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宝石特殊光学效应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2:26: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宝石特殊光学效应总结

1、猫眼效应

猫眼效应由宝石所含包裹体产生,当这些针状、柱状、四丝绢状的包裹体平行排列,并且宝石切成湖面时就会产生猫眼效应。此外,猫眼效应还与宝石的折射率有关,包裹体的折射率与宝石的折射率差值越大,则眼线越亮。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随着宝石的摆动,“眼线”也随之摆动,并且眼线沿逆着光源得方向移动。若包裹体不与宝石的底面平行,则眼线会发生偏离。

常见可以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变石、海蓝宝石、紫锂辉石、月光石、碧玉、碧玺、翡翠、透辉石、芙蓉石、石榴石、矽线石、方柱石、红柱石、坦桑石、石英、孔雀石、蓝晶石、欧泊、磷灰石、蓝晶石、透闪石等。

2、星光效应

星光效应的产生和猫眼效应类似,也是由包裹体引起的。以红、蓝宝石为例,是由内部的丝绢状金红石包裹体平行排列从而出现了星光效应。如有一组包裹体,红、蓝宝石则产生6线星光;若有两组包裹体,就会产生12线星光(若为合成的红、蓝宝石,则只能产生6线星光)。和其类似的有芙蓉石,也可以产生6线和12线星光,而石榴石却常见4线和6线星光。透辉石也可产生星光效应,但一般可以产生星光效应的透辉石颜色很深,并且它只能产生4线星光,而且正交。

常见可以产生星光效应的宝石:红、蓝宝石(

6、12)、石榴石(

4、6)、芙蓉石(

6、12)、透辉石(4)、尖晶石(4)、黄晶(12)

3、变色效应

变色效应是指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宝石呈现不同颜色的效应。以变石为例,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绿色,在白炽光的照射下呈紫红色,因此有“白天的祖母绿,夜间的红宝石”之称。其原因是:变石有二个透光区,即红色波段和绿色波段。日光中绿光的成分偏多白炽光中则红光偏多,故它们照射到该宝石上时,分别使绿色加浓和红色加浓,而分别呈现出绿色和红色。 常见具有变色效应的宝石:蓝宝石、锆石、变石、红宝石、碧玺、石榴石等。

4、月光效应

月光效应也称为光彩效应,月光效应是光彩效应中的一种特殊效应。月光效应是指在一个弧面型的宝石上,转动宝石时,可见到一种波形的银白色或淡蓝色浮光,形似柔和的月光(所看到的银白色或淡蓝色是假色)。以长石类宝石最为常见。其原因是宝石内部的包体或特殊结构对光所产生的一种漫反射效应。

月光石温柔的晕彩又称冰长石晕彩,它是由正长石内具有的一些微细钠长石双晶片,对光线漫反射产生干涉作用产生的。双晶片越红薄,所形成的月光就越明亮,加工好有时能形成似“猫眼”的亮带,并呈现出淡蓝色光波。 常见可以产生光彩效应的宝石:月光石

5、砂金效应

砂金效应是指某些透明宝石表面上呈现许多星点状闪亮的反光点,如砂金在水中闪烁。其原因是透明宝石内部有许多不透明的浸染状分布的微细片状、鳞片状、粒状的固态色体,如云母片、黄铁矿、赤铁矿、小金属片等,对光进行反射,从而产生砂金效应。 常见可以产生砂金效应的宝石: 日光石、青金石

6、变彩效应

变彩效应是欧泊拥有的最瑰丽神奇的光学现象。在深色和浅色背景上显示不规则的色斑。这些色斑具有丝绸般的美丽光泽。不同的色斑之间有不同的条纹。当晃动宝石的时候,晕彩会随宝石的转动而变化,因此称变彩效应。其原因是欧泊是低温富二氧化硅的水沉积到岩石孔洞和裂缝中形成的。有变彩的欧珀是因为内部规则排列的二氧化硅小球体组成。变彩的颜色取决于小球的大小和排列。

7、多色性

多色性——指非均质的宝石晶体因各向异性使晶体的不同方向呈现不同的颜色这种特性,有二色性和三色性之分。以蓝宝石为例,蓝宝石晶体顺其柱体处长方向呈蓝绿色,垂直延长方向呈蓝色。

常见三色性宝石:堇青石、红柱石、紫锂辉石、榍石 常见二色性宝石:变石、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

光学实验总结

光学历年总结

光学实验学期总结

光学设计总结(优秀)

信息光学重点总结

非线性光学复习总结

微光学器件总结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总结

集成光学考试总结

初中光学知识点总结

宝石特殊光学效应总结
《宝石特殊光学效应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