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6: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内容:

①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②掌握全文结构,熟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层意、段意。

③把握文章重点,研究记叙文的体裁(以记事为主的,以写人为主的,以写景为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选材目的和组材效果,领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二.重点、难点:

①对具体词语、关键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②段落的划分,文章内容的概括,辨析叙述所用方法的效果和体会选材目的。 ③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④能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对写作方法的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学习内容】

记叙文的一般知识

一、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是使记叙内容明确而必须的,但有时这三个要素中某个显而易见的不必要赘笔了。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展示了所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要清楚完整地写出。

二、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情况。

1、是第一人称的我、我们,用这种人称更能体现内心感受,反映真实感。

2、是第二人的你、你们,多用于书信体。

3、是第三人称则能反映更广泛的视角,更客观。

三、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

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叙述起因经过。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发生以前的内容,或与所写事件有关的其它内容。

四、记叙的详略

对记叙文的阅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记叙的要求、人称和顺序:要素的交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作者一一列出,这是直接交代。另一种是间接交代记叙的要素或通过人物的语言来点明,或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交代,或通过自然景物的特征来表明。六要素的交代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也可以不做交待。

2.分析对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分析人物要从分析人物描写入手,从而理解人物,领会文章的内涵。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云、山水草木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渲染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句式的选择、句序的选择、表达方式的选择、修辞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5.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来说,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常常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6.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记叙文都很讲究详写和略写的配合,文章写起来有繁有简,无论详略繁简,都是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一般说来,详写的往往是最能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略写的往往是同表现中心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 7.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章的中心意思体现着作者的写作目的。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是蕴含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内容。对于侧重记人的记叙文,要具体分析人物的言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侧重记事的记叙文,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事情的意义,从而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有的记叙文写几个人物或几件事情,这就要在分析每个人物、每件事情的基础上,把握人、事间的关系,综合概括出中心意思。

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

②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③还可以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总结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另外,在记叙文阅读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所谓文中重要词语,是在文章主题、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理解这些词语对于读懂全文作用极大。理解这类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弄清这些词语本身有哪些含义,二是结合它们所处的上下文语境进行揣摩,三是这种揣摩出来的含义是否吻合全文的主题和思路。

2.如何概括段意:①有中心句的摘出本段的中心句即可,如果是半中心句则需要加以补充完善;②到本段开头找,看看有没有提示本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③到本段末尾找,看看有没有总结本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④到上一段的末尾找,看有没有过渡领起下一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⑤到下一段的开头去找,看有没有承接上一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⑥划分该段的层次,概括出各层的意思,如果各层次是并列关系,将各层层意合起来就是段意;如果各层之间是偏正关系,比如因果、转折、递进等,就要以“正”的部分为重点概括段意。这里实际上是运用复句知识概括段意,即将每一个层次看做一个分句,将全段看做一个复句。

3.如何归纳全文主题:①看开头。很多文章都是开篇点题,因此分析开篇,有助于把握主题。②看末尾。许多文章篇末点题,注意分析文章结束部分,也可以迅速捕捉到主题。③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记叙文中记叙、描写部分是“画龙”,而议论、抒情部分则往往是“点睛”。抓住“睛”有助于抓住主题。④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能传神,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所以要注意分析题目。⑤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你只要分析出该文是在何种背景下为什么而写的,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典型例题】

例1.(甲)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末。

(乙)①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缝隙里,又拨拉着岩石的壁垒。

②音响越来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③“彦,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④“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⑤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过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多么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一样的美。”

1.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对大海的赞美,具体地看,(甲)文赞美的对象是__________,(乙)文赞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解析:(甲)文中写了乌云、雷声、狂风和波浪,表现波浪与乌云、狂风等恶势力进行的斗争,赞美的是波浪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乙)文主要写海潮的声音,从“我”与妻子的对话中可以得知,作者赞美的是海潮。

答案:波浪 海潮

2.(甲)用象征手法描写了两种力量的抗争,其中,象征反动势力的有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很容易,只要了解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答案就十分清楚。 答案:乌云、雷声和狂风象征了反动势力。

3.(乙)前三节文字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表现大海的美。其中第________节就是间接描写。

解析:本题要求了解间接描写,首先要清楚这段文字写的内容是海潮涨潮达到高峰时发出的各种音响,表现海潮的壮美。其中,海潮声音都采用了直接描写,只有“妻子”战栗地叫着“这里会塌了”、“我怕”。通过妻子的话,衬托出大海涨潮时的伟大力量。

答案:③

4.(甲)里有7个加“”词语,其中最能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三个动词是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是认真读题干,看清要求。题目要求找出三个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动词。先从文中7个加“”的词中找出动词,有4个:压、抱、甩、摔,再从这4个动词中选择3个最能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动词。其中,“抱”表示把“海浪”抱起来,不足以表现猖狂,把它去掉,剩下的“压、甩、摔”符合题意。

答案:压、甩、摔。

5.(乙)文中“我”说“海的美就在这里”,这里的“美”指的是( )。 A.涨潮时惊心动魄的美。 B.退潮时温柔平静的美。

C.既有退潮时温柔平静的美,也有涨潮时惊心动魄的美。 D.涨潮时海浪的声音组合成的音乐美。

解析:理解句子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我”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前文描写海潮的各种音响,然后写妻子的恐惧,“我”是在妻子说“我怕”之后才说出“海的美就在这里”这句话的,显然,指的是雄壮的美。

答案:A 例2.(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儿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下面对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中“别恼”一词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下雨的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甲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和“像花针”相照应。

C.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点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

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应下文祥子的“哆嗦”,写得准确、精彩。

解析:甲段描绘的是春雨图,B项中写树叶、小草的绿,以及把春雨比成“花针”,都是间接地写春雨闪亮的特点,此项正确。乙段描写暴风雨到来的过程,C项“乱撞”是写狂风中雨点的情态的,突出了风的猛烈,雨点的急骤,此项也正确。D项“砸”运用得十分准确,突出了雨点的大,很有威力,使得祥子哆嗦,此项正确。只有A项不正确,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别恼”是作者提示读者下文要写春雨的特点,这个词并不是写人们对春雨的感情,选项分析不正确。

答案:A

2.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_____ 解析:风是无形的,因此,写风主要通过间接描写,即通过写其他事物的情况表现风。甲段是写雨的,字面上没有写风的语句,这就需要从描写雨的语句中寻找与风有关的句子。甲段开始用“密密地斜织着”描写春雨细密、绵长的特点,为什么雨会“斜织”着?显然是因为有风,风吹着细密的雨道,才会出现“斜织”的情态。答案:密密地斜织着

3.甲段从视觉角度写雨,运用一些表色彩的词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一种清新温和的感觉;乙段中运用比喻描绘夏雨猛烈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的第一问很容易回答,只需从甲段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就可以了,如:青、绿、黄。第二问是要求写出用比喻描绘雨猛烈的词语,解答时,先要从文中找出描写雨猛烈的比喻句,再从比喻句中找出词语,实际上就是比喻句的喻体。写雨猛烈的比喻句是“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喻体就是“箭头”、“瀑布”。

答案:青 绿 黄 箭头 瀑布 4.“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加点词“掀”是否能换成“撕”,为什么? 答案:“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这句话是写闪电的威力,“掀”是揭起的意思,掀起之后,露出的是一块或一片,“撕”是将整块东西分成两部分,撕开之后,露出的是一条缝。两个词比较,“撕”略显闪电的威力小,只有用“掀”才能充分显示出闪电的气魄和威力。

5.这两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写,但作用不同,请简答其作用各是什么? 解析:这道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应结合文体来理解。甲段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中的景物描写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乙段是小说,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景物描写与刻画人物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甲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乙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痛苦。

例3.

礼物 李淑云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身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l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多次。女儿特别喜欢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上。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下来。

1.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

解析:这道题考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依据题目的提示来思考,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母亲接受了没有?结果怎么样? 答案:女儿送给母亲礼物,但不被母亲接受,最后,雕像被摔碎了。

2.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②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l万元人民币。

“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③母亲眼角挂着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 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答案:

①句中“焦灼”是写女儿的心情,能到向往已久的学校上学,她本应是高兴、激动,为什么“焦灼”呢?文中交代得很清楚,上学要交1万元建校费,她家里生活困难,“到哪去弄呢”。所以,“焦灼”实际上表现了女儿既盼望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学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②句理解“小山似的”蕴含着的情感,可以先思考1万元人民币怎么能堆得像“小山似的”,肯定是纸币面额小,数量多。可见,钱来得不容易,是母亲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表明1万元来之不易,它凝聚着母亲的心血。③句的母亲“失望”的原因,在文中通过母亲的话已经写出来了,“你怎么学会乱花钱”、“买的是什么玩意儿,袒胸露背的,„„多寒碜人哪”。根据母亲所说的话,可以概括出母亲“失望”的两点原因:一是嫌女儿浪费钱,二是认为女儿的礼物不“健康”。

3.填空。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句内容的理解,应该先找出写女儿两次流泪的语句,再分析流泪的原因。第一次是看到母亲的白发,想到母亲的艰难,感激而流泪;第二次是望着破碎的雕像,为母亲的不理解感到委屈而流泪。

答案:感激 委屈

例4.

但愿有个梦

在我一生中,大概那一年是最值得怀念的了。

当院子里的柳树刚刚吐出新芽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院子里便传出了欢乐的笑声。 “姥姥,等我长大了,好高好高,就到村旁的树上,摘一朵白云,给你作衣裳!”“傻孩子,那白云咋能做衣服呢?”于是,欢乐的笑容,同时呈现在一老一少的脸上。春天,我最爱云,它像姥姥那银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又像一团团棉花,要是铺在姥姥的床上,一定特别舒服„„

春天,是白云的季节。或许因为姥姥,我对白云有那样的感情;而因为白云,我对村头的小山、溪流有那样深刻的印象。 当炎热伴着烦人的蝉鸣声降临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和姥姥一起编席子的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时光的美好。姥姥灵巧的手指,把一缕缕稻草捆在席中,似乎也把我对她和她对我的爱一丝丝地卷了进去。于是,这草席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

夏夜,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我闭上眼睛,似乎觉得月亮、星星、小草、树木都和我一起睡着了。

我最盼望的季节——秋天,终于来了。桑椹还青着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桑树下,舔着嘴唇发愣了。这时,面对这高高大大的树木,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等到桑椹像一串串宝石一样挂满全树的时候,瘦小的姥姥便拿着长长的竹竿到我身边,用枯干的手举着竹竿在树上轻轻敲打着,_________________,被我捡进绿色的小碗。

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以后,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可谁能料到,这最美好的秋天后面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天。

那是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姥姥穿一身黑色的衣服,躺在一个黑色的棺材里,我总觉得她那身黑棉衣里,应该絮上我摘的白云„„

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房子是白的,天地之间,似乎只有我面前这一片黑色。那黑色,一直铺到我心里去„„

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那双灵巧的、编过草席和打过桑椹的枯干的手,这时凉凉的,没有一丝血色。我把它放在我的心上,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

我被人拉开了。这时,两行热泪,滑过我的脸,落在雪地上,砸出两个浅浅的小坑,我只看见,一团黑色,从我眼前缓缓地降下去了。

一眨眼,两年过去了。再去姥姥家,小山变成了盆地,桑树也被连根拔掉了。秋天,我爱靠在土墙旁,望着蓝蓝的天,舔着嘴唇,像幼时那样等待着,等待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从那扇小门走出来„„

那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只能称做“回忆”了。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

1.文题“但愿有个梦”,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

)。 A.概括全文记叙的中心事件B.引起对全文内容的回忆 C.含蓄地点明全文的主旨D.表明全文记叙的线索

解析:要了解题目的作用,先要了解题目的含义,根据其意思分析作用。题目的含义应该依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文章的内容是回忆与姥姥一起生活的日子以及“我”对姥姥的深情怀念。“但愿有个梦”这个标题,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再与姥姥一起生活的渴望,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

答案:C

2.根据本文的行文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姥姥之间的几件难忘的往事。 解析:解答这道题,要注意题目的提示:按照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几件事。先了解本文行文的顺序,从全文看,文章以季节的更替作为行文的线索,概括时要以季节为语言标志概括生活往事。“往事”的概括要注意描述“我”与姥姥之间的事,也就是“我”与姥姥干什么。

答案:春天“我”与姥姥共同观赏白云;夏天“我”与姥姥一起编席子;秋天姥姥为“我”摘桑椹;冬天姥姥离“我”而去。

3.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桑椹就一个个掉下来 B.桑椹就一个个跳下来 C.桑椹就一个个落下来 D.桑椹就一个个飘下来 解析:这四个选项所用的动词不同,选择哪一个,要根据当时“我”的心理。当时“我”还是一个孩子,非常喜欢桑椹。“掉”、“落”都太一般,缺少表现力;“飘”用得不恰当,桑椹有一定的重量,不能用“飘”表示动态;只有“跳”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桑椹掉落时的状态,与儿童的心理也是一致的。

答案:B

4.作者为什么能够做到“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留给别人一份”? 解析:解答此题应了解文章表现的人物是姥姥,“我”的行动大都受到姥姥的影响。虽然,文中没有直接写姥姥对“我”的教育,但姥姥的行动对“我”有影响,所以,从文中找出姥姥的行为,“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

答案:因为姥姥总把最大、最饱满的桑椹分给邻家的孩子,姥姥这种纯朴、善良之心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5.“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答案:这句话中“不说话”、“不流泪”、“蹲”、“握紧”,以及下文中“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表明“我”一时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不相信姥姥已经离“我”而去。从全文可以看出“我”与姥姥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的这些动作,具体而深刻地写出了“我”极度痛苦的心理活动。

6.对本文的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忆姥姥一生的经历,赞美姥姥的勤劳、朴素、大方。

B.回忆“我”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希望再回到童年的想法。 C.回忆“我”的童年时光,表现了“我”的天真无邪。

D.回忆“我”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

解析:对文章中心的把握,首先要清楚,文章写的是“我”与姥姥一起生活的几件事,从这点看,选项A、C概括得不正确,应排除。另外,这道题与第1题有直接的关系,根据文章的标题,可以知道“这个梦”是希望再与姥姥一起生活,是对姥姥的深切怀念,并不是希望回到童年。

答案:D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

【【 中考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二)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三)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26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