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CT室上墙制度

发布时间:2020-03-03 17:07: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CT室管理规定

1、临床医师根据CT检查适应症,提出检查申请。CT申请单应按规定内容详细填写,写明扫描部位、目的、病史、体征、临床诊断和需要解决问题,并附以往有关X线、超声等资料。

2、危重患者须由临床医护人员陪同,陪同人员非必要情况一律不得进入机房。

3、机房内需保持清洁、安静,严禁吸烟,工作人员、患者进入机房内要换专用室内鞋,担架、平车不得进入机房。

4、参观、学习人员须经医务科批准后,经与CT室主任联系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实习、进修人员未经科主任及带教老师批准,严禁擅自操作、使用机器。

5、对于检查不合作患者,检查前可在临床医师指导下适量使用镇静剂。

6、检查时,CT室医师应根据病情决定扫描体位、参数、范围、造影剂用量和注射速度,指导技术人员操作。当达到诊断要求后,方可让患者离开。在申请单背后标注扫描号并签名。

7、需增强扫描者,应由资深医师向患者(或其亲属)介绍检查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取得理解与合作,并由患者或亲属在注射造影剂的志愿书(委托书)上签名。应用离子型造影剂需在检查前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阴性者,由操作者标明阴性并签名后方可行增强扫描。患者检查当日上午禁食、禁水。

8、检查结束后,门诊CT在0.5-2小时内出报告,住院CT第二天上午出报告。疑难病例第二天上午可通过集体阅片后出报告。

CT室工作制度

1、CT室检查申请单由临床经治医师填写,字迹清楚,扫描部位、目的明确,经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审签(急诊例外)后送CT室。

2、CT室医师检查申请单,发出预约通知单,凡经审核后不符合CT扫描要求,或非CT扫描适应症的申请单,由CT室退回申请科室。

3、危重患者进行CT扫描时,应由临床经治医师陪同,如果需要增强扫描时,临床经治医师应当给予协助。若患者有严重药物反应,CT室医师与临床医师应共同进行抢救。

4、由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组织集体阅片,提高扫描与诊断质量。诊断应当与临床密切结合,有压根时应组织与临床科室医师讨论。进修、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由上级医师或带教医师审签后发出。

5、CT设备应当由专人维修、保养、管理,做好使用、维修、保养记录。急救药品、器材,定位放置,妥善保管。

6、检查室以及各个工作间禁止吸烟、吃零食,保持清洁、整齐,不更换CT室内拖鞋或鞋套不准进入CT室,定期进行卫生打扫、消毒。

7、非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

8、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CT为精密仪器,应保持室内清洁和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进入CT室后要随手关门。

9、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托架等CT室一切附属设备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

10、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不得窜岗,不准在CT室、工作间会客。

11、工作人员要端正服务态度,关心体贴患者,做到危、重、急患者优先检查,及时发出检查报告。

12、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13、所有患者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14、设值班人员,负责值班期间的急诊检查和安全工作。

急诊制度

(1)各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在影像诊疗申请单上签注“急”字,申请目的及检查部位均应填写明确,并注明患者住址。

(2)检查时,必须强调安全、快速、细心、谨慎,及时签发诊疗报告。

(3) 重危患者应由经治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

(4)急诊报告及时发出。次日对科内留档资料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复审,如发现差错立即纠正,并迅速通知经治医师,以利抢救工作。

登记制度

1、申请必须办妥手续,如批价、缴费登记后,方可进行检查。初诊患者应依次序编排新号;

复诊患者要查找老号,同时取出老片资料,供诊疗参考。

2、各项特殊造影检查应发给预约单,向病区医护人员或患者交待诊疗前的准备及注意事

项。住院患者优先预约。

3、及时送发诊疗报告,并有签收手续。

4、经集体读片会诊后,如需作进一步检查时,登记员应及时负责通知患者前科复查。

5、按月做好各项工作量的计划工作。

读片及报告书写制度

1、每日集体读片,应由当班医师选出疑难病例和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和示教,以便集思广益,

提高诊疗质量。

2、读片应该密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充分讨论,遇有疑难问题

时,可协同超声、核医学和各有关科室会诊解决。

3、诊疗报告必须逐项填写,字迹清楚,描述和分析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作出诊断或提出参

考意见。报告医师应签命名,并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复审。

4、诊疗报告最迟应在两日内发出,遇有特殊情况,应向申请医师说明原因。

查对制度

1、接受CT室诊疗申请单时,要查填写是否符合规范;查初步诊断,部位与检查目的是否

相符;查交费手续是否完备。

2、技术人员照片和医师进行CT诊疗及签发报告等各环节均查对片号、姓名、姓名、性别、

年龄、申请科别、住院号(门诊号)、检查部位和目的,防止差错。

3、在诊疗过程中,应查造影剂及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用法;查造影剂及药物有无变质;

瓶口有无松动、裂缝;查患者有无碘及其它药物过敏史;查使用药物有无配合禁忌。使用大剂量造影剂或危重病例术前,应查安全急救措施是否完备,并注意术后反应。

评片制度

1、评片目的是运用质量监测的手段对差片和废片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加强诊断质量控制,

不断改进技术工作,提高优片率,减少重摄片,降低X线辐射剂量。

2、每日应在主任技师或主管技师主持下,由各级技术人员参加,对照片质量中有关放射质

量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废片和重摄片应登记在案,并对差片提出改进意见。

3、评片标准详风质量管理。

4、每月统计公布质量结果,对优片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差片率高者应令其采取措施加以

改进。

值班、交接班制度

1、各级医院CT、放射科一般除行政工作时间外、包括非办公时间和节假日,均应安排值

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得擅离职守。

3、值班人员应检查科室范围内的门、窗、水、暖、电和煤气,保证科内安全。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重大事件及时汇报,并记好值班日志。

CT室上墙制度

CT室制度

CT室制度

监控室上墙制度

心电图室上墙制度

团队部室上墙制度

消费监控室上墙制度

上墙制度

上墙制度

上墙制度

CT室上墙制度
《CT室上墙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ct室上墙制度 制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