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对房县农业品牌战略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2: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房县农业品牌战略的思考

农业是主权产业,又是弱质产业;山区农业地位特殊,特中更弱,怎样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笔者认为,应面向两大市场,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从而打造出强势农业,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品牌战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成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正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从市场上讲,由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市场对农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强烈,原来的生产决定消费已转变为消费决定生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求的提高,使人们更愿意为值得依赖的高质量产品付高价,而无品牌农产品进入市场受到无情排斥。农业品牌战略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品牌战略重要性可概括为:

一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性转变。

二是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多样化、优质消费为目标,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产品优化配置,有利于推进资源优势向质量优势和效益优势转变,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重点培育和打造农业品牌,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四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品牌是无形资产,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大力发展品牌农产品,有利于拓展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消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房县农业品牌战略基础及现状分析

(一)特色优势凸显,奠定了农业品牌基础。特色孕育品牌,特色蕴含商机。房县农业具有四大特色,为品牌农业奠定了基础。

1、环境优势,奠定绿色品牌基础。房县地处南北气候交汇的秦岭余脉、大巴山余脉和武当山脉之间,全县四周高山拱围,森林茂密,山大人稀,自然生态系统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加之远离工业城市,境内工业很不发达,无“三废”污染,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有利于开发绿色食品,打造绿色品牌。

2、资源优势,奠定珍稀品牌基础。独特的地理区位,独特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房县山区独特生物资源。初步探明的生物资源达2000多种,珍惜资源种类多,门类全,蕴含量大,分布广,可作为食品的香菇、木耳、山野菜、茶叶、绞股蓝、小杂果等武当山珍特有资源,有利于开发打造珍惜品牌。

3、传统产品优势,奠定知名品牌基础。房县的香菇、木耳、黄酒、茶叶、天麻、板栗、核桃等传统农副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香菇、木耳、黄酒等产品在全国乃至国外市场都闻名遐迩,这些传统产品优势,为房县打造知名品牌奠定了基础。

4、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地域品牌基础。房县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同时亦有秦文化,自秦置房陵县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尧帝之子丹朱、唐中宗(卢陵王)李显等帝王将谪居房县,留下了灿烂的京城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的“卢陵王”、“神农”、“野人”、“武当”等无形文化资产,对打造房陵地域品牌奠定了基础。

(二)房县品牌农业方兴未艾,品牌战略实施有一定基础。近年来,全县上下围绕效益农业的发展,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把打造农业品牌作为农业工作重点来抓,农产品质量认证得到快速推进,农业品牌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现,品牌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1、农产品品牌创建意识渐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全面推进。据初步统计,全县共有7家企业28个开展农产品认证,农产品认证品牌总数达到35个,认证规模达7.8万亩、20.2万头(只),认证产量达3万吨,其中:有机品牌6个,认证面积1万亩,认证产量达1000吨;绿色品牌9个,认证面积4.3万亩,认证产量12000吨;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12个,认证规模20.2万头(只)、0.5万亩,认证产量7000吨;无公害产地认证1个,认证面积2万亩,认证产量10000

吨。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17个。“神农绿茶”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神农银剑”牌茶叶获第

二、第三届湖北省鄂茶杯第三届金奖、“神农绿茶”牌茶叶获2004年湖北省农业博览会最佳畅销奖、2005年被农业部认证为“有机食品”、“神武山珍”黑木耳获2004年湖北省农特产品金奖的基础上,2005年被湖北省品牌战略会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华盛”牌豆油精被2005年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

2、农产品品牌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通过对香菇、木耳两个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的“房燕”牌和“神武山珍”牌香菇、木耳在国内外市场上价格坚挺,一直畅销,仅2005年出口创汇就达750万美元。房县茶叶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了绿色、有机茶叶品牌,提高了知名度,提升了竞争力,今年全县茶叶实现了产销两旺,平均单价由原来每斤150元提高到200元。古月香食用油通过产品质量认证,注册商标、产品价格实现翻一翻,由3500元/吨提高到7000元至8000元/吨。

(三)房县品牌农业存在的不足及障碍因素。房县品牌农业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效应还未充分显现,还存在不足和障碍:一是品牌不响,有牌无品。我县开展“三品”认证的35个农产品,注册商标的17个农产品中,真正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知名度的不多,没有一个驰名商标,品牌不响;另一方面表现为有牌无品,品牌规模偏少和过于分散的倾向较为普遍,分散经营加工滞后,量少质低,宣传乏力,最终是有样品无商品,有牌无品。二是市场主体太弱,品牌创建后劲不足。创建农业品牌的企业经济实力弱,进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注册商标拿到牌子后,创建后劲不足,无力进行品牌保护、扩张、更新。三是推介营销不够,品牌效应低。在农产品包装、宣传、推介上缺乏必要手段,中介组织建设滞后,产品流通不畅,仍停留在提篮小卖上,超市销售、配送销售、中介规模大量销售的少,品牌效应未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低。四是农业标准化层次低,实施滞后。五是地域上劣势,房县属大山区,农民素质低,资金短缺,交通信息闭塞、科技落后等因素也影响了品牌农业创建。

三、打造农业品牌,造就强势农业。

农业品牌战略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房县打造品牌农业,必须突出特色,选准品牌,培植主体,强化标准,加强营销,放大品牌效应,使农业特色优势转化为农业强势,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突出特色,明确品牌农业重点。一是选择优势项目,打造传统品牌。重点抓好香菇、木耳、天麻、房陵黄酒等具有传统优势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二是选择支柱产业,打造知名品牌。围绕粮油产业、药材产业、林业干果产业、食用菌产业、畜牧产业、蔬菜产业、果茶产业几大支柱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抓好基地建设,壮大规模,整合资源优势,加速培育知名品牌,做到一个产业、一个品牌,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以此来推动农业品牌;三是选择强势项目,打造名优特和绿色品牌。依托食用菌、山野菜、茶叶、小杂果、中药材及武当山珍特有资源和我县的生态优势,打造一批名优特品牌和绿色品牌。

(二)培植经营主体,壮大品牌基础。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是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一是建立农业品牌激励机制。对创农业品牌和生产销售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在资金、税收、出口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有重点地培育、发展一批有一定基础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资本投资开发房县的农产品,参与房县农业品牌建设。三是加强政府宏观管理,整合品牌资源。利用市场手段,通过重组或兼并机制,整合品牌资源,解决弱小企业创品牌后劲不强问题,实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农业品牌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应。四是强化服务,创品牌发展良好环境,如简化工商管理手续,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严格执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农产品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名牌企业合法权益。

(三)规范标准,增强品牌发展后劲。一是依托科技,保持品牌优势。与科研院校和单位合作研究配套农业技术,优化和整合科技力量,运用高新技术提升品牌农业,提高名牌农产品生产管理水平。实施好种子种苗工程,通过“引、繁、推”等办法,提高名牌产品的良种率,从生产源头上保持名牌产品的种质优势,广泛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强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保健性。建立健全完善的农科教机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同时,重点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企业家。二是突出产品更新,保持品牌

活力。注重产品的更新,使产品的技术、包装、风味、品质始终符合消费者消费水平,在众多农产品中占优势地位,保持旺盛的活力。三是规范质量标准,保持品牌信誉。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抓紧建立并执行一整套规范的农业动植物品种标准、种养生产技术标准、加工工艺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检测程序等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行质量认证制度,确保名牌农产品质量。同时,要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严格遵循创建知名品牌的要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控制,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环节严格监控产品质量。

(四)营销品牌,放大品牌效益。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强农产品宣传推介,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品牌效益最大化。一是搭建文化平台,进一步深挖房县丰厚的文化底蕴,大打“房陵”、“庐陵王”、“神农”、“野人”等有一定知名度的地域品牌,坚持以“特”扬名,以“土”取胜。二是搭建销售平台,培育市场。着眼于国内外两个市场,开拓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促进农产品大流通;着力抓好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力;加快发展网上交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超市销售、电子商务等流通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三是搭建宣传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认真组织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招商会,积极利用各类“节、会”推介品牌。通过推介品牌,使品牌发挥最大效益,从而使品牌农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对“隐形”产品品牌战略的思考综述

对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策的思考

对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对策的思考

国外农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农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对我国的启示_国际农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MBA论文:对航空公司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关于品牌战略的文化思考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对房县农业品牌战略的思考
《对房县农业品牌战略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业品牌战略 农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