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南华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4 02:34: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南华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7年8月28日政协南华县第六届委员会第51次主席会议协商通过)

为促进全县特色产业的发展,经县政协六届50次主席会议研究,2007年6月18日至28日,在县政协副主席鲁明贵,南华县调研员何兆芹、阿文荣的带领下,县政协特色产业调研组在听取县生创办、县林业局(林产办)和县经贸委(产业办)综合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分三个小组深入龙川、沙桥、五街、马街等乡镇和县林业局、县经贸委、生态美食协会、红龙草墩屋、高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和企业,通过听、看、访、议和收集资料等方式,对我县以野生菌产业、核桃产业和生态美食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打造“野生菌王国”、“中国核桃之乡”、“生态美食城”三大品牌,充分利用南华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突出野生菌资源丰富、核桃种植历史悠久、生态饮食文化氛围浓厚等特色,按照产值超亿元、税收超千万两大目标,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营造环境和强化服务等有效措施,坚定不移地把野生食用菌、核桃、生态美食作为我县的三大特色产业来培植,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依靠项目支撑,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充分利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以工代赈、绿色扶贫等建设项目,坚持突出重点、分片发展、以点带面的思路,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加快野生菌、核桃基地建设。我县“中国核桃之乡”、“松茸基地县”、“松茸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中国野生菌之乡”和“野生菌王国”等荣誉称号的命名,给我县以野生食用菌和核桃为主要原料的生态美食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餐饮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核桃以马街、兔街、五顶山等乡镇为主,野生菌以五街、沙桥和龙川等乡镇为主,生态美食以县城城区及“咪依噜”风情谷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基本形成“公司加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作用逐渐得到发挥。

(二)加强管理培训,产业效益不断提高。松茸管理在现有承包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公开标底、竞价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与开发。制定《南华县松茸等食用菌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封山育林”与“封山育菌”相结合,积极采取承包管护、封山育菌等措施,加强对野生菌的管护。至2006年底,全县实施封山育菌70万亩。采取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手册、专题辅导等多种方式提高群众科技意识,提高野生菌、核桃产品的品质,增加附加值。两年来共举办培训班6期600多人次,仅2006年就培训菌农200多人,发放松茸人工保育促繁手册500多份,专题辅导达11场470多人次。2006年,全县野生食用菌产量达3000吨,产值9900多万元;核桃种植面积达到25.3万亩、300万株(其中:盛果面积达5.1万亩、初挂果面积达9万亩、未挂果面积11.2万亩),产量达3000吨,产值7500万元;个体餐饮企业经营户398户,从业人员达1838人,实现增加值2933万元,营业收入18371万元,上缴税金100多万元。

(三)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外贸市场不断拓宽。根据“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民”的精神,我县积极扶持发展相关龙头企业。目前共有15户野生菌收购、加工企业落户南华;县内已注册了“昆明恒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南华分公司”、“南华源山缘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南华鸿发核桃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核桃初深加工企业。各企业争相开拓国外市场,通过办理出口经营权,我县松茸出口企业除继续保持并巩固与原有日本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外,还与其他国内外12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市场遍及日、韩、欧盟、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同时,我县以野生菌、核桃为主要原料的餐饮业大力拓展业务,使南华的生态美食进入了昆明、楚雄市场,并受到当地市民的青睐和好评。

(四)依托办节平台,知名度逐渐提高。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搭建交流平台,实现了从“造势”到“造名”再到“造财”的突破,45道“南华名菜”的认定和冠名推出,以野生菌、核桃为地方特色的餐饮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菌子宴、核桃宴、草乌宴、百花宴、彝家宴等特色菜品味和档次不断提升,“吃在南华”的观念逐渐广为人知。成立了“南华县生态美食协会”、“南华县高山反季节蔬菜协会”和“南华县珍稀食用菌协会”,为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平台。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产业发展不平衡。一是少数党政领导干部对发展特色产业认识不足。虽然各级都结合实际明确了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设的目标,制定了发展规划,但认为发展特色产业只富民不强县、对财政增长作用不明显等片面和错误认识的存在,使少数干部对发展特色产业重视不够,影响了特色产业发展进程。二是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是对政府解决问题需要开展的工作、履行的程序、办理的手续等不够了解,对职能部门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不够。另一方面,部分龙头企业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主动把握市场动态不够。有的餐饮企业对本地特色美食研究还不够,对特有的和经专家品评出来的品牌美食名菜,不但对其营养价值、文化内涵了解甚少,而且缺乏必要的宣传,难于调动顾客品尝的兴趣,品牌效应未得到应有的发挥。三是各地区群众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认识不平衡。核桃主产区乡镇群众对种植核桃的积极性比较高,而近坝区及坝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较低,田边、沟边、地边等土地资源闲臵浪费;部分群众对野生菌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认识不到位,只顾眼前利益,缺乏科学采收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合理开发和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产业经营管理粗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一是核桃产量不稳定。一方面,由于丰产栽培等现有科技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率低,核桃挂果迟、单产低;另一方面,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缺乏水肥管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只注重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了质量效益的提升,重栽轻管的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核桃鲜果烘烤技术还没有推广应用,冰雹等自然灾害对核桃的危害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二是餐饮业经营布局不够合理。目前,我县餐饮企业呈分散经营状态,虽然总体规模在逐步扩大,数量增加,营业收入、上缴税金逐年增长,但由于缺乏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城区城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无序经营,没有形成美食区域,难于发挥规模和品牌效应,影响了生态美食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三是野生菌交易市场不够规范。我县虽然建立了固定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但在县城不同地段自发地形成了以干片、鲜菌、松茸为主的三个交易点和早、中、晚三个相对集中的交易时段,规模小、交易少、难管理等问题亟待解决。四是龙头企业还不够强。林产业龙头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模式与产业化发展要求还存在差距,与农户关系还不够紧密,产业化程度低,能够外联市场、内带农户、牵引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还未真正形成。如我县境内虽然有企业对核桃产品进行取仁初加工,但年加工量仅200吨左右;南华土特礼品经营部对核桃进行包装销售,年销售量50吨左右;有核桃工艺品加工店1户,但由于起步较晚、规模小、资金有限,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带动作用不明显。生态美食餐饮企业规模小、难发展,年上缴税金在5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餐饮企业,仅有云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红龙草墩屋、福泰饭庄等7户。同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数量有限,管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低,竞争意识不强,烹饪技能精湛的技术人才更是屈指可数,结合我县特点创新菜肴、更新烹饪方法、提高美食文化品位等思路不宽、行动更少。

(三)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受制约。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野生菌和核桃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省、州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低产改造及相关基础设施难于配套建设,影响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后劲。野生菌产业资金投入有限,保育促繁技术还未能得到攻关突破,对菌农的科技培训难于深入开展,制约着野生菌产业的发展。二是融资途径较为狭窄。调研中发现,我县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多数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许多企业主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有想法、有点子,但在向银行贷款时遇到困难,银行惜贷、惧贷、少贷等现象普遍存在,其它融资渠道又十分狭窄,企业建设和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龙头带动作用难于充分发挥,部分企业外流、到外地发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四)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够,中介机构作用不明显。一是产业办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县委、政府根据培植特色产业的需要,先后成立了林业产业办公室、重点产业办公室,核定了人员编制,但就目前来看,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职责不明、经费困难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产业办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二是中介管理机构作用难于发挥。一方面,餐饮服务业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管理不到位、缺位的现象,导致餐饮业发展处于自发状态,缺少必要的引导、规范和行业自律。另一方面,成立的行业协会,由于没有专职人员,加之经费难于保障,很难按照县委、政府《关于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协会推进发展的意见》(南字[2007]33号)要求开展工作,协会作用难于发挥。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重大举措,也是进一步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县特色产业正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壮大,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特色产业的组织、协调、引导、管理、服务、扶持力度是关键。一是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继续严格按照《南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县委、政府相关文件要求,从组织领导、机构设臵、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培强做大特色产业。二是要对推动特色产业的领导力量、工作班子进行必要的充实、加强,建立目标考评责任制。县、乡两级政府要制定激励特色产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每年对特色产业种苗繁育改良和基地建设情况,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农村合作流通组织、农民经纪人发展情况,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原产地认证申报情况以及招商引资、项目申报情况等,进行量化考评。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业为支撑,加大扶持和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以绿色农业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的发展。

(二)提高认识,加快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抓好松茸的发展。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还存在有松茸生长但未封育管护、承包经营的地区。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有松茸生长的山林做到应包尽包,扩大封育面积。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农民科学采集,坚决杜绝采摘童茸、老茸、虫茸和人为破坏松茸生长环境等现象的发生,切实保护和利用林下资源。在现有封育管护、承包经营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管理办法,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建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五街镇建立松茸保育促繁基地,使保育促繁技术有所突破。二是要进一步扩大核桃种植。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验收的要求,不断扩大核桃种植面积;加大科技创新推广力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推广科学烘烤技术,提高核桃的产出效益,使核桃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三是要切实加强生态美食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南华分会场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先后举办和我县被命名为首个“中国野生菌美食县”的机遇,构建和创造宣传促销平台,一方面采取编印有介绍特色菜和美食营养价值、文化底蕴、企业(餐厅)位臵、路线等内容的宣传册,通过新闻媒介策划制作旅游宣传专栏和节目等多种方式,扩大宣传面;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大投入,对本餐厅、本企业、本地的特色美食进行宣传、包装、促销。同时对历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中点评出的名菜、新开发的特色菜肴,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传统特色菜肴和小吃,在选料、制作工艺、营养搭配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提炼和改进,提高质量及附加值,按照有个性、特色突出的要求进行包装宣传,将其打造成南华名菜、品牌菜推向市场。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不求其多,但求其特”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核桃、野生菌、生态美食等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的特点、方向,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并加以分类指导,各有侧重,分工协作,区域联动,实现特色产业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使之真正成为继烟叶之后促进我县农民增收的又一大支柱产业。二是要进一步规范野生菌交易市场。建议成立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工商、建设、公安、卫生、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野生菌交易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专门负责规范野生菌交易市场工作;做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市场巡查、清扫保洁等工作;做好群众的宣传、引导和服务工作,切实抓好野生菌交易市场的规范和管理;成立南华县野生菌联合会,增强产业发展的整体力量。三是要把野生菌王国建设、休闲旅游业建设和生态美食业建设有机结合,深入调查研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经营管理进行引导和规范,制定餐饮业发展规划和行业管理办法,使餐饮业发展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形成区域,促进餐饮企业间的相互监督和公平竞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早日启动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美食文化街”项目建设,为生态美食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重点扶持,壮大龙头。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引进和落实,是核桃、野生菌、生态美食特色产业能否真正确立并发展壮大的关键措施。要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树立“全民招商”意识,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要继续重点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集中力量扶持现有加工企业,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早日发挥加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品增值的作用。同时,要做好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对接与联系,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真正做到确立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特色,建立一个基地,壮大一批龙头,形成一个区域,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

(五)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一是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总量。县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特色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并根据财政收支情况和全县经济的发展情况适度增加。建立健全整合项目和资金的长效机制,全面整合各部门所涉及的投入相关产业的各种项目和资金,捆绑以工代赈,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专项资金扶持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研究扶持的方式。可以重点用于扶持种苗繁育改良、品牌申报、宣传以及特色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等方面,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政府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在上报争取上级财政性项目资金时,对特色产业项目予以优先,对重点企业予以倾斜,同时认真指导相关项目业主做好申报工作。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以资源优势为依托,抓住“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提高带动力”三个关键环节,强化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继续筛选一批真正吸引客商的特色产业招商项目,全方位向外推介。同时克服贪大观念,本着只要能发展县域经济、能增加农民收入的企业,就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其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加大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探索开展组建私营企业、中小企业担保机构试点工作,力求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特色产业发展贷款难问题。四是要努力增强龙头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克服“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多方筹集资金,鼓励多种成份的经济实体和个人参与特色产业的开发。加强宣传,做好引导,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特色产业的积极性,采取以土地入股招商搞好合作开发、从争取项目建设并从项目产业发展后的收益中按比例提取发展资金,把民间资金调动起来,为发展特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六)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不断创新,一个产业才能得到发展壮大。一是对部分传统加工型的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进行改造,增强传统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打造特色产业加工业精品。二是建议在核桃主产区建立人工增雨防雹点,增强核桃产业的抗灾减灾能力。三是鼓励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加强与食品研发机构的合作,借助食品研发机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和研发平台,加快科学适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开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调味品的研发工作,努力在突出南华特色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实现特色产品的多元化、系列化和普通化,扩大消费群体。四是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完善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创名优品牌和产品,并根据其在全县经济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多少给予适当奖励。抓住历届“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品评和命名的特、优名菜做文章,特别是对第四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命名的10家“中国野生菌美食县指定接待餐厅”、7家“云南餐饮名店”和9道“云南名菜”,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搞好深度开发,包装出新,提高档次,形成规模。

(七)加强管理,发挥作用。协会在经济生活中主要起着在政府、企业和公众间架起联络的纽带、沟通的桥梁和规范行业行为、遵守职业道德的职能作用。一是要进一步发挥产业办的作用。继续加强相关机构建设,明确产业办的职能职责,从人员安排、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产业办要继续在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加强管理、搞好配合、提出建议、做好规划等方面做好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发挥生态美食协会作用。一方面要在经费方面给予保障,确保协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指导工作。指导、引导企业大胆创新,由协会充分履行行业自律、维护竞争、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的职能,克服管理缺位、不到位的弊端,形成一家一品的格局,使广大企业在发展中逐步认识和体会到协会的重要作用,并参与到协会中来,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我县特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交通局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优秀]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调研报告

东营市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城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政府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南华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南华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