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

发布时间:2020-03-03 05:46: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稔山二中 龚桂英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现代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化学教学中引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为传统教学增添了更具活力的模式,教学效果将会有质的提高。我将针对以下三点展开论述:(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二)优化教学,及时反馈;

(三)贴近生活,拓展知识,培养情感。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教学 作用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新生事物“多媒体”进入课堂显示出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播和推广,要求教师们要确实意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的辅助作用是巨大的。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融于一体,把静态、枯燥、难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图像画面中,能产生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且极富动感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一种新鲜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学生容易集中注意力并获取知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还能大量传输信息,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可重复操作的亮点,为学生接受知识点提供很大的帮助。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运用多媒体教学有以下好处: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正所谓万事天头难,课堂伊始,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引导学生提高参与意识的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前提条件。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主观力量。但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一味地去“赶课”。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能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并能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 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展开讨论,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经过系列的良性循环,能在更大程度上加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主要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生动、形象素材出发,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后,适当播放,使学生的表达方式更丰富,同时,教师也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劳动和危

1 险的实验操作,有给自己留下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动态,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反向教育”,导致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空气”中还有稀有气体和其它气体、杂质等等,这此信息传递容量较大,通过实验的演示得出空气的组成,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同时还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的现象,使看不见、摸不着、不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意识到空气的成分不是单一的,它不仅存在氮气(N2)和氧气(O2),还有其它物质,从而具有吸引力。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时一般是采用挂图来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生会感觉到毫无趣味性可言。再如:在讲到浓硫酸的稀释的操作时,播放了错误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动画,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的认识。

化学课还有许多微观知识,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在以前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不了的。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确实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

(二)优化教学,及时反馈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习化学的核心,同时它也是智力构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突出地位。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中,教师能借助多媒体创设比传统教学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根据需要让屏幕出现所要的实验,其善于随机应变,不受常规、规则的束缚也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实验是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出化学实验的本质、内涵,充分展现化学实验的发生、发展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学生必须学会观察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当演示实验完成后,学生并没有搞清楚实验的原理,这样就很难得出结论了。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可控性,将实验的某些关键过程循环播放,如:“氧气的性质”,在观察完演示实验之后,用多媒体课件重温化学反应过程,观察木炭与氧气、硫与氧气、铁与氧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现象,对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像蜡烛燃烧有水生成的现象不很明显,通过控制按钮,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感觉器官并用,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另外还通过多媒体课件把氧气 性质的几种反应汇集在一起,让学生比较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时均发出白光,引导学生猜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与蜡烛在

2 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是不是可能生成相同的物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猜想,通过追忆实验现象,翻阅教材验证得出猜想是正确的,从而真正掌握了氧气的性质。所以要提高教学效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增强学生的观察力,依靠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传统教学的反馈速度慢,导致教学效率较低,而利用计算辅助教学则可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时,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真正步入“松、静、匀、乐” 的良性教学模式。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反馈的及时体现教学效果决定性因素。计算机能够帮助我们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时间、自定学习速度,学生可以有更大的自主学习性,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来安排学习,这样的学习没有压迫感、枯燥感。同时,利用计算机对学生所做的每一题可以快速作出判断,便于引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得到不同形式的强化训练和及时的鼓励,使知识完整和系统化。

(三) 贴近生活,拓展知识,培养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的中学生都喜欢听歌、看电影,这里除了学生存在一些对事物认识的不成熟外,另一关键因素是它们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并能产生共鸣。从学科特点来看, 初中化学章节间知识相对独立性比较强,并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又较少(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知识多为有机化合物知识,而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较少)。这样,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热情会慢慢衰减,甚至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厌恶化学学科,导致物极其反的不良效果。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的含金量。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剪辑下来,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例如,讲到“生铁和钢”时,播放1996年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讲到空气时,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生锈?),城市霓虹灯夜景等,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巩固了学习内容,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条件所限,许多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学生都不可能有直观感受和亲身经历。据调查,此类问题也恰恰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此类知识,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没有直观印象的的难题,还可大大开阔其视野,培养其良好的化学学

3 科思维方式,开拓知识面。例如,在学习酸雨的内容时,课本中提到的内容相当少,只是一带而过,引导学生到网上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了世界范围内历次较为严重的酸雨,看到了动画模拟的酸雨形成过程,目睹了酸雨过后林木受损,良田被毁,建筑物遭侵蚀的景象,不但对酸雨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拓展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经过两年的学习成长,九年级的学生心理特征是比较稳定的,在化学教学中介绍一些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的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能源、材料、健康、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工业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树立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化学家化学探究活动的严谨与艰辛,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然,要真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新思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而言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拥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我们教师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它能带来的喜悦,同时我们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业务水平,还要懂得正确应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要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不要将利演绎成弊,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像学生实验,通过播放影片取代实验教学,抑制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多媒体是通向知识的桥梁,我们应致力使其在教学中应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华东 《图形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张 玲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分类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