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11:41: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三农”建设的重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给周边的农村建设带来生机,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围绕农村经济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主要从乡镇企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关于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F3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1

在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工作,既要坚持节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以及承受能力,又要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体现地方农村特色。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市场化和小农经济的矛盾

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小农经济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小农经济的弊端日益突显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制度性障碍。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也成为农村经济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摆在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前的难题。

2.工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

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而为什么会出现“三农”问题,其根源就是农村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城市经济聚集效应对农村经济所造成的一些反作用的影响,以及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扩张对农村市场的占有,但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工业化过程的产物。在这个进程中,与城市经济相比,农村经济无疑处在向城市经济输入廉价劳动力与资源,被迫接受高价工业品的弱势地位。所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流失、人才流失、资本倒流等现象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

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所以建设的根本。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是推进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所以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大量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想要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就必须加强乡镇企业的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可以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有效的缓解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问题。据相关调查了解,在我国大部分乡镇企业的就业人员中,当地农民的数量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乡镇企业有效的缓解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其次是有部分乡镇企业属于股份融资合作形式,农民可以根据企业的营业收入得到相应的分红,进一步的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收入,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自我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以来,农村不在一眼望去都是农田,开始出现了工厂,农业生产逐渐进入到机械化生产阶段,有效的解放了劳动力,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有大量的劳动力剩余,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进一步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三、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推进技术创新,转变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的简单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转变。加强人才和技术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因为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加大在技术创新层面的投入,依靠技术进步有效转变乡镇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实现乡镇企业集约化发展

实践证明,我国传统形式下独门独户,单独作业的分散型的小作坊式工业布局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改变传统经济操作模式,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分散性为集约型,否则就会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以及不合理的利用,不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发挥,同时也不利用乡镇企业获得最大效益,提升企业集约化的经营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更不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产业集群、劳动力集中、资源集中”的模式,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乡镇企业集约化发展。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乡镇企业发展后劲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计划型经济还是市场型经济取决于产业结构。因此,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便决定了农村经济的实际竞争力。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组成结构,这也是增加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后劲的有效路径。农村经济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农民收入、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要想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上下狠功夫。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根据实际,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遵循“区域调整、品种调优、效率调高、规模调大”的基本原则,以城市经济为导向,增加乡镇企业发展后劲,实现农村经济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米东峰,阮小莉.临夏州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

[2]李东辉.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6(05).

[3]赵书海,吕守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3(07).

[4]曹丽,罗广英,车德禄.切实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J].科技展望.2014(24).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浅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试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贵州省旅游业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南平市烟草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