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5 07:46:2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因其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使其在教学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发挥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个体学习环境。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教材时学习的速度和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常规教学中,教师面对课堂上众多的学生,往往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把教学对象设定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其结果是造成“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既影响了后进生的进步,又限制了优等生的发展。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也总是力求减小这种差别,但终因课堂教学的局限而收效甚微。而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却能“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人机对话,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学生均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发挥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多媒体运用声、光、电、形、色诸功能,多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注意,诱发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进行。学生的想象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能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形象,通过一些动画形象,如有趣的数字娃娃、聪明活泼的小动物等,以游戏、智慧老人讲故事、游乐晚会等形式,将枯燥抽象的教学寓于游乐情景之中,使科学性与趣味性高度统一,学习内容也变得生动有趣。这时由于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教学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发挥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能演示图形的变化,模拟实验的过程和思考过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把无形的知识化为有形直观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图像变化,使学生已有经验与概念进行联想组合,建立起抽象思维的观念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四)发挥了加大练习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绘图和重复讲解而浪费时间,使学生课上练习少,课外作业负担重。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节约了授课时间,加大了练习容量,并由于其快速反应力强的特点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强化。多媒体教学不仅提供了教学的新思路,而且代以媒体应用于教学,既使知识信息传递快,又可以有效调控教学。实验证明单靠听觉,可获知识的60%,单靠视觉可获知识的10%,而视听并用,可达到86.3%以上;就保持三天左右的记忆率来看,单用听觉是15%,单用视觉是40%,视听觉并用是75% 。可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仅大大节省授课时间,而且学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比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必然性

多媒体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可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微观事物宏观化,复杂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

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学生对信息多元化要求的提高和多媒体带给教学的诸多优越性,使得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必然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的召唤

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和知识飞速增长,缓慢的文字交流已被快速的语言所代替,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正好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教师——学生,教材——教参——教辅的狭小圈子,使现代教育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教学走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并具有时代气息。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社会的需要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我们社会需要的不再是人云亦云的机械人,而是充满着创造精神、富有个性的有活力的人。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但现在有很多知识已无需在一字不漏的背诵了,只要教会学生方法和运用就行了。现今的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受益终身,适应社会需要。

(三)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提升了课堂的活力

传统的教学用枯燥的教学模式去将本来就缺少生动的教育“嚼”得索然无味。一些教师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带来的教学后果必然是学生由厌恶老师到厌恶学习。但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却让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并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形式新、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将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因为计算机多媒体本身就千变万化,是个极具动感的世界。那些跳动的小图标、滚动的字表图、闪烁的色彩都具有很大的趣味性,

(四)缓解高校课程多,学时少的矛盾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与高校的扩招,课程种类、内容急剧增加,教学学时必须相对压缩,为了在有限课时内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新颖的知识,又不至于大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运用录像、光碟、计算机等媒体,把枯燥的文字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情景交融的有声有色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学习知识,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在教育教学中,改变以单一的手段、单纯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传递教学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及辩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多媒体必将呈现出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我在实习期间,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做了大量调查。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手段直观新颖,表现力丰富

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电影、电视等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改变了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容量大,教学效率高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事先在计算机上将教育内容、解题过程,甚至试验等设计好,上课时,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将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方便快捷。对于拥有一些网络教学设备的学校,教师随时可以从网上获取各种教学信息来补充一些知识。

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它节约了书写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大内容、高效率特点可以适当的加快教学节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大量的信息,更一现的实现教学目的。我在实习期间,对学校计算机多媒

体教学做了大量调查。可得出以下结论: 3.共享性好

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每天都在增加和更新,新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文字、图片、声音乃至图像在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传播成为现实。而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建立,将使教学形式在传统教育中发生着巨大变化。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它不仅可以使教学更为生动形象,而且使得许多常规方式方法难以表现的教学内容可以容易的表现出来,网络远距离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双向性、实用性和交互性。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不足 1.容易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

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先进的教学模式,但它不应该也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过分的依赖这种教学模式,那么结果将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2.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师生互动关系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为了各种技能的训练。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现成答案,而缺乏对细致过程的展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缺乏由教师引导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简单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3.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然而,许多同学注意的只是音乐和动画,甚至有的同学还要讨论屏幕那些地方怎么好玩,并提醒周围同学注意,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可注意力却分散了。

五、小结

通过实例可以看出多媒体确实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诸多不足,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这就需要每个教师在提高多媒体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好学校多媒体设备的同时,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做到优势互补,为社会培养创造型,探索型的人才

推荐第2篇: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宕昌县实验中学 付占桃)

论文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摘要]自从多媒体介入教学之后,为历史教学开创了新天地。当然计算机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应用,千万不能滥用。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有的历史都不能重演,不能再直接体验。历史学习只能通过保存下来的文字材料、考古文物、音像资料等来间接了解过去的人类历史。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资料,尽可能形象地、直观地、真实地将遥远的过去移于现在,再现出来。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大大减少,而要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却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的特点就是集文字、图像、视频、声音为一体, 向学生传递丰富的信息, 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提高了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面卷。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

比如我在讲授《六王毕四海一》一课中,我制作一幅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割据称雄的动态地图,七国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雄壮的背景音乐,很好地解决了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形象地展现了“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史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扩大学生的视野

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是历史学科的一个最显著和最根本的特点,教师无法通过实验去重现,更无法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但历史又是具体、生动、形象的。不管教师具有多么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都不可能使学生的脑海中产生真实的历史表象。要在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是不可能实现大容量信息传播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记忆和消化。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存储量大,容纳教学信息多,执行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形声材料.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接受比传统课堂教学多得多的教学信息。故而,利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拓展学生视野。如在教《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时,精心制作了题为《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的课件。开始时通过播放台湾歌手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渲染了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结束时又由幻灯打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让同学们带着感情集体朗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中间通过一幅幅画面重点讲述了香港的变迁及台湾的历史与现状。自始至终,学生情绪激昂,课堂气氛活跃。由此,同学们对“三项条约”、邓小平在香港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一国两制”的由来与含义,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条件与主要障碍及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等问题,学生都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

历史是人类社会已消失了的过去.因此,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这种“过去性”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种隔膜感和距离感。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远为近,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为学生提供丰富逼真的视觉表象.把学生带到当时当地的情景中.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更便于深刻理解历史知识。例如:我在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让学生仅听教师的精彩讲述是不够的.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说:“语言描述的再直观都是抽象的,”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使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传递情感,加强思想教育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宽教育渠道,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帮助青少年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就应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深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适时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如在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在课件中加入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段,并在看完影片片段后设问“我们应向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什么?”典型感人的片段剪辑,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却能引起感情上的广泛共鸣,不仅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而且总结出的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内容、要点,培养了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如:讲南京大屠杀时有一教育要点,即让学生认识日军侵华罪行并牢记这一国耻,在这一教学环节,我利用了计算机的幻灯片功能,展示了一组图片,配以悲愤的解说.低沉的音乐,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一张张日军耀武扬威的嘴脸.短短几分钟,学生个个疾首蹙额,义愤填膺。他们的心灵被撞击,被刺痛,纷纷表示恨透了日本鬼子,真切领悟到落后必定挨打的道理。通过多媒体不仅把爱国主义情感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更加强了思想教育。

总之,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知识容量扩大,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甚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伸到了课外,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下自觉地预习课文,但前提是,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妥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的现代教育改革新理念,让多媒体这种现代先进教学辅助手段更好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 。

推荐第3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姓名:赵艳锋

指导老师:高玉连

突破了计算机与多种电(太原师范学院吕梁高专办学点化学系0302班

山西离石

033000)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了多媒体教学

[1,2]教设备的界限, 融电脑、电视、录像、录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 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 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足,大部分发达城市开始推出多媒体网络教学,造成教师、学生对多媒体的过分崇拜,误入岐途。见此情况,我从这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望在今后从事教学的一线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 中学化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 在线教育网站 电子海洛因 一 引言

在当代,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带来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 (1) 多媒体系统突破了信息表现方式的单一化,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优化的学习环境,它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学习,而且能方便地查阅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 多媒体网络教学包含的媒体数量多,信息量大, 覆盖面广,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媒体资料能得到充分共享,从而扩展了教学空间,使教学摆脱了以学校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束缚,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拥有自由遨游的学习空间。

(4) 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形成交互的学习氛围。多媒体网络系统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功能, 能很方便地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界面向网络中的学生规定同一信息内容的学习任务或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与解决问题最直接的相关问题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进行直接的交互, 学生能通过网络空间交流信息, 发表个人的不同观点, 分析评价他人的看法, 学习者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最终取得一致的意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学生眼里, 教师不再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 而是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 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在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学习者的创造性, 其个性得以完全的施展。

综上, 多媒体网络系统, 以其先进的技术, 强大的功能, 在教育中得到迅速开发和应用,代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当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1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

当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 已经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育普及到幼儿教育阶段的时候, 我们的大多数城市学校才开始步入远程教育领域。所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在开出的课程种类、课程内容质量以及实时性交互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距离。大多数的发达城市中学校远程服务站点仅仅推出了基于WWW 方式的课件教学的服务[12]。这些课件教学一部分是多媒体形式的, 剩下一部分甚至仅仅是文本加图片方式的课件教学, 仅有个别中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点加入了测试、管理以及实时文字、语音交流的模。尤其是实时远程教育方式还亟待发展, 学生们在多个远端教室同时听取一位优秀教师的课, 这种方式目前仍缺乏很好的交互性。虽然有的学校已正式启动了先进的双向交互式技术的远程教育系统, 但对于大多数中学来讲, 实时远程教育系统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点与重点。国内实时远程教育目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交互性差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电子教室仍然是沿用传统的电教模式, 教师在里面讲, 学生只能在外面听, 只是媒介从电视荧屏上搬到了计算机的显示器上[17,18,19]

[5]2.制约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的因素

尽管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其明显的优点, 但是目前应用推广却十分困难。制约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呢? 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制作实践,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 原有教学模式根深叶茂从17 世纪30 年代提出班级授课制度, 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 几百年来, 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 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 理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基于“人———机”关系或“人———机———人”关系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不仅时间短暂, 而且还缺乏比较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理论和成功而又具普遍意义的示范。不少教师担心多媒体网络教育会削弱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 重视了学生的智商而忽视了情商, 并且对多媒体网络课件具有非线性结构、交互等特性认识不足, 再加上教学组织及教学过程控制又有一定难度, 因此积极主动进行尝试的教师很少。(2) 多媒体课件个性化特点的影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与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有关, 还往往体现了教师的个性与授课风格。按照某一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策略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其他人用起来会觉得别扭。制作者的教学个性与其他使用者的教学个性这一对不容易协调的矛盾成为制约多媒体课件广泛使用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同一位教师, 面临千变万化的情况, 因为要因材施教, 也常常需要调整教学思路。关于这方面, 已有一些专家和学者进行过探讨, 有的还指出应抛弃传统课件的观念, 提出积件、教材件等概念。(3) 多媒体网络技术[4]的制约目前由于网络与多媒体各自的技术制约, 造成一些多媒体软件在网上传输速度慢, 有些超媒体形式上网还有障碍, 再加上资金投入等其他因素, 使得教师们在教学的实践中, 不得不分别考虑建立以文本形式为主的网络教学体系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扮演辅助与补充角色的多媒体教学体系。现有的工具软件应用也不够方便。目前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并不算少, 例如PowerPoint、Ac2tion、Matlab、Photoshop、Aut horware、3DMAX、方正奥思、Front Page 等等, 但是这些软件作为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各自都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如Authorware 具有丰富美观的图形及多媒体制作功能, 但数学运算和数学处理能力较弱; Matlab 具有强大的数学运算和绘图功能, 但又不宜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开发平台,Frontpage 功能虽强, 但不能编辑数学公式。因此, 开发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并非易事, 特别是对数学等理工科课程而言, 更是如此。在以上几个因素中, 我们认为最后一个因素是制约多媒体网络教学发展的关键, 这个因素也就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软件和硬件环境

[13]

[6]

。可以设想, 如果提供了更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为开发多媒体网络教学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平台, 上网也非常通畅了,开发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周期自然会缩短, 对不符合自己风格的部分作调整会变得相对容易, 广大教师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的积极性就会增加。用的人多了, 也会促进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广泛探讨和实践。说到底, 发展才是硬道理。

- 2

[8]术性的一面。

四 使多媒体与教学有机结合 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1,21]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化学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首先,教师要潜心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施教,而不是随意编排一段动画,按排一个特技处理。其次,教师要深挖教材,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收集资料信息,积累大量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教材。最后,熟悉多媒体手段的特点和优点,深入研究,开发多媒体可见,恰如其分地应用好教学资源。

2利用学科在线教育网站提高教学效果

[11]

目前,在线教育网站种类很多,大体分为网站主体和论坛两大部分, 如此, 将形式较为自由,随意的学生讨论论坛从网站主体中划分出去, 既保证了该网站主体作为一个教育网站的专业性和严肃性, 又使得学生在使用BBS进行讨论时能够避免来自老师和权威的压力, 畅所欲言, 轻松愉快。为了方便管理, 论坛和网站主体使用统一的账号登陆, 账号不采用实名制。整个网站的用户权限初步设为三级, 由低到高分为普通学生用户、教师用户、管理员。在开发过程中, 为了简洁起见, 将教师的权限设定为与管理员相同, 实际权限也就分为了两等。此外,网站主体分为六大功能模块: 在线学习、在线答疑、在线实验、在线考试、资源下载和用户管理。架构图如下:

通过在线教育网站的学习,对于提高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推进课程建设, 不失为一次有益的、颇有前景的尝试。 3 让网络游戏为中学化学教育服务

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甚至荒废学业的事例屡屡见于各类媒体。当经过网吧, 看到网络游戏玩家一边双眼紧盯着屏幕, 一手点击着鼠标, 一手胡乱扒着饭盒时, 就会感受到被称为“电子海络因” 的网络游戏的“魅力”。将瘾所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都归结到网络游戏身上, 而不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反思定然有失公允。在信息与网络的时代, 对于网络游戏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令行禁止, 一味封堵少年儿童玩网络游戏不会获得理想效果。只有进行引导、利用, 将其融入到网络教育中来才是明智的选择。

- 4

[19]

[15

。 [14]李倩,姜华.多媒体教学之我见.山东农业教育.2005,(1-2) [15]张斌成.多媒体教学的体会.计算机教育报.2002(2)

[16]高利明.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 [17]石淑华.利用因特网检索化学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情报探索.2006(08):44-46 [18]金为民,郑敏.试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共享.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03):54-56 [19]张维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09)

[20]徐芳,李晓霞,温浩。基于Web的搜索引擎及其在化学信息资源导航中的应用.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9(01):19-25 [21]王坤.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The Multimedia Is In The Chemistry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Of Practice And Consider Name :Zhao Yanfeng

Instructor : Gao Yulian

(Cla 030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Lv Liang higher college sponsoring points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Shan Xi Li Shi 033000)

Abstract: This text paes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quisition and the analysis, get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break calculator and various electricity’s to teach the boundary of equipments, melting a computer, television, recording image, recording sound, animation etc.function in integral whole, it with incorporate text and graphic, the voice be like to accompany good, action all proper manifestation with cro over the uncommon performance dint of time space, strengthen people\'s comprehension to the abstract thing and the proce and feeling consumedly.However because of our country economic power not enough, greatly part of flourishing cities start releasing multi-media network teaching, resulting in teacher, student to multimedia of worship exceively, and mistake go into way.See this circumstance, I commence from this aspect, putting forward some homologous suggestions, a glimmer of worker who hopes in aftertime to be engaged in teaching provided a beneficial reference.Key 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

Multi-media network teaching\'s

Online education website

Electronics heroin

推荐第4篇: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心得体会

作者:高江 时间:2011-4-11 14:46:44 来源:高香135 原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不仅使课堂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使用多媒体还会使教材„活化”,所以倍受广大师生们的欢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作如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帮助组织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一个“序”化工程。讲课开始使用媒体可以引人入胜;中间穿插媒体能波澜起伏;结尾运用媒体可达到余音不绝的效果。如在讲“蒸腾作用”一节可以这样来组织教学:

在课的开始,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导入,可巧设导语,暴露关键,给学生播下悬念的种子。教学中先可以放一段电视剧《少年特工》里小队员在山顶用塑料袋在树枝上取水的片断,配以导语来问:为什么带叶的树枝会有这种“吐水”现象?一下子学生的思维发条被拧紧了,就会主动积极的去思考问题。课的中间可按学生认识的主线和课堂教学顺序加进“枝叶在白天的蒸腾作用”演示实验,同时教师可把自己“讲、做、写、画”的基本功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可接受的立体交叉的信息网,用他们多种感官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外界刺激,强化了记忆。课的结尾可以将“蒸腾作用”过程及意义用动画的方式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留下一个美妙的回忆。

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课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在“巧用媒体激发兴趣”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运用电教媒体,采用故事式、游戏式、猜迷式等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思维情境;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状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为学习新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声音》一课时,采用了游戏引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获得的知识感受最深刻。在教学的开始,我设计了“猜一猜”这一游戏:首先我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个魔盒,里面装了各种声音,小朋友们能猜出是什么声音吗?”这句话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我让学生闭上眼,开始播放各种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来猜,并说出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情绪高涨,在顺利完成游戏活动后,产生了成功的喜悦。

三、利用动画技术,化静为动,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遗传规律中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的、且肉眼难以观察,因此是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和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四、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生理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和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讲血液循环时,过去我用“讲述 版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多媒体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动态过程也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显示之前可设思考题,,让同学带着问题去看。如: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什么状态?血液为什么没有流回心房?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什么状态?另外,教师可先出示模型,使同学对心脏的形态、大小,各部分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打开显示器,首先展示心脏剖面图。用光点把4个腔进行强化,接着就是瓣膜的强化。血管与4个腔相连,分别用红光和蓝光强化,然后就是心脏搏动和血流方向,说明心脏是动力器官,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心脏的重要性,为下节讲体育锻练对心脏的影响奠定基础。另外在显示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放慢速度,边讲边显示。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用这种教学方式,85%的同学都能用绘图的方式画出血流的方向,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

五、能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在编制多媒体课件过程中,我们通过精心设计每张图片的播放方式,力求与图像内容相一致,给学生美的享受。通过播放豌豆植株、豌豆花彩色照片展示生物自然的美,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图片,力求图形科学美观,线条轮廓清晰,色彩柔和,比例适当,前后图像整齐配套,运动轨迹平滑,给学生和谐的美,从而感受生命活动的美;配套音乐选用我国民族乐器古筝演奏的乐曲,引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接受美妙音乐的陶冶。

总之, 多媒体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优化了我们的教学结构,使我们的生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将为培养我们的生物科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推荐第5篇: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实习基本情况:

为逐渐将理论知识与具体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熟悉初中实际教学过程,击破对教学实践主观想象的内容,锻炼实际教学能力。获得对当前初中教学第一线工作的理分析成果和成果再总结,整理经验教训,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流程框架。本人于2013年8月-10月在邱县第二中学教学实习。在校期间我实习的内容是初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尝试与探索。将所学理论知识和见习所积累的经验,进而进行一次有所准备,有所实践,有所总结的汇报式毕业实习。其中,《春》是我实习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节课,通过学生对朱自清的《春》的语言品味和抓住景物特征写景方法的赏析,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学生的网络技能,制作修改有关春的小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很有幸的联系到我县语文名师老师——李贵云老师。李贵云老师这些年来一直是学校语文教学的学科带头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极强的教学能力,他教过的班级语文成绩总是在县里名列前茅。能在她的带领下学习,我感到压力大,动力更大。语文学科以语言学习为基础,是一个反复阅读,不断积累、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其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实践中我也着重在这方面向李老师学习。李老师的授课有以下几个特点,我认为也是促使学生成绩大幅提高的原因:一是授课预备充分。作为教龄较长的老师,李老师每节课都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新的教学尝试的结合,以经验教学为主,又时刻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对时间的掌控纯熟,课堂进度有条不紊,既不会感觉时间紧迫,知识难于消化;又不会觉得拖沓冗长,昏昏欲睡。每节课的计划都能顺利完成,学生也能紧跟步伐。李老师授课准备充足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对堂知识的合理补充。二是授课目标明确。李老师教授新课文时,对课堂的安排一般分为这几个板块:对生字词的扎实掌握,对课文的流利阅读,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对课文主题的发散性思考。授课明确目标。三是注重师生交流。李老师不仅重视教授内容,更加重视学生的反馈。 具体教学实践操作:

一周过后,我在总结了李老师的经验后,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第二周的时间,真正的登上了讲台,开始了我的实战。这其中有成功也有教训,以下是我的授课经验总结:

一、充分备课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我选择了朱自清的《春》。如果照本宣科地讲,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我还为此制作了大量的PPT课件,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我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具体到本堂课则要突出春的喜悦,欢快之感。

二、了解学生

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这些都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我所教的班级在李老师的培养下,都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有很强的发散性思维。基础知识教授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能真正让他们获得启迪,有所收获就需要费点心机了。为了适应他们的学习习惯,我在教学流程上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在具体的内容上进行了一些小的尝试,应用了一点比较文学关于跨学科研究的的理论知识。例如:添加上了一些倾向于浪漫主义的关于春天的美术作品、古今诗歌,启发学生讨论:春天究竟有何特点使得人们对它有如此多的礼赞。学生反映积极,一系列的探索之后找出了关键词:生机。并统一记录到笔记本上:“春天,生机。”

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春》是朱自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散文,在朱先生的笔下,一幅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跃然纸上。如果单纯地讲授此文,恐怕学生很难想象出这种景色如何之美,毕竟语言描绘出的东西是缺乏立体感的。所以我注重了多媒体的应用。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了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细细品味文章中绮丽的意境。然后,我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画,给学生在视觉上予以冲击,接下来对选文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根据需要我用多媒体演示比较有立体感的描写性语言,因为,这篇文章写了山水花鸟、小草果树、蜜蜂、蝴蝶、和风细雨等很多景物,用多媒体来演示这些画面比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要形象得多。最后,我还给学生提供了古人一些描写春天的佳句(投影),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宋晓英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师们教课一般最重视的是授业,传道和解惑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实际上传道、授业、解惑是同等重要的。”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传道解惑的青年导师,所起的作用是伟大的,现代的有鲁迅,当代的比较知名的有陶行知,魏书生等等,他们教育传授生存之道,解答青春的困惑,使青年一代的理想更加坚定,前进的脚步更加稳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主动地承担起这一责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传道,还是拿《春》这一课举例,这里的“道”我主要突出的是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希望,积极昂扬的心态。通过介绍朱自清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学生心里塑造出一位文学斗士的高大形象。授业,严格按照计划流程让同学们准确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熟练的朗读课文熟悉,对文章内容思想有所了解,培养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的能力。特别关注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再三强调。解惑,我把工作重心放在批改作文上。如何解惑,必须先了解学生的惑在何处。因为和同学们相处时间还较短,他们不可能把心中所想所感拿来跟我分享,而作文是学生思想的自然流露。细细品读体察,就可以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利用评语的形式,就可以达到与学生交流的目的。以此作指导,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本身,而是与学生探讨习作中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以切实帮助。 个人体会: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在老师的指导及自身不断努力下取得更好的成绩。短暂的实习结束了。在这熟悉的教室中:我既是一名实习教师,努力担当起传道授业的责任;又是一名毕业多年的学姐,认真倾听、尽力解答同学们的成长困惑;然而我也是一名“超龄复读生”再一次接受教育、得到成长。

附:《春》的教案

《春》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课文写景特点:

1、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

2、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二).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三).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三、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借用音响媒体,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冬春比较的画面。展示春天组图、景物特写、古诗词等

四、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这样导入课文有如下作用:

1、帮助学生回忆获得春天时的美好感受,为课文教学做情感的铺垫;

2、轻松自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

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â) 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画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设计说明:1.扩大识字量,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铺平道路;2.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

(二).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设计说明:1.培养默读习惯;2.让学生\"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一。)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

1、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心情)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

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5、\"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三).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

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

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设计说明: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让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设计说明:

1、让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印象;

2、肯定成绩,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一)、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请说出理由,下一节课交流)

(二)、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一).听写生字词;

(二).背诵1-5段;

(三).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设计说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规定与鼓励并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习课文

(一).齐声诵读课文

(二).讨论: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试说出理由) 第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春草图。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后侧面写,第

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第4段: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这一节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第5段: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第6段: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细密、闪烁、绵长;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7段: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设计说明:让学生由整体感知课文转到局部感知课文;让学生相互启发,在讨论中迸发思维的火花。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自圆其说就行。这一环节,主要落实教学目标1

和教学重点

2、

3、4)

(三).课堂小结:

1、抓住特点写景。

春草图:鲜嫩、勃发春花图:繁茂、艳丽 春风图:和煦、轻盈 春雨图:细密、平和

2、分层次写出春景图。春草图:正面-侧面 春花图:树上-花下-遍地 春风图:触觉-嗅觉-听觉 春雨图:植物-人间

三、欣赏品味

要求:大声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

四、布置作业

(一).课堂练习:课文练习

二、三。

(二).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通报作业情况; 2.检查背诵。

二、比较阅读。

(一).比较《春》《春风》的异同。

(二).通过比较,让学生概括两文的主题、写作特色。

(设计说明:

1、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2、比较异同的目的在于加深对《春》这篇课文的理解)

三、景物描写训练

(一).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课文练习四)。

(二).口头交流景物描写的片段。

(设计说明:

1、以读引写,读写结合;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四、自我总结学习本文所得

引导学生从形式(词语的积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点)到内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进行归纳。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实习基本情况:

为逐渐将理论知识与具体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熟悉初中实际教学过程,击破对教学实践主观想象的内容,锻炼实际教学能力。获得对当前初中教学第一线工作的理分析成果和成果再总结,整理经验教训,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流程框架。本人于2013年8月-10月在邱县第二中学教学实习。在校期间我实习的内容是初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多个教学环节进行尝试与探索。将所学理论知识和见习所积累的经验,进而进行一次有所准备,有所实践,有所总结的汇报式毕业实习。其中,《春》是我实习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节课,通过学生对朱自清的《春》的语言品味和抓住景物特征写景方法的赏析,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学生的网络技能,制作修改有关春的小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很有幸的联系到我县语文名师老师——李贵云老师。李贵云老师这些年来一直是学校语文教学的学科带头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极强的教学能力,他教过的班级语文成绩总是在县里名列前茅。能在她的带领下学习,我感到压力大,动力更大。语文学科以语言学习为基础,是一个反复阅读,不断积累、不断“内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其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实践中我也着重在这方面向李老师学习。李老师的授课有以下几个特点,我认为也是促使学生成绩大幅提高的原因:一是授课预备充分。作为教龄较长的老师,李老师每节课都是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新的教学尝试的结合,以经验教学为主,又时刻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对时间的掌控纯熟,课堂进度有条不紊,既不会感觉时间紧迫,知识难于消化;又不会觉得拖沓冗长,昏昏欲睡。每节课的计划都能顺利完成,学生也能紧跟步伐。李老师授课准备充足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课对堂知识的合理补充。二是授课目标明确。李老师教授新课文时,对课堂的安排一般分为这几个板块:对生字词的扎实掌握,对课文的流利阅读,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对课文主题的发散性思考。授课明确目标。三是注重师

生交流。李老师不仅重视教授内容,更加重视学生的反馈。 具体教学实践操作:

一周过后,我在总结了李老师的经验后,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第二周的时间,真正的登上了讲台,开始了我的实战。这其中有成功也有教训,以下是我的授课经验总结:

一、充分备课

要做到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我选择了朱自清的《春》。如果照本宣科地讲,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我还为此制作了大量的PPT课件,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我觉得如果准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具体到本堂课则要突出春的喜悦,欢快之感。

二、了解学生

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这些都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我所教的班级在李老师的培养下,都有很强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有很强的发散性思维。基础知识教授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能真正让他们获得启迪,有所收获就需要费点心机了。为了适应他们的学习习惯,我在教学流程上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在具体的内容上进行了一些小的尝试,应用了一点比较文学关于跨学科研究的的理论知识。例如:添加上了一些倾向于浪漫主义的关于春天的美术作品、古今诗歌,启发学生讨论:春天究竟有何特点使得人们对它有如此多的礼赞。学生反映积极,一系列的探索之后找出了关键词:生机。并统一记录到笔记本上:“春天,生机。”

三、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春》是朱自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散文,在朱先生的笔下,一幅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跃然纸上。如果单纯地讲授此文,恐怕学生很难想象出这种景色如何之美,毕竟语言描绘出的东西是缺乏立体感的。所以我注重了多媒体的应用。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了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细细品味文章中绮丽的意境。然后,我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画,给学生在视觉上予以冲击,接下来对选文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根据需要我用多媒体演示比较有立体感的描写性语言,因为,这篇文章写了山水花鸟、小草果树、蜜蜂、蝴蝶、和风细雨等很多景物,用多媒体来演示这些画面比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要形象得多。最后,我还给学生提供了古人一些描写春天的佳句(投影),如“春风又绿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宋晓英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师们教课一般最重视的是授业,传道和解惑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实际上传道、授业、解惑是同等重要的。”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传道解惑的青年导师,所起的作用是伟大的,现代的有鲁迅,当代的比较知名的有陶行知,魏书生等等,他们教育传授生存之道,解答青春的困惑,使青年一代的理想更加坚定,前进的脚步更加稳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主动地承担起这一责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传道,还是拿《春》这一课举例,这里的“道”我主要突出的是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希望,积极昂扬的心态。通过介绍朱自清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学生心里塑造出一位文学斗士的高大形象。授业,严格按照计划流程让同学们准确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熟练的朗读课文熟悉,对文章内容思想有所了解,培养用联系的方法看问题的能力。特别关注学生所出现的错误,再三强调。解惑,我把工作重心放在批改作文上。如何解惑,必须先了解学生的惑在何处。因为和同学们相处时间还较短,他们不可能把心中所想所感拿来跟我分享,而作文是学生思想的自然流露。细细品读体察,就可以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性格、生活、爱好等各方面情况,利用评语的形式,就可以达到与学生交流的目的。以此作指导,评语不拘泥于文章形式本身,而是与学生探讨习作中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以切实帮助。 个人体会: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在老师的指导及自身不断努力下取得更好的成绩。短暂的实习结束了。在这熟悉的教室中:我既是一名实习教师,努力担当起传道授业的责任;又是一名毕业多年的学姐,认真倾听、尽力解答同学们的成长困惑;然而我也是一名“超龄复读生”再一次接受教育、得到成长。

附:《春》的教案

《春》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掌握课文写景特点:

1、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

2、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二).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三).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三、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借用音响媒体,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冬春比较的画面。展示春天组图、景物特写、古诗词等

四、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这样导入课文有如下作用:

1、帮助学生回忆获得春天时的美好感受,为课文教学做情感的铺垫;

2、轻松自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

的春景图。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â) 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画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设计说明:1.扩大识字量,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铺平道路;2.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

(二).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设计说明:1.培养默读习惯;2.让学生\"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一。)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

1、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心情)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5、\"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三).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

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

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设计说明: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让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设计说明:

1、让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印象;

2、肯定成绩,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一)、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请说出理由,下一节课交流)

(二)、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一).听写生字词;

(二).背诵1-5段;

(三).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设计说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规定与鼓励并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习课文

(一).齐声诵读课文

(二).讨论: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试说出理由) 第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春草图。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后侧面写,第

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第4段: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这一节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第5段: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第6段: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细密、闪烁、绵长;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7段: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

力量。

(设计说明:让学生由整体感知课文转到局部感知课文;让学生相互启发,在讨论中迸发思维的火花。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自圆其说就行。这一环节,主要落实教学目标1和教学重点

2、

3、4)

(三).课堂小结:

1、抓住特点写景。

春草图:鲜嫩、勃发春花图:繁茂、艳丽 春风图:和煦、轻盈 春雨图:细密、平和

2、分层次写出春景图。春草图:正面-侧面 春花图:树上-花下-遍地 春风图:触觉-嗅觉-听觉 春雨图:植物-人间

三、欣赏品味

要求:大声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

四、布置作业

(一).课堂练习:课文练习

二、三。

(二).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通报作业情况; 2.检查背诵。

二、比较阅读。

(一).比较《春》《春风》的异同。

(二).通过比较,让学生概括两文的主题、写作特色。

(设计说明:

1、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2、比较异同的目的在于加深对《春》这篇课文的理解)

三、景物描写训练

(一).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课文练习四)。

(二).口头交流景物描写的片段。

(设计说明:

1、以读引写,读写结合;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四、自我总结学习本文所得

引导学生从形式(词语的积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点)到内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进行归纳。

推荐第6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这首先得益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三机一幕还未普及的时候又被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所更新,接下去的是更吸引人的网络教学。现在我国倡导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激励因素。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而外部因素中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学的媒介。黑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辅助工具之一,它最适合临时性的板书以及在班级学生面前进行数学运算或类似的练习。但黑板的短处之一是难读难写,而且教师不得不背对学生,从而失去了对班级的控制和与学生的目光交流。投影仪、录音机等先进教学仪器的引入,曾经给课堂带来了生气,但仍因其不能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而缺乏生命力。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极为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空白,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且正显示出它无以伦比的优势。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我在教学《熟悉厘米、用厘米量》时,其中有一内容是教学生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我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是怎样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吗?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非凡想知道小猫是如何抓躲在洞里的小老鼠的。于是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片: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老鼠,忽然这只老鼠窜到了小洞里,于是小猫就用自己的胡子在洞口量一量,假如小猫的胡子的宽度与洞口一样宽,说明小猫的身子能进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学生看到小猫就是靠用胡子来估测洞口大小,才能进入洞里抓住老鼠。接着我揭示本堂课的主旨: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估测物体的长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尺子,学生们在刚才情境的熏陶下,对这一内容产生了极大的爱好和好奇,纷纷寻找身边的“尺子”,有的说自己的一柞宽就是10厘米;有的说自己的食指宽就是1厘米;还有的说自己的课桌是80厘米等,只要把要测量的物体与这些生活中的“尺子”比划,就能估测长短,最后得出结论:用这些“尺子”同样可以估测出物体的长短。可见,媒体恰当的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们探索知识的欲望,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上课注重听讲时间短,持久性差,对学生的直接爱好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假如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如我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伊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出现在一荒草丛的大路上,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悟空便蹦蹦跳跳地来到师傅面前说:“师傅,口太渴了,我去找点解渴的东西来!”并吩咐八戒和沙僧看好师傅。不一会儿悟空抱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回来了。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一听瞪着眼睛,很不兴奋地说:“猴哥,明知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却分给我的最少,你吃得最多。”语音刚落,悟空便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呆子、呆子……”到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么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非凡喜欢《西游记》,课一开始,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争着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呆!”等等。教师紧接着追问:“八戒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奇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最多就是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能制作出形象、色彩鲜明、声色结合的背景,并且教师在制作时有较大的随意性,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把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定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时有这样一题:许多正方体有序的叠在一起,要求学生数出共有多少个。这样的题也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来演示每一层正方体重叠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演示一层层的数出总个数,清楚明了且效果良好。计算机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非凡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楚。

僻如“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把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尽管教师作了很大的努力,或用语言形象描述,或用画图讲解;或用滑轮实物与幻灯投影演示;或根据题目与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手段进行教学。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和教学知识本身难度的阻碍,学生把握起来总是很困难、很勉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学生创设视听情境,产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王娟和张明分别在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避免了因实物表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靠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练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漂亮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重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爱好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重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不仅可以用来演示形象生动的画面,突出教学的重点,利用计算计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我在教学《四位数的读、写法》一课时,在计算机上出示0、

1、

2、

3、

4、

5、9这几个可以在屏幕上可以随意移动的数,然后,我出一个数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数,使它们组成老师刚才的数。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纵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所以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愉快、师生共同协作下完成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得到了充分培养。 由于多媒体的引进,使得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多样的教学形式又经常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作业题,如有一次在学完《千米的熟悉》后,我就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资料,结果有学生告诉我,教科书上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不全面,他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的汽车每小时可行80千米,还有的车速度更快。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前,我布置学生观察在哪儿看过24小时计时法,学生告诉我他通过看电视,了解到中心电视台新闻联播时每晚19:00开始;《大风车》节目是18:00开始,有的甚至将它们列成时间表等等,学生都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了解的,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僻如在教学《角的熟悉》时,学生最轻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学生这一错误的熟悉,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熟悉》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判定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学生能准确判定;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学生判定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学生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定。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定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学生注重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己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非凡是CAI课件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引起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CAI课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以及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无论科学技术以何其迅猛的速度发展,只要“人类教师”更好地控制设计,操作使用“电脑教师”,“人类教师”的地位将永远不会被取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必将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最后,望各位教师在实践中能得出更多的心得与经验交流

推荐第7篇:多媒体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双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疆加大双语教育力度意义深远

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双语”教学培养的是既掌握母语、又熟练汉语的“兼通”人才,对融入社会,参与竞争有重要意义,因而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开设“双语班”对发展广大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确保少数民族与汉文化的交流有重大积极意义。由传统的以本民族语言教学为主向本民族语言与汉语言并行教学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2006年全区总人口201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1 %。截止2005年底,全区各级各类在校学生44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8%;专任教师27.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5.5万人,占56 %。少数民族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特定规律和鲜明特色。因此,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必须按照有利于各民族繁荣发展,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原则,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确定教学用语。因此,在新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自治区始终重视抓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 随着经济大变革,商品大流通,人员大流动,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少数民族要走向世界,必先走向全国,而走向全国,必须通过语言关。因而,让少数民族学生同时掌握国语和母语,是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等领导与参加“双语”大赛的孩子们在一起。 “让新疆各族青少年能够进入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享受到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 尔肯江·吐拉洪说,人的素质,是缩小一切差距的根本,也是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只有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民族发展历史,才能加深对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生成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新疆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经济的高速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大双语教育力度的意义更加深远。 实践证明,一批优秀、高层次的少数民族学者、专家和高科技人才,无一不是„民汉兼通‟或通晓多语,无一不是受益于双语或多语教育。所以,让少数民族学生同时掌握国语和母语,是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内高班政策让广大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全疆各族群众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全区报考内高班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内高班已成为造福新疆各族群众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2008年以来,近2000名内高班大学生顺利毕业,大部分回疆就业,充实到新疆各行各业和基层工作,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对各类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关系到少数民族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团结,开发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大事。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滞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水平还不高。在新疆民族学校中小学毕业生在汉语口语、阅读、语音、字词、造句等方面,各种技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者只占很少一部分,多数不能达到基本要求。

双语教学是把两种不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在领会学科知识的同时平衡地学习并掌握这两种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去参与,才会把所学的知识存在记忆里永远不忘。数学双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加重要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开始上课时学生就能兴趣昂然,积极投入,这一节课的教学将开展的很顺利,有了现代信息技术,课前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画效果的的各种小动物,不停地舞动着自己的身子,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所有的小眼睛都盯着大屏幕,观察着自己喜欢的米老鼠,猜测着会发生什么,接着我出示了学生喜欢的蝴蝶和机器猫,机器猫给同学们任务。每组蝴蝶有几个分了几组?有了任务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纷纷举起手想说说自己想法,那么你们用会汉语说吗?学习目标的适时提出调动了学生参与的兴趣,那些有汉语基础的学生更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说了起来。。不会的渴望掌握,会的想展示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汉语表达方式,理解了图片意义。

1、情景导入:

师:每年的六月份,有一个节日,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过的节日。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可都忙坏了。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P48情境图)这种情境的创设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知识也掌握得非常扎实。

2、探究体验:

师:请同学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有序地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呢?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小朋友正忙着为举行“六一”庆祝会而布置教室呢,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和表达是提高双语学生汉语听说能力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但只有有了交流表达的欲望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当你想让学生相互交流时,首先要给学生的交流创设情境,如果只是教师的讲解,学生是被动的,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次序,课件依次出示三组信息。)

生: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

生:第二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

生: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

3、提出数学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次序,课件依次出示有针对性的三个数学问题。)

生:平均每行挂多少面? 生:平均每个小组得到多少颗五角星?

生:可以摆多少行?

4、解决问题 (在学生认识了各种人民币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使用人民币,引导学生用英语去交流、沟通。我

我们先来解决一下第一组的问题,读题: A、“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每行挂多少面?”根据问题引导学生用汉语去交流、沟通。

师:怎样列式?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56*8=7 想:

(七)八五十六 商是七

师:谁愿意再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请愿意说的同学站起来说.师:也就是说:做除法想乘法,算式缺啥就补啥.B、变换一个条件:“如果要是挂成7行呢?”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生:56*7=8 想:七

(八)五十六 商是八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他们都有什么相同点?

生:它们的被除数相同,并且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5、独立尝试

师:让我们再来解决一下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的问题,请独立地在课堂本上列出算式,并计算?。(学生做在练习纸上,解决问题)

6、汇报并板书

49÷7=7,口诀

(七)七四十九 27÷9=3,口诀

(三)九二十七

三、实践应用:

师: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是不是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请同学完成书上第49页的做一做。

1、基础练习:第4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师:(将学生作业投影交流)仔细观察每组题,通过练习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每组中有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它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句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用一句乘法口诀不仅能写出乘法算式,还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乘法和除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学习。提供给了学生交流的范例,营造了交流的环境,学生很快就投入其中,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知识为是应用,而数学双语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把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受汉语表达的约束,很多的练习内容和方式设想的可能很好,但在课堂的实践中因为不能正确地表达、交流而降低了双语课所要实现的听说目标。如果能够搭建出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内容,学生喜欢的比赛、游戏等方式,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资源平台,即使稍微有点难度,因为学生感兴趣学生,学生不仅能积极参与,遇到困难时还能主动的去解决。实际教学证明,这个通过多媒体搭建的平台,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教学《用

7、

8、9 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我设计了判断,看图说出分数,看分数涂色,找找生活中的分数等练习,我把这几个练习的内容用网页的形式制作成一个小小的平台,创设了成夺星闯关的情境,学生兴趣高涨,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下课时学生还恋恋不舍,回味无穷。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与数学双语教学的整合,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或者完成教材中所提供的几道题,不仅达不到教学的效果,学生也不愿意参与,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都用汉语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这算不上真正的双语课,虽然双语课堂上可以根据情况用一部分的汉语,一部分英语,但过多的依赖汉语,缺乏听说环境,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太明显。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数学双语教学的整合使教学的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促进了双语实验的进程。最主要的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积极的、主动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

3、巩固练习

其实,儿童节不仅是小朋友们的喜爱过的节日,就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们也喜欢过呢,几只动物宝宝也在为过“六一儿童节”做准备呢,而且还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大家帮帮忙?大家愿意帮忙吗?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猴子在干嘛?

(1) 练习:小猴摘桃子

师:小猴子想摘点桃子来过节,可是树太高了,需要爬梯子,梯子上有除法算式,要算对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子却没学过除法,小朋友能不能帮他摘桃子,好,请大家把书翻到50页,我们来比赛,先算左边,看谁先摘到桃子, 听口令,举起左手,开始,我们再来比赛摘右边的桃子。

(2)练习:小兔过河

课件出示:小兔过河情境

师:小猴的问题解决了,再来看看小兔,它们好像也遇到了一点麻烦,我们一起去帮帮它们吧,小兔们准备过河摘和它们身上数字相同的磨菇送给小朋友们做礼物,但是它们必须踩在得数和它们身上数字也相同的石头上,才能到河对岸摘到磨菇。

师:同学们有什么好的经验介绍给大家能让小兔子很快摘到蘑菇。

生:先全部算出得数,再连线。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翻到书的50页看第二题,先算出得数再用连线的方法帮助它们过河吧。

生:同桌讨论,自己在书上画一画路线图。

(全班交流汇报)

(3)小蜗牛回家

师:哎呀,时间不早了,小鸟排练完“六一”的节目它们想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小蜗牛送回家吧。

(出示课件:小蜗牛回家) 师:请你们依据小蜗牛口中的算式卡片,先全部算出得数,再判断它们分别住几号房子,用连线的方法帮助它们回家

(4)小猪吹泡泡

师:小猪看到同学们助人为乐帮助了小动物,特别吹了一些气球来送给大家,想拿到礼物吗?好,你得算对了老师手中得算式才能拿到。(出示气球)

4、反馈小考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很认真,但是不是都能掌握呢?现在老师想就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小测验,以便于老师课后帮助哪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推荐第8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主要通过表演使接受者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小学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小学生为主体,以适合少年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也就是教师通过特定的手段使学生与音乐相互作用,从而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其实质即为审美教育。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而大部分忽视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小学音乐教育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形成怎样的趋向意境,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现代化的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

多媒体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指与传递教育信息相联系的各种教学机器,如录音机、电影机、录像机、电子计算机等。软件是已录制的,承载了教育信息的幻灯片、录音带、电影片、录像带、CAI课件等。

一、从理论上与现在的条件上来看:

(一)、近年来,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被广泛使用,普及电化教育是必然趋势。现在我们银川市的各中小学、幼儿园电教设备基本齐全,所有教师都正在实践中不断的运用于多媒体的应用。

(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他们直接感知到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容易成为学习动力,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形成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

(三)、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特点,低年级学生是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时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只有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把视、听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发掘其内在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

(四)、现在的教师大部分具备操作电教媒体的能力。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现在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经过各方面的学习与培训,都具备了操作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对多媒体设备能够正确的使用,并能自己制作一些教学用的课件,如:投影片、录像、动画等。

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幻灯、投影、录像以及音响等电教媒体相结合,运用到歌唱、音乐欣赏及节奏活动中,帮助学生熟悉歌词,理解乐曲性质和内容,感知音乐的节奏和力度等,并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氛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必将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投影将歌词内容直接化

低年级学生识字少,直接读记歌词有很大的难度。如:歌词“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将太阳、花儿、小鸟、小朋友、学校组合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就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前用一节课都记不住的歌词,现在用半节课就能记下来了。

(二)、利用可视图片将音乐内容直观化

学生以前听音乐,就是听个热闹,对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一点也不理解。如果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提供给学生相关的图片,二者结合,就会使学生易于理解。如:欣赏《快乐的一天》在音乐播放的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音乐内容所表现的图片——早早起、上学了、上课、课间活动、好好睡。音乐是抽象的,但在图片的表现下就变的直观起来了,很多的乐曲欣赏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三)、利用录像、VCD将音乐游戏、舞蹈直观化

有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很有限度的,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生在下边基本上都是不知所措。如果让学生对动作先有了感知,效果就不一样了。如:在教学《赶海的小姑娘》一课的舞蹈动作时,先播放舞蹈动作录像,使学生对音乐同步的舞蹈动作有了具体的形象感知,然后通过模仿来学习。这样学生学得即快又好,同时也给教师省了不少做示范动作的力气,也增强了动作的准确性,对于不善于舞蹈的教师来说,更是帮了大忙。

(四)、化解音乐教学的难点,利用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特点及情感。每首乐曲都有它独自的特点及情感,教师的范唱及讲解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唱录音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如:节奏的快慢、乐曲的特点(声音的欢快、是舒缓、是柔美、是诙谐„„),范唱带对学生的演唱起到直接指导作用。音乐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以唱歌为例,象《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齐唱、轮唱、合唱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从人声分类看,独唱又分为童声独唱、女生独唱和男生独唱,从基本音区看,又有女中音和女高音、男中音和男高音等音区的不同。音乐教师是女性的唱不了男声;是男性的,又唱不了女声。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是什么?就是使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教学录音带,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

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唯一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的明明白白,听的清清楚楚。如在欣赏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中杨子荣的一段《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唱腔和其它组合片断的过程中,我紧随画面介绍了京剧人物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什么是青衣、花旦及刀马旦,什么是花脸、黑头等。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教学录像带是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最有效的电教媒体。

(六)、音乐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各种途径获得音乐知识。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都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使用这些媒体来学习。因为现在这些媒体,已经普及到了每个家庭中,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那比起课堂来,将又是一片光阔的天

推荐第9篇: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而多媒体教学能使信息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所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教学 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体系。而多媒体教学能使信息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所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活动时,往往伴随着积极的情绪。通过幻灯片、视频、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如在初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几个事例,视频播放化学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另外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后上网查询有助于获取大量相关资料,例如:从互联网中查找、评价、收集有关信息,研究\"酸雨\"、\"有关

1 汽车尾气的化学问题\"等STS类课题。学生从科普类网站搜集化学史、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最新的化学科学研究进展等资料,以帮助学生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2、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有效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

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利用它可以创设接近学生实际的、适合学生兴趣的教学素材,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教学任务优质、高效地完成。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学生最不易弄明白的地方,由于化学学科所反映的多是客观事物的微观世界,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解决,也很难见到成效的。而多媒体具有很强的图形处理能力,如果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间变化进行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比如在我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往往会出现“有实验室找不到的物质”、“有物质而课堂上无法演示”等许多化学教学的具体问题。加之,初中化学教学中有一部分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陌生的化工生产知识,这是我们日常化学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如果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利用现代化的远程教育,那问题就得到了基本的解决,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如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看到液态的氮、氧,光彩夺目的金刚石;可以看到固态二氧化碳创造的烟雾缭绕效果;可以亲眼看到合成氨,生铁冶炼的设备;可以参观污水处理厂等等,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模拟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事物的化学变化过程,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我曾有这样的教学感受,有时化学课上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现象往往稍纵即逝,学生经常为没有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而遗憾。如果重复进行实验,必然会造成时间和物料上的浪费。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教师可以重复播放实验过程,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调节图像的大小,远近,快慢,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观察,效果非常好。

3、运用多媒体 ,优化实验教学

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危险性较大;②耗时较长;③反应装置规模大小不适合;④反应现象不易控制其渐近过程。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实验课件,将其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老师讲解错误原因,以及错误原因可能造成危害,而不能直接进行错误的操作进行演示,而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4、利用多媒体,加强人文教育

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不仅要有物质因素,即要有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媒体,更要有技术的灵魂,即是理性因素,它包括知识、理论、思想观念、方法和策略等因素。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有灵活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的知识,更要结合本门学科的特点备课程、备教材、备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备得一堂完整的、精彩的、凸现本节内容知识重点的好课。例如:初中化学石灰石 3 这课教学中,上课刚开始就用flash播放明代爱国将领于谦的一首《石灰吟》,让学生看得精彩,听得聚精会神,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了,同时让学生接受了一回爱国主义教育。这时老师再开始石灰石用途的图片展示,紧接着提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引出石灰石的主成分是碳酸钙,然后让学生做实验,归纳得出碳酸根的检验所需的试剂,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探讨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吗?这样步步深入,环环紧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再由ppt展示圆明园遗址,提出汗白玉经过大火焚烧就酥裂开来,这是为什么?接着由实验探究来做出解答。并搜索由贝壳烧制生石灰的影片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联系出石灰石、生石灰及熟石灰三者之间的联系。教学课堂结束,回到《石灰吟》,请学生来回答这首诗中“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包含的化学原理。整节课的设计前后呼应,紧紧相扣,凸现出了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合理运用多媒体,减少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花较多时间板书,特别是上化学计算课时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更多,而采用多媒体中的显示文本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十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内显示在学生眼前,这样老师就有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的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二、如何把多媒体运用得更好

1、为了更好地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

在使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探索,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尽量克服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而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上课期间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教学中断,以及教师过 4 多的集中注意平台而导致教学过于机械等毛病。还要克服教师的思维跟着课件的放映按部就班的前进,使课堂教学呆滞,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和实验探究能力等毛病。

2、还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如今,在多媒体课室上公开课已成为一种潮流,不管上什么类型的化学课,只要是公开课,教师都会想方设法把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手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化学教师要开发具有个人特色的多媒体课件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而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但不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教学更是无任何帮助。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做到物尽其用,一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根本。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生动手实验及演示实验若用多媒体动画代替则会失去其真实性且违背了教学要求,凡是学生动手的实验都不能用多媒体动画来代替。但计算机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化学新教材教学中仍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部分实验的演示,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有利于新教材的教学。在微观领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模拟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的运动特点,把肉眼无法看清的微观粒子形象化,变微观为宏观,使学生印象深刻,更易掌握。不胜枚举的应用例子正是计算机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突出表现,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媲美的。但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不能代替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推荐第10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把一些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现的复杂的过程、一些不易观察和捕捉的现象、一些无法现场呈现的场景,都真实、鲜活的呈现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1、创设情境,增强了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影像于一体,使语文课中的抽象文字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在“情境中教学”,可以诱发情感,促进感知,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从而增强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斑羚飞渡》,为了让学生能理解那震撼人心,惊天动地的飞渡,我在如诉如泣的音乐中,一边播放细雨中马岭河峡谷如画的风景,一边导入:假如你的心足够宁静,你就可以听到这支歌曲中的男孩和父母在梦中亲昵的话语;假如你的眼足够敏锐,你就可以捕捉到男孩失去双亲的忧伤的眼神;假如你的情感足够丰富,你就可以感受到这支歌中流淌的真情!因为在这支好歌曲背后,有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而就在悲剧发生的时候,在生和死的瞬间,潘天奇和他年轻的妻子,却不约而同地用双手托起了自己年仅两岁半的儿子,用惊人的毅力换来了孩子的重生。后来歌手韩红收养了这个孩子,还为他创作了这首《天亮了》。 当韩红《天亮了》的歌声在故事结束时响起来,课堂上安静得令人窒息,震撼和悲伤的气氛让我难忘,学生被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与感人的语音所征服,陶醉于情与景的交融之中,为课文引入动物的爱也毫不逊色创设了极好的情境。

2、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静止的言语符号,不能达到充分的感官刺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这个缺点,它使语文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各种图片,课件、光盘广泛应用,使语文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符号信息,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向资源去获取知识。语文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能认识几个字,写出几篇像样的文章,也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体验文章的魅力,揣摩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语言,领悟文学作品特有的艺术价值,体味圣者的智慧和创造力。我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用大屏幕播放电脑模拟的圆明园美仑美奂的一组画面,再对比今天的残垣断壁,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学生对人类文明的爱,对英法强盗的罪恶的痛恨之情顿生,体会到了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的正直和伟大。

3、形式新颖,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相互交流,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媒体的交流。如在讲《罗卜泊,消失的抚仙湖》一文时会涉及到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我省的水资源情况,我市的水资源情况,那么我提出问题:“我国、我省、我市的水资源情况如何?”学生可以到网上查找答案,也可以进行在线交流,也可以发电子邮件求教等等,然后汇总,制定答案,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样不仅使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乏味,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4、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常常疲于板书,字词、作家作品、结构提纲等,教师可以在制作时提前将教学所需的东西制作好,留出更多的时间拓展、提高,练习,扩大学生视野。并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总结,最大限度的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使语文教学由过去的单

一、单向的信息传递形式变为多元、多向传递形式。课堂教学模式绝不再局限于语文教师的讲解、灌输,学生的接受与服从,而成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师生与媒体之间的交互活动,课堂教学得以优化,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1、不要被多媒体牵着走 。很多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步骤是预先制作好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件的预设一步一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从复习、引入、新授到练习,全部通过课件一层一层、一环一环地显示,学生本应逐步讨论、逐步思考的知识点问题,都被一次性展示出来,答案映然而出。虽然课件的界面制作得很漂亮、技术含量很高、容量也很大,但由于在课件中没有突出重点、难点知识,加之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巩固,最后必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不要喧宾夺主。在一些语文公开课上,经常看到有些教师为了课件而课件,勉强地把一些貌似与课文有关,实则无关的内容堆积到计算机上,使得一节课几乎全是播放演示,学生只是观看,而没有时间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根据实际需要作选择 。不是每一种课都需要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我们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用与不用,它作为一种工具,要做我们教学中的催化剂。但如果我们一个苹果,一个篮球都要用课件、图片来展示的话,那就画蛇添足了。 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是现代科技给我们教师的一把利剑,但我们不能盲目使用。我们要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地、科学地开发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

语文教学中用思维导图,最基本的可以利用对文章内容结构的理解,形成结构图,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关键词的结构图(也是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对结构的挖掘,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也是主动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会找出不同的关键词,形成不同的结构图,这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也是有很大提高的,最后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结构图,也是思想的一种碰撞!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形相应、动静成趣、赏心悦目、寓教于乐、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拓宽学生知识渠道、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等主要优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全方位培养学生语文基本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多媒体是语文课堂浓厚氛围的营造者

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鉴赏性的美文。多媒体的介入,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综合直观地展现出来,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也能将课文中一些凭空难以理解的现象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他们充分感知事物。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

设计精美的界面,古朴典雅的音乐,往往营造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烘托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本人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加了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象、生动的画面、妙趣横生的插图、好听的音乐,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得不再枯燥、乏味。

(三)展示丰富的课文资料,使重点、难点更清晰。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多媒体可以大容量、高速、省时地提供背景材料,而且提供的时机比较自由灵活。例如,阅读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家、写作背景、前人评论等等,可以在必要的时间很方便的提供给学生。

多媒体在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次数不要太多,时间不要太长,俗话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这句话用在多媒体教学上最为恰当,因此在选材上应适时、适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 (2)在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而使之成为程式化,认为教师是一个机器的操作者,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通过人类操作控制的,都是处于辅助地位,教师的讲解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教学的灵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避免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过程表现为程式化。

巧用白板功能 突破重难点

白板技术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体,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显著,色彩、标注、画面截取、隐藏、动画等教学功能,能极大地吸引以兴趣为先的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可以在教学中更加突现出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重点、难点,从而将重点、难点逐一突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我巧妙地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标注、探照镜、拉幕等功能将知识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这些手段及功能地运用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所需要关注点的注意,从而引起学生的深深思考,学生对于这些重点部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化静为动 活跃课堂气氛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形象思维。运用电子白板,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如在讲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首先运用电子白板中的画图功能,出示世界各地名胜的图片和相应国家的名称:希腊帕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在学生欣赏了图片之后,让他们上台以连线的方式将这些名胜与所属的国家连接起来。学生通过自主连线,了解世界各地的名胜,学习兴趣被彻底激发。接着我再出示多个生字词,运用探照灯功能,让学生逐个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对生字词的读音反复认读,极具针对性。还可运用白板中的放大功能进行多音字教学,随着字形和读音的直观呈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了。

恰当运用电子白板,能使原本枯燥的字词学习变得新颖有趣,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真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当前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逐渐走进课堂,它在功能上继承了黑板和“计算机+投影仪”等教育设备所拥有的功能,以人机交互和丰富的学习资源等优势,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非常有利,为教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

在传统课堂上,由于教具、方法和手段等教学环境的限制,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抽象思维难以生动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课堂往往缺乏协作互动,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集体智慧不能充分共享。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之后,我们适时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语文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语文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并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还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确实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一些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合理应用。

一、优化课堂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恰当巧妙地创造一种直观形象的情景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基础。以往的电教手段所实现的教学效果不是视频就是音乐,样式很单一。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新兴产品,让情境创设显得更加生动和多样,它除了视频链接、音乐播放外,还有许多更强大的功能,比如聚光灯、遮罩、透镜等将形、色、声、光、影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使情境创设更加形象化,更有感染力,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直以来,广大语文教师都在努力探索,以求能通过有效途径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伴随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

例如在运用白板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就运用白板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图片、录象、音乐等手段,为学生理解感悟文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当体会老人喂海鸥时,我通过一段录象让孩子仿佛亲临现场,带给学生的是一种震撼,而当孩子感受海鸥送老人时,则通过悲情的音乐引起了孩子感情上的共鸣,令学生潸然泪下,不同的情境的创设都给孩子们对于文章的感悟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二、巧用白板功能 突破重难点

白板技术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于一体,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显著,色彩、标注、画面截取、隐藏、动画等教学功能,能极大地吸引以兴趣为先的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可以在教学中更加突现出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重点、难点,从而将重点、难点逐一突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我巧妙地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标注、探照镜、拉幕等功能将知识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这些手段及功能地运用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所需要关注点的注意,从而引起学生的深深思考,学生对于这些重点部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三、化静为动 活跃课堂气氛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形象思维。运用电子白板,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如在讲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首先运用电子白板中的画图功能,出示世界各地名胜的图片和相应国家的名称:希腊帕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在学生欣赏了图片之后,让他们上台以连线的方式将这些名胜与所属的国家连接起来。学生通过自主连线,了解世界各地的名胜,学习兴趣被彻底激发。接着我再出示多个生字词,运用探照灯功能,让学生逐个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对生字词的读音反复认读,极具针对性。还可运用白板中的放大功能进行多音字教学,随着字形和读音的直观呈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了。

恰当运用电子白板,能使原本枯燥的字词学习变得新颖有趣,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真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四、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主动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以过程评价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利用交互白板的优势,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做出正确的判断,如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评价、用声音评价、用笑脸评价、用展开的花朵评价、用五颜六色的礼花评价等。有的用一段精彩的动画片作为对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奖励。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情况,达到自我反馈的目的。教学评价展现开放性,学生在鼓励和赞扬声中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获得知识的喜悦,这些都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检验和改进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证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是做到了图文并茂、音形兼备,有助于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掌握,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极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交互式电子白板始终是为教学设计和学习者的学习服务的。只有理性地使用才是智慧的教学模式。

第11篇: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一些体会

胡总中心学校

刘龙

随着我省农村中小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各类电教媒体已如雨后春笋般进入了中小学课堂,改变了以往由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为主导的教学环境。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能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造物理教学环境,就能使抽象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物理教学中,我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用多媒体。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例如:在讲《机械运动》一课时,要学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录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边有一个小东西,以为是一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过来,原来是一颗德国子弹。”学生在惊奇之余,我顺势提问,这名飞行员为什么有这么大本能呢?引起了学生好奇,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而在以往都是考老师叙述这个小故事,学生听不明白,也就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在讲《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2005年春节晚会《千手观音》节目的画面。问:这美丽的音乐你是怎样听到的?什么器官功劳最大?由于《千手观音》的画面很有动感且极具感染力,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它与后面的骨传导相关,突出课堂结构的整体性。

在讲授《音调、响度和音色》时,找不到各类乐器,怎么办呢?我急中生智,想到了多媒体。在网上搜集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听、分辨各种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引出音色的概念。学生掌握效果较好。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了学生积极联想和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为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中我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展现实况,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扫除障碍。

例如:在教学电压、电流时,学生对于电流、电压看不清,摸不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利用FLASHR制作了相应的课件,把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过程,电流强度的大小用不同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运用类比法将电流和水流,电压和水压进行类比,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变得容易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磁感线时,学生感到太抽象无法理解,而通过多媒体的三维动画进行动态演示,将磁感线画出来,学生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使抽象枯燥的物理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突破学生思维障碍,降低难点,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三、利用多媒体的“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的,有的实验在教学中做了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在复习时由于时间的延长而忘记或记得不太清楚是常有的事,有的实验是不宜重复做一遍的,那样既费时费力,又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利用多媒体将所做的实验“重现”就可达到复习的目的;利用录像把一些实验或定律、定理“重现”出来,既节省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边讲边分析。 例如:讲欧姆定律一章复习课时,可将实验“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用多媒体重现出来。这样,大大提高了复习课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做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我先让学生分组实验,掌握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但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办法进行实验,由于受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领悟,并产生迷惑。此时教师在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加深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理解。

四、利用多媒体“改变时空”的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教师举出许多生活事例,有些事例在学生头脑中有生活积累,而有些事例学生在生活中就没有注意到或是根本没有生活经历。这时,如果教师适时地播放一些古代的、现代的、过去的、现在的教学录象,就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并活跃课堂气氛。

如:可超越时空展示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科技成果。有些物理现象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观察到,有的科技成果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一时无法“搬到”课堂上,则把这些做成多媒体课件如“海市蜃楼”、“火箭发射”等及时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实地再现物理现象和科技成果,与学生发生“共鸣”。 如:可形象展示复杂物理现象和过程。对许多复杂物理现象和过程在物理教学中用语言、文字、图片很难把它们讲清楚,学生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则利用多媒件课件如“水的沸腾”、“声音的传播”、“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变静为动,变难为易,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景。

如:可生动剖析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过去对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抽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只重视概念的背诵和结论的记忆,而忽略对概念和规律的探究过程,则可利用多媒件课件如“演示惯性的模型”等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

如:可模拟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有的实验初中阶段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如“牛顿第一定律”、“托里拆利实验”等,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化静为动,再现历史,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在佩服科学家的聪明才智的同时,科学思想也将会在学生的头脑里潜移默化。

综上所述,随着多媒体引入课堂,传统的教学理念将随之改变,多媒体与物理学科特点充分巧妙运用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可形象展示复杂物理现象和过程。

第12篇: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章丘市刁镇中心中学 孟反勇

摘要: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三、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营造良好论坛天地,使课内外的教与学融为一体。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加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为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多种方式。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学习情境 信息化教育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界倍受青睐并且日益广泛地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有着传统语言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初中物理的新课程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初中物理不是单单为了学知识而学物理。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协助学生去解决问题,学生再利用找到的答案如何来解决相关的物理现象这一过程,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方法与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使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逐步变成学习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比如:学生生活经验匮乏,发现不了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费时间,规定课时完成不了。还有些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其本质等等。

如何使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呢?近几年,通过在教学中的尝试,把多媒体运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取得可喜的成果。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

这里所说的情境指的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常用电脑视频的形式展示相关的现象,通过这种视觉、听觉的刺激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精神集中,思维活跃,促进学生发现物理问题并提出物理问题。比如:学习“重力”这一课,通常的方法是这样引入的,手里拿一个物体,然后松手,物体会落到地面,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是什么原因使物体下落呢?这种情境太过于平淡,很难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更谈不上进一步主动进行思考了。但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采用的方法就很多。教师可采集一些视频片断:体育比赛中,正从高台跳下的跳水

1 运动员,篮球比赛中,从蓝筐中下落的篮球等这些受重力作用的现象比较典型的素材。用大屏幕放出来,学生精神马上就集中起来。这时教师可以恰到好处的问一句: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学生马上就回答出来了。再接着问,知道什么原因吗?学生争先恐后来不及举手就说自己的想法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这课就上明白了。教师还可以放一段宇航员在空中处于“失重”的情景,事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没有重力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学生在看的时候格外认真,生怕漏掉一个地方,并要求老师再播放一遍,这就是信息化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冲击。

再例如: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因为是静态的,比较抽象、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利用flash制作成课件,创设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情况,教师只提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现象,就会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建立起交流电的概念,这种观念的建构和理解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物理情景认真反复地观察,主动思考来实现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是一种直觉。

类似这种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设情境的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非常普遍。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不受地域和其它条件的限制,短时、高效而又明确的把很多丰富、典型的事例生动的呈现出来,比单纯的说教更生动,对学生更有震撼力,从而使学生心底对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出来。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电脑播放动画课件分为演示型、和交互型。它的作用不是代替物理实验和板书,物理实验很重要,它是物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能领会物理的魅力。必要的板书也很重要,它给学生一种很实在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学习的痕迹。如果只用电脑放,会有一种过眼烟云的感觉。那么这种播放的课件有什么用处呢?有些实验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在课堂内完成,出现老师讲实验的情形,这就需要用课件加以补充。比如: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托里拆利实验,很多学校设备不够,没有做的条件。教师面临的情况就是用挂图进行讲授。而使用flash制作的可控制的课件就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分步骤的展示出来,条理清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能做实验的弊端。比单纯的讲,效果要好得多。比如:讲解滑轮、滑轮组的结构及相关物理量时,在完成探究实验后,复杂的分 2 析过程让学生不知从何人手,就可以利用设计好的课件,这些量就会直接反映出来,并能很快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些情景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物理有些微观现象学生因为没有看到,难以理解。需要用电脑动画进行模拟。比如:电流的形成,电子的转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等等。这些看不到的现象往往给初中生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原因是有的学生头脑中无法把老师的讲解建立成模型,那就需要利用电脑做成运动的模型,使学生用视觉来刺激思维。看完之后,往往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有些实验做完之后,在总结复习的时候,不可能重复去做。可利用动画重复试验过程。这时交互型课件就比较好。比如:仿真实验室里面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读数,还有光学的透镜成像规律,以及电路的连接等等。这种课件交互型特别强,能够识别对错。学生只要拖动鼠标就自由使用,其作用不仅仅是看。还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课件有一些可以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在网上搜集整理获得。经过长期的搜集、整理、更新和积累,在用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实物投影的最大优点是可视性很好,它可以把微小的实验放大很多倍,使教室的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得到。所以有些实验即使器材比较小,可视性差一点也是可以演示的。比如: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小。这些需要用到量筒的实验。放大后的读数清晰可见。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学生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另外,在处理习题或实验数据时,实物投影的作用更加突出。就像物理的探究实验需要分析数据,需要全班进行交流。如果没有这个设备,就只好抄在小黑板上,很慢。而且只能抄少量的几组。采用实物投影后,就可以把学生的数据直接投过来,一目了然,不仅便捷还易于分析。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果和效率。处理习题就更加方便了,学生在作习题时难免会有错误,有些错误具有普遍性,需要一起来注意。原来只能把错误拿出来在黑板上改比较慢,而且不是“原装”的错误,学生不是很在意。用投影之后,学生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练习放到前面。全班同学一起批改,批的比老师还认真,一点点问题都能挑出来,效果非常好。

三、利用网络技术,在网上营造良好论坛天地,使课内外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传递信息的特殊功能,创设论坛天地,使课内外的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学生展示个性的空间,自由发 3 表见解的空间,自由获取帮助的空间。在这片论坛天地中,学生能及时地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帮助;还可以在论坛天地中与教师交流,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获取新知识。可以说,这是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学生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教育的开放性提供广阔的空间,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这一领域里,开设心理咨询窗口,与学生进行交心谈心,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如知识方面的和情感方面的。因为在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学生可以轻松的倾诉内心的情感困扰,学习带来的压抑,心理方面的困惑以及家庭的负面影响带来的阴影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同学生交心谈心,激励他们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调整心态,甩开包袱,轻装上阵。

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运用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特殊魅力,促使初中物理的教学变得轻松和谐,可以拓展物理教育的空间和学生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能力。对于物理学科,信息化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的辅助手段,已经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信息化技术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助手。

第13篇: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等融为一体,进行课堂辅助教学的现代教学手段。它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快节奏、多信息、趣味浓的特点,进一步展示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特长,并能正确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又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呢?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驱力。要想使学生学好物理,必须使学生喜欢物理,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进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重力》教学中,用课件播放失重状态的一些资料,如杨利伟在太空中的行动,神七发射到太空时三名宇航员的一些行动。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主要是指由于知识的深度、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大气压强》教学中,学生对大气压是感觉不到的,所以无法想象。如果用课件播放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如马德保半球实验,注射器吸药等。然后比较有大气压和无大气压的区别,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利用多媒体弥补实验不足,增强实验演示效果。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仪器可见度小,演示实验效果差。如在学习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等的原理、使用方法及读数时,虽然学校能保证学生手中都有这些仪器,但由于这些仪器刻度比较小,教师讲解示范起来非常吃力。教师可以将实验仪器拿到视频投影仪进行演示、测量、读数、分析;利用实物投影仪的放大作用,能让全班同学详细、全面观察到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读数方法,从而弥补了实验的不足,增强了实验演示效果。还有些实验只能在平面上做,可见度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观察掌握。如教学生怎样连接电路时,只能在平面上演示,可视度很低,如果将仪器放在投影机上连接,并将连接现象投到屏幕上,就能使全班同学都看清连接过程;或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路的连接,也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应用多媒体可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在信息时代应培养学生处理大量信息能力,因而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在复习课教学中更能体现多媒体的优点,将复习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并设置一定的动画效果播放,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就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讲更多相关知识和现实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比较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宽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更不能代替演示实验,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14篇: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变革。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物理作为一门特殊的实验学科,多媒体在教学中更是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因特网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恰恰为物理教学和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能够比较直观的体现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能使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物理现象和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对物理这一学生发愁的学科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二、利用网络技术环境,发挥学生自主探究性实验作用

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数据上也往往出现比较大的误差,这一切暴露出传统实验室弊端的一面。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在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就是要看看这样做的结果,便背地里进行试验,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再如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交流,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扩展发散思维。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多媒体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12999物理站(http://www.daodoc.com )、免费教育资源网(http://ttghopping.net)、中国园丁网(http://www.daodoc.com )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上参与意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浅 谈 多 媒 体 与 物 理 教 学

济源市高级中学 卫春平

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方向。正确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和注意力,为学生学好知识提供有利的条件。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接受快,课堂效益好。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不断摸索,认为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物理表象和本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在学习《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这一节内容时可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卫星的种类、以及我国人造卫星概况。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这一节内容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可模拟实验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有些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控制实验的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模拟物理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述《平抛运动》时,通过设计一个小球作平抛的动画,且在该小球平抛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也有两个小球同时动作,学生在观看这个课件的过程中,通过实时播放、定格、慢放等方式的处理,使学生对平抛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紧密地联系起来,加深了对这个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利用多媒体可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能将具体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情境,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和形象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从而提高物理思维能力。在静电场中,电场线和等势线是研究场强和电势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在一般教学中。往往只能进行较为简单的电荷、带电体的电场线的演示,效果不甚理想。利用计算机模拟则非常灵活,可以进行不同情况下电场分布情况的比较,会加深学生对场强、电势以及它们与场源电荷之间关系的理解。

4、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对教学进行反馈检测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教师可以根据网络上的在线考试给学生以必要的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利用多媒体可对所学知识进行演示整合。

物理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例如,物理实验的复习,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综上所述,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多媒体只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辅助教学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⒈不可用电脑代替人脑

多媒体教学,学生普遍认为信息量大,且变换快,很难把课堂上传播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顾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也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多媒体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⒉不可替代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物理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所以物理实验是不可替代的。物理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

⒊不可盲目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应和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切不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抛弃优势方面,只是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顾此失彼。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师授课的教学手段之一,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及各种媒体的特殊性质,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应用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多年实践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一点收获,不足之处还望同行多多指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必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好处多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一年级第一册《认钟表》的教学初始,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邀请了小象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它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一猜,好朋友是谁?借助多媒体展示生动形象的小象猜谜画面,学生一看到喜爱的小动物就来劲,猜谜当然也猜得比较积极了。在引出钟之后,教师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钟表,在一阵阵“哇”“哇”的惊叹声中,给学生以亲切感,同时又使学生非常感性的对钟产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产生了对钟表进一步了解的强烈的愿望,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像这样的借助多媒体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材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紧凑,过渡自然,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借助多媒体讲授新课,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实现眼、耳、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 “立体式”渗透。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好的做到这一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愉快的周末》时,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个“套圈活动”的动画,和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接着总结学习的步骤。然后,借助电脑给学生创设了4种情境:歌舞活动、绘画活动、“过独木桥”活动和“接力赛”活动的动画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两个活动,模仿“套圈活动”的学习方法,展开小组学习,研究电脑所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借助电脑,学习相关的内容。整堂课,教师没有过多的话语,留给学生更多的是广阔而又开放的思维时空。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不出可以讨论,还可以咨询电脑,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电脑提供给学生多彩生动的画面,学生乐意去思考、去研究、去征服。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从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借助多媒体拓展教学,开阔学生社会生活的视野

多媒体能不受时空的限制,随着课的需要和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随时都可以以各种形态展示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教学。例如在教学完《人民币的认识》后,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模拟超市,在学生面前呈现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假设现在每人有20元钱可以用于购物,你准备买些什么?但其中必须有一样物品是买给妈妈的,一样物品是给自己买的,钱不得超过20元,但越接近20元越好。学生对于这种贴近生活活动,投入了较高的积极性,想尽办法来玩好这个游戏,各抒己见,商讨着,争论着,操作着,整个教室一下子沸腾了。学生只要通过电脑鼠标的轻轻点击,要买的东西就到了自己的购物篮里了。算帐的时候到了,买多了,电脑会发出“呜、呜你惨了”的声音;买少了,电脑又会提醒说:“你还想买吗?”;买得接近20元的,电脑会说:“耶,你真棒!”并给出一个大苹果作为奖励。通过模拟购物,不仅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运用,而且,对生活也有了新的体验,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总之,恰当的、适时的运用多媒体,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有效的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第15篇: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美术课中的应用

河北省容城县大河镇胡村小学

田会先

摘要:

信息课程与美术教育的结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集声、色、光、电、动、静为一体,多种多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性大大增强,在实际教学中,两者的相互结合,可以创造积极、活泼、乐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美术、运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强烈。教育制度的转变,归根结底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现代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教学便成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被应用在各个学科当中。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加大信息量,保证在短短的一节课当中既感受到了美又收获了知识。因此,我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课内外知识。利用投影来进行演示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巧用多媒体,化虚为实

在教五年级《美丽的花》这一堂课时,由于学生对花的认识只限于几种常见的花但是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花,学生们却知之甚少,怎么办呢?于是我选用了多媒体,通过图片展示了不同地域的花卉,以及相关的知识,同时又通过图片展示了这种花卉的绘画技巧。学生们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学习了相关的知识,通过电脑的动画效果将这种花的绘画技巧也掌握了可谓一举三得。这样要比光靠老师说的效果好多了。美术课本毕竟涉及的内容少多了,其相关的图片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环节多下功夫,将书上看不到的变成直观的更形象更具体的图片或动画,来展示给同学们.。这样既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多媒体教学对美数学课最大的帮助。

二、巧用投影,直观教学

整个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大体可概括成绘画、欣赏和手工制作三大类。在教学色彩知识《橙、绿、紫》这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了解间色和原色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手中的彩笔和蜡笔在演示时效果不特别明显,于是我便利用三种原色颜料和吸管,用投影的方式将颜色的变化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首先,在白色的调色盘上滴上一滴红色,然后再滴上黄色。当学生们认真观察两滴不同的颜色相互融合在一起时,学生惊奇地叫到:\"变色啦,变色啦,成桔黄色了。\"\"对,这种颜色就叫橙色,是由红色、黄色混合得到。\"同样,请一个学生上台来滴黄色和蓝色这两种原色,便得到了绿色。又用相同方法得到紫色。并让他们拿水彩笔快速试画一下。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三间色,印象非常深刻。利用投影的直视效果和变化手法,给学生以启示,只有充分围绕美术教材特点,降低难度,用形象和趣味去打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作能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课不同于别的科目,就在于需要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在做做、画画、捏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各种能力。我利用实物投影进行示范,效果比直接演示更好,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剪贴画较多, 有树叶贴画、彩纸贴画等等。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往往不可能把一些剪好的形状都放在手中让学生看,这样既费时而且视觉效果也不佳。在实物投影仪上,老师的每一示范过程都体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看清每一个步骤和要求,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我还利用投影让学生上台演示,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巧用录像机,情景交融

有些课需要从大自然及回忆周围事物中去启迪学生,如上《校园小记者》这一课,我除了让学生回想所经历的新闻事件外,还把以前拍摄的录像放映出来,看到自己去过的景致,学生们马上情绪高涨,争说所见所感,我再抓住进行总结,给予一定素材,孩子们设计起校报来得心应手,内容充实而富有趣味,配图也非常新颖。

四、巧用音乐,陶冶情操

在设计美术课件时,我还会加入一些音乐。绘画让我们动手动脑,我再加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作用于学生的听觉,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他们情操。我针对不同课题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乐曲。如低年级手工课放些儿歌,让他们在轻快愉快的音乐中寻找更好的答案;中高年级则选择古曲或钢琴曲。尤其是水墨画创作时,效果更好。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充分发挥出媒体特长,突破教学中的难关,化整为零、化繁为易,给学生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环境。这样,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才会有更快的飞跃。

第16篇: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杨村九中

云凤芝

内容提要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新颖、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 ,确立了现代教学手段中的主要地位。但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分析了多媒体在地理教学应用的利和弊 ,探讨了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出现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突破时空限制,形成空间意识

二、提高兴趣 突破重难点

三、刺激学生的感观,提高课堂效率

四、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不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的领域。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地理教学中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使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媒体,可以同时调动学生视、听、说等多种感官,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使学生能在最佳的情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一、突破时空限制,形成空间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地理时空的广远性和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使得中学地理教学某些内容的时空跨度很大。许多大尺度、长时间(或瞬时)的地理现象全貌无法或很难看得到,又不宜演示或实验。如地球运动、大陆漂移、火山地震等。采用传统教学媒体表现这些地理过程和现象,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使用多媒体则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将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动与静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同学的感性认识,使抽象问题迎刃而解。如“地球的运动”,是空间性极强的内容,采用三维动画,可先精确地建立和设置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数据模型,采用3DS可打点光源的优点,便可以很好地表现这些内容,又如“地形的变化”一节,是初一地理教学最为抽象的内容之一。而利用二维动画软件制作的“褶皱和断层”,岩石受力变形的过程“加速”展现在学生眼前,生动明了。“海底扩张和消亡边界”,学生可清楚地“看到”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岩浆动态上升与循环的情景。此外,复杂图像的绘制,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岩石标本的微观结构剖析,海陆变迁等,都可由多媒体处理解决。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只须按几个键,就能生动地展示平时需花好几倍时间才能讲清楚的问题。

二、提高兴趣 突破重难点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轻松的音乐所造成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长时间的学习注意力。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自行编制地理课件,可以很好地体现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有效地组织和切换信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可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如初中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节,在讲解乞拉朋齐多雨的原因时,我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性和渐变性,模拟地形雨的变化过程,加上文字的说明,箭头的运动方向,展示迎风坡湿润气流,降水多;背风坡是干燥气流,降水少。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地形雨的形成过程,重点突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我在讲授《地球的运动》一课时,我考虑到地球的公转特点及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且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如果单从课本文字上看,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为此,课本上共配备了大大小小13幅图,以及地图册,但是,课本插图和地图册上的图都是平面图,而且有些图的信息容量大,不便于学生进行读图分析。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让学生从中观察到地球运动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方向、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及其影响等原本较抽象的知识。学生可以形象直观的看到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所以很快就将这个重难点突破了。

三、刺激学生的感观,提高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播,教学手段十分单调:粉笔、黑板、挂图。再高明的教师在黑板上画的地图再漂亮也只是静态的图像,这样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对地理形态的变化规律也难以理解。而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将图片制作成动画,生动形象地演示地理形态的变化,既直观形象,又简单省事,而且还更受学生欢迎。 例如,我在讲授《西双版纳》时,就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些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如望天树、绞杀植物、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卷尾猴等,同时配上优美动听的葫芦丝,接着又播放了一段傣族泼水节的视频。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许多学生看得如痴如醉。因为有了强烈的视觉、听觉刺激,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出来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果当然就可想而知了。而这样的效果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

例如:介绍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异常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北面的汉江和南面的鄱阳湖和洞庭湖两大水系。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猛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课件中采用加大或变化字体;变换字体颜色;设置动画等多种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直观,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人口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教学中,如果单靠教师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也由于没有直观的视觉冲击,认识不到当今社会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在教授《长江沿江地区》的时候,先在课堂上播放了大量有关长江流域“乱砍滥伐现象”、“三峡水库漂浮垃圾”、“疯狂的采沙船”、“ 酸雨造成的破坏”等图片,学生们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然后,我趁机组织学生展开了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该如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的站起来发言。讨论完之后,我要求学生将我们的建议整理好,写成一篇调查报告。还要求学生回家向父母、亲戚、朋友广泛宣传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争当环保小卫士。通过这次活动,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平时做到不乱扔乱吐。这堂课的意义无疑是深远的!

第17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老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三、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四、结语

总的来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从课堂导入、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助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好,但是在教学中也不可滥用,要把握住应用的度,过多地使用声音、图像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效果更好。

第18篇: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弊

杜尔伯特四中

禹桂芝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以多媒体形式同样掀起了课堂教学的新改革。多媒体技术已进入物理课堂教学。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物理课堂引入了新的境界。然而多数学校多媒体教学尚处于初级阶段,多媒体技术设备不完善,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对待如何运用多媒体在物理中进行教学。

㈠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

建立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是提高物理教学的关键,而多媒体教学是一门新的教学技术,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会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多数物理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了解甚少,操作不熟练,课件的制作设计一般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但计算机专业人员对物理教学理解不深,所以制作出来的课件与老师的本意总出偏差,对教学有一定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教师仅在教学比武或公开课运用多媒体,以追求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形式,更有甚者在上课时操作失误,自己无法解决,还需计算机教师加以更正。因此要推广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使多媒体的作用得以正确发挥。

㈡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进行物理模型的建立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声皆备的形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可以节省用于抄写板书而浪费的大量时间,而且针对难 理解或难以想象的物理概念、模型,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十分直观形象的解释、演示出来。例如:电容的充电、放电过程、电磁感应、电流的概念、光学中的光路图、α粒子散射、原子结构、晶体结构等等。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这些在传统教学上难以理解的现象,可清楚看得过且过 这对建立学生的物理模型有很好的促进和消化作用。

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与外界进行交流

Internet已进入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众多的教育服务网站、网络多数已建立,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人微言轻 种新生事物目前处在发展壮大之中,因此网上也有许多优秀课件可供教师交流使用。如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www.daodoc.com)

地(www.ep_china.net/aspdown/index.asp)网站。教师中通过互联网(Internet)从网上下载自己所需课件或将自己所作的课件上网供其他人参考使用,同时还可进行课件制作的讨论以提高整体水平。

㈣正确对待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一种手段,不要用多媒体教学取代教师教学,也不要仅仅在追求多媒体教学形式。因此教师并不要一味使用多媒体,也不要整堂课全是投影,而且要针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看是否利用哪种手段教学更确切。例如:电阻、功、能的讲解,可能运用传统教学更为合适。另外,虽然多媒体有很多优点,但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媒体起辅助作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多媒体只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常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难点。只有这样多媒体的优势才能更好的发挥。

两年来,我也不断的学习多媒体制作,掌握多种软件,如:制作软件Authorware、powerpoint、方正奥斯、蒙泰瑶光。图象处理软件Photoshop、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专辑、制作了多个物理课件。我愿和物理同行们一起探求多媒体在物理上的教学,争取能在现代物理教学上寻找出新路子。以上是我不成熟的观点,敬请多指教。

2004年4月18日

第19篇: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1)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电教多媒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3)运用电教多媒体,增大教学信息,加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4)运用多媒体可优化试验。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多媒体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对社会和各个领域正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成为一种时尚,但笔者认为,计算机在教学中只能发挥辅助作用,并且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围绕教学难点来寻求电脑软件的辅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辅助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就应当围绕上述化学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其中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来开发。就化学知识来说,不同的教材内容,有其特殊的难点,必须突破;但就整体来讲,则有一些共性的化学问题亟待计算机辅助其突破。

1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如在高二教材中“硝酸的性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播放玻尔保护诺贝尔奖章的动人事迹的录像,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完后再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的问题,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养起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利用电教媒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之一,造纸、火药、指南针、烧瓷等发明很早。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但在1840年,英国人却依靠指南针来到中国,用钢铁制成的战舰和利炮,以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我国的大门,给学生播放这些知识的录像片,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而且使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增强国力而努力奋发拼搏。而通过播放侯德榜博士拒绝外国优厚待遇,毅然决然回国为祖国作贡献的动人事迹,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运用多媒体,增大教学信息

电教媒体的大信息、大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等活动,若将预先写在投影胶片上的训练题适时投影,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效率。而且电化教学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又使于学得快的学生多学些东西,而且还增加了知识深度。

4运用多媒体,可优化化学试验

4.1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

高一演示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过去是钠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而现在利用投影仪,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进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属钠,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4.2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4.3模拟化工生产过程

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于各个环节也可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加强感知,强化记忆。

4.4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模拟无机或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如高二“化学平衡”一节,可采用三维动画模拟制作氮分子、氢分子、氨分子达平衡的动画过程,通过画面动静结合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分析化学平衡的动、定、变三大特征,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学生理解,便于记忆。

4.5运用电化教学,能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

电化教学的开展,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实现教学哲思想上的两个转变,即从单纯的重视教,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的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还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形式手段,从单一化转为向多样化发展。

总之,教师要熟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必须有创新精神、科研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正是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综上所述,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第20篇: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宝轮一小 穆康庆

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能促进现代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利于现代化的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正日趋成熟并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在大力发展创新艺术教育的热潮中,数学教学艺术的提高是大势所趋。

一、多媒体技术的教学需要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数学教学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变得异常便捷。多媒体教学艺术表现也正通过多样的视觉媒体传播和多感官刺激的手法丰富着自己的课堂,开创着现代多媒体艺术的创新之路。在这一情况下,传统的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将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与计算机综合在一起,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五感”。

例如我在学习《小数点的移动》,主题图中“孙悟空智斗牛魔王”的故事。课堂的引入播放视频:牛魔王想得到唐僧,孙悟空从耳朵中取出金箍棒,此时金箍棒的长度是0.009米,悟空分别喊了4次“变!”金箍棒一次比一次变得长并且粗,牛魔王还没有缓过神,抵不过金箍棒的重量,被压在金箍棒下,唐僧师徒又启程取经路上。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同学们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

孙悟空所吸引,每个情节历历在目,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不能,教师趁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习新的知识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二、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利用电脑制作教学课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提高。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逐步讲解教学内容,灵活制作课程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完整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利用ppt制作课件,更有利于课程中要点、难点的讲解、分析和掌握。

例如我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整个课堂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学生买校服的情景,探究买3套校服一共要多少钱,开展观察、讨论,得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发现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算式之间竟然有着某种联系,学生根据这个规律写出了几组这样的算式,举例验证,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ppt课件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呆板的教学插图和情境的创设变得非常的生

动有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改变了单调刻板的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对数学知识的热爱之情。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时,创设动态的冰天雪地情景:在冰天雪地游乐场,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呢?插入滑冰场动画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动画情景。

总之,学生在信息网络技术提供的多媒体演示环境中,感受、欣赏着教学情境,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情境教学的启迪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数学教学这一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普及和不断发展,多媒体不但能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而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将得到全面发展。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心得体会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