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年度市科技局党组班子述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6: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年度市科技局党组班子述职报告

2011年,市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率先发展”和“黄蓝融合、陆海统筹、一体发展”的部署,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规划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树立新型科技发展资源观,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2011年5月29日,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视察我市科技工作,并作重要指示,给全市科技系统干部职工以极大鼓舞,为我们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指明了方向。我局重点科技工作捷报频传,先后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全市“两评一树”总结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XX市连续第十年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是全省十年连获表彰的四个市之一;《2011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评定,我市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地级城市第二十二位,产业创新能力列第七位;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机构获得省编委批复,是建市以来设立的第一家省级国有科研机构,科技部批准以此为依托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我市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科技工作列入山东省与科技部的会商议程;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产值2550亿元,同比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1.02%,均居全省前列; ——争取省和国家无偿科技经费7231万元,创历史新高;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超额完成科技产业招商任务;

——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在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被省政府列入10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生态谷”总开工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

——鉴定科技成果126项,23项成果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我市首次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我市技术交易额在全省率先突破15亿元,连续第五年突破10亿元,连续第七年居全省首位,我市被授予第五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集体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市科技局继连续五年获评省级文明机关之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回顾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着眼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不断改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我们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工作发展的新规律,自觉运用行政管理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优化了自主创新环境。

(一)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科技经费1.34亿元;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62项,争取资金7231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173%,带动社会投入40多亿元。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高新技术项目、科技新产品、技术贸易等优惠政策得到落实,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所得税政策可为企业减税7000万元。全市技术交易额突破15亿元,连续第七年全省领先。

(二)科技政策制订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市委部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和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正式印发,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关于加强我市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报送市委审核,编制印发了《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全省率先由市政府印发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办法》。

(三)科技部门运用市场手段推进工作成效显著。研究制订了《关于贯彻姜异康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市科技系统创新工作思路、勇于开拓发展。扬弃传统科技工作过分依赖行政体系内资源的“电梯模式”,大力推行“1+n”模式,积极倡导一个行政机构联系多家市场主体,合力推进科技进步。成立了市科技局社会组织党委,加强了对该类组织的规范和引领。依托市科技企业协会,开通了省内首条综合科技服务热线“12341”,回复满意率达97%以上。科技部门发起成立的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已持续运行8年,通过100名“百姓使者”和7万户会员,构建起便捷高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保持了旺盛活力,并在西藏XX区成功复制推广,扩大了东营科技工作在全国的影响。

二、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是实施黄蓝战略的重要依托。为此,我们集中力量,持续推进,取得重要成效。

(一)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研究院机构设置得到省编委批复,成为建市以来第一家省级国有科研机构,标志着研究院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研究院承担各类计划项目5项,其中牵头承担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院一期工程完成主体施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通过专家论证,机构获中科院批复,土地征用获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揭牌运行。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视察试验站并给予充分肯定。

(二)大学科技园及“生态谷”项目区建设顺利进行。“生态谷”新完成基建投资1.1亿元,总开工面积达16万平米,其中竣工4.2万平米。大学科技园通过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估,被确定为山东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并获“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园区”、“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先进单位”以及XX市创业孵化基地、XX市“十一五”节能先进单位等称号。

(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省部会商确定,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张来武副部长、孙伟副省长、翟鲁宁厅长、陈传宏司长等领导先后来我市视察指导创建工作。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申请建设东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已进入科技部程序。2011年9月,我市以“新思维、新模式、新农业”为主题,举办了黄河三角洲(东营)农业发展高峰论坛,成立了高效生态农业科技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技术创新联盟,联合百家企业、高校、创投机构,重点推进食用菌、苗木花卉、名优水产、优质奶牛肉牛等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共同探索科技化支撑、工业化生产、资本化运营的新农业发展之路。长安集团的“抗旱节水材料与制剂”项目获得国家“863”专项支持1067万元,实现了我市农业科研在“863”计划上的突破。

三、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1.02%,均居全省前列。

(一)抓调度引导。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和科技系统座谈会,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部署;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提高了申报成功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增强了科技项目的引导功能。实施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科技项目。全年共有7个项目进入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20个项目在国家和省创新基金立项,成为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装备和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点。

(二)抓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依托胜利高原公司,油地校联合创建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央领导和万钢部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期有望取得实质突破。围绕石油装备产业,争取科技部批准我市为国家火炬计划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胜利开发区、广饶开发区启动创建省级高新区。子午胎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全市特色产业基地达到三个。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省科技厅、财政厅确定为2011年省产业集群试点,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总额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三)抓公司运营模式创新。结合国家支撑计划“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项目的实施转化,推动省高新投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4200万元,成立了方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启动了方圆集团由传统有色冶金向产业创新服务的转型,为我市传统优势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开辟了新路径。目前新公司运行良好,已实现技术服务收入1000余万元。科技部领导称赞方圆项目“技术资本化模式”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经验。科技日报以《“方圆模式”:蓝黄交汇处的智慧闪光》为题,进行了深入报道。

2011年,市科技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率先发展”和“黄蓝融合、陆海统筹、一体发展”的部署,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规划为主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攻方向,树立新型科技发展资源观,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2011年5月29日,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视察我市科技工作,并作重要指示,给全市科技系统干部职工以极大鼓舞,为我们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服务指明了方向。我局重点科技工作捷报频传,先后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全市“两评一树”总结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XX市连续第十年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是全省十年连获表彰的四个市之一;《2011年中国城市创新报告》评定,我市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地级城市第二十二位,产业创新能力列第七位;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机构获得省编委批复,是建市以来设立的第一家省级国有科研机构,科技部批准以此为依托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我市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科技工作列入山东省与科技部的会商议程;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产值2550亿元,同比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1.02%,均居全省前列; ——争取省和国家无偿科技经费7231万元,创历史新高;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超额完成科技产业招商任务;

——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园在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被省政府列入10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生态谷”总开工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

——鉴定科技成果126项,23项成果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我市首次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我市技术交易额在全省率先突破15亿元,连续第五年突破10亿元,连续第七年居全省首位,我市被授予第五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集体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市科技局继连续五年获评省级文明机关之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回顾一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着眼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不断改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我们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工作发展的新规律,自觉运用行政管理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经济的“无形之手”,有效整合科技资源,优化了自主创新环境。

(一)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科技经费1.34亿元;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62项,争取资金7231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173%,带动社会投入40多亿元。科技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高新技术项目、科技新产品、技术贸易等优惠政策得到落实,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所得税政策可为企业减税7000万元。全市技术交易额突破15亿元,连续第七年全省领先。

(二)科技政策制订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圆满完成市委部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和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正式印发,代市委、市政府起草的《关于加强我市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报送市委审核,编制印发了《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全省率先由市政府印发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办法》。

(三)科技部门运用市场手段推进工作成效显著。研究制订了《关于贯彻姜异康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市科技系统创新工作思路、勇于开拓发展。扬弃传统科技工作过分依赖行政体系内资源的“电梯模式”,大力推行“1+n”模式,积极倡导一个行政机构联系多家市场主体,合力推进科技进步。成立了市科技局社会组织党委,加强了对该类组织的规范和引领。依托市科技企业协会,开通了省内首条综合科技服务热线“12341”,回复满意率达97%以上。科技部门发起成立的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已持续运行8年,通过100名“百姓使者”和7万户会员,构建起便捷高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保持了旺盛活力,并在西藏XX区成功复制推广,扩大了东营科技工作在全国的影响。

二、着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是实施黄蓝战略的重要依托。为此,我们集中力量,持续推进,取得重要成效。

(一)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研究院机构设置得到省编委批复,成为建市以来第一家省级国有科研机构,标志着研究院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研究院承担各类计划项目5项,其中牵头承担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院一期工程完成主体施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通过专家论证,机构获中科院批复,土地征用获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揭牌运行。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视察试验站并给予充分肯定。

(二)大学科技园及“生态谷”项目区建设顺利进行。“生态谷”新完成基建投资1.1亿元,总开工面积达16万平米,其中竣工4.2万平米。大学科技园通过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绩效评估,被确定为山东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并获“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园区”、“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先进单位”以及XX市创业孵化基地、XX市“十一五”节能先进单位等称号。

(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省部会商确定,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张来武副部长、孙伟副省长、翟鲁宁厅长、陈传宏司长等领导先后来我市视察指导创建工作。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申请建设东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区已进入科技部程序。2011年9月,我市以“新思维、新模式、新农业”为主题,举办了黄河三角洲(东营)农业发展高峰论坛,成立了高效生态农业科技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技术创新联盟,联合百家企业、高校、创投机构,重点推进食用菌、苗木花卉、名优水产、优质奶牛肉牛等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共同探索科技化支撑、工业化生产、资本化运营的新农业发展之路。长安集团的“抗旱节水材料与制剂”项目获得国家“863”专项支持1067万元,实现了我市农业科研在“863”计划上的突破。

三、着眼于转方式调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预计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50亿元,同比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1.02%,均居全省前列。

(一)抓调度引导。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和科技系统座谈会,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出部署;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提高了申报成功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增强了科技项目的引导功能。实施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科技项目。全年共有7个项目进入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20个项目在国家和省创新基金立项,成为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装备和海洋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点。

(二)抓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依托胜利高原公司,油地校联合创建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央领导和万钢部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期有望取得实质突破。围绕石油装备产业,争取科技部批准我市为国家火炬计划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胜利开发区、广饶开发区启动创建省级高新区。子午胎特色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全市特色产业基地达到三个。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省科技厅、财政厅确定为2011年省产业集群试点,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总额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三)抓公司运营模式创新。结合国家支撑计划“吹氧造锍多金属捕集技术”项目的实施转化,推动省高新投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4200万元,成立了方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启动了方圆集团由传统有色冶金向产业创新服务的转型,为我市传统优势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开辟了新路径。目前新公司运行良好,已实现技术服务收入1000余万元。科技部领导称赞方圆项目“技术资本化模式”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经验。科技日报以《“方圆模式”:蓝黄交汇处的智慧闪光》为题,进行了深入报道。

四、着眼于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扎实履行人才工作职责

(一)努力构建人才工作平台。重点是结合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设,建立完善产业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了西门子先进自化技术实验室、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山东—德国巴伐利亚州清洁技术集群东营办事处、北京交通大学风电室外实验室等一批研发机构。加强大学科技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岗等的管理工作,引进1位院士、2名博士、4名“黄河口学者”。进站博士获得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是我市2011年度获得的唯一资助项目。

(二)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先后引进蔺爱国、刘平青、贺爱华等五个海外归国博士团队,其中蔺爱国博士被列入省“万人计划”,同时获得“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称号,使我市“万人计划”高层次海外人才达到3人。组织高层次海外科技人才参加2011黄河三角洲国际人才交流会,促成5名海外人才与我市企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组织许敏第、于彬两位博士参加国家“千人计划”答辩,与教育部橡塑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海水资源利用工程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引进以黄宝琛、袁俊生教授为首的两个技术创新团队。加强对引进团队的服务,促进成果加速转化。须颖博士精密检测仪器项目完成样机制造,并列入科技部重大专项。

(三)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2011年4月,组织召开了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奖励成果55项,颁发奖励资金229万元,营造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争取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23项。争取省奖励办批准我市设立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创新奖”,这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个跨区域的省级奖励,也是全省第一个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科技奖励。配合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了全市创业创新奖评选,开展了科技创新奖评选工作。制订并实施了《XX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努力加快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五、着眼于创先争优,不断提高科技管理团队政治业务素质

通过扎实开展“两评一树”活动,全局上下形成了自身建设与科技事业同步发展的好局面。市科技局机关党委被表彰为“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一名同志被表彰为XX市优秀共产党员,一名同志被授予XX市“五一”劳动奖章。

(一)班子建设呈现新气象。班子成员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确保了科学决策。严肃换届纪律,认真落实“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坚持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创新探索,为科技工作率先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二)干部队伍能力得到新提升。大力倡树新型科技资源观,实行“1+n”工作运行模式,探索完善“区域创新总收益”考核,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创新思维能力、策划管理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规范服务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五种能力”。通过“红皮书”(《重要文件资料汇编》)、“电影院”(电教放映室)、图书角、协同办公系统等手段,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全局取得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到了总数的22%,38名同志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理论和调研文章60余篇。组织了两次科级干部竞争上岗、一次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10余名同志走上新的岗位。

(三)机关作风实现新改进。主动征求企业问题建议40余条,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困难。金岭有机硅在筹备上市中遇到技术纠纷,我局积极主动设法化解,扫除了上市障碍。廉政教育常抓不懈,做到了警钟长鸣。实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确保干净干事、高效办事。推行政务公开,多渠道公开业务办理程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工作流程,强化源头治理,杜绝了不正之风。市科技局在市直机关“两评一树”活动社会评议中位居前列。

(四)文明单位建设取得新进步。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活动,连续六年保持省级文明机关(单位)称号。积极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活动、“服务黄蓝两大战略争当科学发展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向东营海关学习活动,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开展了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演讲比赛、红色艺术鉴赏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党员干部献身科技事业的热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制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全面落实,未发生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法轮功”等非法宗教活动及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回顾2011年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加快推进黄蓝国家战略实施的艰巨任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许多的不足,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基础不够牢固、模式仍需更新、链条亟待优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全面起步,但投入仍然不足、功能急需完善、管理有待加强;科技管理团队干事务实上进,但危机感和创新力度不够强,市场运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012年是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的重要一年。科技工作将以这次综合考核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叫响“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工作,善于工作;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口号,继续努力整合区域科技资源,有效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不断完善黄河三角洲区域创新体系,为高效生态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服务。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以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为重点,加快完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重点,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创业平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增强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以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为重点,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以科技管理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建设规范化科技行政服务平台。

中共邵阳科技局党组班子

质监局党组班子述职报告

质监局党组班子述职报告

水利局党组班子述职报告

市科技局副局长述职报告

市科技局副局长述职报告

市科技局副局长述职报告

市园林局党组述职报告

市园林局党组述职报告

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个人述职报告

年度市科技局党组班子述职报告
《年度市科技局党组班子述职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