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游香泉,学课文,写游记(第二课堂)

发布时间:2020-03-03 06:55: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游香泉,学课文,写游记(第二课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香泉寺的历史传说及景观

2、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

二、教具

1、香泉寺资料

2、扩音设备

3、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4、队旗和旅行帽子

三、教学时间

2016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五)下午1——5点

四、路线

香泉寺(东寺——西寺)

五、人数

带队老师:2人(讲师一人,摄像一人) 学生:5人 教学准备:

六、

1、导游词的写法

2、导游词的案例

3、游记的写法

4、游记的案例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2、教学实施

3、教学总结

八、教学内容

1.每人说一段导游词。 2.醉翁亭记 3.山峡

4.与朱元思书 5.小石潭记 6.了解对联 7.了解风水

8.了解香泉寺历史景观 9.爱莲说

九、教学任务:

每人一段导游词,每人一篇游记

十、不足之处:

1、学生成语和词语不够丰富,加强成语词语的分类学习。

2、没有建立学生通信。

3、学生造句能力不足。

4、没有第二课堂标志的帽子

5、没有扩音器

6、学生对香泉寺的有关资料不够熟悉

7、教师讲解太多

8学生满意程度90%,原因就是时间过于紧凑,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应该按照一天来进行,就会很宽松。 十

一、成果展示

1、结合《醉翁亭记》现场作文 醉翁亭记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现场作文:

环香泉寺皆山也。其西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霖落山也。山行半里许,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香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石上者,洗心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稠也。名之者谁?老刘自谓也。老刘与小孟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老刘也。老刘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三峡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现场分析讲解《三峡》一文的课文结构布局及与《与朱元思书》的对比

自香泉河六七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现场作文:

从香泉寺门口西行数百步,隔杨林,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疾步前行,见一小潭,名曰:神狮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清风徐来,使人神清气爽。游人络绎不绝,欢声笑语,人鸟相伴,然夕阳欲下,留恋不舍,乃记之而去。

怡然自得,心旷神怡。以时已近黄昏,不可久留,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老刘,小孟。隶而从者,九年级五学生,乃李晴,田红梅,田小茹,申红霞,李子怡是也。

田晓茹:今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不仅仅因为是全家团圆的元宵节,更因为刘老师和孟老师一起和我们去了卫辉香泉寺。刚到那里的时候我们都兴致勃勃,可老师突然说的一句话让我们手忙脚乱。老师竟然让我们自己当一回导游,对于第一次当导游的我们,都束手无策。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开始尝试自己当导游。这一关过去之后,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了各个地方,介绍了各个人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吴道子画的画。虽说香泉寺也是一个旅游景点但毕竟也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坏的不再那么完整。如今游览香泉寺的人越来越多,但我们不应该一昧地欣赏风景,这些文物遗迹也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随后我们和老师一起登上了山。在烈日的光照下,我们不由自主地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但我们并没有放弃,两个老师一直守护在我们身边,给我们介绍各个景点。香泉寺的景色确实优美,许多名人经常来此,写诗留名。虽然现在刚是春天不久,绿叶还未吐出,但香泉寺的竹叶却别有一番风味。今天的一游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感触,它也告诉我要铭记历史。保护好我们的文明古迹。

田红梅:古老的香泉就这样静静的躺在这深山之中,享受它一往如初的宁静。香泉寺位位于卫辉市太公镇的霖落山上,因离香泉近而得名!络绎不绝的我游客正好验证了那句古语:水不在深,有龙则明,山不在高,有神则灵。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起去探询古老的文化吧!

李子怡:香泉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为著名高僧稠禅师在魏离宫旧址上所建。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重修,唐、宋、金、元、清历朝均有石刻、雕像。

提起香泉寺,它虽没有嵩山少林寺那样远近闻名,但是它在豫北地区却大有名气,素有“豫北第一古刹”之称,寺院因离香泉近而得名。

战国时期,香泉寺为魏安厘王的离宫。香泉寺创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隋大业五年(公元608年)重建,元延佑年间(公元1314年)再次重建。寺分东西两处,中间为山沟所隔。寺院临山崖而建,规模宏大。亭台楼阁,碑殿佛雕,甚为壮观。在香泉旁边的崖壁上,有明朝万历皇帝的胞弟潞简王书写的“香泉”二字,苍劲有力,镌刻崖上。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在石壁上刻的“麻姑像”和“卧佛像”,庄严安详,完整如初。香泉寺是卫辉市八大景之一,历史上这里以“佛洞烟云、古塔凌云、凉台玩月、涧水涛声、竿山叠翠、乳岩溪流、香泉甘洌、炉山夕照”八景而闻名。

申洪霞:今天,也就是2月2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老师带我们去了香泉寺让我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元宵节。

我们一点多开始出发大概在两点钟到达香泉寺。首先老师就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让我们猝不及防,那就是让我们做一个小导游介绍香泉寺,当时我们尴尬极了,难么多人而且是我们第一次做小导游并且对香泉寺没有那么多了解,于是老师给了我们几分钟时间让我们做准备。然后让我们挨个介绍:香泉寺位于卫辉市西北二十公里处太公镇的霖落山上,因离香泉进而得名。香泉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佛教文化圣地之一,历史上素有佛教“小西天”之称。

香泉寺规模宏大,殿台楼阁、碑刻、坊塔、佛雕无所不有,蔚为壮观。寺以山势分隔,为东西二寺。首先老师让我们从西寺入口我们首先到了南天门,石坊檐下刻“淑海香天”四个大字,坊住上刻有“两天既许分东土,南海当移住北方”的对联,并且老师还给我们渗透了一点写对联的学问。穿过石坊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东崖壁的华严洞,洞内刻佛,洞外刻经,不过现在已经剥落不过在残缺的地方还是可以看到宋人的提名。在寺的后面有一方石筑水池,即为香泉之源。石崖上有明代潞简王亲书的“香泉”二字,字大如斗,清晰如初。顺着小路往上走我们到了洗心洞,参观过了之后我们就有开始又走向山顶,经历一番曲折之后我们终于到了山顶,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伟景象。我们在山顶上看到了香泉以及周围的高山于是我们兴致大发把郦道元的三峡改编了一下于是就成为了我们的作品。欣赏完高山以后我们就走向去往西寺的下山之旅,我们到了稠禅师殿,在路上我们谈论了关于它的神话故事,到了以后当地的一位老爷爷给我们讲述了无顶塔的故事我们也亲眼目睹了被摧毁的文化古迹,对摧毁它们的人感到愤怒,也为它们保存到现在感到幸运。

卫辉香泉寺是中国第一个佛教慈善场所,专门收治麻风病的“疠人坊”,开了中国佛教慈善、医疗的先河。而且香泉寺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环境优美,自古以来也吸引了不少名人游客驻足观看,提诗留言。

一次前所未有的学习经历不仅让我见识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也让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

学写游记

写作 学写游记

香泉来历

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香泉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课(学写参观游记)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

1.学写游记作文指导

盈香生态园游记

香泉生态旅游度假区

游香泉,学课文,写游记(第二课堂)
《游香泉,学课文,写游记(第二课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