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院 系:

带队老师:

学 号:班 级:

姓 名:

美术学院美术系 沈锋 2009203437 2009级08班 黄春平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

西安大雁塔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

二、考察时间:2012年9月11日—2012年9月16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2012年9月11日早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毛毛细雨中我们美术系4个班,在沈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大巴车踏上了考察的路途,一路颠簸,无比的兴奋,过黄河,看到黄河的波澜壮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沈老师在路上也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终于到了晚上八点多来到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这次考察中听着导游和老师的讲解,对我国源远流长的传说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对我国的文明叹为观止!

2、考察的基本情况: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

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

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 第二站: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名字是有一定来历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至64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在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

历史知识,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参观考察中我们一直被玄奘法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玄奘大师的一生,是清苦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不断前进攀登的一生,是艰苦创业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500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西安考察报告

考察目的:

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能力也为了开拓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视野和提升我们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中国地域特色浓厚的历史城镇、现代都市、各类建成的优秀建筑进行考察,学习古代、现代的建筑思想,充实和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城市,感知建筑,加深对大都市、小城镇、古建和现代建筑的感性认识,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体系,扩大知识面。

考察时间:2013年4月26日——2013年4月29号

考察内容:

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是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融合了唐代元素精心设计打造的,在现

代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次以此为重点考察项目,主要是

希望通过对大唐芙蓉园的考察,为我们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上提供新思路和新题

材。

1、园林景观:大

唐芙蓉园景观主题:全

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

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

主题公园;结合原址性

(突出长安特色,以发

生在曲江周边的故事

为主)、通俗性、代表

性、知识性、趣味性和

参与性特征。

大唐芙蓉园景观

设计原则:大唐不夜的原则;科技含量第一的原则;民族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原

则;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大园林套小景观的原则;360°景观原则;室内装饰

室外化原则;大气、大方、巨大原则;全部亲水原则;动物与人共生共存原则等。

大唐芙蓉园景观突出的文化特点是:大气磅礴,精致经营,巧借地形之利,

彰显帝王至尊,“皇家气象”,营造更具表现力的山水,富丽壮美,诗意盎然。

2、建筑规划 :芙蓉园整体布局力求做到历史风貌,现状地形和旅游功能三

者的有机结合。

芙蓉园采取了南园北池的大格局。在山水布局上,南园坡陀起伏,北池曲水

萦回;在建筑布局上,

南依丘陵,北临湖泊,

东滨池岸,西望雁塔。

除因北池周围地市较 为平坦,与当年南池

芙蓉园山势高而回环

的地形条件不同,难

以再造相同的自然景

观外,其他方面力求创造条件,体现芙蓉园历史风貌。

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现状及周围景观环境,在山水布局的基础上,营构景观、

景区、景点,以满足两份概念创意策划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以湖为主,环水

布局,北岸景点适当分散,南园景区相对集中。疏密有致,虚实相应。

3、景观分区

中轴区:以全园标志性景观建筑紫云楼南北向轴线为主轴,自南而北设置南

门、九重天演艺区、山水组景、紫云楼南院机动演示区、紫云楼内唐乐舞演出厅

及唐代文化展厅和动感电影等现代手段之历史文化演示区、紫云楼北水幕电影及

其他传统水上活动观览区。

东翼区:全园最高最大的山峦位于中轴以东。设置唐诗林、“诗魂”雕塑群

和其他形式唐诗小品。山的南麓设置唐集市。在东区东侧较宽敞的场地上为唐民

间游艺活动场。西翼区:全区为大型餐饮中心性质的御宴宫。其东侧配有传统景

观“曲水流饮”。 环湖区:湖滨岸线共计2635m长。环湖根据不同的方位和地形

设置有24个景观。流线系统: 园内有主路、支路、小路三级园路构成,园路线 性设计,结合景区、景点布置,以游人的行为规律为依据与地形、水体、植物、

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空间的游览线路。

4、绿化景观

首先选择历史记载中曲江一带多用之品种,如柳、桃、梅、杏、枫、竹、芙

蓉、莆、菰、牡丹、草等。适当配置了现代喜闻乐见的品种,如玫瑰等。 全局注重大效果,成片、成

带、成群栽植,在主要建筑及景

点内外,绿化配置要格外体现不

同的诗情画意,档次要高,质量

要精。

5、雕塑配置 :室外主题雕

塑以大唐风格为主,以黄红色调

为主。如大唐芙蓉园的印章等。

6、建筑风格及色彩

全园建筑均采用唐风。建筑

色彩多以灰、白、赭、茶为主,如青瓦顶、青砖墙、白粉墙、赭红或茶色木构系

统,石材台基等。

等到中午出来之后老师说我们去看看西安标志性建筑!大雁塔!西安大雁塔,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

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

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

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

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

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

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 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

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

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

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

脚,大概有500米左右,大雁

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

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

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

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

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

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

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佣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造。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佣装束千人千态,据了解最高1.96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色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在兵马俑的面部设计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特征,兵马佣大多数是单眼皮的,话说秦始皇是单眼皮的,所以他认为单眼皮的人就是好看,这也体现了当时朝代审美观,都是以皇帝为标准。侧面说明了王权的集中!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三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一号坑最大,二号坑: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成平面凹形。三号兵马俑坑陶马、陶俑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前驾有四匹陶马,车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吏俑,后排的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两侧的俑为车士。古代一乘车上有乘员三人,此为四人,颇为罕见。三号兵马俑坑陶马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马身长2.1米,通首高 1.72米。中间的两匹是挽车的服马,两侧为骖马。马的造型准确,比例合度。膘肥臀圆,四肢劲健。中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首作嘶鸣状,两匹骖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转,异常神骏。1975年开始挖掘,并建造展览大厅,每天吸引着近万名中外游人,被誉为“世界

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共

有4个,其中佣皆仿真人、

真马制成。从服饰、排列

位置可以分为将军、军吏、

材官、射士、骁士、伍卒

等,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

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

伟军容。此外,陵旁还出

土两组铜车马佣,雕镂精

致,金壁辉煌。1976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 、考察地点:

西安古城墙

宝鸡法门寺

陕西凤翔泥塑 华清池

大小雁塔

回民街

二 、考察时间:2014年11月1号--2014年11月7日 三 、考察形势: 实地考察

四 、考察内容: 1 、概述

这是我们上大学以来第二次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出去考察。也就是专业考察周。整个艺术设计系两个班一同出去考察。而这次考察的地方也是我期待已久一直想去的地方--西安。一想到最负盛名的兵马俑还有美味的陕西羊肉泡馍,就十分迫不及待想赶紧到达目的地。

听导游说原来的长安城其实只有这古城墙里那么点大、但是就这么小块方土地,成就了华夏大地上的13个王朝。不得不叫人肃然起敬!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听着导游介绍了我们接下来的行程、感觉我们的行程还是蛮紧凑的,基本上都是早上7点多就要出门,不过呢会尽量让我们去最大限度的去领略到西安的美景,以及特色小吃。

2、考察基本情况

第一站:西安古城墙

这是来西安参观的第一个景点,仔细观察就能看到古城墙内基本看不到高楼建筑,最高的建筑也是不能超过城墙的

建筑高度的。听导游介绍,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城墙有主城门四座:长了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数十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刚入园没走几步,园内便开始放音乐,然后正前方的水篇四:西安嘉峪关敦煌艺术考察报告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班级:美术学101班 姓名:张鸿辉 学号:1020141124 为期十二天的西北艺术采风活动结束了。怀中激动的心情来述说我的艺术之旅。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怀念的地方。一路走来,我们去了西安、嘉峪关、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等一些地方,十二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我们不仅领略沿途的美好风光,也对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有了一些更形象的了解

第一站: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500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 第二天紧接着我们就去了传说中的碑林,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

第六站:甘肃嘉峪关

离开西安我们向嘉峪关进军,沿途的风景不断地变化,来到嘉峪关,这里依然游客很多,景区前景绿树环绕,有亭台小湖,风吹柳絮动??一切都那样的美。走近城门下,才知它的雄伟。它不愧是河西走廊第一,登到城楼上,遥望远方,雪山近在咫尺,一切都那么广阔,双手触摸着古城墙,感受着它的沧桑。望城外, 看完万里长城,我们下午来到素有“地下画廊”的魏晋壁画墓。这些壁画,大多为魏晋时期的作品,它们色彩绚丽,内容丰富,与丝绸之路地上的石窟壁画长廊上下呼应。在这里我们了解到了魏晋时期上层人物的生活状况。 第七站:鸣沙山月牙泉

我们到达了我们本次考察的终点地——敦煌

我们首先到的是鸣沙山月牙泉,它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竟也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近年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月牙泉边现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致相当不错。在这里,我们和沙漠亲密接触,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我们爬到沙山的顶部,俯瞰月牙泉??虽然很累,但却很快乐。 第四站:敦煌莫高窟 我们来到了终点地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还看到了“东方的蒙娜丽莎”在导游的现场演示下,我们集体见证了这个奇迹:光从不同的方向打,佛像的笑容就会随之改变。莫高窟壁画艳丽的色彩,飞动的线条,在这些西北的画师对理想天国热烈和动情的描绘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他们在大漠荒原上纵骑狂奔的不竭激情。

看完了莫高窟,我们的考察之旅基本结束,5月29的早晨,我们怀着朦胧的睡意,离开了这里。这次考察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知识和阅历的积累,更是一次生命历程中心灵的感悟和启迪。篇五: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进行专业考察

一、观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梁山上,是唐代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周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和地上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奶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

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神道,这就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人、石兽、石碑等。这重点介绍一下石碑,东面的一碑,人称无字碑。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四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因此也不给她写碑文。还有人说,唐中宗李贤不知道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贤书写的述圣记碑。值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蕃王像。据说,在唐宗李治去世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没有了。但这是唐代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二、法门寺里说舍利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分,使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

法门寺佛指舍利,是释迦牟尼入灭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二十年前,四枚舍利重见天日。第一枚舍利在1987年5月5日被发现,是藏于地宫后室的八重宝函之内。当时没有人料到,四日之后又在地宫中室汉白玉双檐灵仗之内竟又找到第二枚舍利。两枚舍利外形一模一样,孰真孰假?在87年5月15日,答案揭晓。考古人员在藏于后室秘龛之内的铁函找出第三枚舍利。经科学验证之后发现,这枚舍利的材质是骨质,应是佛祖真身,其余两枚材质是玉质。这两日之后,又在置于前室的一个汉白玉阿育王塔内铜浮屠内发现又一枚骨质舍利。

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听完石刻简介后,我们来到了珍藏室参观早已驰名中外的石刻浮雕像“昭陵六骏”。这六件艺术品室贞观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为追忆自己战功和怀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让著名画家阎立本绘出草图,并写出战马名称,来历然后再刻在高

六、华清宫

华清池位于西安东约30公里的临潼骊山脚下北麓,是中国著名的温泉胜地。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温泉大约发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汉代曾在这里建造帝王贵族的行宫别墅。唐代建有富丽堂皇的“华清宫”。“华清池”由此得名。经历战争的洗礼,原来的建筑都已毁塌。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历史记载的布局于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来华清池为游览胜地。 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写的“华清池”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有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就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霸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对称,西岸是九曲汇廊。跟随导游我们参观的一系列仿唐“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沟”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沟”池形如海棠,供贵妃沐浴;“尚食沟”是供大臣沐浴之处,“星辰沟”传说原址上面之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而得名。在星辰沟后面还有温泉古源。出了贵妃池向前行便进入望湖楼,先见荷花池然后经飞霞阁,传说次阁是贵妃沐浴后观景和晾发之处。现在的九龙沟是唐玄宗洗浴的地方,贵妃池是杨贵妃洗浴的地方。接着来到五间亭,中国近代史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过。后面的骊山的半山腰间的虎斑石处还有兵谏亭。这之后,就是骊山游览。最后参观了长生殿唐华清宫陈列馆。近年来,为了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华清池内有新添了中外书法碑林,梨园及其他艺术展馆。构成了集旅游、文物、园林、沐浴、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游览场所。堪称北方皇家园林之典范。

七、气势雄伟的秦陵兵马俑

去西安,秦陵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不去秦陵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西安。秦陵兵马俑位于西安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的,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后1976年又能发现了2号坑,3号坑。1号和2号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3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我们首先参观了出土的一件精品文物,即1980年出土的两乘青铜马车,

车马御手均为青铜按实物的一半比例制作。东箱分为前后两室,御手坐于前,主人乘于后,车后有门,室内有@,可坐可卧,前面和两侧开有窗户,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辒辌车”铜马车构造复杂,有大小3400多个零件组成,车长3.17米,高1.06米,四匹铜马通耳高91厘米至93厘米,铜马车的主体用青铜制作,另有1500多个零件用金银制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时代最久远,结构最复杂,装配最讲究,形体最壮大的古代青铜车马。 接着我们进入兵马俑一号坑,它为一长方形地下建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兵马俑布阵,坑的最东边排列着三排向东的武士佣,他们身披战甲,每列七十人是坑内的前锋,南、北、西三面各有一排面向南、北、西列队,是军阵的侧翼和后卫,担任警戒;坑中央是三十八列纵队,全部面向东,间隔排列在是一个过洞里,纵队之中有驷马战车,六乘由二十四匹大型陶马拖拉,每辆车后有三名身穿铠甲的武士佣,左持弓,右持矛,中间一人御车,整个阵容是向东攻击,意在赞誉秦始皇扫平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兵阵内陶俑身高在1.78米到1.97米之间,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兵马俑的典型代表有跪射俑、军吏俑、将军俑。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通高1.5米,体长2米,与今天的相比有点小,材料说秦代的马以西域的品中为主,故体形小。之后简单参观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以驽兵方阵、战马方阵、骑兵阵和车徒结合。三号坑发现陶俑68件,一辆四匹马拉的车。

八、陕西民俗篇-陕西十大怪

到了陕西的人不仅是了解历史文物,游览观光,更要吃遍西安城。陕西有十大怪:一怪面条象裤带;二怪头盔象锅盖;三怪辣子是主菜;四怪碗盆难分开;五怪手帕头上带;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姑娘不嫁外;八怪不坐蹲起来;九怪睡觉枕砖块;十怪唱戏吼起来。

到了陕西还要吃吃那里的羊肉泡馍,其中最地道的还数老孙家。那里的水果堆的象北方的麦子,尤其是临潼的石榴,甜的让你都不舍的把嘴里的石榴汁咽下。还有他们的辣子,不同北方的辣,他们的辣更到位更香更麻,吃到心里美滋滋的。

来到西安,自然少不了参观一下钟鼓楼和古城墙,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分出,最繁华的地段要数位于东大街的罗马市商业不行街,汇聚了当今世界流行前线的服饰,这里应有尽有,置身于一个魅力的时尚之都。周长13.9公里的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明城墙,在这里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雁塔晨钟,曲江流饮,灞柳风雪,华岳仙掌,草堂烟雾,咸阳古渡骊山晚照,太白积雪,此乃“关中八景”。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史书上写上几笔,记下每一份心悸的感荒,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这就是西安—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为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 西安进行专业考察 还带着对汉代两帝帝陵形制铺张陪葬奢侈的思考,我们第三天乘车来到宝鸡乾县考察唐朝两个皇帝合葬的著 名帝陵——乾陵,这里合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皇帝,是世界上罕见的皇帝合葬墓,并且它还是属于陕西72帝陵当中仅有的两个未遭盗窃的帝陵之一,另外一个便是秦始皇陵了。不过也由于乾陵还未被盗或开启挖掘,所以陈列给世人并无多少文物,我们到了乾陵只是看了唐高宗的“述圣纪”碑、武则天的无字碑、司马道上的珍贵石刻以及六十一尊王宾相石刻,但其实我们看的都还只是乾陵陵园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唐太宗昭陵开创的形制,建陵工程不再像秦汉帝陵堆土为坟那样浩大,而是采用了依山为陵的做法,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可惜陵园后来因战乱等原因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除了两位皇帝的合葬墓,乾陵还另有二太子、三王、四公主及八大臣等17座陪葬墓,我们在来乾陵之前已先看了其中的永泰公主墓,墓里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条长长的地下墓道,墓道两边井房埋有一定数量的陪葬唐三彩,而主墓室墙上还有多幅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仕女壁画,是考察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文物,只可惜在永泰公主巨大的棺椁里尸体早已不见了,留下的是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的公主死因之谜。在上午的时候我们还参观了宝鸡市的法门寺、地宫及其珍宝馆,在众多的国宝文物里直面了解唐朝皇帝八迎佛骨及唐僖宗封闭地宫之后1000多年这两段历史。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总结

西安嘉峪关敦煌艺术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考察报告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总结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