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劳动实践对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6: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劳动实践对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

许多老师对智障儿童进行康复教育时,往往只注重了文化知识或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技能的训练,使所传授知识过于呆板,脱离实际,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厌学现象发生,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对智障儿童的劳动实际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智障儿童最有效的康复训练.

第一、通过劳动实践可以开发智障儿童的智力.

首先劳动实践在智障儿童的认知及概念形成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由于劳动实际过程中,我们所接触的劳动环境,劳动对象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东西,它们显得最直观,也就很容易使人明白和认识.这样旧使人很容易思考,也就有利于头脑中概念的形成.当智障儿童参加各种各样的劳动实践活动时,就会接触到许多的工具,如桶,盆,镐等,在接触中,智障儿童逐渐对这些工具产生印象,这是桶,那是镐,经过反复的使用这些工具就会形成了“桶”和“镐”的概念和印象,接着对这些工具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但形成了概念而且明白了这些工具的结构,用途等,这样的概念形成过程就简单多了,比起单纯的课上讲解显得容易多了,这对智障儿童来说,效果就更明显了。

其次,劳动实践能完成许多在课堂上无法用语言表达或

1 亲身感受的东西。象我们给学生上“锄禾”这节课时,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去体会,理解诗中的意境,可想而知对这些智障儿童来说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就是教师的描述在真切也不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如果通过实践活动,用真实的情境和场面,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在烈日下进行一次锄禾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诗的内容,知道“一粒米”的来之不易。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才容易记住,同时在活动中对学生也进行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学生学得自然,老师教起来也轻松,教学效果会更明显。

另外,智障儿童最大的困难是他们不能看见和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他们一旦离开了“事实”就对事物关系不能思考,通过劳动实际却使学生能明白许多复杂的道理,以及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我们对智障儿童教“水的用途”时,如果凭空的课上讲述,把水的用途机械的逐一罗列出来,这样学生很难接受,也很理解,可是如果我们通过劳动实践的方法去教这节课就容易的多了,在课前我们组织几项活动,让学生去洗手去洗衣,让学生植树浇水,让学生打水喝......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回忆总结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水的用途,水可以浇花,洗衣,饮用等作用,这样的教学就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劳动实际中学生亲身参与就使知识明朗化了,学起来当然容易的多了,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劳动实践使智障儿童善于动脑,勤于思考,促进

2 他们心理过程的发展。思维和想像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丰富而正确的事物表象的获得。在劳动过程中,孩子容易形成正确的事物表象,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这些知识在劳动过程中要经常的反复重现,便于牢固的保存在孩子的头脑中,起到强化训练的作用,通过看和做,听和说,孩子能实际的感知物体的各种不同的行状,色彩,表面性质等多方面的特征,形成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些为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营养,有助于克服各方面的障碍。在我组织的擦玻璃活动中,因为窗子高处的玻璃够不到,这怎么办呢?孩子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尽量把脚翘的更高些,但还是不能解决,有的同学就会动脑想办法,结果搬来板凳,双脚踩上去,问题便解决了,这一简单的搬凳动作,却是孩子动脑思考的结果。当困难摆在智障儿童面前,他们就要去思考,想办法去解决,这要通过心理活动来完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孩子的脑转动了,就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有的同学虽然搬来凳子,但放的位置太靠窗子,身子紧贴着窗子,擦起玻璃来太吃力。有的同学就会移动一下凳子,这样擦起玻璃就灵活多了,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另一问题又顺利解决了。这样的过程是动脑的过程,思考的结果,心理活动的作用,因此陶行知老先生一贯主张“在劳力上劳心”即在劳动中活动脑子,善于思考,勤于学习。

第二、通过劳动实际可以补偿智障儿童的缺陷,并发展智障儿童的能力。

智障儿童大部分都存在感官方面的障碍(器质上的或机能上的)象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运动障碍等,这些障碍的存在,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但是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可以帮智障儿童补偿这些功能的缺陷。我们人体机能的任何功能都是在劳动实践过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劳动活动中,对各种感官功能的形成也最容易。丧失了的功能也可以得到恢复,有缺陷的功能可以得到补偿。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要积极的参与,而且各器官之间彼此要经常反复的协作与配合,在实践过程中能使智障儿童的各种器官得到锻炼,使其功能水平不断提高,使器官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而协调完成各种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智障儿童会和各种各样的人、事、物相接触。当他们面对这些人、事、物就会产生各种刺激,在产生刺激后,智障儿童就会做出反应,这样他们就会和人产生交流和学习,对事就会产生态度和看法,对物便产生了表象认识。在人、事、物的刺激下,智障儿童就会提高各种能力。在与人的交往间便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做事就会提高思维和逻辑能力;对物的观察会提高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三、智障儿童的训练目的就是让他们自食其力或为有用的劳动者。这要通过劳动实践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费尽

4 心思去康复教育这些智障儿童,其最终目的是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时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就离不开劳动实践活动,我们就必须以此为中心去训练这些智障儿童,让他们去接触劳动,懂得劳动,并参与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独立自主的完成基本的劳动任务,做些最起码的生活自理劳动,做一些之家务劳动,能够自食其力,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

大量的成功案例也为我们证实了劳动实践活动的意义深远,令我们不可忽视。我校有位学生叫贾庆龙,他是一名智障学生,起初在班级中属于一般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不高,劳动技能也不强,生活知识面狭窄,三年前我校举办了首批劳动技能培训课,让他参加校内劳动教育,曾经让他做过保洁员,让他打扫校园卫生;让他做过澡堂管理员,负责澡堂的卫生工作;通过锻炼,把他安排在伙房工作,开始只让他帮助择菜、提水,渐渐的在适应工作的情况下能独立的进行切菜机的操作,还能操作电动土豆脱皮机等多种厨房机械;现在的他已不是一名依靠父母挣钱来上学的学生了,已能自食其力,成为学校的一名职工,学校已不再收他的学费,而给他每月发工资,给他各种福利待遇。通过这几年的劳动实践锻炼,他的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语言表达流利了,有序了。记得有一次由于我校的技校

5 学生与门卫发生了冲突吵起架来,正巧贾庆龙返校遇上,目睹了全过程,回来后马上讲述整个事件的过程,虽然不是十分周全,但事情基本能表达清楚了,我感到太惊奇了,惊奇地不是吵架的事,而是他的表现,真是令人吃惊。在劳动的过程中贾庆龙不但从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热切在社会交往能力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前不久有位同事请喜宴,他老早就得知了,并主动给这位同事祝贺,宴席上他还主动为新人敬酒祝福;经过劳动实践贾庆龙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劳动实践的结果。在我校像贾庆龙这样的成功案例还有许多,如现在走上工作岗位的徐燕妮,她以前也使我校的学生,但通过劳动实践培训,现已在伙房的面点间工作,为学校的师生服务着,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技能教育,先后成立了各种劳技小组,对这些智障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现如今的拖把制作实践活动,洗衣活动等。

既然劳动实践对智障儿童的康复有这么多的益处,那我们就应有针对性地让他们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劳动,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变得“聪明”起来,在劳动实践中一道他们善于动脑,勤于思考,让他们真正做到在“劳力”的同时也“劳心”。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初探

体育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的经验总结

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的教育心得

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

智障(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普及知识(五则)

智障康复家庭训练

实践活动计划书关爱智障儿童

对智障儿童的语言教育计划

关注智障儿童

浅谈劳动实践对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
《浅谈劳动实践对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