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吉利汽车总裁演讲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2: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才与创新是吉利发展的源动力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1986年11月6日,我们几位农村青年踏上了一条创办乡镇合伙企业的发展道路,在浙江省台州地区成立了黄岩县电冰箱零件厂。由于资本金太少,设备投入不能一步到位,与同行竞争很难取胜,尤其难以与引进设备的同行竞争,企业生存与发展非常困难。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早关门,少亏损;另一种观点认为:尽快请专业技术人才,自己研究制造设备,与引进的洋设备企业竞争。经过反复讨论,我们选择了引进人才。实践证明,我们的决策是正确的,全国几十家电冰箱企业都选择了吉利生产的电冰箱零件,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开发速度快、质量好、服务周到。

1989年,吉利又成立了建筑装潢材料厂,我们用同样的方法与全套进口设备武装起来的外商独资企业进行竞争,我们又取得了成功,全国许多企业也学习我们的做法。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参与竞争,大家的成功率都很高。

1994年,吉利又新成立了摩托车厂,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引进人才,研究并制造生产线,成功研发并生产了全中国唯一的踏板式自动无级变速摩托车,完全可以取代进口的摩托车。那时候,吉利是全国最早研发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产品技术、质量、性能完全可以与进口车媲美,一度产品供不应求。后来由于全国其他兄弟企业也纷纷上马同类产品,我们又研究如何进入新的领域。

1995年上半年,吉利决定进入汽车行业。在正式进入汽车行业之前,我们反复总结吉利以前走过的路,其中有一个疑问始终难以解开:为什么如此频繁的转行?如果吉利进入汽车行业后,又有其他兄弟企业跟进竞争,吉利是否又再次转行呢?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内部展开了反复的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在一个行业里始终走在领先地位,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品质领先、品牌领先、服务领导、全面领先,才能避免再次转行,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而如何才能做到全面领先呢?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形成全面的持续创新能力。而如何才能形成全面的持续创新能力呢?那就是依靠人才。但是,简单地引进几个人才,生硬地使用一批人才,也不能形成可持续创新能力。只有把引进人才、企业自己培养人才结合起来,形成人才生态森林,才能实现企业的全面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实现企业全面领先的愿景。

因此,我们下定决心把引进来、送出去、内部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战略落到实处。1997年,吉利在浙江省临海市成立了第一所汽车工业学校;1999年,又成立了浙江吉利技师学院;2000年,中央召开第三次全国高校工作会议,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我们抓住机遇,经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成立了吉利大学;2006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又成立了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在杭州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生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郭孔辉院士和付于武理事长出任学院名誉院长。

吉利院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企业自身需要和社会需求灵活开设专业。结合吉利汽车工业实际,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一线技能人才,共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13个专业;北京吉利大学和德国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引进德国成熟的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国际水平的高端现代化技能人才;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培养高层次专业和管理人才,其工学院、管理学院、营销学院,采用外部理论导师和内部实践导师并行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生论文课题完全来自企业运营和技术创新中的难题,

毕业与否以难题的解决程度做评判标准,避免了脱离实际的传统研究生教育,以实用性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战略,计划注重“针对性”,过程体现“实战性”,课程内容强调“实用性”,培养和造就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领军人物。吉利认可的研究生学历,其价值远胜过高分低能的有些考试高手。2010年吉利招收了1000名研究生学员,大胆地尝试,走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之路,这是根据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教育鼓励试验”精神的一种创新尝试。

吉利院校坚持创新教学,坚决推行“311”培养模式。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中人格和品德教育的难题,在北京吉利大学推行有吉利特色的人才教育模式——“311教育培养工程”。“311模式”中的“3”是指3门基础课;中间的“1”是指一门“以人品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课;后面的“1”是指围绕一个岗位或职业而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该模式主要特点是教育指向性非常明确,从社会和岗位需求出发,倒推过来看怎么培养学生。吉利汽车产业分布在全球的生产基地、汽车研究院、集团总部、国内外销售公司、动力总成事业部等,均为学院的各专业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校外实习条件,形成了具有吉利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链。学生从进校门,就有非常明确的专业方向,教育为产业提供智力资源,产业为教育提供实践支持,吉利的产学研已经浑然融为一体,大大强化了“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学生”的学习研究氛围。

吉利通过 “知识分享”、“快乐大讲堂”、“导师制”、“传帮带”等不同形式,让员工之间进行充分交流。任何吉利人,只要认为自己有能力上台演讲,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教训,都可以实现站到讲台上的愿望。自2008年开展“知识分享”活动以来,已累计举行100余期,累计分享数万人次,人均课时30多小时,上百位院内外讲师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同时,与同济大学合作,开展“同济月”、“吉利科技日”等活动,培养内生型、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建立“导师制”和“导师库”,让有经验的高层次人才能够跨部门、跨地区地辅导高潜力继任人才,让有需求的员工足不出户得到高级别的专业指导。

吉利特别注重知识、技术积累,总结提炼经营管理、项目实施、专业管理中的经典案例,先后编印了《吉利汽车技术手册》等200多册、1000多万字的教材,这些教材已经成为吉利的宝贵财富。吉利于2006年成立职业技能鉴定浙江站,并建有汽车四大工艺技能训练馆和人才培训中心,持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参与汽车行业特有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建立了一支200余人专兼职的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人员队伍和

60余名技能培训师。通过在各基地开展模具工、汽车装调、焊装等四大工艺等技能比武,不断提升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在2007年全国汽车装调工大赛和2010年全国模具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吉利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国30多家企业、院校中成为佼佼者,两次获得全国团体冠军,20余名选手分别获得

一、

二、三等奖。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吉利一线员工的高素质、高技能。

吉利人才教育培养能力已经初步形成,从技师、技工培养,到大学专科、本科培养,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这些人才培养机制及培养标准,都有吉利的要求。从教学大纲、师资选拔及教育方法都必须体现实际工作的需要。

以上是吉利自身培养人才的方法。另外,吉利在请进来、送出去培养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

效的尝试,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请了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他们来到吉利,既是研究与工作人员,又是师傅与老师;既帮助吉利研发、制造产品,又帮助吉利培养人才。在送出去培养方面,吉利也在大胆尝试,把吉利的学生或员工送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吉利生产企业实习、工作,收获也是很大的,为吉利的全球化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方法。吉利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更好发展,坚持鼓励员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快乐人生、吉利相伴”是吉利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所谓的快乐人生、吉利相伴,指的是要把每一辆车造好,每一个零部件质量把牢,每一个用户服务好,每一个员工培养好,让上下游合作伙伴高兴,让每一个用户快乐。只有这样,我们全体吉利人才快乐。吉利的愿景是要“让世界充满吉利”,并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吉利提倡的是责任文化、问题文化,要敢于承担责任、善于发现问题,吉利的希望在于员工的健康成长,在于员工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坚信,只有培养好员工,吉利才有更好的未来,也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大家坚持认准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凝聚一股力量、提炼一种精神、完成一个使命。

员工与企业共成长。每一个吉利人,在企业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在吉利的事业舞台上,有管理、工程技术、制造、营销与服务、运营等5大类20个岗位族群和68个岗位序列,每个岗位序列有13个岗位层级,每个层级又有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技能等四大通道,形成了星罗棋布的个人发展地图,员工可以凭自己的业绩和能力、兴趣,在不同的岗位序列和发展通道中自由穿行,无论是外部招聘还是内部培养,只要业绩优秀,就有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吉利的CPV(能力、业绩、价值观)绩效考评机制,是一个“阳光平台”,对每个人的评价是自动生成,领导点评,过程透明,监控严格,充分体现了公平性和人性化。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正是在这些优秀人才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构建了创新的竞争优势:吉利汽车从无到有,截至2010年,吉利共申请了346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40项,国际发明专利20多项;2010年,集团共收到员工有效创新提案259618条,实施236579条,创经济效益近1.95亿元;全球独创的爆胎监测与安全控制系统---BMBS被列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目录;“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获得企业自主创新类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为获得该类奖项的唯一一家汽车企业。吉利的“元动力工程”、“人岗匹配”、“新型班组建设与管理”等10余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成果,先后获得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一、

二、三等奖,形成了具有吉利特色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越来越多的一线员工成为吉利创新的源泉。

吉利既是一个企业,更是一座学校。我们认为企业初创阶段,由于资源匮乏,人才获取以引进为主;发展阶段,人才战略以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并重;当企业发展强大到一定的阶段,人才主要来自内部培养,并将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吉利正是一步步地实践着这样的人才战略,靠人才实现了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吉利将继续依靠人才与创新战略,打基础,练内功,把自主创新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为中国汽车产业培养优秀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中国汽车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吉利汽车公司简介

吉利汽车助学计划

吉利汽车促销方案

吉利汽车参观感受

亚马逊总裁演讲

吉利汽车 内部分析[版]

吉利汽车的市场营销策划

吉利汽车营销模式策划

吉利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报告

吉利汽车 标志VI设计

吉利汽车总裁演讲
《吉利汽车总裁演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