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3 02:51: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武宣县金鸡中心校

李 小 燕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 经历 参与 探索 掌握 探究性学习语文素养)

内容提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由此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新理念。“过程与方法”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现在的社会、将来的社会是学习社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学习就非常重要,你就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过程和方法,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过程和方法”的要义是:“经历过程,掌握方法”。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评价、引导和激励的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过程,更要探索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较之前七次,力度是最大的,很多观念有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怎样来学习和理解新的课程标准,把握精神实质,化为我们的教学行为,有一个艰苦的历程。现在,我就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其意义、作用、内涵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几个问题,讲讲自己的看法。

一、“过程与方法”观的意义。

1、“过程与方法”观提出的背景。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一是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以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二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因此,教育部在《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希望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终极追求是走向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纲要》中的总目标,把教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着眼知识技能,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这些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每篇课文、每个课时都应有学生的语文素养三个维度全面发展的目标意识。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我们也知道“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可是我听了许多的课,最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看到几个老师授学生于“渔”。到底怎样才能读懂一篇文章、一首古诗或儿歌,没几个老师去告诉学生,去帮助学生总结学法,造成“教学过程不注重学法指导,课堂小结忽视学法的归纳与运用”,学生所学只停留在表面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由此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新理念。

2、过程与方法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在教学过程中,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努力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他们语文学习的亲身体验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之中,使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获得坚实的基质。重视教与学的方式的配合: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学条件为依据,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的设计: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体现程式性,留下延伸性。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选准探究内容、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重视交流:动口——语言交流、动手——操作交流、动键——网上交流。重视互动:动脑——思维互动、动身——实践互动、动情——情感互动。

3、“过程与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是针对我们目前各科教学的薄弱环节而言的,并不是只指语文教学。我们东方教育比较重视结论,西方教育比较重视过程。我曾经看过美国权威非常推崇的一节小学数学课,一个枕头型的面包十二等分,整个过程就是让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的分法,而我们一定是最后等于几这个结论很重要。任何一个结论的得来都有一个思维的程序,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已有经验,把握一定的程序,他就能够自主地学习。再比如说,方法,我们常比较注重教法,认为老师只要讲清楚了,学生一定会学会。其实不然,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你讲得再清楚,一清如水,你的班级同学的得益也不完全一样,他们还有他们各自的主观能动性。至于学生的学法究竟有怎样的规律,哪些是普遍性的,哪些是特殊性的,研究得不多。而现在的社会、将来的社会是学习社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学习就非常重要,你就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过程和方法,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保留与发展我们东方教育的特长,又能够吸取西方教育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倘能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更完善了。其实,过程与方法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只是没有意识到,现在把它挑明了就更自觉了。老师不仅要研究教的方法,更要研究学的方法,教法和学法相互沟通,就能够教在点子上。所以,深刻理解“方法与过程”这个维度的内涵,可以使得我们原来的教育更加完善。

二、“过程和方法”的内涵与作用

(一)“过程和方法”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和方法”的要义是:应十分重视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的结果评价,要充分注重形成性的过程评价。概言之就是“经历过程,掌握方法”。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这是无庸置疑的。产生怀疑或动摇,将使语文教学无所适从,也将使语文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而今,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首先,由于“过程、方法”这一维度的目标,是以往课堂教学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师设计这类目标的意识不强,有些教师是有明确的意识,却在设计和操作中明显地出现了“游离”现象:游离于知识、技能目标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游离于学生发展之外,从而使过程、方法的价值丧失殆尽。下面这个案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师:小朋友,怎样记“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草字头,下面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莱,上面是花字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们越记越复杂,越学越糊涂。这种为过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二)“过程与方法”的作用

1、“过程与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又从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以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总目标中的像“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等则是侧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也应体现出目标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具体地说,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既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明确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获得怎样的学习方法,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这样,使语文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实现。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爬山虎的脚》一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2)在阅读过程中,能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并主动探究解决;(3)继续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体会和再现课文所描绘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了解作者是运用哪些生动、准确的 语言进行表达的,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又注意了对教学过程的整合,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在同一过程中实现。比如,检查预习时,当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就这样提示学生: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一看对于预习中你已读懂的内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读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读书解决。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经历学习过程:对于已经读懂的内容不要满足,对于没读懂的内容要力求通过自己读书探究解决。再如,在学生通过读书想象,了解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后,老师就进一步总结鼓励:我们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体验。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等等。

这样,学生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而且喜欢上了爬山虎这种植物,同时也学到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有利于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抱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做教学的有心人,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过程是认识发展所经历的程序。《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过程”纳入目标体系,强调过程和方法,其实质就是强调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程,在自读、自悟、自评、自结中掌握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充分地自主,有效地合作,适度地探究;随机进行创新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想象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基本方式应是结合语文的学习进行语言重组、语言转换、语言延展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质疑、欣赏性思维的课文评品、补白性思维的想象扩充等。

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的经历学习过程,教师就必须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采用多种形式与方法激起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如王向嵘老师执教的《画家与牧童》一课: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1、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懂的字可以请教课文里的"小海螺",也可以向同学请教。

3、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4、读词语卡片。

5、猜猜找找的游戏:请你根据老师的表现猜一猜,找到相应的生字. 注:字谜──黑土

动作识字──戴 拱 翘 抹

体验识字── 一个人常常因为做错事或有缺点而感到不好意思.

6、范写"商"字。(商人留着八字胡)

二、精读感悟,品词品句,悟情悟理。

学习第一自然段课文

1、再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画家"两个字写得大,"牧童"两个字写得小) 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

(一大一小书写课题,意在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探究的欲望,为下文提升文本价值奠定基础。)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画家很有名气?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3、出示句子,重点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

4、用"一„„就„„"造句。

赛跑运动员一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一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

5、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1、出示挂图: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2、相机让学生上台用毛笔演示 "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

3、四人小组讨论:

牧童的声音让谁听起来像炸雷一样?

提示:人们听了牧童的话会说些什么?你是围观者中的一员,你会怎么说?戴嵩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这个问题的抛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由于课文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激发了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导读、范读、评议读、

表演读。

5、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当观众,也可以当

围观的人。

三、感受升华,思想教育。 戴嵩和牧童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一位受人尊崇的大画家,却敢于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之美德实在令人感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牧童,竟然敢对着名画家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同样令人佩服。同学们,他们这种虚心、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和方法"的要义是:应十分重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这节课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提问体现主体性。如,"你知道了什么?", "你会对他说什么?"这些提问都是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来设计;朗读体现主体性。如,抢读词语,读出自己的体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等;学习方式体现主体性。老师让每个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同时,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对文章不同角度的感受,鼓励他们尝试在朗读中体现自己的情感。

3、充分发挥评价、引导和激励的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过程

以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目标,开放课堂评价,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评价主体参与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过程之中。

一是在民主性评价中让学生全员参与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倡导民主性的评价,让学生也有评价的机会,组织他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启迪,让学生从中受到鼓励,增强信心,明确方向,大胆参与,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主动发展的目的。

二是在延时性评价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过程。延时评价是与即时评价相对而言的,教师对学生正在研讨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是否定的评判,而是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讨论、去分析、去论证。延时性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一种信任和期待,一种点拨和启发。它有助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的态势;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过程之中。

三是在多元性评价中让学生自主参与过程。单一的评价使天赋不

一、志趣各异的学生发展方向和学习行为高度统一,训练出来的只能惟师是从、惟书是从、思维僵化的学生。课堂教学评价的尺度应从一元化的攀篱中解脱出来,走向更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阶段,即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地做出针对性个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使学生能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使不同智力的学生能全力投入过程之中。

四是在纵向性评价中让学生乐于参与过程。横向比较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和主观努力这一本质,容易忽视评价对象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与转化这一动态过程,比来比去让众多的学生始终感到自己是落后者,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多数学生失去发展的自信心。而纵向比较是考察受教育者个体退步或进步的幅度,注意了学生自身发展状况,关注的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采用纵向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纵向评价,能使中下程度的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之中。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我们要注意过程,当然也要追求结果,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的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进而事半功倍。

如同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专门能力一样,学习方法也分两种:一种是一般学习方法,一种是特殊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指后一种,即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如识字的方法、阅读的方法、作文的方法等。《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方法,实际上是一般学习方法和特殊学习方法的结合。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让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才是方便、实用而高效的方法,它反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在过程中让学生悟出规律,掌握方法,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佳结果

1、教学实施要关注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过去的教学比较重视学生说写的结论,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不够,看不到学生的课堂上,我们所看到的是教师的提问,学生回答。题目容易,个别学生答过即过;题目难,教师像挤牙膏似的的逼问学生,直到有一位答对了便过。缺少教师的点拨、引导,没有过程,看不到发展,看不到教学的价值所在。而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应该展示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会学到会学过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一课,课文讲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与一位素不相识的小姑娘,来到黄山风景区的天都峰下,都犹豫了,但双方都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产生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结果这一老一少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课文的3~5节,写的是这一老一少在天都峰脚下的对话,也是他们善于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具体描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首先用大屏幕出示3~5节,征求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建议。因为三段话的突出特点是人物对话,因而同学们选择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学习。接着,教师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三人一小组合作学习。之后交流评价学习的成果。此时,学生分角色朗读,只达到了正确、流利,但感情没读出来。怎么读才能读出感情呢?这是应让同学们感悟的学习方法。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道了原来读书时应边读边想,具体到这三小节课文,即当读到人物话语时,要想想人物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想的。学生领悟到这些,再让他们小组合作学习,便发现学生会读了,也读好了。

2、学生不仅要参与学习过程,更要探索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如今,随着课改的深入,对于语文学习过程、方法越来越引起同行的重视,因过程方法是结果替代不了的重要素质,是形成能力、习惯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那种教师包办学生学习过程的现象已不多见,已由只重视结果向过程方法与结果并重转移,诸如让学生自学质疑解疑,合作探究问题,开展文本对话。语文课程着力于是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是知识社会的灵魂。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实现主体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险究性学习。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创设足够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翱翔。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精神。

请看《秋天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有哪些果子是在秋天结的?生:柿子、葡萄、梨、枣。

师:你们可以读一读课文,看一看图片,将你认识的水果给小组同学说一说,不认识的水果可以问一问同学,还可以将我喜欢的水果或者你认识的而图片上又没有的水果画一画,写一写水果店的名字。。。。。。

师:各小组来汇报一下,看看秋天里都结了些什么水果?(小组汇报,展示学生图画) 师:噢!我们教室成了果园了。谁能扮演农艺师,带同学们到果园里认识各种水果呢? 生:我是农艺师,大家请跟多来!大家往这边看。。。。。。

这样的设计,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看、说、问、写、演之中学得轻松自如、兴致勃勃。长此以往,必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对话表演,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自由查找资料。。。。。。均是这种转变的操作显示。

但冷静观察分析某些教学现象,不难发现虽是全体学生全程参与了学习过程,可师生关注的仍然是最后的结论,只是走了过程,不自觉地操作方法,对过程方法只是感受而已,并载掌握,举下面个教学片段作个比较:

《中彩那天》片段1 师:同学们,自学课文,提出不懂:生:我不明白“拮据”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词是生词。这个问得好。大家都想想,联糸课文能理解吗?生:“拮据”就是家穷,他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养活。生:“拮据”是生活困难,他家只父亲一个人挣钱。生:“生活”紧巴巴,勉强度日。师:说得对,“拮据”就是生活困窘。

片段2 师:大家自学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生:我不懂什么是“拮据”?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大家有什么好办法。生:老师,找出有“拮据”的那名话就明白了。师:这是个办法,大家都有找找读读。生:(读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个人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师:同学们说说,明白“拮据”的意思了吗?生:“拮据”就是家穷。生:父亲一个人养活六口人,生活很困难。师:对了,你们想想,这是用了什么方法弄懂的?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师:是呀联系上下文是个好方法。

两个教学片段的比较,清楚地看出片段2,师生不仅关心理解的结果,更关注理解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更引导学生探究了学习方法。所以,仅仅发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他们研究、探究、掌握。正是感觉孤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会更深刻地感觉它

3、如何通过“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以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关注的多半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对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往往有所忽略。课程改革之后,为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因为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经历一个怎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回答是:加强语文实践,别无他途。这也是由语文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知道,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又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正如《课标》所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学生语文素养,还包括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趣、正确的价值观等人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来完成。《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实现。综上所述,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首先是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还是《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在认识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时,教师就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可以把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试一试能看到怎样的画面?而认识爬山虎脚的特点时,学生仍旧像刚才那样一边读一边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爬山虎脚的样子画了出来,有的学生还边读书边对照实物来认识。这样,学生在大量的读书、想象、思考、感悟、观察、表达的语文学习实践中,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形成了阅读能力,还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学会了学习。正如《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所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可以这样说,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尽力促使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感悟,自行探索,自求了解„„这样,通过一项项内容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一个个结论,而且通过自己能动地听说读写、思考、体验等实践活动,悟出了怎样去读,怎样去想,怎样去说,怎样去写,从而掌握了一些读书方法、表达方法等,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其次是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领域,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体系。《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然后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道理讲得非常明确,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实证。如,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单一的弊端,主张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密切结合,构建了名曰“一体两翼”的大语文教育体系。他们以学科课程教学为突破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不论是阅读教学的“六段主动式教学结构”,还是作文教学的“学导式教学模式”,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活动课程教学中,他们重点抓“大阅读”课,设计了“五种课型”,让学生经历大量的读写实践;在课外、校外活动中,他们组织了学生自愿参与、自主进行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母语大环境里历练语文学习的本领。实践证明,“大语文”教育体系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更加广阔的时空领域里学语文用语文,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而且在学习实践中真切地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更加热爱祖国的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烈,使语文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对语文教育体系的整合,也是对语文教育体系的创新,应该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4、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程教材改革之后,实施的关键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要害问题,也是语文课程目标将其列为三个维度之一的原因所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受到情感熏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合力攻关、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任务。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自主学习,因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是提倡创造性的学习,这是和过去的维持性学习、接受性学习相异的。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就是自主学习,所以高质量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

那么,如何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认真阅读《课标》的这两部分内容,便可概括出以下几个要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专题性、探究性、综合性学习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当然,对于不同内容的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例子。

在《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着力点。先让学生自学:课前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观察。然后,让学生谈一谈已经知道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靠小组的力量来解决,最后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选择,最后确定了这一课的学习重点。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教学目标的制订。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而且特别重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允许学生探究中的失误;鼓励学生随时质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探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阅读。如,对于爬山虎脚的认识,喜欢画画的可以边读边想象,然后画一画;带来实物的也可以边读边对照实物来认识。这样,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更有利于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实现了创造性的学习。当然,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是实现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

四、关注过程与方法,实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语文能力往往体现为正确地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过程和方法”本来就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侧面,有时可能还是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侧面。但在过去,由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单维设计,过程和方法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语文教学更关注那些结果性的东西,而语文教师则很少反思教学中“塞给结论、告知答案”的做法有多少合理性。

“三个维度”的设计强有力地引导语文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尤其体现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比如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系列目标,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

能复述叙事情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二学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第三学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实现过程与方法上要把握一个“活”字。要摈弃课堂教学表面的热热闹闹,克服教学形式的花里胡哨,除去学习心态的浮浮躁躁,教师要真正用启发性的问题及活学生的思维,用坚韧的教学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真正让学生用主动探究的心理、科学的方法去探求知识的奥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是内在地融会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所以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把握,必须坚持“三维一体”的观点。“三个维度”是《语文课程标准》之纲,融会贯通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之中。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三个维度的各自内涵及相互交叠渗透的关系,我们才能科学地实施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进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主要参考文献:

于 漪:《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 《中学语文教学》2004/1 刘恩德 :《明确课程目标 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王 向 嵘:《画家与牧童》

黄永刚:《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11

阅读教学一般过程与方法

学习太极拳的过程和方法

第七编作文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论语学习

论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理解

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马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

论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