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1 18:08: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属于初中《生物》必修教材的第一本书,本册教材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生物科学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构建了全新的“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本册教材精选和串联了生物科学重要知识和理念,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并且精选教学内容减少了重复,降低了难度,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

本册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以下特点:(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2)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3)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4)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5)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6)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下面就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材作具体分析。

一、知识体系

本册分三个单元,分10章20节内容。建议课时为37课时。主要学习有关生物圈,细胞结构、细胞生活、植物种类及植物与生物圈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包括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二章。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的特征,区别生物和非生物。本章重难点: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本章重难点:重点:

1、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2、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3、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难点:

1、收集和分析资料。

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本单元共安排了2个实验探究:

1、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现了培养学生从简单入门,尝试观察、实验、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学习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形成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二章。第一章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从而归纳出细胞结构的共性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绕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讲述细胞的生活。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各结构的功能,认识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阐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本章重难点:重点:

1、练习使用显微镜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异同点。

4、细胞从外界获取能量的方式。难点:

1、显微镜的使用。

2、细胞从外界能量获取

0 /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的方式,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以及细胞核的功能。第二章引导学生建构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识别动物体及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说明其结构层次,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本章重难点:重点:

1、细胞的分裂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及生活。难点:

1、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层次关系

2、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共安排了6个实验探究:

1、练习使用显微镜、

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5、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6、观察草履虫。本单元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一个模拟制作,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制作临时装片等重要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六章。第一章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本章重难点: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2、认识并区别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种子的结构。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种子的结构。第二章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阐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本章重难点:重点:

1、种子的萌发。

2、幼根的生长、芽的发育以及植物的生长。

3、花的基本结构。

4、受精的基本过程。难点:

1、种子的萌发条件。

2、幼根的生长及芽的发育。3花的结构及受精过程。第三章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认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已及植物通过根部吸水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本章重难点:重点: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水循环。难点: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绿色植物怎样参与水循环。第四章通过实验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讲述绿色植物已经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本章重难点:重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条件。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第五章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章重难点:重点:

1、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2、光合作用的实质及在农业上的应用。

3、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难点: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

2、第六章了解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本章重难点:重点:

1、我国植被的类型。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难点:培养学生的环境安全意识。

本单元共安排了7个实验探究:

1、观察种子的结构。

2、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5、观察叶片的结构。

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7、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3个演示实验:

1、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以种子萌发为例,探究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2个课外实践:

1、对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

2、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1个设计活动: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本单元的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数量大、类型多、有梯度。这些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本册内容在生物学习中的作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课外阅读资料14篇,以拓展视野,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其中与“科学技术社会”有关的8篇,反映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3篇,反映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科学家的故事2篇,反映科学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生物学与文学的1篇,反映生物学与文学意思的联系,渗透了人文精神。并且本书插有大量图

1 /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片,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生物学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加深了印象,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每个章节都安排了练习题,这一系列题目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练习,而且注重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有利于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性思维,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体现环保知识的渗透,注重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本册教材的阅读与学习,我们比较清楚地熟悉了教材内容及知识体系。以上的教材分析是我们阅读教材后参考《生物学教学论》中的“生物学教材分析”章节、参考网上资料以及吸取其他小组分析优点后总结出来的。在教材分析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根据课程标准如何准确地找到本章节的重难点;基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如何设置课堂环节以高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如何把较厚的教材解读成几千字篇幅的文章;教材中设置的思考题、课外活动等体现了什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等......而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以后刚走上讲台的我们如何较快地适应教师的角色并且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我们现在不仅要努力增长生物及其综合性知识,而且要认真学习教师技能,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做足够的准备。

2 /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三单元教材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