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林业专题片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7: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绿绘宏图 凤城林业写华章

——2009年凤城市林地经济发展综述

凤城的山,延绵、雄伟、峻秀。凤城的水,幽深、缠绵、清澈。满目葱茏的景色,构造了山城的美丽,展现了凤城绿化的成果,承载着凤城兴林富民的希望。

林业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基础经济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的林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民致富”的科学发展理念,意气风发,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使我市林地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实现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后劲。

我市现有林地面积6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2%,人均拥有林地10余亩,是人均耕地的6倍多。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自2007年全面开展以来,全市共有552万亩集体山林经营权承包到户,占山林总面积的98.1%。参改农户9.6万户,参改人口达35.5万人。

林改后,林农造林、护林、营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地经济发展,不断加大领导力度,采取政策牵动、改革推动、投入拉动、典型带动和服务促动等措施,采取林果、林药、林养、林菜等发展模式积极发展林地经济,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林业产业的规模。目前全市林地经济发展面积已达30多万亩,产值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20%。我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名特优经济林、高效商品用材林、林下中药材、林业种苗花卉、林产品加工、野生动物驯养、森林食品采育及森林旅游等八大主导产业

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板栗基地建设成果斐然

凤城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板栗的理想地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板栗作为振兴山区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来抓,板栗产业化发展突飞猛进。到2009年,全市板栗面积发展到70万亩,3200万株,板栗资源面积列全国第三位,全市板栗产量已达到2万吨,系列产值3.8亿元,带动农户2.4万户,7.2万人。我市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板栗产业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之一,涌现出了东汤陶李、兰旗互助、红旗包营子等一批板栗基地建设示范村。

随着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板栗加工产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市板栗加工企业规模较大的有7家,年加工能力已达到1.5万吨。宝山,田丰,玉华,君澳等4家食品公司生产产品已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200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县一业”的农业产业战略部署,我市被省确定为林业“一县一业”板栗产业重点县。我市充分发挥板栗特色优势,走大规模、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发展路子,不断推进板栗产业化建设。到2015年,全市板栗总面积将发展到75万亩,年产板栗6万吨,总产值达到11.4亿元,带动农户3万户,10万人,对全市农民收入贡献率达到21%。

红松作为我国东北地区速生优质的用材树种之一,结种量多、种粒大、含油量高,是不可多得的果材兼用树种。我市在通远堡、刘家河等地大力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面积已达到14万亩,年产红松籽1200多吨,产值2500万元。同时青城子、赛马、爱阳等地开发山核桃面积也达到13万亩。

二、用材林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市以世行贷款项目造林为龙头,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迹地更新及四旁绿化,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加快了商品林的发展。实现了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跨越。落叶松、红松等人工用材林和速生丰产林已发展100多万亩,林木蓄积量480多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总值5000多万元,年增加值达2亿元以上。

三、林产品加工业异军突起

林木资源的不断增长,带动了我市林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我市林产品加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主线,正朝着现代化管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产品由内销型向外销型转变,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使林产品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规模的林产品加工企业有3家,林产品加工年产值可达到1.5亿元。

四、中药材基地建设快速发展

百顷苍翠的林海,郁郁葱葱,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蕴藏着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我市充分发挥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特点,大力发展林地中药材生产,在赛马、爱阳、鸡冠山、边门等地大规模种植山参、刺五加、细辛等中药材。目前,全市已发展林地中药材16万亩,年产量4000吨,创产值7000万元。

五、林木种苗花卉生产发展迅猛

林木种苗是造林和城镇绿化的物质基础,市林业部门依托丰富生产经验和技术优势,相继在红旗、宝山、凤山等地发展林木种苗花卉繁育产业,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渠道。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特色种苗基地和省级骨干种苗基地各一处,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广大育苗户发展。现

共有林木种苗花卉基地1.5万亩,以落叶松、红松、银杏、梓树等为主,品种共12个类别,数百种,年产值达8000万元。

六、林蛙养殖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市在抓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同时,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扶持和引导广大农牧民开展以林蛙为主的特色养殖业。

林蛙作为我市野生动物养殖业的重点项目,我市拥有丰富的林地、水塘资源,特别是通过多年的封山育林,为林蛙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截止目前,我市共有1370条溪流被用来放养林蛙,被利用的林地面积达240万亩。2009年我市林蛙养殖共投放蛙卵300万团,商品林蛙产量4500万只,产值达9000万元。除林蛙养殖外,我市现有鹿园两处,养鹿400多头;野猪饲养场两处,野猪存栏2000多头。

七、山野菜栽培势头强劲

近年来,生长在山区森林中具有药食两用价值的山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国际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使之身价倍增。我市把生长在森林中新鲜、无污染,享有“天然食品”、“森林蔬菜”美誉的山野菜作为致富创收的突破口,大力开发山野菜资源,在大兴镇成立凤城市山野菜专业协会,注册了“天祯”牌山野菜商标。通过了短梗五加、刺嫩芽、大叶芹、东风菜、藿香五个品种的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中国绿色食品中心颁布的绿色食品证书和绿色食品生产资格及商标使用权。目前我市山野菜人工种植面积已达到1.4万亩,年产各类食用菌、山野菜5000吨,产值1亿元。

八、森林旅游展新貌

凤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森林自然景观五彩纷呈。多年来凤城市委市政府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靓丽的自然景观,着重加强凤凰山、蒲石河、帽盔山等森林旅游基地建设,一个新兴林业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业为我市林业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如今我市森林旅游业年接待旅游人数达15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0.6亿元。2009年,市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与台湾沛恩实业签定了蒲石河、帽盔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协议,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总体规划。

装点江山千山绿,造福后代万泉清。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凤城市一定会以浓重的笔墨为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百鸟鸣唱这样和谐秀美,富裕文明的家园,书写下精彩的华章。展望美好未来,凤城林业会更加奋力拼搏,阔步向前,再创辉煌。

片区林业工作站情况汇报及工作计划

林业

林业

林业

林业

企业形象片

插脚片

汇报片

片 片 点 点

丧尸片

林业专题片
《林业专题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