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月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9:45: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月考答案(2012年4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D(A食不果腹信笺jiānB不胫而走心怀叵.pǒ测C砝码莅lì临)

2.D(洛阳纸贵: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A项罪不容诛指罪大恶极,即使杀了他也抵不了他的罪。B项鱼龙混杂指好人坏人掺杂在一起,这里的语境应用“鱼目混珠”。C项天伦之乐:天伦:兄先弟后,天然伦次,故称兄弟为天伦。后泛指父子、夫妻、兄弟等为天伦。谓家人亲密团聚的乐趣。) 3.B(A句中的关联词“虽然”使用不当,根据上下语意,应改为表假设关系的词语,如“如果”;C此句中的“开展”与“途径”搭配不当,应把“开展”改为“开辟”; D“再次重返”赘余) 4.D(考查语句的连贯,应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的角度去分析。) 5.C(《蜀道难》是李白的。)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D(备,防备,防人之心)

7.A(A项:连词,于是,就。B项:①连词,于是;②介词,凭借。 C项:①介词,给,替;②动词,做。D项:①指示代词,那里的;②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8.C(官军或者朝廷讨伐叛军不力,而非裴度。)

9.A(裴寰并没有痛骂小使的丑恶行径,是小使诬陷裴寰狂言侮辱朝廷。)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0.(5分)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 隋主好自专庶务/ 不任群臣/ 群臣恐惧/ 唯知禀受奉行而已/ 莫之敢违/ 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借使得失相半/ 乖谬已多/ 下谀上蔽/ 不亡何待! 【句读文段参考译文】

皇上(唐太宗)听说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大名,便召见他,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答道:“隋朝皇帝喜好自己独揽各种政务(的决定权),而不委任给群臣;群臣恐惧,只知道禀承旨意加以执行,没有人敢违背君命。凭一个人的智慧决断天下事务,即使得失参半,乖谬失误之处已经很多,(加上)臣下阿谀皇上受蒙蔽,国家不灭亡更待何时!” 11.(每空1分)

(1)艰难苦恨繁霜鬓(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小乔初嫁了(4)诚既勇兮又以武(5)复得返自然(6)别有幽愁暗恨生(7)波上寒烟翠(8)梧桐更兼细雨(9)泪痕红浥鲛绡透(10)江晚正愁予

12.(1)(3分)B(心生“苍茫寥廓之感”是对“苍苍”的误解,根据情境可知,此处“苍苍”应该是对日暮时分作者眼前所见色彩的客观描述)

(2)(4分)(本题综合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诗人白天游山,山中的美景令人神怡;日暮投宿,田家的恬静令人称羡;主客畅饮,忘机的欢快令人沉醉。

(评分标准:共3个要点,答出1点,1分;答出2点,2分;答出3点,4分。意思对即可) 13.(10分)答案标准:明确认识2分;结合诗句解释2分;联系体验与思考分析4分;语言表达2分。认同哪一种理解都可以。只是都需要有对原诗诗句的分析理解来支持。至于体验与思考,可以联系李白作品,也可以联系更广泛的作家作品。 解题指导:

(1)延伸要点要明确。首先明确认识。是斛斯山人与诗人相携,还是月与诗人相携?二者必选其一。但就这首诗来说,选月与诗人相携更有优势,更容易展开后面的联想。

(2)选用材料得当。结合诗句进行解释。“山月随人归”是月与诗人相携的重要依据,“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是斛斯山人与诗人相携的重要依据。

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思考分析。可以联系李白写月的作品,如:“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月是李白寄情达意的对象,体现李白浪漫情怀。也可以联系更广泛的作家作品,月与古代文人的情愫。

(3)分析思考有力。思考分析要更上层楼,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具体分析。或借明月意象,或用拟人手法,渲染或幽静或朦胧或温馨或柔和或清寒的环境氛围;或表现人物或纯净澄清或恬然自适或浪漫多情的内心世界;或展示其对生活情趣生命意义的理性感悟。

(4)答题思路清晰。观点——结合文本诗句进行解释——联系阅读体验——分析明月作用——三者结合总结回扣。

答题示例:

(1)我认为是月亮与诗人相携。(明确认识)在诗的前四句,诗人描写了日暮之时自己下山,见到山谷中的清月与自己相随的景象,而诗人所走过的小径,皆是一派苍翠、空寂。直至第六句诗人交待自己到达“田家”词见到斛斯山人,前几句是着力在写山中的空旷幽静之景,因此与诗人相伴的应是月亮。(结合诗句解释)李白的诗风一向是俊逸而浪漫,他曾写“举杯邀明月”,可见他对月亮保有朦胧而美好的情愫,好似能与之心灵相通。(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此诗中,李白又营造了一个清冷却不失浪漫气息的场景,将诗句理解为月亮与诗人相携符合这种氛围,在那般空寂的山路上有月相伴,减了几分寂寞,添了几分浪漫,更将诗人夜行访友的快然心情借此番乐景传达得十分巧妙。(三者结合思考分析,回扣)

(2)我认为是“与月相携”。(明确认识)前文已然交待过“山月随人归”,所以在这里诗人与月相携更为合理。并且我们看到诗人是在到了“田家”之后才开始“欢言”的,若是一路上与山人相携而互不讲话无疑不合情理。(结合诗句解释)另外,“月”正是李白常用的意象,正如“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诗人的浪漫豪情与丰富想象使他常常将月当作一位真实的朋友来对待。(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而在此处,与月相携更营造了一种浪漫而和谐的氛围,人与月下走,月随人影动,仿佛我与月相携;也表达了作者自得、闲适的心境,为后文与山人的畅快欢颜对饮、长歌共醉做了很好的氛围铺垫。(三者结合思考分析,回扣)

(3)我更愿意理解为月与诗人相携。(明确认识)首联描写道:日暮之时,月亮与人同行,相伴回家。到第三联继而又写人月相携,与前文形成勾连、呼应,有较强的整体性。并且本诗展现的景物有唯美、清新爽丽的特点,若将此句解读为人月相携,更符合“绿竹入幽径”等句表现的清新宁谧。(结合诗句解释)另外,古诗中也常把月亮拟人化,如李白的“对影成三人”将月亮赋予人的行为、姿态,更为诗文增添了生动、浪漫的气质,与李白的诗风十分吻合。(联

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人月相携”的解读既与诗文内容、景物特点相符合,又表现了李白惯有的浪漫,所以我更倾向于人月相携的解读。(三者结合思考分析,回扣)

(4)我认为诗中的“相携”是月与诗人相携。首先,诗人在诗题中的一个“过”字透露了他只是途经斛斯山人家,一时兴起摆放这位世外高人,因此两人相携并不合理,而与月相携则与前文中的“山月随人归”呼应,增强了诗作的整体性。况且,与月相携相伴本就体现了一种属于文人的浪漫情怀,承载了诗作的快乐、幸福、忧伤。苏子泛舟于赤壁之下,吟“抱明月而长终”,白居易送友人之时慨叹“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时的李白,于一片静谧之中走向隐者的田园,生性浪漫的他也定会择月为伴,与之相携相拥,沉醉于自然的光和影。相比于伴月的洒脱,让李白与斛斯山人同行则会因过于写实而淡化了诗的浪漫与李白的个人气质。所以李白,还是与月相携吧。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4.C(3分) 15.(5分)【答案要点】①增稠剂本身就是常规的食品原料。②增稠剂可被消化吸收提供能量或提供健康功能。③使用增稠剂可以降低脂肪的含量,有利于心血管健康。④不提供或只提供较少的热量,有助于控制体重。【评分参考】要点②答对得2分,其他要点各1分,照抄原文作答要点②得1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16.C E(4分)【4分。共两项,每项2分。】

17.(7分)(1)文中第①段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先前昙花无生无息的六年蛰伏与后文的华丽盛开形成了对比,文脉有了起伏变化,也引出下文作者对昙花的描绘和礼赞,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3分。手法,1分;结构,1分;内容,1分。】

(2)昙花的开放是一种辉煌与死亡几乎同时到达的壮烈和凄婉之美,所以让作者触目惊心;昙花的怒放转瞬即逝,作者只能无奈的面对昙花的凋敝,感受着辉煌消失后的孤寂,所以怅然若失。【4分。“触目惊心”,2分;“怅然若失”,2分。】 18.(4分)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盛开的昙花比喻为“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和“开始舞蹈”将昙花盛开的过程和美丽的形态生动象的表现出来,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热情赞美。【4分。表现手法,1分;结合具体语句赏析,2分;语言表达,1分】 19.(10分) 答案示例:

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瞬息即逝,但是如果让生命活出质量、活出意义,有限的生命便获得了永恒。正如文中的昙花,虽然它绽放的过程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随即便凋谢闭合,身后是长久的孤独与寂寞,但是当其怒放时,却倾其所有,让生命焕发出炫目的光彩,定格为永恒的美丽。人也是这样,只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生命的价值便会获得永恒。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活了短短二十三年。但他却用短暂的生命阐释了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质量。让生命活出质量,瞬息即是永恒。

【l0分。对“瞬息与永恒”的理解,2分:联系文本进行阐释,2分;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体验进行阐释,4分;行文思路、语言表达,2分;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其他人物:

(1)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2)田维是《花田半亩》的作者。网络上继陆幼青、子尤后另一个敢于直面死亡的人。1986年4月5日出生于北京海淀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2001年入高中部学习,2004届高三毕业生,考入北京语言大学语文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发现得了白血病。但她仍坚持学习。于2007年8月13日逝世,葬于北京西山脚下一个叫温泉的墓园下,在小小的墓碑前,常年放着一束龙胆花,这是田维生前最钟爱的一种花。

(3)吴子尤,少年作家,北京北达资源中学学生。8岁开始写作,主要是小说、散文、现代诗、古体诗、杂文、话剧、小品、相声等。曾是鲁迅文学院少年作家班学员。2002年,从小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北达资源中学读初中。2004年3月24日,吴子尤感到身体不适,并检查出患有纵隔恶性肿瘤,住进北京大学校医院治疗,接受过纵隔肿瘤和右肺上叶切除手术。手术、化疗伤害了他的骨髓造血功能。 2005年7月10日,吴子尤给李敖写去一封信。 2005年9月,李敖在神州文化之旅特意安排看望过吴子尤。 2005年9月21日,李敖在北京大学进行完演讲后,前往北京大学医院看望吴子尤,并赠送了他一本书。吴子尤回赠了自己写的一本书《谁的青春有我狂》,赠语是:“你也曾青春似我,我也会快意如你。谁敢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谁又将两亿年握在手里。”。 2005年11月,他被邀请参加了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节目。2006年9月,子尤病情恶化,血液各项指标全面下降。2006年10月22日凌晨2时50分,子尤在北京市复兴医院去世。子尤的朋友们在他的Blog上向所有关心子尤的人发布了这一消息。(4)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5)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6)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畴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由于王

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公元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公元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或三年(公元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

(7)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 (8)黄舸:18岁的黄舸看上去像个十一二岁的孩子。7岁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专家介绍,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黄舸说:“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一直支持着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离开人世,黄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2009年11月7日,黄舸走了,但这位阳光少年延续着生命延续着光明。他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今年30岁左眼失明11年的常德临澧人黄晶晶成为了幸运儿。患有先天性角膜皮样瘤、等待了10年之久的北川孩子唐城,成为第二位接受黄舸捐赠的幸运儿。

据黄舸的父亲黄晓勇回忆,去年5月12日发生地震之后,黄舸就一直很想到灾区看看,但碍于自己的身体情况,黄舸只是让他陪着去参加了募捐。之后不久,黄舸觉得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便让父亲帮忙联系了当地的眼库,签下了角膜捐献同意书。当时,就特别提到了要把其中的一只眼角膜捐赠给四川灾区的同龄人。

黄舸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昨日,获评“长沙市最美人生后花园”的潇湘陵园作出决定,免费为黄舸提供墓地。

“你存在的价值,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你离开的结果,是让这种精神延续。天堂里,车来车往,而载着你的那辆车,依旧那样醒目,爱在,精神在,爱永恒,精神永恒!坚强的孩子,一路走好!举头望星空,我知道,那颗闪亮的星星一定就是你!”黄舸博客上,网友的缅怀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一个人没有办法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黄舸走了,短暂的生命被他用阳光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善良的情怀写满了精彩,不仅给别人留下了光明看世界,而且也使得感恩和回报社会的精神长久地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黄舸所选的,是活法不是姿态。“感动中国”颁奖时,白岩松说,“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跋山涉水,万里迢迢。就像一小截被命运丢弃的蜡烛,善良的人点亮他,他就欢快地燃烧起来,藏起眼泪,还给人们光明和希望。”“你怎么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便怎么面对你。”生活似乎把黄舸锻造成了哲学家:“放在历史长河看,每个人都只为自己,就什么都白做了。但若为人类做,你没了,你存在的意义还在那里。”

名人名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晋〃陶渊明)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三国〃曹植)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唐〃李白)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 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叔本华)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意大利)

我们全都是短命人,回忆者和被回忆者全都一样。(马可〃奥勒留)

附:参考译文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因严词奏论皇帝宠信的权臣(违逆君心),被调出朝廷任河南府功曹。

很久之后,裴度升任御史中丞。宣徽院的五坊小使,(每年)秋季要(到京城附近的地区)校阅鹰犬。所到之处,骚扰官吏理事,得到厚礼馈赠后才离去。下邽县令裴寰是一个有才能的官员,他没有赠送礼物,小使们就诬陷裴寰狂言侮辱朝廷,皇帝下诏将其拘捕入狱,打算以“大不敬”罪处臵他。宰相武元衡委婉地劝解,宪宗很生气,不予理睬。裴度到延英殿进见,陈述裴寰无罪。宪宗恼怒地说:“(如果)裴寰确实无罪,就杖责五坊小使;如果小使们无罪,就将杖责裴寰。”裴度回答说:“(若论)责罚,您说的本来合理。只是裴寰作为县令, 顾惜陛下的子民,怎么可以加罪于他呢?”宪宗怒色立消,便下令释放了裴寰。

元和十年,皇帝下旨紧急征讨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想缓解蔡州叛军(被攻打)的压力,便派遣刺客埋伏在京城,(寻机)刺杀掌握朝政的大臣,已经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又刺杀裴度。裴度(受伤)跌进沟里,刺客以为裴度已死,于是罢手离去。议事者想罢免裴度,来安定王承宗、李师道二藩的犹疑之心,宪宗大怒说:“裴度的命能保全,是天意啊!如果罢免了裴度,这恰是让贼计得逞,我依仗裴度一人,足以击败这三个叛贼。”

在这个时候,朝廷多次讨伐吴元济也没有成效。大臣们争相请求停止讨伐,只有裴度请求亲自督战,(朝议之后)皇帝唯独使眼色示意裴度留下,问道:“卿果真能替朕出征吗?”裴度伏地流泪说:“臣誓不与此贼共存!”于是立即任命裴度为门下侍郎、彰义军节度、淮西宣慰招讨处臵使(出征)。裴度驻军郾城,慰劳诸军,宣告皇帝厚意,军士勇气十足。当时,各路军队都由宦官监军督阵,他们常自主军队的进退。裴度到行营后,奏请朝廷将所有的监军宦官一并撤掉,兵权由主将掌握,号令统一,士气倍增。

没过多久,(唐邓节度使)李愬趁夜攻入蔡州,活捉了吴元济来报。裴度派遣马总先入蔡州城(安抚),第二天他亲自带领洄曲投降的万名士兵、手持朝廷的节杖徐徐进入蔡州,稳定那里的百姓。裴度处理政务,下令只有盗贼、致人死命者依法惩处,其余的全部免于治罪。百姓往来不限昼夜,老百姓才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他还用蔡州的降卒做帐下侍从,有人对裴度说:他们的犹疑之心还没有安定,不可以去除防备之心。裴度笑着说:我现在是彰义节度使了,既然已经捉住了元凶,那么这里的百姓也是朝廷的百姓了。(蔡州)人听了感动得落泪。

开成三年,裴度因病请求返回东都,七十六岁逝世。

11月月考答案

二月考答案

3月考答案

月考语文答案

.3月考答案

语文第二次月考答案

6月月考答案(新)

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高二生物月考答案

高中6月月考答案

月考答案
《月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部月考答案 月考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