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白蚁的防治与灭杀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7: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白蚁的防治与灭杀方法

一: 白蚁简介:

白蚁体软弱而扁,白色、淡黄色、赤褐色或黑褐色均有,各种不同种类体色不一样。有长翅、短翅和无翅型。有翅的为繁殖蚁,每年4-7月份飞出配对繁殖,白蚁的翅经短时间飞行后,能自基部特有的横缝脱落。脱翅后就近选择泥土或木质家具筑巢,繁殖速度较快,成年蚁后每天可繁殖约10000只幼蚁,蚁后寿命较长可达30年。白蚁属不完全变态的渐变态类,生活史复杂。白蚁按其生活习性又可分为三个类别。一是木栖性白蚁:群体大小不一,在木质建筑物,如木制门窗、木制地板、木制屋、铁道枕木、木制桥梁、枯树等的啮空部分建巢,取食木质纤维,为木材制品的大害虫。木材被蛀变空,建筑物容易倒塌。铁路枕木被蛀,影响使用寿命,对交通安全威胁极大。二是土栖白蚁:在地面下土中筑巢,或巢高出地面成塔状,称为蚁冢。土栖性白蚁以树木、树叶和菌类等为食。三是:土木两栖,此类白蚁是家庭白蚁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可以筑巢于土壤或砖墙空隙中,也可筑巢于木材或活树的树根和树干中;或者兼而有之,即一个巢群的白蚁,一部分在地下土中,一部分在木材中。栖息场所和取食场所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但较为接近。这类白蚁巢群复杂,巢穴结构固定,个体数量多,从数千只到数十万只不等。(目前我省出现的主要是散白蚁,家白蚁,台湾乳白蚁和黄翅大白蚁。)

二:白蚁的危害:

白蚁不但对农作物树木危害巨大还可造成房屋倒塌、堤坝溃决、船沉桥断、林木枯萎、文物毁灭,家居装潢,直接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由于它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所造成的重要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逐步引起了人们所重视。但由于白蚁的危害特点在于“隐蔽”,因此,人们一旦发现白蚁就已经造成巨大损失,所以白蚁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由于人们对白蚁危害认识不够,现在江南大多数城镇家居生活都受到白蚁影响。白蚁对砖木建筑物危害巨大,特别是一楼和房顶(南方有土白蚁不上墙之说,白蚁多在一楼出现,高层很少出现)轻者家具被毁,重者房倒屋塌!据统计杭州未做白蚁防治的小区一楼家具受到白蚁危害的可达30%(楼层越高出现白蚁几率越低)。白蚁大多通过泥土沿墙角向室内侵入,也可通过人为携带,家具购买,自然飞入到室内。

一)危害房屋的白蚁主要是家白蚁。一般新建房屋是没有白蚁危害的,白蚁入屋为害和筑巢,主要是通过白蚁在土中筑路爬入室内和有翅繁殖蚁飞入室内筑巢为害。

预防家白蚁入屋为害,主要是对其蔓延途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家白蚁成熟的巢群,每年4-7月份进行分群扩散,特别是在天气闷热的黄昏(19: 00~21:00时),有翅繁殖蚁向有灯光处飞翔,侵入室内,进行雌雄配对,寻找适宜的缝隙建筑蚁巢。所以在白蚁分群季节住户应做好防止家白蚁飞入室内的工作。(1)黄昏发现有家白蚁有翅繁殖蚁飞入室内,赶紧关好门窗,熄掉有引诱作用的大灯(日光灯、亮度大的其他灯),减少白蚁飞入室内;(2)发现少量有翅繁殖蚁飞入室内,可用盛水的盆放在灯下,使飞舞的白蚁跌入水中淹死,或者用家庭防治害虫的药剂如黑旋风、必扑、雷达等喷杀。

家白蚁有翅成虫体长7.8?.0毫米,体背黄褐色,体侧有两对大小相似的翅,翅面淡黄色。同时在灯光下可以见到一种黑翅土白蚁(俗称大水蚁),主要为害农林作物及近地的木结构,其体长4-12毫米,体翅黑褐色易和家白蚁区别。

对新建房屋的白蚁预防处理,一般大城市有专门的白蚁预防公司负责,农村的新建房屋可以自己买一些10%氯氰菊酯乳油稀释100?00倍涂刷和土、墙相接的木结构。在新建房屋的四周开一条40厘米深、30厘米宽的,沟内土壤用50%辛硫磷乳油50倍的药液拌匀,形成一条毒土沟阻止白蚁爬入室内为害。

对旧的房屋发现有白蚁为害,可以到白蚁防治公司买一些灭蚁灵粉和工具进行防治。对发现有蚁路和分群孔的地方,可在有活蚁的蚁路上开一小孔喷撒灭蚁灵粉球3?下,让白蚁带药归巢传染死亡。如发现大量白蚁集中蛀食的木箱、楼板、书柜等,可以在白蚁活动地多处喷药,使尽量多的白蚁带药归巢才能取得好的灭蚁效果。

对旧的房屋进行白蚁预防处理,最好结合房屋翻新装修一道进行。对房屋的墙缝、地板缝和门框、窗架与墙相接处用50%辛硫磷乳油和10%氯氰菊酯乳油100?00倍液进行涂刷和喷雾。如已装修的房屋可在木结构靠近墙和地面的关键部位每隔一定距离钻一小孔,注入辛硫磷药液,注药后应将小孔填补完好。房屋周围的绿地花圃发现家白蚁也应及时防治,否则白蚁会扩散蔓延到室内为害,可以在发现活白蚁处挖诱杀坑用松木板诱杀。

三:白蚁的基本防治方法

(一)生态防治法

生态防治法是在建筑物、水利工程开工前、施工中、竣工后交付使用的长时间内和一系列的种植业工作中,根据防治白蚁的要求,采取各项必要的措施或开展各项活动,创造不利于白蚁滋生的环境,使建筑物、土质堤坝和农林作物等免遭白蚁危害的一类防治方法。

(二)生物防治法

以自然界存在的种间斗争和白蚁与真菌的关系为基础,利用白蚁的天敌来防治白蚁和利用真菌指示物找巢的方法。

(三)物理机械防治法

利用人工、器械和光、热、电、声、波等物理能来防治白蚁的方法。

1、挖巢法

2、诱杀法(灯光诱杀有翅成虫、食饵诱)

3、热杀法

4、建砂粒屏障阻止白蚁穿越

5、生物物理学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高频和微波灭蚁、放射性同位素示综、利用声频探巢、利用电阻率探巢、用探地雷达探测白蚁巢)

(四)化学防治法

利用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药剂,通过一定的方法,直接接触白蚁虫体,或者处理栖息、孳生场所、危害对象,使白蚁因接触或吞食药剂而中毒死亡,或者因此而产生忌避作用而不能侵入危害。它的特点是见效快、效率高,使用方法简便,受区域性的限制小。

1、防治白蚁药剂的剂型

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水剂、油剂、片剂(锭剂)、烟剂

2、防治白蚁药剂的使用方法

喷粉、喷液、压注、熏蒸、压烟、涂刷、浸渍、食诱药杀法、跟踪激素诱杀法、毒饵诱杀、建毒土带、浸种浸苗、浇灌、灌含药泥浆、防蚁药带包裹

3、常用的防治白蚁药剂 有机氯类:灭蚁清、氯丹,硼酸 有机磷类:毒死蜱

1、散白蚁的检查 ,判断白蚁的巢穴所在。

要想取理想的防治效果,首先必须进行白蚁检查,这样在防治工作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国内外的检查方法大部分是根据白蚁的危害特性来判断,虽然有人在做红外探测仪、声音探测仪和气味探测仪等尝试工作,但总体来讲探测不够准确,局限性很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了“问、看、听、探、撬”五字原则来检查白蚁。

蚁巢:白蚁营巢集中型大巢。巢是由土质、木质纤维、自身类便和分泌唾液粘合而成的蜂窝状和片状结构。蚁巢位置有地上、地下和木中。蚁巢外表有三大特征:

1. 排积物(排泄物):俗称“白蚁坭”是褐色或棕色的疏松坭块,是工蚁建巢时从巢内搬出的沙坭、加上排泄物和唾液加工的物质。排积物通常堆积在巢的外围。如门框两旁、梁或柱与墙地交接处。大树基部或树基近地面稍下有蚁巢。在树干上或树枝分叉处往往就有白蚁的排积物。

2. 分飞孔(飞群孔、移殖孔):分飞孔是有翅繁殖蚁分飞出孔口,每年4—6月繁殖季节,成熟蚁巢的有翅成虫,从分飞孔飞出,雌雄配对建立新巢。分飞孔多数在蚁巢上方,有的与蚁巢相连。地下巢的分飞孔可离巢几米至10m以上。分飞孔外形似长条形、长1—5cm,也有呈不规则颗粒状、肾状。平时孔口有坭堵住呈微凸起。

3. 通气孔(透气孔、通风孔):一般认为,通气孔是白蚁调节巢内体温、湿度的小孔。孔口直径1cm,呈圆形似针孔状,小米状或芝麻状。孔口有坭堵塞,非近看不易发现。通气孔有几个至数十个,呈不规则排列成梅花状、虚线状,时常与排积物、分飞孔连在一起,发现有通气孔的位置,蚁巢就在其中,且是主巢。

除上述蚁巢三大特征外,蚁路也是找巢的线索。蚁路是白蚁寻找食物,联系巢群,通往分飞孔、通气孔的通路,也是白蚁外出活动,保护自已免受天敌侵袭和避光保湿的掩体。蚁路分两种:一是表露在外,用泥作掩体,呈条状的“泥路”,另一种隐蔽在地下或木材中称作“隧道”。通常越近蚁巢,蚁路越密集,越粗大,兵蚁也特别多。

2、散白蚁的综合防治方法

根据白蚁的生活习性,提出以下五种方法:

① 诱杀法 将引诱材料与灭蚁药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白蚁诱杀剂,再将其加工成纸质诱杀卷。在不便施用触杀药的部位,如果发现白蚁或危害迹象,可用螺丝刀撬开一道缝隙或用电钻打孔,将毒饵塞入孔内,再用腻子将孔洞密封。(原理:利用白蚁群体生活的生物学特征,外寻找食物的白蚁,必然与主巢中的白蚁有往来联系的规律,白蚁各品级和个体之间相互爱抚、清洁及工蚁饲喂幼蚁、兵蚁、蚁王、蚁后等习性,把白蚁引诱到诱杀箱中集中施药,使白蚁个体携带这种慢性中毒药剂回主巢,相互传染,最后全巢中毒死亡。优点如下: 1.灭治效果好,能使巢群整体死亡; 2.不破坏建筑物,不用开挖; 3.节省劳力,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3.不用寻找蚁巢,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白蚁主巢多在地下、墙壁空隙裂缝中或在室外树木中。在钢筋混凝土建筑、墙、地都是高级瓷砖或大理石,要追挖蚁巢比较困难,采用诱杀法便可迎刃而解。

② 诱集法 在蚁患房周围,尤其是蚁害较严重的地方,选几个点位,在每个点位上挖一个长宽深各为30厘米、20厘米、30厘米的坑,埋入两个松木块,其长宽厚分别为20厘米、10厘米、5厘米。两木块中间放诱杀卷, 用以引诱周围环境中的白蚁来取食,并杀死建筑物周围的地下白蚁。

③ 喷雾法 主要用于楼房的门窗框和封闭阳台及平房的木屋架上、墙壁上和地面。用喷雾器进行喷雾,在不便喷雾的部位用刷子进行涂刷,目的是杀死白蚁并切断白蚁“飞、爬、带”这三个传播途径,从外部预防白蚁的生存、扩散和蔓延。

④ 灌注法 适用于平房和楼房。在被白蚁危害的门框、柱跟、窗框等靠下部位,以及紧贴门框的地面,如有缝隙,可用螺丝刀撬开,如果没有缝隙,可用电钻或电锤打孔,将喷雾器喷头旋至线状,然后将药物灌入,再用腻子将其密封。

⑤ 环境治理法 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防白蚁处理。首先对房屋周围的旧木料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其集中焚烧;另一种是将木材集中喷洒药物,并用防雨布将其罩住,密封24小时。这样可以将活蚁杀死,并使药物漫漫渗入地面和木材中,预防白蚁再次危害,并有效的防止白蚁的扩散和蔓延。 (以上方法要专业人员操作效果更佳)

四:水库土坝白蚁防治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乃公元前234年韩非子《喻老篇》之记述;唐代诗人元稹《长庆集》中有“时术功虽细,年深福亦成,功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等记载,与现代人称“千里金堤,溃于蚁穴”含义相,说明白蚁为害江河堤防的严重性由来已久,古今共识。

截至2001年底,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4万座,其中小型水库8.1万座。由于种种原因,数量庞大的小型水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责任不到位、管理粗放、带病带险运行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全国小型水库安全事故频发。据统计,1954至2001年间,全国共有3459座水库发生垮坝事故,其中小型水库多达3434座,平均每年近73座。金华县境内有小

(二)型以上水库115座,其中就有病险水库35座,其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白蚁危害,导致大坝渗漏。1956年岭下镇2万立方米的葛周塘溃坝,冲毁7户,死7人;1997年7月14日,澧浦镇9万立方米的小青塘出险,因发现早,抢救及时有力,避免一起村毁人亡的惨剧。小型水库现已成为全国防洪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和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隐患。 水库土坝白蚁主要属于白蚁科(Termitidae)的大白蚁属(Macrotermes)和土白蚁属(Odontotermes)中的白蚁种类。目前,大白蚁属中已定名的有25种,土白蚁属中已定名的有30种(黄远达等,2001)。另外,在土坝上也常会有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的散白蚁属(Reticulitrmes)、乳白蚁属(Coptotermes)的一些种类,但它们基本上不成害,更不会引起土坝发生险情现象。

黑翅土白蚁(O.formosanus)属白蚁科土白蚁属,在我国有广泛分布,是水库土坝的主要危害种之一。

1 水库土坝白蚁产生的原因

水库土坝白蚁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1 附近白蚁蔓延到土坝上水库土坝两侧山坡上往往孳生白蚁,它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到处寻找食料和水源。水库土坝的土壤温湿度以及护坡植被适宜白蚁生活。因此,山坡上的白蚁容易蔓延到土坝上来。这种情况下,一般先在坝头出现蚁害迹象。 1.2 分飞到土坝上

白蚁在生物学特性上,其成熟群体每年都有一个分群繁衍季节,由于白蚁有翅成虫的正趋光性,土坝或其管理用房的灯光容易将附近山坡中分飞的有翅成虫吸引到土坝上来,在土坝内创建新群体,营巢繁殖。这是土坝白蚁的主要来源。

2 白蚁对水库土坝的危害

2.1 白蚁为害的地表特征

白蚁的工蚁、兵蚁视觉退化而畏光,体壁又薄嫩易散失蒸发体内水份,加上白蚁本身的御敌能力很弱,白蚁在外出地面活动时,一定要覆盖起来,在其中进行取食活动。因此,土坝上如有白蚁危害,就可发现单一或连片被泥土包裹的枯枝落叶或树木茎杆,如果湿度适宜,挑开包裹的泥土,即可发现大量的白蚁。

分飞孔是土坝白蚁成熟群体产生有翅成虫,从土坝内爬到地表层后出飞所经过的孔道,黑翅土白蚁的分飞孔凸出地面,在5--6月间很容易在有蚁害的土坝背水坡找到。有分群孔出现,就说明土坝内有成熟的白蚁巢群,已在土坝造成很多大的空洞,会有险情发生的可能性。

2.2 白蚁对水库土坝的危害本质

白蚁对土坝的本质性威胁是在土坝内挖掘的四通八达的蚁道和主巢腔及众多的菌圃腔。蚁巢一般修筑在背水坡距坝面2米以下,常水位浸润线以上。一般从有翅成虫分飞配对到成熟群体,历经8--10年,主巢腔积可达0.15M3,再加上菌圃和蚁道,一个群体可掏空土壤约1M3的腔积。2001年四川南部县龙洞湾水库土坝挖掘解剖一个黑翅土白蚁成熟群体,其主巢直径达120厘米,直径约10--20厘米的半球形菌圃腔数十个(没有全部追挖),主巢距坝面垂直深度340厘米。白蚁除在背水坡取食植被外,还可通过地下蚁道,穿过土坝到迎水坡取食枯枝落叶和浪渣,而当汛期水位上升时,水流便有可能进入隐藏在土坝内的蚁道和巢腔内,造成散浸、管漏、跌窝和滑坡等险情。

有些水库为增加蓄水量而加高培厚土坝,但在工程实施前未把旧土坝内已存在的白蚁隐患进行彻底清除,就把相当厚的土层覆盖上去,将原土坝内的白蚁隐患埋藏得更深了。白蚁巢穴越深,对土坝的安全威胁就越大,水位一提高,常会发生因蚁患导致的险情。

2.3 蚁害程度分级鉴定1995年,对四川地区的部分水库土坝进行蚁害情况抽查,预先设计调查表,除水库概况的一些栏目外,将蚁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Ⅰ.土坝外围有蚁点、泥线、泥被,未见侵入土坝;

Ⅱ.土坝坝头有蚁点、泥线、泥被,坝体内无蚁巢(分飞孔); Ⅲ.坝体内有蚁点、泥线、泥被,坝体内营巢,土坝运行情况正常;

Ⅳ.坝体有蚁点、泥线、泥被,坝体内营巢,土坝结构、运行存在问题(如管漏等)。这个分级标准能基本上区分鉴定土坝的不同蚁害程度,实践证明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3 土坝白蚁防治

3.1 防治方法

防治白蚁的方法很多,如挖巢法、灌注药剂法、熏烟法、先进的放射性同位素探巢法等,但实施起来都有较大局限性和技术难度,我们在实践中多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如: 3.1.1 喷施灭蚁灵粉剂 当土坝上泥被泥线分布较密且白蚁数量多时,可挑开泥被泥线或分飞孔,用喷粉球直接向白蚁身上喷施灭蚁灵粉剂,利用白蚁传递信息时相互接触及生活习性上的交哺吮舔特性,可使药剂在群体内迅速传播,达到消灭白蚁群体的目的。

3.1.2 投放白蚁诱饵剂 即以白蚁喜食物为主要组分,配以适量化学药剂,引诱白蚁取食后中毒死亡。我们采用白蚁诱饵剂一般将诱饵剂投放在白蚁活动的场所,覆以干草或压上砖石,效果明显。经过几年连续投放,蚁害的地表特征。

3.1.3 灌毒浆防治 有些病库往往采用灌浆法加固土坝,此时可在每立方米泥浆中加入100克50%氯丹乳剂,具有预防和灭治的双重功效。其原理一方面杀灭过浆蚁道、蚁巢、菌圃内的白蚁;另一方面,毒化坝体土壤,防止白蚁孳生营巢,并在迎水坡和背水坡间形成隔离墙,阻止白蚁向迎水坡修筑蚁道,避免管漏现象发生。

3.2 防治效果检验

一般施药一个月后或第二年同期,蚁害地表特征明显减少,说明灭治已有效果。但停药

二、三年后由于幼龄群体的繁衍扩大,泥被泥线等地表特征又会明显增加。因此,防治土坝白蚁必须坚持连续几年施药,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蚁害的目的。

鹿角菌(Xylaria nigripes)又名炭棒菌,是白蚁衰亡蚁巢中长出的一种真菌,一般正常巢位深度的巢穴均可在死亡后长出,据此可以检验防治的效果。如金华市水角垄水库施药后,第二年5月找到10个炭棒菌的密度群,由此判定已至少杀灭了10个白蚁群体;其他水库每年施药后也有炭棒菌长出,因而可以肯定上述灭治方法都是有效的。

四、园林树木的白蚁预防

白蚁对园林观赏树木的危害很普遍,树木受白蚁危害的程度,常与树木的年龄有关,树龄越大危害率也越高危害园林树木的白蚁主要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台湾乳白蚁,黑胸散白蚁,黄胸散白蚁,尖唇散白蚁等.

白蚁种类不同,对树木的危害情况也不一样,台湾乳白蚁以蛀食木质部为主,所以在树木表面发现蚁害比较少,但对树木的危害却很大,还常在一些树干中或根部建筑巢穴;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一般先危害树干表皮,木栓层,后期在逐步向木质部深入,一般黄翅大白蚁蛀蚀比黑翅土白蚁更深;黄胸散白蚁一般危害表皮内的浅木质层,但后期也可深入木质部深处危害.

1)检疫.树木迁移的过程,往往无意中把白蚁携带过去,使之蔓延危害,所以在移栽树木时,一方面要注意把残留活动白蚁彻底处理后,再予种植;另一方面,不要选用已被白蚁严重危害,特别是带有台湾乳白蚁巢的树木,以免蚁害扩展.

2)消灭有翅成虫,防止新群体产生.群体内的有翅成虫是新群体的创造者,每年4-7月分飞繁殖,.这期间可利用趋光性,设置灯光诱杀

3)保护天敌.

4)消除园林白蚁孳生场所.园林中常有些枯树,死根,伐桩,树棍长期置于露天下,受潮后易腐朽,成为白蚁喜食材料,对白蚁有一定的引诱力,必须清除干净.

5)避免机械损伤树木.伤口是白蚁的主要的入侵口,因此在修枝,整形等操作中,避免造成大的伤口,在中耕,整地及其他人为活动中,不要造成机械损伤.已形成的伤口,应涂刷防蚁药剂后再涂水柏油等防护. 6) 堵塞孔洞,修补创伤.有些大树会有空心孔洞或者大的创伤,要及时涂刷防蚁药剂,再用水泥碎石堵塞修补,或用水泥沙浆修补,一来美观好看,二来防止白蚁入侵.

7) 药的处理.用50%氯丹乳剂的10倍稀释液或9202(乐斯本混合液),环涂树木近地面部分,预防黑翅土白蚁等的上树危害有一定作用;另外,于苗间开沟,撒放2%氯丹粉剂,对预防扦插木受白蚁危害有一定效果。

白蚁防治方法

白蚁的防治方法

白蚁防治的主要方法

专业白蚁防治方法[版]

白蚁防治

防治白蚁

白蚁防治

白蚁防治

白蚁防治:

白蚁防治

白蚁的防治与灭杀方法
《白蚁的防治与灭杀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灭白蚁的方法 白蚁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