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研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06:34: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教师教育科研的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不仅仅是一句权威性的口号,而且是一个对教科研实质的精辟的论断。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义无返顾地走上教科研——这个他们心中永不落幕的大舞台。口号响亮,形式热烈,确也出现一些典型,但“花多果少”普遍,教师教科研形势不容乐观,有必要对当前教师教育科研的一些误区做出反思。

1.研究目的的误区

抛开现实中受利益驱动,把教科研当作换取个人或单位名利的手段,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不说,在研究目的上,以往不为人们注意的误区是:将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与专业的教育科研一样,定位在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真理,或力求将实践和经验提炼、升华为某种“科学的”、“实证的”教育理论;还有就是出于对教学“最佳途径”和“最好方法”的追求,千方百计地试图总结一整套可供他人模仿、学习、借鉴的原则、模式、策略和操作方法。这种“普遍性”技术取向的研究和“真理性”知识取向的研究一样,客观上都构成了对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干扰。

2.研究方法的误区

主要表现,一是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研究教育问题。事实上,教室里的教育实验,控制实验因子以外的无关因素是极其困难的,甚至常常是徒劳的。而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往往从一开始取样起,就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偏离了科学的轨道。二是用专业科研人员规范的研究方式来要求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从查阅文献资料到选题立论,从设计方案到按计划实施研究,从收集数据、素材到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其中还要至少经过两次论证(确定选题的论证和评价研究成果的论证)。这些工作,大多要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内完成。于是,教师成了编外的“专业科研人员”,从事着教育科研的“专门化”活动。

3.走出教师教育科研误区的思考

首先,走出研究目的上的误区,扭转教师为研究而研究现象的关键,在于澄清人们对教师研究的误识,把教师研究的实践性还给教师。教师的研究需要理论指导,教师的研究也能为教育理论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就教师整体的一般情况而言,一线教师教育科研的首要目的,应该定位在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上。教师的研究,与其说是发现教育真理,不如说是达成教育理解;与其说是提炼普遍适用的教育技术,不如说是生成个性化的教育智慧。教师的论文,与其攀附各种相关或不太相关的理论框架,大而化之和游谈无根,不如从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开始,让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其次,怎样走出研究方法上的误区?措施之一就是立足教学实践,引进适合教师运用的科研方式,其中最常用的,也是我们过去较少采用的就是行动研究与叙事研究。对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与专业研究的区别在于,教师即研究者的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因此,教师的研究方式大多是情境式的、体验式的;研究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随时进行的,而不一定依规范的“科学设计”进行;得出的结论大都是特殊的、个性化的而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研究的成果大都是经验性的、难以“言传”的“默会”知识,而不一定是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教师也可以写出论文和研究报告,但教师在真正研究中实际收获的东西要比写在纸上的多得多。

育科研经验交流材料

——以科学管理提高教育科研成效

我校在实施教育局“以人为本、深化改革、科学管理、优质发展”工作思路过程中,着力以科学管理提高教育科研成效:在平均年龄39岁的45位教师中,不参与课题研究的7人,参与率为84.4%。在2009—2011年立项的十一个小课题,结题率为100%,居全区之首,并立项一个市级和四个区一般课题。在20

12、2013年新立项三个市级课题、两个区一般课题和六个小课题。累计为二十七项科研项目(市级课题四个、区一般课题六个,小课题十七个)。

本学年,我校建设教育科研工程经验交流如下:

一、落实目标管理

我校以“实施科研带动战略,提高研究成效和学业质量”为工作目标,确定2012——2014学年教科研工作思路为“以夯实集备为基础,抓规范促转化,运用协作理念促提升”:

在上学期,我们着重夯实集备,提高常规教学管理课题化效益,下学期以“转化”为核心,继续规范教科研管理流程,取得良好成效:数学科组在刘贵华老师带领下,致力于新课标的学习、运用;品德、音乐科组借助每学期一次的学科教研基地开放活动,增强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英语科组尝试优化集备环节,提高效益;语文科组全员行动,学习、研究吟诵,提高经典教育工作效果;综合实践活动科组编写校本教材,转化理念,改进课堂教学;体育科组依据研究课题,构建体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年,我们将在“协作”二字上下功夫,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

二、深化管理过程

我们认为,从小处入手,能克服教育科研的“神秘化”,从发展着眼,能克服教育科研的“功利化”,从实际出发,克服教育科研的 “简单化”。只有深化管理过程,才能迎来教育科研的春天。

1、转化理念,整合工作内容

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理论的提升,以及撰写科研资料都需要不少时间。为减负增效,避免科研活动与日常教学工作之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我们通过“外请专家指导培训,内部加强交流沟通”的途径,逐步转化教师理念,将课题研究内容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我们引导老师以研究的眼光与心态,独立思考并协作处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惑,通过“学习培训、研究实践、反思提升”项目管理方式,丰富并整合各项工作内容,加深对教育科研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

2、全程跟进,给予专业指导

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对此,我们坚持对科研工作全程跟进,从“申报立项、签订合同、组织开题、中期检查、完成结题”这些环节入手,给予有效及时的专业指导,帮助老师克服困难,提升科研素养。

在本学年,我校一项国家级子课题成功结题,举行三项市级课题和区级小课题的开题会,四项区一般课题如期完成中期检查工作,并组织两个小课题结题会。

这一系列的科研活动之所以能顺利开展,主要是因为老师们通过接受各级专家与学校科研主管提供的专业指导,学习运用“文献调研、行动研究、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掌握“课题申报书、中期进展报告、结题研究报告、实践案例、教学论文”等教科研资料的撰写要求,懂得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结合课题研究内容,改进课堂教学,积累研究资料,这样,我校教师对待课题研究不再有畏难心理,反而体验到参与教科研工作的乐趣,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3、以师为本,组建科研梯队

我校张蔚、梁晓霞和廖绍华老师,从做区级小课题起步,成长为区一般课题与市级课题负责人。张蔚老师在6月3日举行的区科研工作会议上,汇报、分享了自己投身科研的心路历程。这三位老师和科研主管王爱伦副校长,在本学年陆续完成所主持的课题中期检查工作。他们构成了我校科研骨干第一梯队。

本学年,张宏伟主任承担的国家级子课题顺利结题;吴x、黎x、张x、黄x和雷x老师获得盼望已久的小课题结题证书;詹x、王x和李x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深入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得到区教研员的指导与肯定;韦x、林x老师总结去年小课题申报不成功的原因后,今年再接再厉,着重加强理论学习,以不少于20处文中注方式,认真填写申报书,最终她们和张x老师一起成功申报小课题;雷x老师提炼自己和蔡x老师主持并结题的两个小课题研究成果,开展后续深入研究,也和朱x老师一起成功立项了区一般课题,以上教师成为我校科研骨干第二梯队成员。

我们以师为本,根据“二八”管理原则,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指导与帮助教师,以课题为载体,明确努力方向,丰富工作内容,减少纷争烦扰,在成功组建科研梯队的同时,也引领着大家向成为“研究型”教师这一目标迈进。

三、重视文化引领

科研工作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我们已经超负荷工作的教师增加压力,损伤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我校通过以下途径,在教师群体中逐步形成“积极参与,有效合作”的新型教师文化。

首先,以古悦彬为首的学校领导对科研工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鼎力相助,并和老师们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其次,以促进引导为主,着重提高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自觉提升,避免强制和重罚,防止盲目或过度的行政推进;此外,我们指导老师分析自身专业发展现状,明确优点,找出不足,制定个人年度发展计划,年底进行考核验收„„

我校落实目标管理,加强专业指导,重视文化引领,努力营造务实求新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学年获得市级(含市级)荣誉教师六人;四位教师的论文在第四届广佛肇教师校本行动研究暨第八届(2013)广州市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获奖;执教区公开课或开设专题讲座的教师共十三位;两位教师通过选拔,成为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张蔚、林小玲和王爱伦老师发表文章„„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以科学管理扎实推进教育科研工程建设,进一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Article/zjbgjyjl/117029.htm

教育科研”主题全体老师会发言稿

一、十多年的教科研给我带来什么?

(一)、从被动参与者到主动研究者的蜕变。

我从1999年在女埠中心小学负责金华市规划课题《施爱教育的实践研究》开始接触课题研究,到离开女埠中心小学一直负责或参课题研究的工作。一开始,我也是一个被动者,到后来真正喜欢上课题研究。这其中的变化可以用王国维的三境来形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做第一个课题《施爱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那时兰溪市课题研究刚起步,充满困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在进行《依托经典诵读 创建书香校园》课题研究时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研究中,我做得辛苦也做得快乐。当下我自认为是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十多年的科研经历使我对它有了深入的思考。课题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在平常的教学中寻求教育的智慧,艺术地解决问题,实现“不是锤的击打,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日臻完美。”的教育理想。

(二)、改变了工作方式。

课题研究使我养成了带着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每年订阅教育教学刊物,买书。(近几年读过的书课件出示)。来到这里之后,我感到最开心是学校的图书馆有很多我想看的书。每天的工作在变,不变的是工作的方式,还是学习、思考、实践、反思,不断地往前走。

(三)、我的收获。

1在看课、教学设计方面,提高了的能力。因为看得多,到后来,听课后能说上一点看法。听课反思《榜样教育多用“正比”,少用“反比”》发表在《教学与管理》(小学版)在2011年上半年的“语文教研组长素养大赛”中以评课和教研组工作经验成绩突出在共同体以第一名险胜。有3个教学设计在兰溪市教研成果评比中获奖(同时也是参加教学评比的教案)。

2提高论文撰写的质量。在历年来所写的28篇获奖论文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在教研成果评比中获得较好的奖次。

3在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竞赛中获奖。在市“教育科研与发展”主题征文获一等奖,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4多读书,多动笔,提高表达能力。有11篇随笔在《金华日报》、《兰江导报》、《兰溪教育学刊》刊登。

5收获友谊。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与同事相识、相知,结下友谊。我觉得大家为了一个共同努力,为取得成绩而欣喜的感觉是一笔精神财富。在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参加市地方课程优质课、语文教研组长素养大赛、骨干教师的评比等活动,

在第一次党小组会上自我介绍时,我没有提过这些,我想把过去都留在了女埠。在这里,我要向大家多学习。”但是我要说没有在女埠参加教科研,就没有今天的我。在课题研究中,我得到了成长。不过,我愚笨,没能长成大树。在座更优秀的你们走入教育科研,一定会收获更多。

二、教师小课题研究

(一)“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概念

“教师小课题研究”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特性。

案例1:如何调动起学生提问积极性

肖老师任教六年级语文,最近为班上的学生不愿发言而大伤脑筋,的确,那样的课堂常常如入“无人之境”。经过一番思考,肖老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紧,发言机会少,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于是,肖老师根据《中国青年报》文章的启示,尝试“站起来就说”。他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个征求意见调查,54%的支持率让他颇感欣慰。然而真正实施起来,竟无一人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在征求部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肖老师感到光凭“激励”还不行,还得“强迫”,于是他又公布了一项新规定“每周每个学生语文课上主动发言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学生必须当众唱歌,必要时还得‘请家长’„„逐周累计发言次数,奖励前三名。”此举见效显著,课堂气氛随即“活跃”。然而,肖老师很快发现:少数同学是前半周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找几个问题提提,答答,完全应付了事。针对这种情况,肖老师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即时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发言以及心不在焉的学生突然提问。伴随着这样的“软硬兼施”,学生们的强迫感日渐消失,慢慢习惯了“站起来就说”的形式。

案例2:与克隆作业过过招

任教五年级语文的王老师,意外发现本班部分学生有长期抄袭作业的现象。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恼怒,先是不动声色地与个别学生接触,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她决定与“克隆作业过过招”。

王老师首先设置了专题作业评讲课。评讲课上她先表扬了所有语文作业全对的学生。然后让这些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作解题示范,几个抄作业的学生自然就“挂黑板”了。尽管在座的学生多心知肚明,但王老师仍未解开真相,这让“抄手”们十分愧疚。

接着,王老师又组织学生们自编自导中队会“诚信为金”,大家通过讲故事、演话剧、夸典型、表决心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和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和信念。

更为重要的是,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针对性改进。首先,她在班上建了学习互助小组,引导学生们积极、正确地对学困生以学习援助;其次,她在平时的新授课上,特别留心学困生的表现,有针对地调整教学节奏;再次,她在作业批阅中增大了面批的分量,更加关注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孩子们渐渐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诚挚关心,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分析: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小课题研究的特性:

(1)“属己”性:上例可以看出,小课题研究不是为了建构某种宏大的理论,也不是为了发现某种普遍规律,而是完全出自教师自身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美好愿望,又包括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成长动机,在于提升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能够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新课改的召唤水乳交融,这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姿态,因而具有鲜明地“属己”性。

(2)真实性:上课时,学生不愿举手发言怎么办?学生抄袭作业怎么办?作文评讲课怎样更有实效?等等。也许这些问题有些小家子气,但它们恰恰又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遭遇的最为真实的难题,是影响着教师顺利组织教学活动的现实问题。

(3)微观性:小课题着眼于“小”,它切入点和开口都很小,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一点”,以及某个细节。并由此层层深入,不断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达到研究的深度,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涵。

(4)即时性:一方面,小课题是生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之中,根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中,具有随机性、偶发性、情景性,常常是不约而至。另一方面,小课题的研究周期显得很灵活,两周、几个月、半年、一年或多年,时间周期不等。

从以上几个案例我们还可以看出:课题的价值有赖于有效的反思。面对转瞬即逝的问题,不仅要知晓正在发生什么,寻求何种可行的解决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要深入探究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良好的行动源于充分的思量和成熟的规划。上例中王老师设计的作业评讲课、“诚信为金”中队课以及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进行作业面批等活动都是在调查之后,经过认真思考确定了预案之后实施的。

(三)“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

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

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一个题目的讲解,差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都可作为课题的来源。 在教育教学中出现失败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是什么问题造成的。

第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行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让教师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最关键的一步。

借鉴别人经验的方法很多,读相关专业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向老教师学习,然后通过分析与综合,确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

第四,要把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

第五,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

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改进。

整个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小课题研究图示

(四)、小课题研究如何合理选择研究课题

在选题上要注意:不是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时髦的、热门的、大的越难把握。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

(1)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的困境中寻找问题

(2)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捕捉问题

教师做研究,重点要解决的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而这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是诞生于教学场景之中。

(3)在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中发现问题

教师之间,特别是平行班同学科的教师之间以及同班不同学科教师之间有关教育教学问题、经验的交流,也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

(4)从学生的课后生活中寻觅问题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课后的言行,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课后生活,有时能帮助教师更好的解决教育教育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同时还可以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5)从值得研究的问题中筛选出小课题

(6)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小课题的生成点定位在:“两个立足”。

1、两个立足:①、立足课堂,②、立足实践。有研究表明:教师研究的理想状态是以解决教育教学的主要问题为目标;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一线的教师都懂得:课堂和实践同是滋生“问题”的温床和土壤,教师在寻找小课题的过程中,要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必须坚持从“课堂和实践”这两个根本点上着手。

(五)“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研究方案如何设计?

进行课题研究事先要设计一个研究的方案,这个方案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课题的来源和期望。

说明课题的起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2、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说明研究的对象是谁,如何取样本,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

3、研究涉及的理论领域和要学习的内容。

4、初步拟定的研究过程。

5、研究结果的表达与应用。

说明研究结果如何表达;是报告式还是叙事式,还要说明研究结果如何在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体现,发挥何种作用。

(六)“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

1、表达形式:

可以多样表达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

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题目;

(2)研究目的; (3)研究对象(样本选取);

(4)研究过程(简述);

(5)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

(1)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

(2)引言——说明研究的起因;

(3)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

(4)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

(5)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结束语:(放刘欢的《在路上》)读书是灵魂在路上,旅行是身体在路上,课题研究是教学工作在路上,行走的感觉让我们有更深的体验,提高生命的质量。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Article/ldjhjywt/119834.htm

教育科研培训反思

教学反思与教育科研讲座材料

科研论文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工作总结

科研心得体会

科研反思
《科研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科研活动反思 科研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