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总规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4:13: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市总体规划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地参访和调研,理解和体会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成果要求,明确不同类型城镇总体规划的特点。同时结合对参访城市建设现状的考察,选取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从专业的角度深入思考、仔细分析,总结其现状建设与规划设计的特点及可取之处,并就自己发现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实施对策。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

扬州市区、南通市区

四、实习内容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与建设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景观塑造重要的节点地区,也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两个城市滨水空间的建设——南通和扬州。

滨水区是最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展示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滨水区来塑造有个性和特色的景观空间,能够使得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得到很好的延续。滨水景观设计的特色表达主要有三个方面: 1.特色表达之一一—地方景观要素的使用和地域风格的表现 1.1 乡土植物的运用

对滨水景观所配置的植物绿化种类选择强调流域特点,运用乡土植物来展现地域风貌。 1.2 乡土材料的使用

滨水景观的基本要素如护岸、步行道、栏杆等,尽量能够就地取材,运用乡土材料,会给人亲切、自然和特别的感觉。有助于地域景观风格的表现。

图1 扬州滨河的垂柳

图2 扬州绿地中的特色小品

1.3 地域特色景观标志与小品的运用

滨水区域景观标志和小品的设计和运用要能够体现地方特色,这样可以加强人们对滨水区景观的认同感,强化滨水空间的亲和性,同时也是表达景观地域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扬州滨水空间经常运用粉墙、亭台等作为地方特色景观小品进行妆点。

1.4 突出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

2.特色表达之二——具有传统意义的历史地段或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2.1 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

当滨水区拥有能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时,实行“逐步整治,有机更新”,使保护与利用能同时并存。 2.2 滨水区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滨水区内往往有大量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划定一个相关的“建设控制带”,对于新建筑要进行诸如高度、功能、形式和色彩等的控制。

2.3 特色表达之三——营造良好的“视线走廊”,控制滨水天际线

水景是滨水区的景观特色。在城市设计中应分析视线走廊,控制建筑物的位置、体量,不能遮挡视线,同时注意滨水天际线的控制。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的北向滨水天际线控制的就较为妥当,建筑的体量与滨水尺度比例得当,植物和地形起伏营造出良好的“视线走廊”使得整个风景区滨水景观开合有致,层次明显。

(一)南通

1.概况

江苏南通是座“水缘城而兴,城因水而媚”的沿海开放城市,因有一条贯穿全市的千年“翡翠项链”——古濠河而闻名,素有“江海明珠”之美誉。濠河对古通州城即现在的南通老城区呈环抱之势,通过近二十年的整治与开发建设,有机和谐地将南通城的人居环境、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濠河亦以其健康、优美、清新、自然的环境氛围和生态特征,获得各界的高度评价。

图3 濠河鸟瞰图

图4 濠河夜景图 2 开发建设规划要点

总结濠河近二十年整治、开发建设历程,之所以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归功于主管部门紧密围绕生态化、人性化、地域特色、丰富的功能分区、植物多样性等原则,建设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城市生态景区。

2.1 生态化原则

城市生态景观是一种可持续景观,因其充分表达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生态与城市能相存的理念,也成为多年来世界倡导的理想景观。

濠河管理部门始终围绕水、绿两大主题搞好生态建设。水,是重要的自然要素,依托濠河水系形成了市中心重要的生态系统。上世纪八十年代整治工作开始,主管部门始终坚持永续利用、长远发展的水资源管理原则,从河道清污、净化水质开始着手,紧紧围绕“治、排、迁、疏、建、管”六字方针,果断实施了六大治理措施。

还有一点值得推广的重要举措是内外联手,共建共管,营造良好氛围。对景区所辖公园广场绿地及水域实行 24 小时全日保洁,并做到“日产日清”。 同时与沿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达成共识共同维护濠河周边环境,形成了共建共管的完整网络,为全面保护濠河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2 人性化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才是“以人为本”的真谛,也是滨河景观空间建设管理的最高境界。濠河风景区人性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2.1 实现景观空间的公共性,真正做到为大众服务。

濠河景区现如今是游客、市民喜欢的共享空间,他真正做到了公共活动的自由性、连续性,实行公众开放,形成优良的城市景观。

2.2.2 营建人性化景观

景区管理部门积极营建人性化景观,坚持从设计抓起。景观营造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开合尺度则以适合人的活动交往为原则。要求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行为规律,减少硬质铺装,杜绝设置烈日暴晒模纹广场;适量布置草坪,且游人可进入;保留原有乡土树木,同时效仿自然植物群落,多植树,多造林,以提供遮荫和减少热辐射;建筑总量在满足人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严格加以控制。这充分表达了管理者极力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南通在这一方面真正落实做到了。

2.2.3 充分考虑亲水性

亲水是人的天性。留恋于水天之间,徜徉在余辉之下无疑是心旷神怡的快事。濠河管理部门为充分展现“城市水脉”的内涵,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依、以景为托”的规划理念。投巨资实施了沿河游步道贯通工程,并在关键节点建造了悬挑式、台阶式亲水平台、多种风格的栈桥、水榭等。草坪护坡、抛石护岸也是游客市民喜爱的亲水方式。同时对中国传统水文化进行了充分挖掘与发展。如濠东绿苑的叠瀑、曲水流觞组景;白沙滩、月牙湖组景;还开发了龙舟比赛、垂钓、锦鲤观赏、船模等近水方式,使市民与水更近、更亲。

2.2.4 配套设施的布局、尺度人性化,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随着外部环境的日益优化,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开发旅游已成趋势。游览服务配套设施布局与尺度的完善程度以及便捷与否直接制约了旅游的发展。南通在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上的布置考虑详尽,竭力给游客们最好的服务,如在主要景点增设旅游咨询点,完善导引标识系统,增加停车场、厕所等,努力实现人性化。 2.2.5 积极推行步行化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因位于市区范围,其外部交通十分便捷。开发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尽量减少周边城市干道对滨水景观空间的影响,同时逐步对周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实现景观化并积极推行步行化设计。同时,在滨水景观空间内部创造一种宜人幽雅的滨河步行系统正成为一种时尚和共识。南通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保持地域性特色原则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地域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城市滨水区域是多元文化集聚地,在此碰撞融合,形成独特的魅力。

濠河周边是南通人文历史底蕴最为丰厚、遗迹最多的地带,有以南通近代“中西合璧”的建筑和开敞式公共空间为特色的濠南路历史街道;有南通现存历史文化深厚的寺街、西南营古街区;现存历史遗迹30 余处,尤其以张謇的遗迹保存得最为完整。与此同时,还通过多元投入修建了博物苑新馆,保护性修复张謇纪念馆、师范学校等;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因地制宜打造环濠河博物馆群,构成景区独特的风景线;另一方面,对一些质量较好的老厂房、老仓库在保留原则下进行有目的的包装修缮,赋予其时代新功能。如对晶体管厂老厂房仓库改造为极受欢迎的咖啡店、餐饮以及一些手工艺者的工作室,使该区域更具吸引力。

2.4 丰富的功能分区原则

濠河总体规划中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以点线面的形式组织各功能分区。线——连续不断的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濠南别业、北极苑、濠西书院五亭等重点建筑及重点环境小品、名木古树等;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如文化广场、文峰公园等。

2.5 植物多样性原则

南通在濠河整治建设时多采用自然化设计,在充分保护好自然再生植被的同时,进行多层次组合,效仿自然植物群落结构建立一个新的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有利条件。景区内巨大的生态绿地构成了南通城市的生态本底,很好的改善了南通的城市形象。

(二)扬州 1.概况

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与苏南诸市隔江相望,是苏北地区的重要门户。历史上的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水托起了扬州的数度繁华。 2.扬州城市滨水景观的类型

扬州滨水类型多样,主要可分为运河滨水景观、护城河滨水景观、古城区河道滨水景观、私家宅园滨水景观、新区河道滨水景观、滨江景观等。

图5 个园滨水景观

图6 东关街夜景缩图 3.滨水带景观营造特点分析

扬州现状的各类滨水景观形成了城市景观的基础格局,滨水景观营造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扬州城市空间相得益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滨水景观建设是以滨水地带开发为基础动力的

经济的发展促使扬州城市进行滨水地带开发,滨水地带的开发同时也是发展城市旅游的需要,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的保护与利用也决定了滨水地带的开发与建设,当然,这种开发与建设必须以古城的保护为前提,扬州滨水景观建设就是在滨水带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完成的,多数滨水景观带是由于与老城区的工业用地调整与紧密关系,通过土地置换,围绕滨水空间打造文化活动区、居住社区、商业旅游带等,也就必然拉动滨水景观的建设。这样也是对古城区的有效保护。

3.2 建立了有效的滨水地带景观视觉保护区

城市滨河重要地段周围应建立视觉保护区,要保护空间环境完整不破坏,严格控制周边建筑高度,外部造型与体量。 扬州各类滨水地段,在开发与利用的同时便注重了景观视觉保护区的建设,严格控制了周边建筑的高度及体貌特征。如南门外荷花池,其周边的建筑均采用仿徽派建筑的风格,高度控制在六层以下,运河边上的文峰塔周边没有高大的建筑,均以乔木为背景衬托。

图7 文峰塔周围景观

图8 运河岸边景观 3.3 多样化的驳岸处理方式,造就景观的亲水特征

扬州城市水系的驳岸处理形式多样,有自然生态的草坪缓坡,有湖石或黄石叠置的假山石驳岸,有亲水平台及立体观景台式驳岸,这些驳岸的形式处理,造就了扬州滨水景观的亲水特征,使得水更加贴近城市,贴近居民,贴近生活。 3.4 独具特色的滨水标志景观,彰显城市景观特色

每条滨水景观因为其特色性的标志景观物,使得城市的各个滨水景观各有特色,河网水系众多,但景观丰富多样,不相雷同,着力凸现出每条滨水景观带的独特魅力是扬州水景的最大特点,大运河上的仿古灯塔,古运河畔的东关古渡牌坊及渡江桥风雨廊,瘦西湖中的五亭桥、荷花池的九峰湖石、北护城河的宋城墙等都表征着各自的景观特色。

3.5 滨水景观营造结合城市历史文化展示,延续城市文脉

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重点突出城市水文化,是扬州滨水景观的又一主要特点,为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方面在景观营造上赋予文化属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在滨水景观内的各种类型文化展览馆、纪念馆等叙述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及传说故事,达到延续城市文脉的目的,如古运河的运河文化展示馆、扬州工业历史展览馆、康山园文化馆等,北护城河的史可法纪念馆,瘦西湖扬州八怪纪念馆等。 4.现状滨水景观存在的问题

老城区的城市肌理由于历史原因被部分破坏,同时近几年的城市建设对某些问题认识不足,建设管理和保护利用的措施不到位,因此,扬州城市滨水的现

状景观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部分滨水流域的自然生态功能失调

(2) 部分滨水空间景观较为凌乱,历史建筑的外部环境和特色建筑保护不足,地域景观不够突出

(3) 滨水景观营造过程中,局部区域的植物的配置有失妥当 (4) 某些新改造的滨水空间缺乏地方特色,忽视历史背景

(5) 在某些己建设的滨水区域,停车场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需要 5.建议与对策

面对扬州滨水区的这些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改变状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对空间进行机能改造,使之发生变化的主动方式;二是从人的方面,为了适应空间而进行的自身状态改变的被动方式。针对扬州滨水区的特征及扬州城市的总体格局,提供一些可能的设计思路,最终是否能达到设想的结果,还需要多方面工作共同努力和相互协调。

5.2.1 丰富滨水空间形态,形成不同的主题空间序列

改变滨水区空间形态单一的现状,丰富人在其间的行为方式,首先就应该充分把握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结合其临近地区的特征和该地段的现有条件,进行景观改造,丰富滨水空间形态。例如,可以根据滨水段自身的条件,结合扬州滨水位置及特色,确立不同的主题,将整条滨水带规划设计多个主题景观段。 5.2.2 在滨水区增加多种功能,营造观光休憩活动的吸引点,形成综合性发展的滨水空间

针对扬州城市滨水实际,可以将滨水景观分成几段来设置,设计若干个主题空间,有的以亲水娱乐为主,有的以观赏滨水空间建筑群为主,有的以节日庆典为主等不一而同。通过不同的元素及结构达到景观塑造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功能场地及空间设置,巧妙地将新区和旧区结合成一个整体,有意识地将人的各种需要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出来,将公园、滨水散步道、街道和公共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混合性功能区规划布局方式将给滨水区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根据扬州滨水区性质,可考虑如下几种功能性质的滨水景观,即自然生态性质、公共娱乐并带有商务活动性质、生活休憩性质、文化博览性质、具有历史遗址地段的滨水景观等。

5.2.3 强化滨水景观的可达性,让步行活动贯穿滨水空间

加大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投入是促进滨水区开发的重要举措。穿越滨水区的交通干道会阻碍滨水空间与市区的联系,并造成空间的破碎,使海岸、河岸成为人们难以靠近的区域,这将大大降低人们步行前来观光的意愿。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穿越滨水空间的主要交通干道对滨水区的影响。调整滨河地带的交通组织,在重要节点处适当拓宽步行道,局部禁止机动车入内,以提供延续性的步行街区,并且在步行区的两端设置车辆换乘点,以提高滨水区的交通可达性。

另外,结合扬州水上城市、运河城市的特点,设置多种交通到达方式,设置游船路线。将多个河道及水域设计为可通游览船的水道,如古城区的古运河段便设置了多个码头广场、在漕河、荷花池、瘦西湖、北护城河以及二道河的绝大多数景观域段设停靠站,游人可自由上下船。

(三)总结

目前,滨水地区除了作为旅游资源外,更是城市发展的稀缺资源,城市居民共有的宝贵财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至关重要。特别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做好滨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如何进行保护和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暂时不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如不加以珍惜保护控制起来,将会逐渐消亡。

通过对南通和扬州这两大历史文化名城的滨水空间建设的了解与分析,以此作为我国滨水空间开发与建设的范例,借鉴学习,取长补短。

五、实习心得

此次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半,但我依然觉得获益匪浅。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参观欣赏了扬州、南通两大历史名城的城市建设,了解了有关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街区保护、道路规划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参观规划展览馆和实地考察,联系我们书本所学知识以及我们个人的经验,我们对这两大城市的建设和历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实习结束后,我就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与建设这一方面,以南通、扬州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学习,加深巩固了相关知识。同时,这次实习也是我人生中一段美丽的回忆,值得我细细品味。

总规实习报告

总实习报告

实习总报告

总实习报告

实习总报告

实习总报告

城规实习报告

详规实习报告

房地产实习总报告

养殖场实习报告(总)

总规实习报告
《总规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