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年级稿21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3: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一 预习《唐诗宋词》,背诵以下11首诗词,在作业本上默一遍,并工整选录一篇抄在练字大方格纸上,开学后进行书法评比和默写考试,并在全年级进行评奖。

1将进酒

2 旅夜书怀

3 雁门太守行

4无题

(一)

5无题

(二)

6雨霖铃

7桂枝香(登临送目)

8水调歌头(明月)

9声声慢(寻寻觅觅)

10水龙吟 (楚天千里)

11扬州慢(淮左名都)

二预习《史记》第一单元前两课课文,并把注释写在书上。

三 每人写一篇《唐诗宋词》或有关《史记》的研究性学习论文。

可以借鉴网络资料进行研究,但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观点,不能只是网络资料的堆砌。每篇不少于1000字,交打印稿,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写清班级,作者;内容正文宋体五号字打印,A4纸。

(一)《唐诗宋词》研究性学习论文:

要求:可选一个诗人进行研究,例如“我看苏东坡”;也可进行比较研究,例如“我看苏轼及辛弃疾的异同”,“豪放派及婉约派的比较”,可以参看课本每一单元后面的学习活动和相关资料中的内容,也可参照第四项阅读推荐书中的内容。

(二)《史记》研究性学习论文:

1可以参看每一单元后面的相关链接,例《史记》传记文学的感情倾向、《史记》的人物刻画、《史记》的语言艺术、《史记》的选材艺术,

2课后活动性学习专题:传记文学的坐标中的内容要求。

参考题目:《史记》人物谱、我心中的司马迁等。

四 寒假阅读推荐书目,要求每人必须选择其中一本读,假期坚持读书,做好

1读书摘抄三页,内容可以选择推荐书目中的书,也可以选择其他书。

2剪贴三页,报纸杂志上的有借鉴意义的文章,可复印贴在读书笔记本上。

3 抄录两篇高考优秀文章,并写上不少于100字的评点,指出本文的优点和不足。

五寒假推荐书目,共13本:

1《品中国文人1》《品中国文人2》,刘小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2《把栏杆拍遍》梁衡原著,江汇、李郦编注(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3怅望千秋(唐诗之旅)

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系列

4穿越唐诗宋词

丛 书 名: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5沧桑无语

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出 版 社: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6长歌当啸

丛 书 名: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中心

7宋词之旅

丛 书 名: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中心

8寂寞圣哲

丛 书 名: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中心

9人生若只如初见——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

作者: 安意如 著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苏东坡传

林语堂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古典幽梦

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东方出版社

12夹梦中的历史

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东方出版社

13 湮没的辉煌

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东方出版社

六附录:教师导读:

中学生假期阅读推荐书目

—— 兼谈中学语文学习

推荐阅读之一《品中国文人1》《品中国文人2》,刘小川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知人论世,这是高中学生语文应试必备的基本条件。高考应试,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还是文言文阅读,都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而本书所品的文人,都属于中学生应该了解的文人。阅读本书,将会使你对中国文人有立体的感性的印象,从而对中学语文课文也有了全面的新的了解。没读过这本书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每天品一位文人,十八天,你会发现,自己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

人只是一株芦苇,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但却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如是说。中国文人的经历,是对“人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的极好诠释。

《品中国文人》,作者刘小川。这套书选择了从战国时代以来2300年中历朝历代的18位文人的生命历程和文学功绩,再现了他们当年的生存真实和局限,评点了他们的文化创造带给中华民族的贡献和缺失。这18位文人是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嵇康、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煜、苏东坡、柳永、欧阳修、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李清照、曹雪芹、鲁迅。作者试图在梳理这些文人生命的历程中,帮读者看清作为文化和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国的历史和文明是怎样积淀起来的。

本书作者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眉山,苏东坡的老乡。他没上过大学,全部学识

都以自学而成。他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先从同学们熟悉的司马迁谈起。《品中国文人》中《司马迁》篇目的提示语:“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万里长城和《史记》,究竟哪个更伟大?我认为是后者。如果没有司马迁写下的《史记》,那么,遍及全球的十几亿炎黄子孙,将发生‘身份’认同的危机。五千年文明从哪儿来?从司马迁的《史记》而来。”这段话,掷地有声地给予《史记》应有的价值,也让我们想起了课本上一系列的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鸿门宴》,这些出自《史记》的文字,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史记》的魅力至今让我们无法抵御。

课文《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描绘自己受刑出狱后,精神上已几近崩溃的情况:“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失,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时,活着是痛苦的,选择去死,反而是一种解脱。但他选择活了去。“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成熟男子的标志是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的这段话,似乎是专门为司马迁而写。于是司马迁活了下来,“战斗性来自屈辱感,来自郁积在心中的许多事”,五十二万的《史记》因此写成。

读《史记》正如作者刘小川所说“并不难”。司马迁是中国传纪文学的鼻祖,“列传”和部分“本纪”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人物鲜活生动,至今仍可以作我们写作的学习范本,更不用说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受到的文言文的浸染熏陶,对高考文言文应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而这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附录一段《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文字,看看《史记》的文笔是如此简练,却又如此传神。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看完后,同学们可以测测自己的文言文知识掌握如何。例如“履我”中的“履”,是名词做动词;“因长跪履之”中的“因”,是“于是、就”的意思;“ 有顷”中“有”通“又”;“ 良因异之” 中的“异”是意动用法,以„„为异,觉得„„奇异、奇特。这段文字,涉及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多种知识,而这是高考必考的项目。能力,是从平时积累的,读《史记》选文,是提高文言文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本书作者刘小川说“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中国人,如果不读司马迁,不读其人其书,那真的是令人遗憾。”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品读中国文人,他们的作品及人格发出的光芒,将照耀着我们奋勇前行。

同学们还很熟悉的一个中国大家——苏轼,在《苏东坡》篇的目录中,作者这样写道:“中国古代,苏东坡这样的个体生命可能绝无仅有。没人比他更丰富多彩。他似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穷尽了中国文化的可能性。他抵达了生存的广度与深度的极限。他生活在古代,却比现代人更现代。他生命中的核心要素,提纯了人类文化的‘遗传基因’。”苏轼的“ 此心安处是吾乡”,给了多少人以人生的启迪。苏轼一生不容于新旧两党,在他六十五年的人生历程中约四十年,几乎每隔两三年甚至几个月就被贬一次,颠沛流离,席不暇暖。但苏轼

从来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

书中说:“据我所知,日本人特别崇拜苏东坡。一般公司职员,因竞争激烈而易犯心胸狭窄的毛病,比如从高级主管降到中级主管,人就受不了,要自杀。学习苏东坡,心胸为之一变。”苏轼一生,曾做过高官,也经做过囚徒,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涅槃后的苏轼,“既有经天纬地之才,又能醉心于周遭,纵情于生活,那他就跟神仙相差无几了。东坡生前,已被人呼为‘坡仙’了”。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几篇苏轼的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反复吟诵,揣摩文意,初步了解这位命运多舛但又乐观旷达的文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风格。有人说,苏轼是旷世无双的全能文士,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苏轼为什么能获如此殊荣呢?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吟诵,同学们能大致了解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的不同特点,苏轼不仅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而且还能写千古流传的婉约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钱钟书曾这样评价苏轼“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缠绵悱恻的婉约词,悼念亡妻感人至深。几篇诗文,如打开的一面镜子,照出了苏轼的人生、创作缩影。

刘小川在文中说“他浑身散发的仙气和李白有所不同:李白天马行空大鹏展翅,而东坡归属大地的广袤与神秘”。品读苏轼,对同学的诗歌鉴赏的学习也大有帮助。

同学们可以考虑几个思考题:比较同为豪放大师的辛弃疾的词与苏轼词有什么不同?白居易与苏轼人生前期都“志在兼济”,为什么后来白趋于保守,而苏却仍不改初衷呢?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派与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词派又有什么差异?

做个小练习: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几句话“东坡之词□,稼轩之词□,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要求在空格中各填入一个字,一是“旷”,一是“豪”,能概括苏轼和辛弃疾词作的风格特点。通过对比苏辛生平、创作的不同特点,这两个字苏词为“旷”,辛词为“豪”。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这话也只有苏轼可以说出来。是中国文化成就了他的伟岸,苏东坡这三个字,响彻千年中国历史。

《品中国文人》选择的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八位富有代表的前贤屈原、司马迁到鲁迅,时间跨度为二千年。从战国、秦汉到近现代,皇朝的更叠变迁,让每一时期的文人前贤,都带上了时代的烙印。

作家刘小川读古代文人前贤,首先看到的是他们“挺有意思,一个个活得十分带劲”,这让他喜欢,崇敬,于是便萌生了解与品说他们的愿望。刘小川把屈原到鲁迅十八位前辈文人前贤,看成是“血肉丰满,强大的个体”。从人出发,从人的心灵与情感出发,将他们的文学创作,无论诗与文,看作是个体生命体验的表现,这就架起古今间一座桥梁。刘小川对于笔下前辈情感把握十分仔细入微,例如他品读屈原的《离骚》,高度张扬其奔放,不屈,他自沉于汩罗江,并非楚怀王的死,而是郢城被毁,他用这种极端方式,显示了爱国情怀。二千年来,屈原激励着后来者,司马迁,杜甫,李煜,李清照,曹雪芹,都像屈原一样,直面生命的苦难,在语言创造的文化中笑傲人生。

思想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用书中卷首引语德国荷尔德林的话结束本文。

电子书阅读:http://sinaurl.cn/hq4Ofi《品中国文人》,刘小川著。特别提醒:网上有错别字,同学们看最好买正版书。

推荐阅读之二《把栏杆拍遍》梁衡原著,江汇、李郦编注(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有评点,对同学们写阅读笔记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内容也可以和《品中国文人》相对应看。

收入本书的作品多以写人为主。有铁甲烈马、威风凛凛,以武起事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直面人生的瞿秋白;有胸怀博大、因一生的“大无” 而铸成人生的“大有”的周恩来;有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追求着那遥远的美丽的西部歌王王洛宾;也有挺立在智慧高地,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镭的发现的伟大女性居里夫人„„

祝同学们假期快乐!

高二语文组全体老师2013-01-31

高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七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初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确定)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二)

高二(上)语文寒假作业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21)毛泽东思想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年级稿21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年级稿2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