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铁供电系统及电力驱动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0: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铁供电系统及电力驱动

摘要:首先对高铁发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高铁的定义以及国内外发展历史,之后,对高铁的动力来源以及电能获取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供电系统中的牵引变电所、架空接触网及弓网系统、列车驱动和变频电机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就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于高铁的常识进行了科普性介绍。

关键词:高铁;牵引变电所;架空接触网;列车驱动与变频电机;高铁常识

1.高铁发展概述

按照2008年世界高速铁路大会的定义,“高速铁路”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新建的专用线路、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专用的列车控制系统。同时具备这三大条件的铁路运营系统才能称之为高铁。运营的高速铁路拥有四大优势:一是速度快。二是安全可靠。三是经济实惠。四是运载量大。

1825年,英国人用机动车牵引车列在轨道上行驶,世界铁路就此开始;1829年,英国火车 “火箭号”的速度为46.4公里/小时;1935年,德国铁路公司 “飞翔的汉堡包”号火车平均速度达到123.8公里/小时;1938年,伦敦东北铁路公司的“野鸭号”火车创下了201.6公里/小时的纪录;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建成东京大阪间的东海道新干线,专门行驶旅客列车,其时最高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 210公里。

而对于我国,2006~2007年,中国铁路系统掌握了既有线提速200~250公里每小时的成套技术。动车组运营速度已达每小时250公里。2005~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系统解决了制约速度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最高运营时速提高至350公里。标志着我国系统掌握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2008~2011年,武广、郑西、哈大等客运转线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武广客运专线的建设,形成了中国高速铁路体系的标准。京沪高速铁路最高运营时速380公里。 我国高铁的型号:最初,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中国生产了4个系列的车型:CRH

1、CRH

2、CRH

3、CRH5,其中1系是合资企业BST的,也就是现在生产CRH380D的企业,2系是南车的,3系和5是北车的;目前有CRH380A、CRH380B、CRH380C、CRH380D四款车型。四款车型的命名,是按照下线运营时间顺序先后排列的,谁先研发出来谁就是A,然后一次是B、C、D。

2.高铁供电系统及电力驱动

高铁是用电力驱动的,与传统内燃机驱动方式相比,电力驱动具有无污染、载客量大、动力/重量比大等优点。因此,世界上大多数高速列车都采用电力驱动方式,即通过铁路沿线的架空高压线电网(我国都采用工频单相2.5千伏电压)对列车供电方式。而安装在列车车顶沿着高压线滑动获取电能的装置叫受电弓。 其中,CRH380A采用的是动力分散的电力驱动方式,全列车顶安装了4架受电弓,车下安装了7台变压器,14台变流器,56台电机分别安装在2~15号车厢的28个转向架上。CRH380A能量传递有两种方式:牵引方式和再生制动方式。牵引方式时,列车从架空电网获取电能,再经过多个车厢下安装的变压器、变流器等部件变换后给转向架上安装的电动机。变压器能将从受电弓获取的高电压电能转换成将近2千伏的中电压电能,变流器能将工频单相中压电转换成频率、电压可变的三相电源给三相电动机驱动列车前进。

各国高铁基本采用交流电作为高铁列车的牵引网络的电流制式。但是,意大利除外。

从电路角度来看,高铁采取AT(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高铁能够跑起来,依靠的是牵引供电系统给高速列车提供电力。牵引供电为电力系统的一级负荷,但德国是例外,德国高铁电网有独立于德国国家电网。因此,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包括架空接触网、牵引变电所、回流回路。

图1 高铁供电系统结构图

牵引变电所为架空接触网提供电能。架空接触网的末端是牵引变电站,平均数十千米/座。每个变电站伸出两个供电支,提供不同相的交流电,这就是“供电段”。据此可认为,铁路供电是按照“供电段”来进行划分的。牵引变电所给各供电支提供电能,列车接受供电支的电能以维持运动,不断完成过分相-受流的循环(供电段)的同时向前运行。

受电弓与架空接触网合称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简称弓网系统。架空接触网,是弓网系统的一部分。弓网系统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固定/移动设备结合点。换个通俗的说法,列车运行过程中,牵引系统从变电站一直到接触网都是静止的,而从受电弓部分开始,整个高速列车,都是运动的。如图2可以看到弓网系统的大致结构。列车车顶伸上去的折叠装置,就是受电弓;与受电弓直接接触的那条线,就是接触线,接触线是架空接触网的一部分。高速列车通过受电弓将架空接触线上的电能取回车内。

图2 高速列车受电弓

如图3所示为高铁变频电机及传动系统示意图,PWM变频电机通过弓网系统获取电能,以此驱动列车运转。接触网上的高压交流电,通过变压器降压和四象限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在经过逆变器降至六点转换成可调压调频的交流电,输入三相异步/同步牵引电动机,通过传动系统带动车轮运行。

3.高铁常识

3.1 高铁上为什么没有安全带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飞机上有安全带,汽车上有安全带,为什么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上没有安全带?

图3 高铁变频电机及传动系统示意图

第一,高铁对稳定性的控制极其严格,甚至达到了变态的程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高铁起步时,无论你正在与朋友们一起聊天,还是在低头看自己的报纸,若不是窗外的风景与光线出现快速的变动,你都很难意识到车辆已经起步了。

第二,高速列车发生事故时,安全带给予乘客的伤害远大于潜在的保护。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欧洲对高铁的应用比较早,对高铁主被动安全的研究也比较多。欧洲铁路安全与标准委员会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在火车发生重大事故时,乘客被束缚在座椅上受伤的几率更大,主要是因为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的乘客,更容易受到车厢结构坍塌所造成的伤害,因为他们无法进行有效的躲避。

第三,现实原因,实际中难以操作,因为乘坐高铁的人不愿因系安全带。人们选择高铁而不是飞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铁空间宽敞、运行平稳,人们习惯在车厢里面自由活动,串串车厢拜访拜访朋友,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乘坐高铁系上安全带。

3.2 高铁和动车的区别

高铁是一个系统,包括轨道系统、车辆系统、信号系统、供电系统、调度系统,动车组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此外,动车组分内燃动车组(DMU)与电动车组(EMU),动车组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高速的,动车组也有120公里的,一直到380公里的,一般时速超过200公里的才称为高速列车。

2007年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的CRH系列和谐号电力动车组上线运营。并且在列车运行等级中新设了“动车组”,以“D”为代号。铁路部门对外宣传动车组运行时速可达到200公里,在票价上也比特快列车更加昂贵。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通车,开通以“C”为代号的城际高速动车组。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通车,“G”为代号的高速动车组正式出现。高速动车组除了运行速度更快,票价标准相比D字头的动车组又有上涨。以“G”打头的动车组列车因为只在城际铁路和高铁上运行,所以在命名为XX高铁的线路上运行的G字头高速动车组,久而久之就被简化成了XX高铁。且这么一直将错就错下来。尤其是在沪宁沿线,由于沪宁城际高铁开通后开行G字头高速动车组,价格比六提后开行的D字头动车组更贵,引发部分旅客不满,因而将“动车”和“高铁”和两个概念对立了起来。其实,无论是D,还是G,它在铁路运输中都是以由CRH动车组执行的旅客列车。要跑出时速250公里及更高的时速,D和G字头的动车组,都必须驶上高速铁路。

3.3 高铁上为什么没有座位E 各种解释不一而足,如有人就说“E”跟“1”发音相近,容易混;当然更受欢迎的解释,是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给出的,他暗示的意思就是:铁路人或者原铁道部就是脑残,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本来就不可理喻。

其实吧,说得好听一点叫“国际惯例”,说得更通俗一点的就是模仿航空。早期的飞机多是单通道的,一般每排有6个座椅,分别是ABCDEF,这样呢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间位置,久而久之,A—F这六个字母就不是单纯的表示顺序的意思,还有靠窗、过道与中间座的区分,成了一种惯例。高铁作为后来者,每排的座椅又不会超过6个,所以就延续了这种传统。 3.4 高铁为什么夜间不开

经常坐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在凌晨0点到6点之间是没有班次的,业内称之为“天窗”。当然,我这里主要是指新建的高铁线路,在老线上面还有一些动车组卧铺(南车的CRH1E、CRH2E等车型)会在夜间运行。在许多人眼中的这种浪费,为什么会存在呢?

这段时间是为了保证高铁安全运营的设备检修时间。在凌晨0点到6点间,高铁各类设备都要进行检修,主要包括:工务段要对线路进行检查,供电段要对供电设备(如供电网)进行检查,信号段要对信号进行检查,当然还有我们的动车组要回库进行检修和维护。此外,为确保高铁运行安全,每天第一班列车开行前,都要放出一班确认车,不载客。

3.5 高铁为什么多数建在桥上

好多人会问,中国的高铁建在桥上的比例为什么会那么高?这样会不会大大增加高铁的建设成本?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比例高,有多方面因素包括技术层面,也包括经济层面,但归根结底是技术标准问题,目的就是为了高速列车的平稳高速运行提供保障。

第一,是为了线路的平直和平顺。所谓平直就是,尽量采用直线或者大半径的圆曲线,不能有太多太急的弯道;第二,为了线路不能有太大的沉降;第三,节省土地。京沪高铁桥梁占比达到80%,与传统路基相比少用土地3万亩;第四,其他一些原因。如减少养护成本,提高线路的安全性;解决行人过道问题,减少管理风险等等。

4 结论

本文首先对高铁发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高铁的定义以及国内外发展历史,之后,对高铁的动力来源以及电能获取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供电系统中的牵引变电所、架空接触网及弓网系统、列车驱动和变频电机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就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于高铁的常识进行了科普性介绍。

行车安全、高铁供电系统外部供电电源

电动客车电力驱动及控制技术

高铁沉思

高铁[全文]

高铁案例

高铁英语

高铁轮对

高铁演讲稿

高铁丰碑

高铁概论

高铁供电系统及电力驱动
《高铁供电系统及电力驱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