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红楼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2:42: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很庆幸我在初三毕业那一年读完了《红楼梦》,与书中描写的少男少女差不多年纪,看这本书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它的名气,它的很多争议,以及它的很多谜题,初读时,沉不住气,拣择自己喜欢的篇章,读读停停,后来慢慢品出了它的味道,一章一章的读过去,从中看出了世情百态,看到了许多生活中的人的影子,觉得书中的那些事,那些话,那些人物的个性特征,都能跃然纸上,人物出于生活,贴近生活(如王熙凤,贾母,花袭人等),他们的形象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能找到对照,但又不仅仅止于生活,更多的是高于生活(如黛玉,宝玉,宝钗,妙玉等),超然于生活的风姿卓然。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她的艺术成就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你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读她,每一方面都让人觉得余味无穷。我读红楼梦很多遍,越读越觉得她好,她美。我觉得之所以那么多人喜欢她的原因(特别是文人),是因为她把传统文化里那种很妙很美,但是不好表达的东西抒发了,她承载着很多中国古人的审美思想,命运观念,因此,我当初读红楼梦时最大的感受便是——收获美。

这种美首先来自于她的文字,她的铺陈,她的耐人寻味,她的意犹未尽。如果单是想看才子佳人,那么《西厢记》更有吸引力,如果想看爱情悲剧,《梧桐雨》或许更淋漓尽致,书中也有关于超越现实,生死轮回的描写,但完全不同于前书《聊斋》之类的天马行空,诡诞奇绝。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将警虚幻境写的如同一个梦境,与现实生活有着鸿沟,却又与现实息息相关,它让你看清楚,看明白,你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一个人,但同时又给了你对于另一个世界的归宿感,作者用“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来表达关于人生如梦似幻的感悟,也使全书弥漫着一种悲剧宿命感,但同时又有了庄周梦蝶般的哲学意味。明代王阳明说过的一句话: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理解的是,心到,意趣才到。读红楼梦,如果不能耐心读完其中描写的闺阁小事,闲愁胡恨,则不能体会到鲜活的人物。没有一点文学修养或者文学情怀的人,理解不了黛玉葬花的绝望凄美与哀怨,书中的女子,全都各有各的好处,每一人都能用一副传统的美人图来画,荷锄葬花的黛玉,亭畔扑蝶的宝钗,醉卧芍药的湘云,深院古寺的妙玉等,她们有的至性,有的至洁,有的至情。作者在开篇不久就用曲子歌尽了所有薄命的红颜,《红楼梦十二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其中我最喜欢的分别是妙玉的判词《世难容》以及惜春的判词《虚花悟》,惜春的着墨虽然不多,但却是一个最让人产生联想,产生感悟的女孩子。“将那三春堪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天淡云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这个豆蔻年华女子,生活在绣户侯门里幺女,画的一手妙不可言的丹青,闲时只和姑子下几回棋,辩几句禅机,没有可怜身世,没有坎坷遭遇,却一心入道,无人可断其决意。她孤傲,她乖僻,她聪慧,她决绝,她为自己断发时,有和她所厌弃的浊世断绝的决绝之美,家人说着四姑娘怕是疯了罢,四姑娘可真是让人寒心,四姑娘怎的这般薄情冷性?我猜那时,惜春守着古寺青灯,日日面对残破的佛祖,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每个人读红楼梦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对书中人物的争议,历来对薛宝钗人品的争议最多,有人评价她其实心中算计多,面上和善大度,有人认为她恭孝贤良,言貌合一。我最喜欢的是顾城曾经对她的评价,顾城说,宝钗是一个真正心性空无的人。以她的聪慧,她应该什么知道,她知道宝黛二人的爱情,同情他们,她对荣府里的利益争夺也了然于心,但是确认为这些并不重要,她不爱华丽装饰,她的闺阁素净的如同雪窖,她心思透明,犹如黛玉,但却没有黛玉的执着,她在静等被时间安排,内心不会悲伤,不会狂喜,从没渴望得到,也从与害怕失去,她并不爱宝玉,她的思想高度宝玉或许从未企及,她在内心与黛玉相惜,她追求能够平和的活在世间,她的内心世界一片雪白,她空无,所以不会去纠结宝玉是否爱自己,她的聪慧不会成为她为世情苦恼的源泉,她不是万事看的开,而是万事看的空,她不是无情,而是空灵,她不是世故,而是了悟。

关于红楼梦实在有太多感想,当然,每人可能有不同的体会。上郭老师的红楼梦选修,引发了我的一些关于人文氛围的思考,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文艺的衰落,为什么民国那么短暂,却出了那么多文学上艺术上的大家,这个答案显见却又不容易回答,现今人文学情怀的衰落,印象最深的是郭老师说八十年代的女生谈恋爱,问的第一句就是:“你会做诗吗”?听起来觉得悲哀又好笑,现在的女孩子,第一句话问的不是工作便是房子,车子,她们其实也无可厚非,那么,究竟谁错了?或者说,这样下去,我们会到往何方?这就是我觉得上完这门选修的一些收获与感悟,另外,郭老师这门课上的太幽默了,给很多人普及了红楼梦,也讲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如果郭老师讲红楼梦能够讲的再仔细一点,讲讲除了宝黛二人之外的其他人,像尤氏姐妹,晴雯司棋,惜春妙玉,湘云宝钗等,她们的故事如果篇章独立出来也十分出彩,还有关于黛玉,印象中在课上看了很多关于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的很多ppt,那个时代人演戏的真与美,现在的人无法复制,我看过87版的,也看过李少红版的,虽然后者被诟病良多,认为是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但我还是认可这部剧的,她的服装发饰并不如大家吐槽的那般难看,女子的发髻,与戏曲青衣女旦一般,服饰十分照顾人物性格,另外,剧中大观园以及那些华丽陈设,亭台楼阁也得到了最大还原,87 版陈晓旭被公认演出了林黛玉的悲态,病态,我认为新版的林黛玉演出了一股人物的怯态,李少红版更多是女性视角,87 版更多是男性视角,还有关于新版红楼像鬼片的说法,其实这是李少红惯有的拍摄手法,如果看过《大明宫词》的人会知道,李少红喜欢用光影,薄纱,风,来渲染环境,其实我觉得这也符合红楼梦本身给人的似梦非梦的感觉,当然,以上仅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感谢郭老师,给我上了一学期别开生面,精彩不断的选修课。

姓名:邓继鸽

学号:201410130224

专业:广播电视学

学院:传艺学院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