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燃气紧急事件应急处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13:23: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燃气紧急事件应急处理 第一节 燃气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目的

一、在公司内部建立燃气紧急事件应急快速反应体系;

二、使员工了解燃气供、用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燃气紧急事件发生的类型,熟悉燃气紧急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理程序;

三、建立与公司外部沟通的渠道,明晰与地方的依托关系;

四、指导员工在燃气紧急事件抢修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突发事故时,抢修工作及时、有效。降低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确保公共安全;

五、指导公司全体员工依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培训演练;

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七、通过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定期演练,持续改进预案的不适宜部分,使其不断完善。以保证预案的充分性、适用性和具体操作中的有效性。

定义

一、燃气紧急事件:涉及燃气管网需要紧急采取非正常措施的事件,包括燃气爆炸、着火、泄漏等。

二、燃气管网:由燃气公司负责管理的,一切用于输送燃气的干线、支线及庭院管道及与之相连的调压箱(柜)等配套设备、设施。

三、抢修:燃气设施发生危及安全的泄漏以及引起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时,采取紧急措施的作业过程。

四、停气:采取关闭阀门等方法切断气源,使燃气流量为零时的作业。

遵从燃气行业的其它定义和解释。 事故应急组织机构

城市燃气经营企业具有外向型、风险型、服务型的特点,为了确保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安全,提高燃气公司应付燃气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使事故发生后能得以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企业财产和城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燃气公司需成立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全面负责事故应急处理的组织指挥各协调工作:

组 长:由公司经理担任 副组长:由公司各副经理担任 成 员:由公司各部室主任担任

一、现场指挥组:

组长:由分管生产副经理担任

成员:由生产技术部、HSE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担任

职责:启动应急预案并责现场指挥、抢修、人员调度、协调工作

二、警戒疏散组:

组长:由分管安全副经理担任 成员:由经营发展部主任、员工担任

职责:负责现场的警戒和安全保卫工作。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对事故场所进行警戒,疏散群众。切断所有事故波及到的,外部环境的火源和电源。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由分管物资供应副经理担任 成员:由办公室、库房员工担任

职责:负责救援物资的日常储备,负责现场物资、水源、通讯、运输、生活等。

四、现场救护组 组长:由财务部主任担任 成员:由财务部员工担任

职责: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急救、转移工作。

五、事故调查组:

组长:由燃气技术部主任担任 成员:由燃气技术员担任

职责:对事故的调查、取证、分析、查清事故原因、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明确事故责任,提出事故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写出事故报告。

六、抢修组:由燃气值班人员和抢险队人员担任。 潜存的事故因素

燃气公司需对生产经营活动场所进行危害识别,并进行风险评价,建立“危险源识别表”和“风险评价一览表”。其中造成燃气紧急事件的可能有:

一、用户私拉乱接、使用不符合规范的燃气燃烧器具;私自安装、改装、迁移室内燃气设施;

二、野蛮的建筑施工对燃气设施造成的破坏;

三、燃气管道、设施安装工程不符合规范;

四、施工作业安全监护措施不到位或制度不健全。如动火作业无安全监护人,阀井、调压箱无人守护或标识而被误开;

五、调压设施失效,中压燃气进入燃气使用终端用户。 日常防范措施

一、严格执行HSE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岗位规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二、督促巡线人员加强燃气管道设施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及时整改。向存在燃气管道设施的建筑工地施工方发“燃气保护通知单”;

三、定期检查用户设施及管道的安全状况,向用户作好安全用气的宣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发“燃气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四、生产技术部制定燃气设施年度维护计划,并按计划安排对燃气调压设施、阀门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保持燃气调压设施、阀门清洁、灵活、可靠。

燃气管网运行中事故的处理

一、燃气干线爆管事故应急处理

1、生产调度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所获得的事故情况按先后顺序通知现场指挥组、警戒疏散组、现场救护组、抢修组、后勤保障组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2、在接到事故警报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现场指挥组应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和施救工作,应急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一时间紧急救护伤员、疏散警戒区内人员。

(1)、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中心电话 “120”,同时应明确告之对方:受伤人员所在的地点、受伤原因及伤情程度;

(2)、指令相关操作人员迅速关闭事故点管段两端阀门,以截断气源,防止事态扩大。并对阀井(阀门)进行监护,直至恢复供气为止。如巡线人员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所需关闭阀门的地点,应指定了解情况的最近的人员进行上述工作;

(3)、如有火灾发生,靠公司的力量不能对火势进行有效控制时,则应立即拨打“119”,请求消防部门立即救援。在电话中应讲明事故发生的确切地理位置、火势情况、是什么物质着火、着火点周围的地理环境及是否存放易燃易爆品或其它危险化学品;

(4)、制定抢修方案,并督促抢修人员按方案进行抢修工作; (5)、抢修完成,并确认无任何质量问题后,下达恢复供气指令。

3、警戒疏散组应在接到事故报警电话后,应携带燃气安全警示标志牌及可燃气体检漏仪迅速到达事故现场。设立现场警戒标识,疏散围观群众,禁止天然气泄漏区域内电源、火源及其明火。以防产生燃气爆炸事故。动员受燃气火灾或可能产生燃气爆炸威胁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如公司人力不足时,应立即请求巡警、消防部门给予协助。

4、抢修人员车辆、设备、材料和工具等,尽快赶赴事故现场。在确认事故管段两端阀门关闭,且已完全泄压,按即定抢修方案进行抢修作业。

5、如因阀门内漏,需扩大阀门关闭的范围或通知门站停气降压。泄压时间较长时,应采用埋地闸阀相应侧放散管进行泄压或由门站进行天然气放空。

由于关闭门站或主干线会造成全城停气。因此,在重要会议期间,如人代会、政协会议等;重要节假日,如春节等,应优先考虑下列处理方式,错过用气高峰期,在夜间进行抢修:

A、漏点是砂眼且孔径在10mm之内进行本体的捻缝堵漏 (1)、本体泄漏时,将泄漏处的锈垢、泥土等脏物清除干净,确定缺陷的性质,判定本体的材质和厚度,最后确定是否捻缝;

(2)、准备捻缝的工具手锤、冲子、胶粘剂或密封胶; (3)、用胶粘剂或密封胶填充在砂眼或小孔中,通过手锤敲打冲子产生的冲击力挤压本体金属,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以堵死砂眼。

B、对较大的砂眼和小孔进行塞捻堵漏

(1)、如已着火,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木塞、粘合剂铅、铝、铜、低碳钢等软金属丝、粘合剂等);

(2)、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或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并用水冷却烧烫的管壁;

(3)、用比金属本体软的金属丝、密封条或软木塞敲入泄漏孔中,然后捻铆。使劲敲入泄漏孔中,紧接着捻打泄漏孔周围,使塞子与本体紧密地贴合。

C、卡箍堵漏

卡箍用于堵漏较为普遍适于孔洞、裂缝等泄漏处。卡箍的密封形式有橡胶、聚四氟乙烯、柔性石墨垫、O形圈和填料、密封胶和多层涂胶布垫等。卡箍的密封形式:整卡式、堵头卡式、软卡式。

6、在现场指挥组的统一指挥下,现场抢险人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尽快拟定抢险方案并予以实施。

7、生产调度室应随时掌握现场抢险情况,并保持与事故现场的密切联系,在完成人员调度后,应将事故情况通知政府安监部门(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并要求其派人员到现场协助工作(如下一步的事故调查工作)。

8、向用户发出停气信息,解释停气的原因,大约停气的时间,并要求用户作好停气期间的安全保护工作,如已处于开启状态的燃气器具应关闭等。

9、管道抢修完毕,由现场负责人确认合格后向调度室汇报。

10、在现场负责人指挥下,巡线工略开抢修管段一端阀门,若管段抢修质量达到要求,则可全开该管段两端阀门。现场人员此时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同时通知相关用户。

11、抢险人员在现场负责人指挥下,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取证分析和清理退场工作。

二、燃气管道设施漏气的处理

1、巡线工迅速关闭漏气管段相关两端阀井。

2、抢修人员携带设备、材料、工具、消防器材、燃气检测设备等,尽快赶赴事故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做好警戒、疏散非工作人员离开燃气泄漏现场,消除火种,在室内应开启门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浓度,禁止启闭电器开关。

3、抢修工作应由一人统一指挥,现场抢修人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尽快拟定抢修方案并予以实施。

4、埋地燃气管道漏气的处理

如果是埋地燃气管道漏气,应采取排除聚于地下或有限空间(夹层、窨井、排水沟、化粪池和阀井)和建(构)筑物的燃气后,方可进行作业:

(1)、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或管道漏点探测仪探测燃气泄漏点,再根据管道敷设资料确定开挖点;

(2)、对周围建(构)筑物进行检测和监测,当发现燃气已经渗入周围的建(构)筑物内时,应及时消除燃气积聚区内火源。疏散建(构)筑物内人员。并清除聚的燃气;

(3)、当检测出作业点或其它有限空间内的燃气浓度在爆炸和中毒浓度范围以内时,应采取强制通风以降低空气中燃气的浓度;

(4)、强制通风。采用空气压缩机进行送风。压缩机应采取防爆措施,或将压缩机置于燃气泄漏区外,联接送风管到通风地点进行通风;

(5)、根据开挖点的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由现场负责人确定土建施工中的防护措施;

(6)、如果经检测,无法确定燃气的泄漏点或经抢修后仍无法消除漏气现象,应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停气对该区域供气,并作好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由生产技术部拟定对该处管网进行整体改造方案,用书面的形式报告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5、燃气管道设施漏气的处理

(1)、燃气管道设施漏气时应切断气源;

(2)、如泄漏点已发生燃烧,应先控制火势:用火冷却降温,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再关闭泄漏点前后阀门以切断气源,在此过程中严禁出现负压;

(3)、打开门窗通风以降低燃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如燃气管道设施放置的空间较大(如:燃气调压柜等)时应开启防爆风机进行加强通风;

(4)、按《民用气作业指导书》进行抢修。

6、调压设施、安全切断装置失效的处理

(1)、城区中压管道内燃气压力为0.4MPa,民用燃气燃烧器具额定工作压力一般为2000Pa(200㎜水柱)。调压设施、安全切断装置失效,会造成下游燃气超压,将引起大范围内的燃气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因此,公司应编制调压设施、安全切断装置检修和维护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生产调度室在接到事故报警后,指令抢险值班人员迅速到达指定的地点切断气源,调压箱和调压柜应关闭进出口阀门; (3)、打开放散管进行降压。在紧急情况下,选择地势开阔,远离易燃易爆和其它危险化学品的地方的燃气明管带压开孔,泄压。操作人员一定要作好安全防护;

(4)、对超压影响区内的燃气管道设施做全面的检查,逐户检查用户的室内外管道是否受到破坏,连接燃气燃烧器具的胶管是否冲脱,燃气燃烧器具的受损程度。并应进行修复;

(5)、在确定所有的可能产生的隐患均已排除后方可恢复供气; (6)、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7、用户设施漏气的处理

(1)、生产调度室接到用户报修电话后就立即派人到达现场进行检查,同时在电话中应向报修人明示: a、关闭表前阀门,不得使用明火; b、禁止启闭电器开关; c、人员撤离室外;

d、如发生了火灾应拨打“119”向消防部门请求救助; (2)、维修人员进入用户室内前应关闭室外立管阀门,打开门窗进行通风。经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燃气浓度符合安全要求;

(3)、检查用户设施及燃气燃烧器具,判明燃气泄漏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

(4)、维修完成后,应用肥皂泡沫对户内管道进行验漏,严禁用明火验漏;

(5)、如事故原因未查清楚或隐患未消除时不得撤离现场,应采取安全措施,直到查清事故原因并消除隐患为止。

8、生产调度室应随时掌握现场抢险情况,并保持与现场及地方有关部门的密切联系。

9、当停气时间超过4小时,应由生产调度室通知到用户。

10、漏气修理时应避免由于检修造成其它部位燃气泄漏,在存在燃气的环境中作业应采取防爆措施,使用防爆工具和照明器材。

11、管道抢修完毕,由现场负责人进行复查,确认不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后,抢修人员方可撤离现场。

12、在现场负责人指挥下,巡线工打开阀门供气时,动作应缓慢,若管段抢修质量达到要求,则可全开该管段两端阀门。维修人员应视管段的长度和设施、设备容器的大小进行置换作业后方可向用户供气。

13、将抢修作业信息反馈到生产调度室。

14、对事故现场的取证分析和清理工具、设备、材料,退场。

三、天然气中毒事故应急措施

1、中毒的形式

公司供给用户的天然气不含硫化氢,但在使用中不慎也能引起中毒。虽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不属于毒性气体,但因人离开了氧气就不能生存,空气中含氧量16.7%是安全工作的最低要求,含氧量只有7%时则呼吸紧迫面色发青,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增加到10%以上时,则氧的含量相对减少,就使人感到氧气不足,此时中毒现象是虚弱眩晕,进而可能失去知觉,直至死亡。如果天然气泄漏到有限空间内,而又未能觉察,就会对人造成伤害。

2、急救方案

(1)、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及时将中毒者撤离至空气新鲜处,并送医院抢救;

(2)、急救人员不能盲目地直接去救,应防止事故扩大,首先应进行个人防护、穿戴防毒面具,尽可能切断发生源;

(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学会自救和伤员抢救措施,会人工呼吸、吸氧,伤口处理、绑扎以及伤员运送等。

紧急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加油站常见紧急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紧急事件处理程序

紧急事件处理流程

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加油站常见紧急事件应急处理预案2

物业管理中紧急事件处理

突发紧急事件处理预案

KTV紧急事件处理2

公共安全紧急事件应急预案

燃气紧急事件应急处理
《燃气紧急事件应急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