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阶段舞蹈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13:1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阶段舞蹈教学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人类传情达意的产物,它符合人类身心需要的本质特征,具有愉悦身心,健美肢体,联络情感和团结群体等功能,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学阶段,学生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活动,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增长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同时陶冶学生的性情和品格,通过长期的舞蹈训练,可使学生拥有匀称的体形、高雅的气质,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舞蹈活动课,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舞蹈基本训练部分,二是舞蹈教学部分。

首先是舞蹈的基本训练。少儿舞蹈基本训练一般分为地面训练、把杆训练、中间位置训练。地面训练的内容包括头、颈、肩、肘活动,勾绷脚、卧姿踢腿、跪下腰练习,通过这些训练,能使学生身体得到较自然、全面的活动,增强动作关节的灵活性。把杆训练的内容包括绷脚擦地、蹲、小踢腿、腰、大踢腿,这部分活动量大,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训练效率。例如,在进行踢腿训练时,有的学生怕踢腿疼,不舍得用劲,我就给学生讲清楚踢腿练习的目的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只有腿的软开度增强了,胯、膝、踝三部位的软开度也随之提高了,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通过把杆上的训练,能规范学生动作,提高动作的软开度。中间位置训练,主要是学习手位、脚位、手臂姿态、基本舞步、小跳等,通过学习能使学生了解身体各部位舞蹈动作的要点,使动作轻巧、敏捷、稳重、有持久力。例如我

在教学生走步时,首先让学生听音乐走步,要合拍,能行进或原地走,然后随着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动作水平的提高和方位知觉的发展,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人物、不同情绪、不同节奏、不同特点走,如老爷爷走、小朋友走、轻快地走、雄壮的走等。为提高学生动作训练的兴趣,还可加入学生喜欢的动物世界中“小伙伴”的走。如鸭走、熊走、企鹅走,使学生在愉快的模仿动作过程中,达到走步训练的目的。总之,基本训练教学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句话,即:动作要领先讲清,精讲多练不放松,勉励学生勤练功,循序渐进量力行。 其次是活动课中的舞蹈教学。小学阶段现行的舞蹈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律动、集体舞、表演舞。律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等变化做不同的律动性动作。律动可以单一动作重复练习。也可将几个关联动作组合练习。如,形象模仿动作:鸟飞、兔跳等。集体舞一般是在短小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有组织、有规定的队形、位置上做舞蹈动作,一般可以反复进行,舞蹈时要求学生要有相互的感情交流,动作和谐一致。集体舞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变换队形,在音乐中整齐、协调的动作、树立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表演舞一般是指体裁广泛、主题突出、有特定的内容、情节、角色,有画面和队形的变化,舞蹈性比较强,是部分学生参加用于演出的舞蹈。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舞蹈,教师在排练舞蹈时,要给学生讲清舞蹈中的故事情节、表演时应注意什么。在教学过程要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并进行模仿,反复练习,达到教师的要求。例如,在排练舞蹈《鲜花爱雨露》时,主要动作是学生双手

作动态开花状,脚下做娃娃步和小碎步,初学时,学生动作做得较僵硬,我反复示范,并用启发式的语调告诉她们:“你们就是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欣喜的开放。”学生理解了动作的含义,头、眼、手、身段、表情的配合有了,动作也就做活了。总之,在排练舞蹈时,具体动作应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精讲多练,由基本动作到串联,练习速度由稍慢过渡到原速。

在教学中,我们也尝试创建了“欣赏—模拟—学创”式小学舞蹈课教学模式: 我们所构建的“欣赏—模拟—学创”式小学舞蹈课教学模式,是为教师在舞蹈课教学中提供的一个活动框架,它是依据教学过程发展规律而形成的一个正向的线性结构。该模式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知识及能力发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欣赏—模拟—学创。三个阶段又包含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及情感发展的不同的六个环节:欣赏包含“初步理解”和“情感陶冶”;模拟包含“基本掌握”和“情感激发”;学创包含“巩固运用”和“情感发展”。

(1)欣赏。这是舞蹈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阶段,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阶段提供背景和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初步理解”是学生了解舞蹈知识的初始阶段,其要点是认知激活、定向准备,即要使学生在此阶段,从进入教学活动开始之时便处于认知活跃状态,积极主动地去摄取知识,激发对舞蹈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3)“情感陶冶”是通过欣赏优美的舞蹈动作,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其中美包括形象美、动作美、旋律美、服装美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美的欣赏,对美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全身心地沉浸到情感交流和情绪体验之中,从而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和陶冶。

(4)模拟。模拟阶段是学生具体学习及掌握知识的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授及学生的模仿,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模拟阶段,使学生了解舞蹈的思想性、艺术性,让学生的舞蹈想像力受到充分启发,使其受到舞蹈艺术形象的感染;通过模拟舞蹈基本动作使学生在生理和形体上得到发展。

(5)学创。学创阶段是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启发他们想像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它是在舞蹈动作的掌握、有丰富的音乐感受和一定的舞蹈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初步按歌曲或乐曲内容自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表演。

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上好舞蹈活动课,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师精选教材,难易适度,富有儿童情趣;第二,教师示范准确,富有感染力;第三,教师加强具体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第四,练习时间适度,动静交替,形式多种多样;第五,教师给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增加舞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使之能持之以恒地学习下去。

安全伴我进校园 我把安全带回家

安全是人类演化的生命线。对于社会,安全是人类生活质量的保障;对于经济建设,安全就是一种生产力。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千亿元以上。事故影响我们的经济与生活,损失人民的生命财产,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宣传《安全法》,剖析安全文化的内涵,提高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关爱健康,关爱生命,是每个公民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进一步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安全、健康意识的树立,切实提高自护能力,我校开设了生活课程班——斑马线班。该班的学员来自各个年级,他们参加该班的目的不同,有的因为安全意识差,有的因为关注安全话题,为此他们走到了一起。 针对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我们依托于“安全伴我进校园”这一主题,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小公民安全论坛”,我们利用安全知识竞赛、主题队会、手抄报比赛„„等媒介,广泛宣传校内外安全文明常识,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安全知识普及,在活动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

在参与小论坛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力求使学生成为本次教育活动的主体 。比如,我们鼓励有写作特长的学生通过倡议书等向其他同学宣传安全活动的重要意义,鼓励有微机特长的学生通过上网等手段搜集有关的安全教育常识并及时通过网上小论坛予以发布,鼓励各班通过小论坛对参与安全教育活动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引导少先大队员开展了一次“我为社区服务”活动,向社区发出了“安全和文明,有我也有您”的呼吁,赢得了家长及社会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我们还注重了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护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能力。我们先后进行了伤害救护、消防等自救自护演练,对于演练当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我们在第一时间内制订了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使各种安全预案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完善,自救自护演练的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整体的安全应急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我救护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自护信心,防范意识得以明显增强。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我校专门请民警叔叔——校外辅导员,给孩子们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当然,在进行安全教育活动的时期,孩子们的热情虽然很高,但很被动,这样的教育缺乏新意,而且在孩子们心中也不能真正地树立安全意识,缺乏主动性,如何让孩子们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认识,我发动学生寻找身边的安全因素和不安全因素,并提示他们充当安全意识呼唤的使者,随时发现,随时宣传,随时提醒,随时帮助。在这项活动中尤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心理上的转变,对他们而言,安全教育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被动接受的教育,而成了

一种与自身密切联系的安全需要;孩子们在征集身边故事的时候知道了安全的重要,生命的可贵。此外,孩子们办起了《安全小报》,自己组稿,自己编辑,自己设计,自己誊写。《安全小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每个少年儿童。当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时,就转化成动机。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安全对于孩子来讲变成一种需要还是不够的,因为它仅仅是教育了孩子自己,更重要的是应把这种需要变成一种动力,推动孩子们去付诸行动,在实践中通过行动深化认识、并教育他人及社会,于是我鼓励孩子们走向社区,让孩子们来影响成年人。孩子们拿着相机扑捉生活中的不安全镜头,并走上街头给违章司机、行人上交通规则课和安全教育课,实践证明,这种形式非常有效。孩子们是真善美的化身,他们的积极行动感染了成人,影响了社会,为提高柳州市人民的安全意识做出贡献。

素质要从小塑造,品质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一场综合国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在于人才的竞争。我们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从小注重对孩子良好素质的培养。而安全意识、生存意识是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一个跨世纪的人才所必须的。因此,安全教育必须从少年儿童开始。安全教育应从少年儿童抓起。儿童心理表明,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各种素质结构的奠基阶段。从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可以培养他

们良好的遵纪守法观念;安全联系着千家万户,保护孩子的安全健康,是家庭幸福、社会安定的保证,因此,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事关重大。

小学舞蹈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浅谈小学低年级舞蹈教学

浅谈小学第二课堂舞蹈教学

小学阶段的音标教学

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浅谈

小学阶段计算机教学目标

小学舞蹈教学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

小学舞蹈教学计划

小学舞蹈教学计划

浅谈小学阶段舞蹈教学
《浅谈小学阶段舞蹈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