互配套的研究方向和体系:从药用植物中开发新药、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药用植物栽培。多年来承担了国家研究课题200余项。其中的“西洋参大面积农田栽培技术研究”、“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及质量研究”、“八百种药用植物种子生理的研究”、“沙棘资源利用及系列产品开发”、“天麻种子与真菌共生萌发生长机理和纯菌种伴播技术研究”、“66种常用中药材质量标准及其对照品的研究”等获自然科学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成果奖,40余项成果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级成果奖。发表论文上千篇,主持编写了《中药志》、《中国本草图录》、《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中国药用真菌学》、《中国天麻栽培学》、《质谱学》等专著30余部(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设有生药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目前我们承担了全国药材种质资源收集的研究工作,以及甘草、麻黄、黄芪、党参、远志、柴胡、枸杞、板蓝根、白芍、桔梗、款冬花、黄芩等药用植物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为了更好地引导药用植物研究所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栽培的应用基础为重点,倡导原创性探索,加强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努力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产业发展知识与技术保证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我们将加大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研究的力度,力争建立国家级中药材资源与栽培研究中心,成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保存、中药材标本保存、绿色中药材认证、野生药材资源状况动态监测、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力量。

3.3 药用植物资源“地道性”与质量控制评价

“道地药材”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古代药物标准化的概念,它以固定产地生产、加工或销售来控制药材质量,保证药材的货真质优,是古代对药用植物资源疗效的认知和评价,至今仍然对指导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如何用现代科学理论来阐明药材道地性的科学内涵,使之在指导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第二个命题。

对于药材道地性的研究,应该说,在几千种中药当中,是研究得比较多、比较深入的一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引种栽培、成分分析等),但距离阐明药材道地性的科学内涵还相差很远。因此,我们应该对过去的研究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议用居群生态学和居群遗传学的方法研究上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使研究从药材来源于生物这一本质入手,从而更接近道地药材的本质。揭示道地药材的本质和科学内涵,对于开发和利用优质高效的药用植物资源,指导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令人可喜的是目前已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道地药材的系统研究”,并设立了生物组,专门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对药材道地性的研究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受生长环境、采收季节、生长年限、贮藏和加工方法等随机因素的影响。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即使同一品种,因采收时间不同,其化学成分含量也有不同。尤其增加药用植物的质量评价难度的是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很复杂,包括其赖以防治疾病的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以及无效成分,并且有效成分只对某一种疾病为有效,而对另一种疾病则为辅助成分甚至是无效成分。因此,如何解决药用植物质量的控制和评价,将是搞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第三命题。

药用植物质量的控制和评价应建立在化学成分协同作用而产生传统疗效的基础上,不把各药用植物所含特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值的整体与该药用植物的种属和临床疗效全面相关。克服这个缺点要依靠科技进步。目前,中药质量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就是运用分析化学、药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技术,以中药的传统形态学鉴定为线索,以重视药味协同作用的中药复方理论为指导,在研究阶段用计算机科学把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值的整体与反映其疗效的药理作用相关以确定有效成分及其权重,而在常规应用阶段则仅用各有效化学成分的整体做质量控制指标。现已比较成功地对黄芩、厚朴、龙胆、威灵仙、大黄、人参、牡丹皮等进行了化学模式识别。相信这一方法能成为药用植物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法定方法。

3.4 中药的现代化与保健

开发研制1种新的药物,西医需根据临床发现的病症特征、研究发病原因、查找治病的根原对病原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然后根据病原体的基因链组成,寻找打破其基因链的方法,再去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研制某种另外成分的化学制品,破坏病原,达到以菌治菌或以某种化学成分抑制另1种化学成分的过程。因此,西医绝大部分疗效确切,有效成分清楚,作用明显,但副作用较大。而中医的中药已经经过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临床试验,而且确实有效,唯一的工作就是中药的配方,以及对中药有效成分找出来,在理论上与西药接轨,达到国际标准。但传统的东西也很复杂,特别是对某一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容易测定,而对几种中药配方混合后的有效成分的分析很难被国际认定,因此中药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中药,如绿豆汤、菊花茶去火、黑豆明目、山楂生津开胃,有些饭店酒楼的药膳,止血、消炎、去火、滋补、止泻、排毒等举不胜举,中药与保健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市场上的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在回顾自然呼声的推动下,很多人在心理上的认识存在误区,盲目的选择保健食品,甚至把保健品当成治疗药物或包治百病,这都是不正确的。要根据的身体特点,有针对性、有目的选用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而不要轻信广告的宣传或盲目滥买滥用。

4.总结语

中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瑰宝,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回归大自然呼声的日益增长,人们对天然药物的向往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加之目前大部分化学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较大的潜在影响和威胁,而天然药物往往具有确切而稳定的疗效和保健功能,一般较少有毒副作用,为此,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把健康和保健寄托在天然药物上。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现有有记载的药用植物11146种。目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己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组织培养育种等方面都卓有成效。由于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药用植物资源开发过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有相当一部分珍稀药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因此保护我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迫在眉睫,合理开发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卫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J ].2004, (05).

[2]彭勇,肖培根.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3.

[3]陈士林等.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J ].中国中药, 2005, (15).

[4]王年鹤,袁昌齐,吕晔等.药用植物稀有濒危程度评价标准的讨论[J ].中国中药杂志,1992.

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简介

药用植物名录

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中国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复习题

武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药用植物资源学

药用植物学名解

大连市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研究[材料]

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研究
《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