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中国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3: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中国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原因

杨辉

课程名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

一、研究问题

问题:本文试图回答的研究问题是,中国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原因是什么?

困惑:中国现在正面临着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为什么中国在南海没有设立防空识别区;台湾问题也由来已久,也没有在台湾设立防空识别区?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自八十年代以来都是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尽管只是缓和或者拖延,却可以避免中日两国出现严重的分歧与冲突。为什么现在中国偏偏就选择在东海建立了防空识别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意义: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将能够知道,中国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原因,这对于未来解决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也会有的启发意义。

二、文献评论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现有的研究提供了三种解释,但是都不能充分合理地给予回答。 第一种观点认为: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意图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制造机会,这是对2012年因为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国做出的战略进攻性措施,为中国增加与日本对抗的筹码,并从中获取战略利益。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设置防空识别区可看作中国海空战略重大突破。背后深藏的意义在于,中国关注的焦点不再只是钓鱼岛,也不再只是东海中间线的油气田,而是中国突破第一岛链的出海口宫古海峡。也是中国尝试成为超级大国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中国试图借此谋求扩大在太平洋的影响力。

第三种观点认为:东海防空识别区没有法律效力,在国际范围内形同虚设,这个行动无非是为了转移中国国内的视线增或者是迎合国内民众反对日本的呼声,增加新的领导班子的合法性。

三、理论假说

中国有无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取决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是否采取了明显主动的攻势,打破两国的共识与默契。在日本没有采取将钓鱼岛国有化之前,中国没有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在日本采取了将钓鱼岛国有化后,意味着日本采取了战略攻势,导致了中国不得不

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以应对日本的挑衅。

四、变量操作化

自变量:日本对钓鱼岛的明显攻势战略;因变量是东海防空识别区。

1.自变量的操作化

操作化定义:日本对钓鱼岛的明显攻势战略,指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打破现状,违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主动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的攻势行动即是主权国有化。

变量取值:有、无;

测量指标:(1)日本是否对外明确宣示钓鱼岛主权;(2)日本是否将钓鱼岛的所有权通过购买政策国有化;(3)日本是否在钓鱼岛进行军事巡逻,驻军等试图加强控制岛屿的行动;(4)日本是否对进入钓鱼岛领海和领空的中国飞机和船只进行监视,警告,驱赶,抓捕等行为。

2.因变量的操作化

操作化定义:东海防空识别区,指的是中国在东海范围内设立的用于识别、监控和拦截不明飞行器,以保护国家安全的区域。

变量取值:有、无;

测量指标:(1)中国是否对外宣示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2)中国是否要求他国的飞行器进入该区域前,需要通报中国政府;(3)中国是否在东海防空识别区采取明确的行动,如飞机定期巡逻,跟踪没有通报政府直接飞进该区域的外国飞机。

五、资料收集方法

文献调查法。

六、假说检验

本文为了检验假说而选择了两个案例,采取了差异法,证明了假说的合理性。

第一个案例是2012年之前,日本虽然对钓鱼岛有所行动,却没有将钓鱼岛收归国有的政策。中国这时候也没有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第二个案例是2012年后,日本采取了购岛行为,挑起争端,中国为应对这个问题,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这说明了是日本的主动挑衅导致中国不得不采取后发制人的战略,在东海建立起中国的第一个防空识别区。

案例选择对变量的控制

东海防空识别区

东海防空识别区

关于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建立

中国国防部宣布在东海建立防空识别区

东海防空识别区示意图

中日东海防空识别区较量

井底望天: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

观视频《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学习体会

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分析

中国防空识别区

论中国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原因
《论中国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